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点不同

吴襄没有远大的志向,习惯于随遇而安,大凌河城之战后,他的进取心消失殆尽,后金鞑子的强悍,让吴襄绝望,他明确的认识到,不管是辽东边军,还是大明各镇的大军,根本不是后金鞑子的对手,广宁锦迟早保不住,山海关也会被后金鞑子拿下,只是看后金鞑子究竟什么时候发起对辽东的全面进攻。

没有了进取心,随遇而安,吴襄剩下的事情,就是集聚钱财与享受,出任山海关总兵之后,吴襄开始了毫无顾忌的敛财,山海关驻军不足五万人,但是向朝廷禀报的是十万大军,不管朝廷如何的拖欠军饷,都必须按照十万人的规模拨付军饷,其中的空饷绝大部分都进入到吴襄的口袋里面。

登莱新军进驻辽东,让辽东的局势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特别是辽东之战,登莱新军大败后金鞑子,总计剿灭后金鞑子近六万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胜利,而后的济南之战,登莱新军再次打败后金鞑子,迫使入关的后金鞑子迅速撤离。

局势的变化,让吴襄一时间转不过弯来。

蓟辽督师府的手暂时没有伸向山海关,比起祖大寿和金国凤等人,吴襄在山海关有着很大的自主权,这期间吴襄收到了皇上的密旨,赋予了吴襄临机专断的权力,如果蓟辽督师府想要彻底管控山海关,吴襄可以拿出圣旨予以阻止。

老辣狡猾的吴襄,自然明白这道密旨的意思,他是绝不会拿出来圣旨的,如果蓟辽督师府打算管控山海关,吴襄会私下里求见蓟辽督师吴宗睿,到了那个时候拿出圣旨,情况一定好一些,毕竟双方都能够下台阶。

率领驻守山海关的辽东边军进入中原作战,吴襄也想过山海关的防务问题,为此还专门给留在锦州的儿子吴三桂写去信函,凭着本能,吴襄感觉到了,吴宗睿已经准备将山海关纳入到蓟辽督师府的管控范围,如果吴宗睿动手,一定会激化矛盾,到时候自己表明了态度,其他的事情与自己就没有多大关系了。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吴襄可不想卷入到蓟辽督师府与朝廷之间的矛盾之中去。

大军离开山海关,取道北直隶,刚刚进入山西,就接到了五省总督熊文灿的命令,直接进入陕西,负责剿灭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

吴襄一点不着急,取道山西进入陕西,一路上不断向地方官府要求供给钱粮,大军离开山海关的时候,携带的粮草不是很多,沿途地方官府供给钱粮是必须的,皇上的圣旨里面也有明确的要求,如果哪个地方官员叫苦,吴襄会拿出皇上的圣旨。

一路行军很滋润,尽管北直隶和山西不少地方都遭遇到后金鞑子的肆虐,好多的地方荒无人烟,断壁残垣到处都是,不过吴襄不需要关心这些,他只要在行军的过程之中,找到地方官府提供钱粮就可以了。

行军的过程之中,不断有小股的军士出去侦查,这些出去侦查的军士,回来的时候一般都是红光满面,以至于后来很多的军士都主动承担出去侦查的任务,大军进入山西之后,几乎没有了什么顾忌,不仅仅是出去侦查的军士,其他的军士也变得放肆,沿路的劫掠不算什么,有时候大军在城外驻扎,等待地方官府拨付钱粮,军士会趁机在城外劫掠,甚至可能进入城内劫掠。

吴襄当然知道这些情况,他睁一眼闭一眼,等于不知道。

登莱新军进驻辽东之后,山海关驻军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口袋里面的铜板明显少了,一些军士开始私下里埋怨,当兵打仗为朝廷卖命,脑袋时刻栓在裤腰带上面,多拿一些钱财都不行了,谁还来当兵啊。

吴襄是不可能拿出银子来安慰军士的,内心里面对于蓟辽督师府严酷的军令也有埋怨,但绝不敢开口说。

后金鞑子入关劫掠,不少京畿之地的百姓被迫逃亡,一些百姓试图进入辽东躲避和谋生,驻守山海关的军士终于抓住了机会,借助甄别的旗号,搜刮百姓的钱财,这样的情况,吴襄也是知道的,同样没有阻止。

让吴襄万万想不到的是,蓟辽督师府竟然知道了情况,迅速派遣登莱新军军士前往山海关,将参与敲诈百姓的军士全部抓起来,其中绝大部分都被毫不留情的斩首示众。

吴襄也被蓟辽督师吴宗睿训斥,要求其好好的整顿军队。

吴襄内心的不满更多,在他看来,军士私下里搜刮钱财无伤大雅,要知道那些士大夫家族,明里暗里搜刮的钱财更多,人家有护身符,得到大量的钱财什么事情都没有,军士只不过搜刮了几个小钱,就被杀头,明显不合适。

所以大军离开山海关,进入北方之后,吴襄压根不关心军纪方面的事宜。

辽东边军在大明还是有不小的影响,吴襄率领的援军刚刚进入北直隶,就得到五省总督熊文灿的关注,军令立刻下达,要求其进入陕西剿灭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而后辽东边军一路骚扰百姓,熊文灿同样睁一眼闭一眼,地方官府勉强能够供给大军的粮草,银子是绝对拿不出来的,人家辽东边军进入北方剿灭,朝廷无法保证军饷粮草的供给,军士暗地里劫掠百姓,获取一些钱财,也在预料之中。

地方官府的很多告状的奏折,都被熊文灿直接压下,而且熊文灿还专门给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写去了信函,委婉的提到了这件事情,恳请杨嗣昌予以包容。

辽东边军数次进入北方剿灭流寇,其军纪一直都不是很好。

辽东边军打仗勇猛,军士个人的品行方面的确不是很好,当年登莱巡抚孙元化麾下的登莱新军,大部分军士都是辽东边军,纪律更是涣散。

行军的过程之中,吴襄得到快报,蓟辽督师府全面整顿辽东的军务,山海关已经被蓟辽督师府直接控制,留守山海关的三万多辽东边军,再次进行了甄别,其中一万多人在副总兵的率领之下,随后赶来,参与剿灭流寇的战斗。

接到这个快报,吴襄命令大军原地驻扎了足足三天的时间。

吴襄做梦都想不到,吴宗睿这么快就动手了,他马上派遣身边的亲卫,手持信函前去找寻副总兵,命令其率领大军与自己会和。

两路大军会和,吴襄麾下的兵力达到两万余人,开销瞬间增加。

五省总督熊文灿的军令再次抵达,一方面肯定吴襄的举措,率领两万多辽东边军军士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一方面要求吴襄加快行军的速度,早日进入陕西,剿灭盘踞在汉中的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

近一个月时间过去,吴襄率领的两万余辽东边军,终于抵达大散关,马上就要进入汉中。

吴襄的心思压根没有在剿灭流寇方面,他一直想着山海关,想着辽东,想着自己回去之后面临什么样的局势,如果山海关完全被蓟辽督师府控制,自己拿出皇上的圣旨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反而给自己找来灾祸。

两万大军在大散关安营扎寨,吴襄派遣斥候进入汉中,侦查流寇的行踪,尽管五省总督熊文灿和陕西巡抚孙传庭已经详细告知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主要集中在兴安州一带,可吴襄压根不相信,他要派遣斥候详细侦查,获取准确的情报。

进入汉中就意味着战斗真正开始,吴襄可不想打无准备之战,他要将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脸色不好的副总兵出现在身边的时候,吴襄咳嗽了一声。

“怎么,还在想山海关的事情吗。”

“总兵大人,属下不敢相信,吴将军居然扣留了属下。。。”

吴襄的鼻子里面传出了哼声,有时候他也感觉到奇怪,麾下的副总兵脑子里面好像少了一根弦,不知道怎么会得到自己如此的信任。

“我说过多次了,山海关的事情就不要再想了,我们马上就要进入汉中,就要开始剿灭流寇,如何打败流寇,完成皇上和朝廷交给我们的作战任务,才是你我该要想的事情。”

“总兵大人,属下知道了,属下就是心里不舒服。。。”

吴襄有些无奈的挥挥手,不要说副总兵心里不舒服,他的心里也不舒服,吴三桂的选择在他的预料之中,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不过吴三桂好歹也写一封信函来,告知山海关以及辽东的情况啊。

“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等到剿灭流寇以后再说吧,这两日你特别注意一下,看看五省总督熊大人和陕西巡抚孙大人有什么信函书信,还有斥候侦查到的汉中的情况,一定要迅速禀报。”

副总兵点点头,有些满不在乎的开口了。

“总兵大人,流寇不过是乌合之众,我大军开过去,一定全歼他们。。。”

吴襄再次咳嗽了一声。

“我知道了,不用多说了,不管流寇的战斗力如何,我们都要小心应对,这两日我要多多思考如何剿灭流寇的事宜,军中的事宜,你就多多操心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谈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惊心第八章 准族长第九百一十四章 盘剥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六百三十章 闪电战(4)第三百一十五章 盖州的收获第四百三十章 被动与主动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准预测第八百三十三章 残阳如血(4)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镇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为大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占台湾(3)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与淮安第八百八十六章 宝剑就要出鞘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语成谶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枭雄末路(11)第一百七十一章 传教士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一百三十一章 双管齐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三百九十三章 痛快(1)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运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为己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见赵世奇第三百四十五章 万无一失第四百六十五章 残阳如血(2)第一百七十七章 动手了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惊(1)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动等待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险恶用心第八百四十章 功亏一篑(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见风使舵(2)第四百零九章 家风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还算镇定第一百四十六章 也算是威胁第四百四十二章 惊变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胜追击第八百七十四章 “归队”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胆英雄(5)第三百六十九章 准确的部署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发枪第三百五十一章 残阳如血(3)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准备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战(7)第三百五十章 残阳如血(2)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乱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举风波(7)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实的打压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胜一筹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锅之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头猪的威力(3)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验智慧(2)第一百三十二章 轻而易举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战(7)第八百六十八章 间接的摊牌第四百五十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3)第八十七章 疑点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势渐成(2)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见洪承畴第七百六十二章 灭顶之灾(6)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层思考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饥荒第六百六十九章 无奈何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锅之人第一百六十章 漕运三千营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六十三章 殿试之后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极称帝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辩论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决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六百九十章 局势走向第六百三十一章 闪电战(5)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战(10)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说辞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响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会第一千章 微服私访(1)第五百九十八章 彼此彼此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聩第七百九十一章 铁腕手段(2)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二百四十三章 转变思想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运黑幕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战(15)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战(8)第九百四十四章 头等大事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