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怀心思

八旗军以武英郡王阿济格为帅,饶余贝勒阿巴泰为副帅,统领十万八旗军,入关劫掠,六月底,阿济格兵分三路,从喜峰口和独石口入关,大明巡关御史王肇坤战死,大明边军退守昌平,后金鞑子七战七捷,仅仅用八天的时间,攻陷延庆府城。

领兵部尚书衔、三边总督洪承畴,以及宣大总督梁廷栋,做梦都想不到后金鞑子居然会从喜峰口和独石口入关劫掠,猝不及防,洪承畴急令大同总兵王朴,领兵前往昌平驰援。

七月初,崇祯皇帝下旨,京师戒严。

京城再次遇险,崇祯皇帝已经信不过满朝的文武大臣,下旨令太监李国辅、许进忠、张元亨、崔良用等分别领军,固守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和固光等地,护卫京师。

七月五日,后金鞑子三路大军在延庆府集中,至七月十七日,后金鞑子突然出现在昌平城下,开始大举进攻昌平府城。

仅仅一天的时间,后金鞑子攻陷了昌平府城。

倒不是说后金鞑子已经战无不胜,可以轻松攻陷城池,而是昌平府城内,混进了后金鞑子的内应,内应作乱,乘势打开城门,让昌平府城被完全攻陷。

驻守昌平府城的大明总兵巣丕昌放弃抵抗,归顺后金鞑子。

昌平是京师的门户,当昌平失守的消息传到京城,京师彻底震动,崇祯皇上再次下旨,要求大明各镇大军,进入北直隶勤王,抵御后金鞑子,护卫京城,同时崇祯皇帝令朝中文武大臣,分别把手京城的各处城门,决不允许后金鞑子攻陷京师。

攻陷昌平的后金鞑子,直逼京城的西直门,大有攻打京师的迹象。

一时间,风声鹤唳,大明王朝处于生死边缘。

榆林镇,延绥巡抚衙门。

洪承畴一脸阴沉,两个月以前,他还在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想不到回到榆林,全面负责边关事宜不长时间,后金鞑子就突然入关劫掠了。

这一次,十万后金鞑子的目标,好像是京师。

尽管洪承畴不相信后金鞑子会进攻京师,不管是从后金鞑子的实力,还是从京师坚固的防御,都表明后金鞑子无法攻克京师,其最终的目标是京畿之地,但洪承畴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如果后金鞑子真的围困和攻打京师,他这个三边总督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然,主要责任还是宣大总督梁廷栋,以及兵部尚书张凤翼。

皇上已经下旨,由兵部尚书张凤翼全面负责抵御和剿灭后金鞑子的事宜,由内侍高起潜出任监军,总督各镇的援军。

洪承畴接到了皇上六百里加急的圣旨,要求他出动延绥边军,前往京城抵御后金鞑子。

可惜洪承畴不敢调动延绥边军,如果他按照皇上的圣旨,全面调动延绥边军,则延绥一带的防御瞬间空虚,虎视眈眈的蒙古察哈尔部落的军队,趁机攻入延绥,山西和陕西将陷入到彻底的混乱之中,到了那个时候,京师才真的是危如累卵。

延绥总兵赵世奇进入厢房的时候,洪承畴的脸色依旧阴沉。

赵世奇以前是漕运总兵,调往延绥出任总兵近四年时间,一直中规中矩。

“赵总兵,后金鞑子攻陷了遵化、延庆和昌平等城池,直逼京师,皇上六百里加急的圣旨已经到了,延绥边军必须出动,前往北直隶抵御后金鞑子,你是怎么看的。”

赵世奇略微思索,抱拳对着洪承畴开口了。

“属下听从大人的调遣。”

赵世奇很聪明,当年在漕运总兵的位置上面,他早就学会了圆滑和自保,既然是皇上六百里加急的圣旨,延绥边军肯定要有所动作,至少要做做样子,榆林镇距离京城一千六百多里地,延绥边军就算是马上出发,赶赴京城驰援,行军至少需要半个月左右时间。

半个月之后,鬼知道京城是什么样的局面。

再说了,延绥边军总计才一万多人,这里面的空额,赵世奇很清楚。

洪承畴看了看赵世奇。

“既然如此,那本官就做出决定了,赵总兵,你率领五千延绥边军将士,赶赴京城驰援,本官坐镇榆林,严密监视察哈尔部落的动静。”

“事态紧急,此番驰援京城,非同小可,还望赵总兵小心应对。”

“皇上有旨,各镇驰援京城的大军,由兵部尚书张凤翼大人统领,内侍高起潜公公为监军,你带着将士抵达京城之后,务必听从张大人和高监军的调遣,本官会给张大人写去信函,告知一切的事宜。”

赵世奇的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滴。

气候已经慢慢变得酷热,厢房里面没有放冰块,温度有些高,赵世奇头上冒汗,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洪承畴没有注意。

赵世奇额头上的汗滴,是急出来的。

谁不知道后金鞑子的厉害,赵世奇率领五千延绥边军,前往京城驰援,万一遇见了后金鞑子的围攻,人家十万大军,五千人还不够塞牙缝的。

再说了,后金鞑子清一色的骑兵,移动的速度非常快,每天百多里地,就跟玩似的,延绥边军以步卒为主,只有少量的骑兵,每天想要行军百里地左右,军士估计累的半死。

不过赵世奇倒是没有乱了方寸,他从洪承畴的态度方面,已经看出了端倪,如果洪承畴开口就是下达命令,那说明已经思考清楚,没有转圜的余地,可洪承畴没有这样做,首选是询问,接着才做出决定,而且强调了皇上六百里加急的圣旨。

洪承畴刚刚说完,赵世奇就再次开口了。

“大人,属下觉得不妥,延绥边军还是不要调遣的好。”

“哦,你说说缘由。”

“大人,大同总兵王朴,已经领兵驰援京城,延绥至大同一带,一千多里地的边关,完全依靠延绥边军守卫,若是突然调遣延绥边军,导致兵力不足,无法抵御蒙古鞑子的侵袭,到时候不仅仅是京城危机,延绥和大同一带,也将陷入到巨大的危险之中。。。”

洪承畴本来就担心延绥和大同一带的边防,赵世奇这样一说,他禁不住点头。

“赵总兵,你说的有理,不过皇上的圣旨,怎么能够违背啊。”

“事急从权,大人完全可以回复皇上和朝廷,延绥边军只要能够牢牢的守住边关,保证延绥和大同一带的稳定,就已经立下了巨大的功劳,若是延绥边军调动,导致延绥至大同一带的边关出现问题,则京师将要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洪承畴禁不住再次看了看赵世奇。

“也罢,本官也担心边关防御的事宜,暂且依照你说的,延绥边军暂不调动,不过赵总兵,本官可要提醒你,若是蒙古察哈尔部落有任何异动,务必要全力压下去。。。”

。。。

走出厢房,赵世奇擦去了额头上的汗滴,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察哈尔部落是肯定不会进攻延绥和大同的,这些年以来,察哈尔部落虽然完全归顺了后金鞑子,但并未从后金鞑子那边得到任何的好处,相反有些时候还要上供,草原部落依靠游牧生活,很多生产生活资料都是缺乏的,山高皇帝远,这些年察哈尔部落与延绥和大同一带,时常有商贸的往来,察哈尔部落的很多生活必需品,都是从延绥与大同获取的。

再说了,察哈尔部落出兵攻打延绥和大同一带,损失肯定巨大,到时候不仅是损失了兵力,还有可能断绝了商贸往来,这样的结果,察哈尔部落的高层绝不愿意看见。

洪承畴抽调部分的延绥边军,驰援京师,完全可行。

但赵世奇绝不愿意,留在榆林镇,可保性命无忧,如果离开了榆林镇,领兵前往京师,生死未卜,闹不好全军覆没,家人都会跟着倒霉。

。。。

看着赵世奇离开厢房,洪承畴的脸上,同样浮现冷笑的神情。

赵世奇的心思,他岂能不知,说实话,他也不愿意派遣延绥边军驰援京师。

且不说延绥和大同一带边防的事宜,就说抽调的延绥边军,赶赴京畿之地,若是能够顺利的抵达京师,一切还好说,若是半路就遭遇到后金鞑子的围攻,全军覆没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到时候,他这个三边总督,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

大同总兵王朴来信了,告知洪承畴,山海关一带的辽东边军,压根就没有动,按照道理来说,辽东边军距离京师距离更近,应该是马上出动边军进入京畿一带,抵御后金鞑子的,可人家根本没有调动兵力。

辽东边军都不动,凭什么调遣延绥边军。

当初派遣大同总兵王朴,领兵驰援京师,就已经很不错了,这还是洪承畴与宣大总督梁廷栋商议的结果,好在皇上赐予了洪承畴尚方宝剑,全面负责边关的事宜,危急时刻,宣大总督梁廷栋,也要服从洪承畴的调遣,所以洪承畴能够直接下达命令,调动大同总兵王朴。

当然,洪承畴不仅仅想到了辽东边军,也想到了登莱新军,后金鞑子进入京畿一带肆虐,难不成登莱新军无动于衷吗。

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枭雄末路(10)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军协同(2)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针对性部署(2)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胆英雄(5)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十七章 危机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胆英雄(1)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东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举风波(6)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胆英雄(3)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五百零五章 外松内紧第四百六十三章 决战第二十三章 富贵险中求(2)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应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难而上的机会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见洪承畴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圣旨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六十章 吉榜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枭雄末路(2)第二百四十八章 农业为本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轰动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筹谋(1)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问几个为什么第四百八十四章 适得其反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御第一百七十九章 态度都明确第七百六十四章 灭顶之灾(8)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击下的机会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断第五百五十章 深远的思考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运黑幕第七百九十一章 铁腕手段(2)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尘埃落定(3)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声叹息(4)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三十二章 彩头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强硬与柔软(2)第四百五十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3)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饥荒第六百六十四章 无法隐忍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镇北关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注定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将计就计(2)第三百零六章 声东击西(5)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占台湾(3)第八百三十六章 残阳如血(7)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叹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试探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祸不单行(3)第十四章 酬谢第三十三章 报备第四百零五章 蓟辽督师第三百一十五章 盖州的收获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舍之间第三百三十八章 还是忍不住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报(5)第二百七十四章 该来的终究要来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准的分析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自成的变化第四百二十一章 机会?第三百四十八章 斗智斗勇第五百零八章 众人的决定第六百七十七章 钉钉子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八百三十五章 残阳如血(6)第三百二十章 愤怒中的领悟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弯抹角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见识(2)第八百零八章 忍无可忍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枭雄末路(6)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简单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报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声叹息(3)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剧的伏笔第八百一十八章 没有闲着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东(12)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并不高兴第二百九十一章 还是要表功第四百四十八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1)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观的心态第九百四十六章 这就是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