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准备

吴宗睿回到登州,已经是十月中旬。

七月初十离开登州,十月中旬回来,刚好三个月的时间。

吴宗睿回到登州的第二天,陈灵雁就生小孩子了,这一次生下的是男孩子。

一时间,整个的府邸都震动了。

吴宗睿已经有了三个女儿,还没有儿子,尽管吴宗睿自己无所谓,可陈灵雁等人无法承受压力,毕竟儿子才能够传宗接代,家中没有儿子,不管你多大的官,都会遭遇到某些非议,有些时候,陈灵雁甚至想着,如果其他的姐妹能够生下儿子,也是好事情,至少吴家有后了。

陈灵雁生下的儿子,就是正宗的嫡亲儿子了,在家中的地位自然是不一般的。

更加高兴的是曾永忠、廖文儒和刘宁等人。

卢发轩专门从莱州府城,赶到了登州府城,表示了祝贺。

吴宗睿为这个儿子取名吴凡丞,众人都不是很明白其中意思,其实吴宗睿本意是让儿子如同凡尘一般,低调一些,不要过于的招摇,但凡尘两个字意思太过于明显,恐怕陈灵雁难以接受,所以他将最后一个字改了。

儿子取名字,与女儿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按照辈分来说,吴宗睿的父亲属于顺字派,吴宗睿属于宗字派,下面则是凡字派。

这方面吴宗睿略微的有些传统,认为男孩的名字,还是要按照辈分来。

“大哥,三边总督洪承畴被皇上敕封为兵部尚书、五省总督了。。。”

“哦,朝廷的动作挺快啊,这么快就敕封洪承畴为五省总督了,延绥的防御事宜,依旧是洪承畴统管吗。”

“京城来的情报显示,延绥的事宜,依旧是洪大人负责。”

“皇上如此的信任洪承畴,难不成朝中无人了吗。。。”

说话的时候,吴宗睿脸上出现了哂笑的神情,在他的印象里面,洪承畴此人的确有能力,很多方面的见识也是超群的,譬如说在征伐流寇的时候,就不相信流寇的假投降,但洪承畴有一个颇为致命的缺陷,就是喜欢为自身揽功,对于那些表现比自己突出之人,略微打压。

这个缺陷是很致命的。

譬如说山西总兵曹文昭,在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有着巨大的功劳,洪承畴数次压下了为曹文昭请功的战报和奏折,导致曹文昭迟迟没有得到升迁和赏赐,尔后,因为后金鞑子从大同和宣府入关劫掠,曹文昭回到大同,抗击后金鞑子的入侵,作战遭遇失败,洪承畴没有为曹文昭承担丝毫的责任,导致曹文昭被朝廷责罚。

其实皇上和朝廷认命洪承畴为五省总督,本意是想着让洪承畴完全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不过这个时候,大同和宣府一带尚未恢复稳定,洪承畴的主要精力,依旧是放在延绥、大同和宣府等地,依旧是严密监控这一带的后金鞑子和蒙古鞑子,并未马上将重心转移到剿灭流寇的事情上面来。

历史总是有诡异的地方,譬如说朝廷每次大张旗鼓准备彻底剿灭流寇的时候,后金鞑子往往会突如其来的发起进攻,崇祯二年如此,崇祯五年如此,崇祯七年如此,崇祯九年更是如此,每一次都会让朝廷苦心经营的局面毁于一旦。

虽然史料没有任何的记载,但是吴宗睿每每看到这些历史的时候,脑海里面都会存在巨大的疑问,他高度怀疑,皇太极应该是掌握了充足的情报,有针对性的发起了进攻。

皇太极的目标是整个的大明王朝,任何对大明王朝不利的事情,对于皇太极和后金来说都是有利的,灾荒如此,流寇也是一样,大明朝廷倾尽全力剿灭流寇,这么大的事情,皇太极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大可能没有任何的行动,要知道大明朝廷若是彻底剿灭了流寇,稳定了内部,那么唯一的对手就是后金了。

当然,证明这个观点需要证据。

吴宗睿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拿到证据。

历史还有诡异的地方,譬如说陈奇瑜出任五省总督,刚开始剿灭流寇的时候,获取了不少的胜利,甚至将流寇逼入绝境之中,差一点就剿灭流寇了,可最终的结果就是,陈奇瑜不仅没有能够剿灭流寇,反而让流寇的气焰更加的嚣张。

譬如说洪承畴,被皇上赋予重任,不仅出任五省总督,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还负责延绥、大同和宣府一带防御后金鞑子的事宜,成为了朝廷的一张王牌,可惜洪承畴出任五省总督不长的时间,大明王朝的中都凤阳府就被流寇攻陷了,皇陵都被焚毁,洪承畴在皇上的催促之下,倾尽全力剿灭流寇,依旧没有能够获取到真正的胜利。

。。。

看见吴宗睿没有继续开口说话,廖文儒打算离开了。

“文儒,别忙,有几件事情,马上安排布置一下,提前做好准备。”

“大哥,您说,有什么事情需要安排布置。”

“第一件事情,继续加强旅顺岛、金州和皮岛等地的兵力部署,皮岛的驻军至少保持在八千人的规模以上,金州可以保持原有的规模,旅顺岛适当增加兵力,我看可以达到一万二千人的规模。”

“第二件事情,加强对归顺汉军军士的训练,让他们身体变得强悍的同时,更加的忠心。”

“第三件事情,继续在登州和莱州等地招募军士,那些来到登州、旅顺岛、金州和皮岛等地的辽东汉人,可以作为招募的重点,招募军士的地点可以适当的分散一些,旅顺岛、金州和皮岛等地都是可以招募的,只不过训练的要求务必一致,务必严格。”

“第四件事情,在一年时间以内,将登莱新军之中最为精锐的军士,逐渐集中到登州军营之中,我希望一年时间之内,登州军营聚集的军士,至少达到三万人的规模。”

“第五件事情,提醒特谢拉、科亚雷和亨利等人,火器的研制事宜要加快进度,他们不需要考虑耗费多少钱粮的事宜,军需部门一定会保证的。”

。。。

廖文儒点点头,记下了所有的事情,尽管他对其中的某些安排部署还不是特别明白。

廖文儒离开之后,曾永忠进入了厢房。

登州和莱州等地的农作物获得了丰收,连续两年时间农作物的丰收,让登州和莱州彻底稳定下来,繁华的局面早就出现了,不仅仅登州府城和莱州府城,州县的情况也很好。

发展最快的还是商贸,不过两年左右的时间,登州和莱州隐隐有超过南直隶的迹象,大量的商贾到来,登州府城和莱州府城,已经是商铺林立,北方巨大部分的商品和货物,都是从这里发出去的,大量北方和南方的货物,也是从这里运送到海外去的。

这一切的变化,曾永忠有着巨大的功劳。

曾永忠将重心转移到商会之后,登莱之地的商贸秩序很快稳定下来,丰收的百姓可以将部分的粮食拿出来交易,获取到钱财,购买其他的生活必需品,而商贾也能够从登州和莱州获取到足够的商品与货物。

一句话,登州和莱州的商贸发展,沿着正常的轨道快速的发展。

曾永忠的脸上带着笑容,因为吴宗睿有儿子了。

在曾永忠看来,吴宗睿有儿子这件事情,意义不一般,他知道吴宗睿的志向。

“先生,这两日我看了巡抚衙门诸多的文书,登莱之地发生的变化,我都感觉到吃惊了,百姓变得富足,生活稳定下来,商贸发展的速度很快,若是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登莱之地很快就要超过南直隶了,这一切,都是先生的功劳啊。”

曾永忠连忙抱拳开口。

“大人言重了,登州和莱州发生的变化,应该说,都是大人的功劳,我不过是按照大人的要求做事情罢了。”

吴宗睿微笑着摇摇头,曾永忠毕竟是读书人,会说话,或做事。

“先生,不说这些了,有些事情,我想请先生帮忙落实。”

“大人尽管吩咐。”

“嗯,第一件事情,尽量多的购买一些粮食,储存起来,若是府库存满了,则继续建一些府库,我的想法是,一年时间内,储存的脸上若是能够达到二十万石左右,就最好了。”

尽管有思想准备,可曾永忠还是被吴宗睿说出来的数目吓着了,二十万石粮食,这可不是小数目,需要太多的府库来储存,现如今登州和莱州储存的粮食,不足十万石。

“先生,储存尽量多的粮食,是最大的事情,一定要想方设法完成,可以想办法让商贾购买一些粮食运送进来,巡抚衙门会一力收购。”

“第二件事情,巡抚衙门或者商会可以尝试设立钱庄,专门用于储存黄金白银和铜钱等等,钱庄的规模暂时不宜太大,量力而行,但钱庄必须要保证信誉。”

“钱庄应该如何的运作,我想商会之中,有不少人都是熟悉的,如果想要让商贾完全信任钱庄,最好是以巡抚衙门或者登州府衙、莱州府衙出面,首先办起来钱庄,这样商贾放心很多,也会将钱财放入到钱庄之中。”

“筹办钱庄的事宜,也是很重要的,我有些想法,还不是特别成熟,待到我思考成熟之后,和先生一同来探讨钱庄的事宜。”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紧急调整第五百七十章 冒险一搏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变部署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占台湾(1)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应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见识(1)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五十二章 刘宁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从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问几个为什么第七百二十五章 态度决定一切第七百七十三章 气量与格局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干脆利落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惧第四百八十八章 总管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紧急调整第二百一十五章 暂时忍住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击(3)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一百二十八章 过去的事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二十七章 实力第四百七十五章 长驻辽东第八章 准族长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击(1)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第四百八十七章 辽东构架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聩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语成谶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战(16)第三百六十九章 准确的部署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击(2)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郑芝龙的算盘第一百六十八章 两难选择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对家人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举风波(3)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机第七百三十九章 终于动手(3)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东(4)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准备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报的刺激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头猪的威力(3)第六百四十一章 洪承畴的坚持第六百六十一章 预感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兴地太早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极的震撼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笔第三百八十五章 无处发泄第七百八十九章 卢发轩的手段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迟(1)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陈仓(1)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险(1)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铁板(1)第八百六十四章 强硬与柔软(2)第三百五十二章 残阳如血(4)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见识(2)第八百三十七章 残阳如血(8)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实的打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枭雄末路(9)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祸不单行(4)第九百八十六章 撑腰的背后第四百零九章 家风第四百五十七章 彻底疯狂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准的分析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五百四十一章 长亭之盟(5)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层纸第九百二十八章 定鼎之战(12)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并不高兴第九百四十六章 这就是底气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针对性部署(1)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会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拼死一战(2)第七百四十章 预料之中的事情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关键第九百九十三章 法之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