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

bookmark

锦州城。

驻守塔山、杏山和松山城池之中的军士,陆陆续续都来到了锦州城池,这让锦州城内驻扎的军士总人数接近三万人。

锦州城是关外八城之中,规模最大的城池,也是辽东最前沿的城池,当年修建大凌河城,一方面是为了更加巩固关宁锦防线,一方面也是为了让锦州城更加的安全,可惜大凌河城之战,辽东边军惨败,导致大凌河城永远无法修复了,也让锦州城愈发的孤单。

锦州城曾经失陷,被后金鞑子占领且毁掉,后金鞑子撤离之后,辽东边军修复了城池,加厚了城墙,让锦州城更加的牢固。

不管是袁崇焕,还是孙承宗,对于锦州城都是异常重视的,当年的关宁锦防线,锦州城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若是丢失了锦州,则松山、塔山和杏山等城池无法保住,宁远也将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更加关键的是,后金鞑子可以锦州城为据点,实现对关外的全覆盖,直接威胁到山海关,一旦后金鞑子在锦州等地站稳了脚跟,则辽东的局势将要发生巨变,大明的京师根本就没有安稳的时日。

这其中看的最为深远的,是被迫致仕的原蓟辽督师孙承宗。

孙承宗认为,关宁锦防线不能有丝毫的闪失,不管是关外的锦州、宁远,都不能有失,如果被后金鞑子占据了锦州和宁远,则后金鞑子从喜峰口等地入关之后,将会形成对山海关的两面夹击,山海关将要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

正因为如此,历任的蓟辽督师、辽东经略以及辽东巡抚,对于锦州都是高度关注的。

锦州城南的总兵府衙门,大堂。

祖大寿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看着坐在下首的祖大乐、祖大弼以及祖宽等人。

祖大乐已经回来一个多时辰,带来的消息让祖大寿吃惊,新任的蓟辽督师吴宗睿,居然将驻守在宁远城内的一万四千多军士全部调到了锦州,以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

大凌河城之战后,祖大寿再也没有离开过锦州城。

那是祖大寿心中永远的痛,大凌河城之战,祖大寿被迫归顺了皇太极和后金,尔后找机会逃离,回到了锦州,但归顺皇太极这件事情,成为了令祖大寿时刻提心吊胆的炸弹。

只要是京城来人,祖大寿就会坐立不安,害怕遭受到皇上和朝廷的惩戒,期间数次,皇上和朝廷召见,祖大寿不敢离开,派遣祖大乐或者组大弼前往京城去。

这一次新任蓟辽督师吴宗睿来到辽东,祖大寿同样不敢前往宁远城拜见,他知道吴宗睿手持尚方宝剑,如果人家奉了密旨,祖大寿担心自己回不来了。

这样的日子很痛苦,祖大寿早就想着能够解脱。

“二弟,大乐带回来的消息,你是怎么看的。”

组大弼看了看祖大寿,满不在乎的开口了。

“大哥,既然吴大人要求我们固守锦州城,那我们固守就是了,哼,要是依着我,杀出城去,和后金鞑子好好的干一仗。。。”

祖大寿瞪了组大弼一眼,组大弼是他的亲弟弟,绰号祖二疯子,作战勇猛,只是头脑有些简单,不喜欢思考问题。

祖大乐就不一样了,祖大乐是祖大寿的堂弟,不过祖大寿早就将祖大乐当做亲弟弟对待。

至于说祖宽,曾经是祖大寿的家仆,个性强悍、作战勇猛,被祖大寿提拔起来。

说起来,祖家是辽东最大的藩镇,也是辽东的军事世家,当年的地位和威望远远强于努尔哈赤家族,可惜这些年的征伐,不管是祖家,还是吴家和金家,损失都是惨重的,大凌河城之战后,辽东边军的精锐损失殆尽,让三家元气大伤,现如今,祖家、吴家和金家,就算是联合起来,也不敢与后金鞑子面对面交手了。

相比较来说,驻守山海关的吴襄,麾下军士的数量稍微多一些,山海关大约有四万军士,而锦州只有两万出头的军士,宁远只有一万多人。

整个的关宁锦防线,驻扎的军士不足八万人,这里面还有各镇驰援的大军。

这点兵力,根本没有办法与后金鞑子抗衡。

“大乐,说说你的想法,不要有什么顾虑,尽管直说。”

祖大乐略微的思索了一下,不慌不忙的开口了。

“大哥,我和二弟的想法差不多,既然吴大人要求驻守宁远城池的军士来到锦州城,求之不得,如此锦州城内驻扎的军士,接近四万人,就算是后金鞑子十万人蜂拥而上进攻锦州城池,军士也能够抵御,至于说其他的方面,我认为大哥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祖大乐一语中的,说到了祖大寿最为担心的地方。

“大乐,话是这么说,可我不担心不行啊。”

祖大寿叹了一口气,慢慢的站起身来。

“大乐,二弟,你们想想,锦州一直都是我们祖家固守的,每次的作战,不管成败,皇上和朝廷都没有调整过锦州的驻军,吴大人刚到辽东,忽然将驻扎在宁远的一万四千多军士调到了锦州,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觉得我们祖家兄弟无法固守锦州。”

“还有更加关键的地方,吴大人刚刚到辽东,方大人在辽东已经有六年的时间,在作战部署的方面,吴大人丝毫没有给方大人留情面,方大人在辽东六年,对我们一直都很不错,谁知道吴大人来到辽东,对我们是什么态度。。。”

祖大寿刚刚说完,祖大乐跟着开口了。

“大哥,其实也是方大人说的有些过了,吴大人是蓟辽督师,统管辽东的一切事宜,方大人在作战部署方面,没有给吴大人禀报,这才让吴大人恼火的。。。”

祖大寿挥挥手。

“大乐,你想的太简单了,吴大人不熟悉辽东的情况,让方大人做出部署,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宰相肚里能撑船,何况吴大人手中有尚方宝剑,如果方大人的部署出现问题,导致作战失败,吴大人可以代表皇上和朝廷训诫,你想没想过,吴大人此番来到辽东,带来了数万的登莱新军,这样的阵势,明显就是准备在辽东长期驻守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怎么办。”

大堂里面瞬间安静下来了。

方一藻来到辽东已经六年的时间,没有做过任何的调整,祖家驻扎在锦州,金家驻扎在宁远,吴家驻扎在山海关,吴宗睿初来乍到,就做出了重大的调整,应该是准备大干一场。

再次叹了一口气,祖大寿坐下了。

“明日,金国臣和金国奇,就要率领大军进驻锦州城了,好在吴大人赋予了我完全的指挥权,金国奇和金国臣都要听从我的调遣,如此指挥作战方面,从容很多,暂时不想那么多了,还是想想如何迎战后金鞑子。”

祖大寿及时的转移话题,让祖大乐、组大弼和祖宽等人,注意力迅速集中。

祖大寿站起身来,走到了沙盘的前面。

祖大乐、组大弼和祖匡等人,也跟着走到了沙盘的旁边。

祖大寿拿起沙盘旁边的竹鞭,指向了锦州城的南门。

“后金鞑子如果进攻锦州城池,一定会从南门展开进攻,这里地形开阔,易于进攻,其余的东门、西门和北门,不利于大军铺开。”

“十万后金鞑子,数量足够庞大了,依我看,如果后金鞑子盯住了锦州城池,则不一定仅仅从南门展开进攻,也有可能从西门、东门或者北门展开辅助性的进攻,分散我们驻守城池的兵力,我们也可以从后金鞑子进攻城池的部署方面,弄清楚他们的意图。”

“锦州城不能有失,如果丢掉了锦州城池,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说到这里,祖大寿看了看组大弼。

组大弼尽管作战勇猛,却有些小心思,大凌河城之战结束后,组大弼的情绪很不稳定,认为辽东边军的损失太大,各镇驰援的大军没有尽力与后金鞑子作战,如果祖家拥有的辽东边军继续与后金鞑子作战,最终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明日金国奇、金国臣率领的军士进入锦州城,则城内驻扎的军士达到了四万多人,加上城内的三万多百姓,人员方面是充足的。”

“南门依旧是我们固守的重点,南门一带放置的军士,至少两万人,东门、西门和北门,各自放置两千到三千左右的军士,其余的军士,悉数为机动人员,随时听候调遣,若是后金鞑子对这些地方展开进攻,除开南门,其余地方驻守的军士可以驰援。”

“祖大乐,你驻守东门,祖宽,你驻守北门,金国奇和金国臣驻守西门,组大弼和我驻守南门。”

“从现在开始,锦州进入战时状态,城门全部关闭,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城门,城内巡逻的军士,增加至三千人,昼夜巡逻,不得松懈,发现有异常的情况,可先行处置。”

“任何的作战命令,都要由我发出,其余人不得擅自做出决定,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祖大乐和祖宽两人,可以临时做出决定,但要派遣身边的传令兵,及时的禀报。”

。。。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亏一篑(2)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坠入深渊第三百九十三章 痛快(1)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干脆利落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计前嫌?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节的嘱托第一百零九章 很关键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渐丰第一百七十章 适可而止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准判断第四百九十九章 风波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转变思想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头猪的威力(3)第七百六十四章 灭顶之灾(8)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为进第四百一十七章 蓟辽督师府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确职责范围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占台湾(1)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关之战(2)第三百章 亲征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八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战(5)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为之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发飙第八百三十四章 残阳如血(5)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发飙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寿的建议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确态度第三十七章 悉心准备第九百八十二章 笼络人才(2)第一百一十章 算计和打击第九百六十九章 无法阻拦(2)第八百零五章 孙传庭的决断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四百二十九章 坏了大事第五十二章 刘宁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尘埃落定(5)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四百八十二章 隐性的危机第一百八十五章 关键的关键第一百六十章 漕运三千营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战(1)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课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举风波(3)第二百九十九章 还是有担忧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七百九十一章 铁腕手段(2)第五章 族规之争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规矩(2)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获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占台湾(3)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动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断的决定第五十二章 刘宁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开始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决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聪明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较量(4)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四百零五章 蓟辽督师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一百六十七章 抛却愤怒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忧虑第三百章 亲征第六百三十四章 关键时刻的坚持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怀心思第四百五十五章 没有退路第三百八十章 一视同仁第二百二十八章 于心何忍第二百六十九章 开花弹第八百三十章 残阳如血(1)第一百七十五章 顶上去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变应万变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胜一筹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后的高低(1)第一百零九章 很关键第二十三章 富贵险中求(2)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与勇气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四百零八章 暴发户的感觉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准把握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四百一十八章 觉华岛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虏问题第八百三十章 残阳如血(1)第二十章 应对第五百六十一章 吴三桂的想法(1)第九百九十五章 皇家日报(2)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七百六十一章 灭顶之灾(5)第五章 族规之争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选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