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惊(3)

bookmark

偏殿,朱由检看着手中的奏折,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内阁首辅张至发,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以及兵部左侍郎熊文灿等人,矗立在下首。

吴宗睿的这份奏折,是由熊文灿亲自送到京城的。

放下手中的奏折,朱由检看向了熊文灿。

“熊爱卿,你代表朕和朝廷前往辽东督战,一去就是数月的时间,辽东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宜,你一定是清楚的,详细说给朕听听,也让张爱卿和杨爱卿听听。。。”

熊文灿早就有思想准备,知道皇上一定会询问自己。

“皇上,臣在辽东历时两个月的时间,的确见到了不少的事宜,有一点臣可以肯定,吴宗睿大人的确是打败了后金鞑子,辽河以东的广宁、西平堡、右屯和大凌河城等城池,悉数都收复了,至于说吴大人采用的作战办法,臣也知道一些,专门给皇上禀报。。。”

熊文灿说及了自己在辽东两个月时间的所有心得,说的非常详细,其实他是准备将这些心得全部都写下来的,可惜时间不允许,回到京城之后,马上就来到了紫禁城。

朱由检听得非常仔细,杨嗣昌也听得很仔细,唯有张至发,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

熊文灿刚刚说完,杨嗣昌跟着开口了。

“熊大人,你在辽东的所有心得,可以写出来,专门呈奏给皇上。”

“杨大人,下官正是这么想的,不过刚刚回到京城,还没有来得及。”

朱由检满意的点头,看着熊文灿,笑着开口了。

“熊爱卿不必过于着急,抽时间写出来就是,朕刚刚听得很仔细,也记住了一些,还要慢慢思索。。。”

皇上如此说,杨嗣昌和熊文灿没有感觉到奇怪。

很快,朱由检看向了张至发。

“张爱卿,吴爱卿在奏折之中,举荐登州知府史可法出任辽东巡抚,举荐蓬莱知县吴宗坤出任登州知府,举荐漕运总督府知事龙建宏出任蓬莱县知县,不知道你是什么看法。”

张至发看着朱由检,不慌不忙的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吴大人的提议,皆可以准奏。。。”

“不可,皇上不可,臣以为,吴大人之提议,皆不可准,不仅不能准,皇上还要调整登莱巡抚、登州知府和莱州知府之人选。。。”

张至发扭头看着杨嗣昌,冷冷的开口了。

“杨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是准备陷皇上于何种境地。”

杨嗣昌脸色发白,看着张至发,不服气的开口了。

“张大人不必如此说,下官刚刚的提议,完全是为了皇上考虑,为了朝廷考虑。。。”

朱由检看着张至发和杨嗣昌等人,没有开口,两人争执的焦点很敏感。

张至发看了看朱由检,抱拳开口了。

“皇上,臣接下来的话语,若是有冒犯的地方,还望皇上恕罪。。。”

“张爱卿,你尽管开口说就是了,朕恕你无罪。”

张至发点点头,看着杨嗣昌开口了。

“杨大人,本官问你几个问题,且看你如何的回答。”

杨嗣昌看着张至发,用力的点头。

“第一个问题,杨大人是不是认为吴宗睿有壮大自身实力、成为藩镇的可能性。”

杨嗣昌楞了一下,随即用力的点头。

“张大人,下官有这种担心,目前倒是不认为吴大人会成为藩镇。”

张至发微微一笑,轻轻点头,看着杨嗣昌再次的开口询问。

“那好,杨大人的意思,是说吴大人有成为藩镇的可能,那么皇上就不能够准了吴大人的奏折,避免吴大人继续壮大实力,他日成为藩镇。”

杨嗣昌轻轻的鼓掌,再次跟着开口。

“张大人说的是,下官正是有此等的担心,所以才恳请皇上不能准了吴大人的奏折。”

张至发脸上讥笑的神情一闪而过。

“如此看来,是本官多虑了,不过本官有一件事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那就是辽东防御的事宜,这后金鞑子刚刚在辽东遭遇到惨败,后金上下一定是群情激愤,意图再次的进攻辽东,获取胜利,这吴大人身为蓟辽督师,理应承担抵御后金鞑子的作战任务,可惜皇上没有能够准了吴大人的奏折,吴大人一时想不开,身体有恙了,无法住持辽东的事宜,是不是请杨大人到辽东去主政,或者让辽东巡抚方一藻大人来主政啊。。。”

杨嗣昌压根没有注意到张至发的讥笑,而是认真思索张至发提出来的问题。

足足沉默了近一分钟的时间,杨嗣昌摇摇头。

“张大人,下官无法主政辽东的局势,辽东巡抚方一藻更是无法主政辽东的局势。”

“既然如此,那就请杨大人提出解决辽东困局的办法来。”

杨嗣昌的脸色逐渐的发白,看着张至发,用力的摇头。

“下官一时半会想不到解决辽东困局的办法。”

杨嗣昌实实在在的回答,让张至发的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了。

“杨大人担心吴大人会对皇上和朝廷不利,这一点本官想到了,内阁同样想到了,不过因为有此等的担心,就开始限制吴大人,处处防着吴大人,只怕是适得其反,一旦惹怒了吴大人,让吴大人甩手不干,辽东出现危局怎么办,后金鞑子入关劫掠,甚至是威胁到京城该怎么办,难不成依靠各镇的援军解决这些天大的麻烦吗。”

“辽河以西若是能够稳定下来,能够在我朝廷的掌控之中,广宁、义州、西平堡、右屯和大凌河城悉数为我朝廷大军驻扎,后金鞑子就不敢随意的入关劫掠,一旦他们大军出击,驻守这些地方的朝廷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到沈阳,这是后金无法承受的。”

“辽东能够稳定下来,京畿能够稳定下来,后金鞑子不敢继续嚣张,我大明朝廷就能够完全稳定下来,皇上就能够集中精力彻底剿灭流寇,如此情况之下,让吴宗睿大人掌握一些权力,得到一些好处,这算什么,哪一头划算,相信不要本官明说,杨大人也是明白的。”

“这吴大人的奏折之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杨大人不知道是忽略了,还是没有关注,那就是辽东巡抚的人选,吴大人让史可法出任辽东巡抚,这史可法本就是登州知府,与吴大人共事多年,他们是同一年的两榜进士,关系一直都很好,史可法出任辽东巡抚,明显可以听从吴大人的安排部署,如此辽东局势更加稳固,将成为我大明朝廷的一道天然的屏障。”

“如此绝佳的机会,杨大人居然要反对,本官不知道杨大人是怎么想的。”

。。。

朱由检一直都仔细听着张至发和杨嗣昌两人的辩论。

说实话,朱由检对于张至发这个内阁首辅,不是很满意,尽管温体仁已经被罢免内阁首辅的职位,也不大可能再次成为内阁首辅,但朱由检还是有些怀念温体仁,一直以来,张至发基本都是按照温体仁行事的方式,主持内阁的所有事宜,朱由检感觉到舒服。

想不到今日张至发与杨嗣昌的辩论,展现出来不一般的思维。

朱由检也担心吴宗睿坐大,与杨嗣昌商议军事方面事宜的时候,还时常想起登莱新军,想着是不是能够派遣其他的官员去接管登莱新军,可惜这一点不成立,派遣吴宗睿到辽东去,出任蓟辽督师,朱由检真正的想法是削弱登莱新军的实力,也就是让登莱新军与后金鞑子在辽东火拼,如果登莱新军打败了后金鞑子,那是最好的事情,如果登莱新军失利,则朱由检内心的担忧得以消除,也不用继续担心吴宗睿坐大了。

辽东还有山海关,这一道屏障,后金鞑子根本无法逾越。

刚刚听了张至发的建议,朱由检豁然开朗,为什么不从积极的角度去看问题,譬如说让吴宗睿长时间驻守辽东和登莱之地,这两处的地方能够切实的限制后金鞑子,能够让大明朝廷的北方彻底稳定下来。

吴宗睿在辽东打败了后金鞑子,后金的皇太极,必定高度重视吴宗睿和登莱新军了,依照皇太极的性格,绝不肯善罢甘休,一定会继续进攻辽东。

后金鞑子和登莱新军捉对厮杀,得到最大好处的是皇上和大明朝廷。

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张爱卿,杨爱卿,你们不必争论,朕以为,吴爱卿在辽东立下了如此巨大的功劳,朕若是否定了其的奏折,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这份奏折,朕准了,内阁马上草拟旨意,朕看过之后明诏下发,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

。。。

张至发走出偏殿的时候,脸上没有多少的笑容,甚至没有多看杨嗣昌一眼,急匆匆的朝着官邸而去。

皇上的心思,张至发多少明白了,他的心里是冰凉的。

其实张至发与温体仁的关系很不错,温体仁离开京城的时候,与张至发在皇宫见了一次面,说了几句话,温体仁的那几句话,张至发琢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总算是明白了。

温体仁表达的最为明确的意思,就是告诫张至发,万万不要得罪蓟辽督师吴宗睿,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交好吴宗睿,因为吴宗睿有着常人都没有的能力,他日一定会成为大明王朝的中流砥柱。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较量(3)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散关之战(7)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关之战(8)第九百八十二章 笼络人才(2)第一百六十八章 两难选择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课第八十七章 疑点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九百五十八章 张东涛的建议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决心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将计就计(1)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规矩(2)第一百四十六章 也算是威胁第八十四章 简单与复杂第二百五十六章 坚决不退让第三百三十八章 还是忍不住第二百七十四章 该来的终究要来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寿的建议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迹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气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击(1)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内乱(2)第三百零八章 声东击西(7)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轻重缓急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举风波(4)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绝境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战(14)第九百八十一章 笼络人才(1)第三百二十七章 难以兼顾?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显露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圣旨第四百二十一章 机会?第二百一十九章 从头再来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张旗鼓第三百四十八章 斗智斗勇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点不同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战(9)第七章 真正的变化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与勇气第一百五十章 强硬争取第六百四十一章 洪承畴的坚持第五百八十五章 权衡利弊(1)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机会第六百四十一章 洪承畴的坚持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尘埃落定(5)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关之战(2)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访(3)第五百八十一章 疯狂交易第八百零五章 孙传庭的决断第二百六十九章 开花弹第六百七十七章 钉钉子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击(3)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课第四百五十一章 叹服第五百一十三章 终于决定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尘埃落定(3)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愤怒第四百七十八章 必须见面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获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占台湾(5)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诈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四百章 都有改变第二十七章 实力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一千零八十章 稳定南方(1)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锅粥第一百三十八章 精准分析第三百五十四章 战果第一百四十六章 也算是威胁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动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觉华岛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胆英雄(3)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六十三章 殿试之后第五百零三章 艰难抉择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绸缪第六百三十一章 闪电战(5)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胆英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