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极称帝

沈阳,大政殿。

皇太极端坐在大殿之上,下首左右两边,肃立了数百名满人、蒙古人以及汉人大臣,大殿之外的广场,肃立了更多的文武大臣。

在众人的请求之下,皇太极终于决定称帝了。

其实这也是皇太极的心思,称帝建国,对于后金来说,有着莫大的好处,对于皇太极本人来说,意义也不一般。

首先察觉并提出来的是汉人大臣范文程。

皇太极不得不佩服范文程心思缜密。

皇太极称帝,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还是从后金未来的发展出发。

灭亡大明王朝,建立起来满人统领的王朝,这是皇太极的目标,也是奋斗的源泉,多年来,不管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都在为着这个目标不遗余力的拼搏。

后金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已经有了与大明王朝全面抗衡的实力,经历了萨尔浒之战、大凌河城之战等战役之后,大明王朝的实力大幅度的削弱,后金在辽东完全占据主动。

问题和隐忧也是存在的,那就是后金的经济实力不足,因为地处北方,气候恶劣,不管是农业生产,还是商贸发展,存在先天性的缺陷,导致经济发展的速度缓慢,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需求,满八旗军士数次的入关劫掠,其实就是想着补充自身经济的不足。

皇太极称帝、后金建国,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百利无一弊。

从后金朝廷的情况、满人权贵的势力分布来说,皇太极占据了绝对性的优势,后金已经没有任何的势力能够与之抗衡,皇太极权威已经达到了足够的高度。

正月的时候,范文程就提出了让皇太极称帝、后金建国的建议,专门呈上了奏折,尔后,代善、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豪格、阿济格、阿巴泰、岳托等人相继呈上奏折,恳请皇太极称帝,后金建国。

皇太极虽然崇拜汉文化,却没有汉人那么多的心思,很快同意称帝建国了。

三月初,后金的文馆改为内三院,分别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宏文院,尔后,满六部和汉六部进行了再一次的规范,基本仿照大明王朝的六部,健全了职能和机构,为皇太极称帝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月底,皇太极拜祭了天地,求得了黄道吉日。

一切的准备事宜都完成了。

终于到了崇祯九年四月十一日,后金天聪十年四月十一日。

辰时。

大贝勒代善,手持黄绢,走到大殿中间,对着上首的皇太极跪下了。

“大汗,吉时已到,臣代表朝中文武大臣、天下百姓,恭请大汗登基称帝。。。”

大殿内的所有人,包括大殿外面的所有文武大臣,都跟着跪下。

“恭请大汗登基称帝。。。”

洪亮整齐的声音传的很远很远。

皇太极面对微笑,看着跪在下首的文武大臣。

“诸位,为了我后金,为了我满人之未来,为了统领天下,今日我顺应天意,决定登基称帝,诸位皆是我后金建国之功臣,我与诸位一道,开创我后金之辉煌未来。。。”

代善站起身来,转身面对众人,打开了手中的黄绢。

“皇上登基,行三跪九叩之礼。。。”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代善与众人一道行三跪九叩之礼。

行礼完毕,代善站起身来,再次打开手中的黄绢。

“天聪十年四月十一日,皇上登基,昭告天下,立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改元崇德,以本年为崇德元年,尊奉父努尔哈赤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庙号太祖,祖父及始祖皆尊奉为王。。。”

“大清定都沈阳,正式改沈阳为盛京,并昭告天下。”

“朝中文武大臣及天下百姓恳请,皇上尊号宽温仁圣皇帝。”

“皇上登基,乃我大清国之盛世,皇上决定大赦天下。”

。。。

“宣敕毕,再行三跪九叩大礼。。。”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洪亮整齐的声音再次响起,大殿内外跪下黑压压一片人。

刹那间,皇太极的神色出现明显的变化,周遭甚至出现了一层光晕。

登基称帝建国,父亲努尔哈赤没有做到的事情,皇太极做到了,从这个层面来说,他超越了父亲努尔哈赤。

代善宣读敕书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皇太极已经实现了华丽的转身,由后金的大汗,变为了大清国的皇帝。

这样的转变,意味着大清国正式将大明王朝确立为对手,一山不容二虎,大清国的最终目的,是灭掉大明王朝,一统天下,皇太极也将朝着这个目标,倾尽全力。

大清国是满人的大清国,也是统领天下、傲然独立的大清国。

。。。

皇太极登基,成为大清国的皇帝,接下来就是册封亲王、郡王和贝勒等等。

正红旗、镶红旗旗主代善,敕封和硕礼亲王,为诸多亲王之首,正白旗旗主多尔衮,敕封和硕睿亲王,镶白旗旗主多铎,敕封和硕豫亲王,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敕封和硕郑亲王,皇太极长子豪格,敕封和硕肃亲王,代善长子岳托,敕封和硕成亲王。

六大亲王处于大清国权力的巅峰。

阿济格敕封多罗武英郡王。

阿巴泰、杜度敕封多罗贝勒。

这些满人权贵,组成了大清国权力的基本构架。

范文程被敕封为大学士,在大清国朝廷中,地位最高,得到最多的信任。

当然,皇太极登基,成为大清国的太宗皇帝,与汉人基本没有多大的关系,这个时候的大清国,是满人的大清国。

皇太极建国,其礼仪基本仿照大明朝廷,规矩却非常的严格,满人权贵是大清国的主人,少数的蒙古权贵亦被视作是大清国的主人,色目人、汉人等皆为奴隶,若是得到了主人的赏赐,可以成为奴才,而且这种规矩,永远的持续下去,不得更改。

。。。

皇太极登基建国的仪式,持续了足足二十五天的时间。

五月初八,大政殿。

大清建国的仪式结束。

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成亲王岳托,武英郡王阿济格,多罗贝勒阿巴泰、杜度,以及大学士范文程等人,皆在大殿肃立。

皇太极早就筹谋了重大的行动,以庆祝大清建国,今日就是召集众人前来商议。

皇太极进入大殿,所有人都跪下行跪拜礼。

皇太极挥挥手,示意众人平身,刚刚登基的他,还不是特别适应这样的场合。

“朕今日召集诸位,主要是商议进攻大明的事宜,此番进攻大明,是展现我大清国的威严,务必取得全胜,此外,朕还考虑,拿下东面的朝鲜,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屡屡骚扰我大清国的后方,拿下朝鲜,我大清国的东面可保无虞。。。”

进攻大明,必定要派遣大军,派遣大军就要有统帅。

皇太极早就有考虑了。

“朕决定,以武英郡王阿济格统帅,以阿巴泰协助,领八旗将士十万,入关进攻大明。正红旗、镶红旗各出兵两万人,正白旗、镶白旗各出兵两万人,镶蓝旗出兵两万人,二十天的时间,各旗将士做好一切出征准备。”

“为了保证阿济格、阿巴泰率领大军顺利入关,多尔衮和多铎,领兵佯攻大明的广宁锦防线,将大明边军的军士,牢牢拖住。”

“进攻朝鲜的事宜,待到阿济格在大明作战完毕,再行筹划。”

。。。

皇太极安排完毕,老辣的代善首先开口。

“臣完全赞同皇上的安排部署,臣觉得,还是要关注大明登莱之地的登莱新军,防止他们从盖州和海州等地发起进攻,待到阿济格在大明作战完毕,八旗军征伐朝鲜的时候,首先剿灭驻扎在旅顺岛、金州和皮岛等地的登莱新军。”

皇太极点点头,其实他也有这样的想法。

复州、永宁和盖州等城池,迄今都没有打量驻扎军士,就是为了防备登莱新军。

“二哥说的不错,朕也考虑过了,征伐朝鲜的时候,朝鲜一定会向大明朝廷求救,大明朝廷必定派遣驻扎旅顺岛、金州和皮岛的登莱新军驰援,到了那个时候,朕要亲领大军,彻底剿灭登莱新军。”

。。。

阿济格和阿巴泰两人留下,其余人都离开了大政殿。

一向骄狂的阿济格,此刻表现特别恭敬。

按说如此重要的战斗,任何一位亲王都可以领军,轮不到他这个郡王,偏偏皇上就是安排他做统帅,率领十万满八旗军士。

“十二弟,七弟,此番入关进攻大明,是为了展现我大清国的威严,削弱大明实力乃是首要之任务,朕的想法,不必拘泥进攻城池,进攻需要速战速决,能够攻下城池更好,不能攻下不必勉强,这点你切记。”

“钱财分配方面更要注意,不可因为将士过度沉迷钱财之中,误了征伐的大事。”

“十二弟,七弟,朕希望你们能够大展神威,彻底搅乱大明的京畿。”

。。。

阿济格和阿巴泰离开之后,皇太极的神情变得肃穆。

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个亲兄弟,如果联合起来,对于皇太极是有威胁的,皇太极成为后金大汗的时候,多尔衮和多铎年纪还小,不足为虑,阿济格就不一样了,已经成年,现在,多尔衮和多铎也长大成年,好在两人忠心耿耿,皇太极颇为放心。

不过事情总是变化的,皇太极还是需要防备。

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惊(1)第八百六十八章 间接的摊牌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阴谋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九百六十九章 无法阻拦(2)第七百八十九章 卢发轩的手段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畴的拜访(2)第二百七十四章 该来的终究要来第二百零七章 扩大业务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规矩(2)第七百六十四章 灭顶之灾(8)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较量(5)第五百三十章 三军协同(1)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一百三十章 找寻突破口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祸不单行(3)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第七百五十八章 灭顶之灾(2)第一百四十六章 也算是威胁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聩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准把握第八百三十六章 残阳如血(7)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后的挣扎(8)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惊(1)第四百八十八章 总管第一百四十七章 琐碎的家务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彼此彼此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发飙第五十二章 刘宁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三百三十五章 轮回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击(2)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里逃生(1)第七百六十一章 灭顶之灾(5)第八十四章 简单与复杂第四百二十三章 辽东边军的自尊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择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怀鬼胎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后的挣扎(2)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战(3)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设伏第一百章 事来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声叹息(3)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东(13)第八十三章 运气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叹第六百零四章 损失惨重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纳百川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击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无毒不丈夫(2)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层纸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绪(1)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二百八十三章 予民休养生息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准备第二十五章 皆大欢喜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战(14)第八百三十七章 残阳如血(8)第四百零四章 狂欢下的冷静第一百九十六章 难道是天意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规矩第四百二十三章 辽东边军的自尊第六百三十章 闪电战(4)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不可轻敌第五百一十六章 来不及了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没有余地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课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张胆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节的嘱托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御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说话第五百三十七章 长亭之盟(1)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丢车保帅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寿的建议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够聪明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十一章 县衙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七百三十七章 终于动手(1)第一百零九章 很关键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尘埃落定(3)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无毒不丈夫(1)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选择第五十六章 会试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