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战(3)

崇祯十七年四月初十,登基称帝的李自成,亲率四十万大顺军将士东征。

刘宗敏以及朱由检的儿子朱慈烺、朱慈炯和朱慈炤跟随大军一同征伐,大军之中还有一人,那就是吴襄,李自成倒是没有斩杀吴襄的家人,而是派遣军士,将吴襄的家人全部看押起来,吴襄的儿子吴三桂镇守山海关,这一点李自成是清楚的,此番征伐,将吴襄带在大军之中,关键时刻肯定能够起到作用。

牛金星和宋献策留守京城,稳定京城的局势。

京城外围驻军达到二十万人,分布在兴州、营州、通州和昌平等地,对京城形成了合围的态势,一旦京城出现险情,驻扎各地的大顺军会迅速的驰援。

此外,李自成还派遣了一路大军,秘密前往大名府,这路大军的主要任务就是监视驻扎开封府城的张东涛以及李岩,他们不会主动发起对开封府城的进攻,不过一旦张东涛和李岩有进军北直隶的任何动作或者迹象,这一路大军将要率先发起进攻,打败张东涛和李岩,稳定北直隶的局势。

严格说起来,大顺军的总兵力,已经没有百万人的规模,攻陷大明京城之后,在李自成的授意之下,刘宗敏对大顺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裁撤了不少新营的军士,这些被裁撤的军士,就地转化为农户,开始从事农耕等事宜,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刘宗敏,都察觉到,想要养活百万大军,难度太大了。

让新营的部分军士就地转化为农户,可以弥补北直隶人口不足的问题,通过这些被裁撤军士的劳作,也能够收获粮食,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整合之后的大顺军,总兵力保持在七十万人左右,其中四十万属于精锐大军,李自成此番东征,率领的四十万大军,其中三十五万军士属于大顺军最为精锐的军士。

出征的时候,李自成信心满满,通过各方的情报,他得知驻扎在山海关的登莱新军,总兵力不过十万人,四十万对阵十万,李自成有足够获胜的信心。

。。。

山海关,总兵府,厢房。

“诸位可能都没有想到吧,李自成率领的四十万大顺军,四月初十才从京城出发,这让隐藏在天津卫的刘宁难以承受了,十万将士,秘密驻扎在天津卫,保密的难度太大了,还好刘宁做的不错,没有泄露一丝一毫的消息。”

吴宗睿的脸上带着笑容,一点都没有大战即将来临的紧张情绪。

廖文儒、曾永忠、史可法、洪承畴、乔明俊、吴三桂、高起潜、黄得功等人,站立在一边,他们的神色各异,众人都清楚这一场战斗厮杀的重要性,所以脸色都有些肃穆。

吴宗睿说完之后,廖文儒跟着开口了。

“大人,属下觉得,按照大顺军行军的速度,四月十三日到十四日,大战就可以展开,天津卫距离京城三百里地,此刻应该要命令刘宁,马上从天津卫出发,赶赴京城了。”

其余人都跟着点头,情报司一直都在侦查大顺军部署的情况,李自成在京城的外围驻扎了二十万大顺军军士,防患于未然,应该是京城的防御还是很牢固的。

刘宁想要率领十万登莱新军将士夺取京城,有不小的难度,而且必须在李自成率领大顺军与驻守山海关的登莱新军展开厮杀之前夺取京城,难度就更大了。

所以说,刘宁率领的十万登莱新军,就算是马上从天津卫出发,也不一定能够在大顺军进攻山海关之前夺取京城。

吴宗睿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消失,他看向了众人。

“诸位,你们是不是觉得,刘宁想要夺取京城的难度太大,想要在大顺军与我登莱新军展开厮杀之前夺取京城,几乎不可能,毕竟李自成在京城的周遭,部署了二十万的军士。”

吴宗睿还没有说完,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点头。

“不错,你们表达了真实的想法,那我就接着说了,李自成率领四十万大顺军军士,且是最为精锐的军士,对山海关发起进攻,山海关驻扎的登莱新军将士,只有十万人,兵力方面有些薄弱,不如将刘宁调遣到山海关,以二十万登莱新军将士,迎战四十万大顺军。”

所有人再次的点头。

吴宗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以二十万登莱新军将士,迎战四十万大顺军军士,我们的确能够保证获取完胜,可诸位想过没有,一旦李自成察觉到了危险,不顾一切的往京城的方向撤离,我们能够保证追上吗,到时候,李自成不要京城了,直接往陕西的方向撤离,罗典明率领的五万将士,能够保证彻底堵住李自成的退路吗。”

“李自成起兵十五年了,每每遭遇危险,都能够化险为夷,这充分说明,李自成已经能够察觉到战场上存在的任何危险,也有一整套自保的办法,所以说,我登莱新军的部署,必须要绝对的严密,要堵住李自成任何一条逃生的道路。”

说到这里,吴宗睿看向了众人。

“诸位,你们担心的几个方面,我来一一分析,当然,你们若是觉得不合适,可以反驳,今日我们必须要最终确定所有的作战部署,接下来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能够调整。”

吴宗睿的手指向了地图上面的京城。

“李自成在京城的周遭部署了二十万的大顺军军士,这样的部署,表面上看有些道理,如果京城遭遇到危险,周遭驻扎的军士马上赶赴京城护卫,同时可以迅速禀报出征的李自成,但是仔细推敲,这里面就是漏洞百出了。”

“十个指头撒开,以及合拢到一起形成拳头,谁的力度更大,不用说大家都清楚,李自成率领四十万大军东征,且是率领绝对的主力出征,留下来的军士,战斗力相对薄弱,而且李自成还秘密派遣一路大军前往大名府,试图牵制张东涛和李岩,这就让大顺军的力量更加的分散,很容易被对手各个击破。”

“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的驻扎方式,就是将二十万大军悉数部署在通州、宛平和大兴一带,北方不用去管,没有谁会威胁到京城,如此的收缩兵力,若是大顺军东征作战获取了胜利,那么接下来大顺军想要稳定北直隶各地的局势,轻而易举,若是大顺军遭遇到失败,撤回京城的时候,能够得到接应,不至于自乱阵脚。”

“李自成将兵力分散在昌平、顺义、通州、良乡和营州等地,等同于自废武功,刘宁率领的登莱新军将士,能够轻而易举的打败驻守营州和通州的大顺军,直接夺取京城,而夺取京城之后,刘宁还可以从容的部署,以强大的兵力堵住李自成西逃的道路。”

“当然,我们不能说李自成这样的部署没有道理,那是因为李自成绝对想不到,我十万登莱新军的将士会从天津卫出发,发起对京城的进攻。”

说到这里,吴宗睿轻轻的敲了敲桌面。

“再来说第二个问题,大顺军从京城出发了,究竟什么时候能够抵达山海关,文儒认为大顺军四天到五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抵达山海关,这样的判断,从常理来分析,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文儒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李自成现在是什么身份,是大顺国的皇帝,皇帝出行排场可不能够少,更不用说刚刚登基称帝的李自成了。”

“按照我的预计和分析,李自成率领的四十万大顺军,抵达山海关至少需要八天到九天左右的时间,所以说刘宁尽可以从容的行动,以最稳妥的方式夺取京城。”

“最后说第三个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大顺军四十万军士,对阵我登莱新军十万将士,兵力上面的悬殊太大的问题,我不认为这是什么问题。”

“高大人和黄总兵已经介绍了大顺军发起进攻的主要方式,总结为两个大的特点,其一是新营的军士冲锋在最前面,试探对手的实力,一旦察觉对手实力不俗,老营军士会谨慎选择进攻的方式,其二是发起密集型的冲锋,从气势上彻底压垮对手,且配备有专门的督战队,提高军士的士气,也震慑那些企图后撤与逃离战场的军士。”

“大顺军这两个进攻方面的特点,对于我登莱新军来说,没有丝毫的作用,若是李自成死守这种作战的方式,那他就是自寻死路。”

吴宗睿说到这里的时候,廖文儒、乔明俊和吴三桂不停的点头,他们当然知道,密集型的冲锋,面对登莱新军的时候,就是找死。

洪承畴、高起潜、黄得功三人,有些迷惑,他们还不清楚登莱新军的作战方式,自然会有些怀疑。

吴宗睿不会做太多的解释,他挥了挥手。

“好了,该分析的全部都分析了,既定的作战部署不予调整,若是出现特殊情况,作战的指挥官,可以根据情形做出小范围部署方面的调整。”

“诸位,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吗。”

。。。

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劳无功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一百一十章 算计和打击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郑芝龙的圆滑第四百章 都有改变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残阳如血(3)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辅易人(1)第六百三十六章 杨嗣昌的挣扎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胜一筹第九百零八章 抛却怜悯第二百四十三章 转变思想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东第六百二十八章 闪电战(2)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见识(2)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七百四十章 预料之中的事情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枭雄末路(4)第八百一十七章 关键的指示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六百二十八章 闪电战(2)第八百八十章 大动荡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运码头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诈第八百二十章 无奈的放弃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枭雄末路(12)第七十二章 运筹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战规划第一百九十九章 赵氏家族第五十章 赶路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六十五章 胆子太大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亏一篑(4)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镇北关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观色(1)第十五章 端倪第一百二十章 关心和鼓励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虏问题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难而上的机会第四百八十三章 转嫁矛盾第五百八十七章 见微知著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战(5)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后的挣扎(8)第九百八十章 科举风波(8)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误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四百六十七章 残阳如血(4)第四百五十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3)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为进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枭雄末路(3)第二百八十二章 高起潜来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战(10)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诫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关之战(8)第三百零二章 声东击西(1)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锦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八百五十三章 怀疑和猜忌第六十七章 陈氏家族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极称帝第八百章 未雨绸缪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悬一线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关之战(6)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聩第七百五十五章 临机决断(2)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击(1)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准把握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确的部署第一百零三章 打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时刻第六百三十一章 闪电战(5)第五百一十六章 来不及了第一百八十章 退无可退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厉害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击第五百八十六章 权衡利弊(2)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弯抹角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谈第四百八十二章 隐性的危机第二百零一章 好险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军协同(2)第九百九十六章 皇家日报(3)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态度第六百九十八章 掌控山东(3)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