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议事

卯时,吴宗睿准时出现在文华殿。

登基称帝的新鲜感觉过去之后,吴宗睿恢复了常态,作为穿越之人,他绝不会将登基称帝看做最大的成功,这只是开始,有很多的事情等着他处理。

卢发轩首先进入到文华殿。

看着行跪拜礼的卢发轩,吴宗睿微微摇头。

“路廷,明日你就要离开京城,回到南京去了,说说你下一步的打算。”

曾永忠、卢发轩和史可法等人,是吴宗睿文官集团的最大依靠,所以吴宗睿放心的将整个的南方交给卢发轩去打理,将北方交给史可法去打理。

卢发轩略微沉吟之后,从容的开口。

“皇上,臣此番回到南京,首要处理的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事宜,臣预计在南直隶彻底推行此政策,肯定会遭遇到阻力,所以臣需要得到足够的支持,臣建议驻守南直隶的登莱新军参与其中去,如此一定能够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第二件事情,清剿南直隶、特别是南京、苏州和扬州等地的异己,南方的有些读书人,自高自大惯了,包括某些士绅家族,对于那些泯顽不化的士大夫家族,臣绝不会手软。。。”

吴宗睿微微点头,应该说卢发轩抓住了关键。

“路廷,你考虑的很周全,这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只要顺利的推行下去,南方的那些士大夫家族与读书人,其嚣张的气焰自然遭受到打压,所以你说的两件事情,完全可以同时推进,我还要提醒你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至少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务必通过漕运,运送漕粮到北方,绝不能耽误了,北方很多地方可谓赤地千里,需要得到大规模的救济,其中绝大部分的粮草,只能够通过漕运运送过来,我想通过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北方就能够缓过来了。”

“第二件事情,务必注重商贸的发展,南直隶以及江浙一带,商贸本就是最为发达的地方,所以在这些地方务必要收取商贸赋税,此事我不用多说,你知道怎么做。”

“至于说登莱新军征伐湖广、四川以及南方的事宜,就交给廖文儒和刘宁他们了,你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南直隶与江浙一带。”

“南直隶依旧驻扎五万登莱新军将士,我打算调遣牛犇到南京去。”

“大明朝廷实施的军户制度,名存实亡,我打算彻底废除军户制度,具体怎么做,还需要时间来考虑,军队的驻扎也是同样的道理,按照一定的区域来划分。”

说到这里,吴宗睿站起身来,走下了御辇,来到了卢发轩的面前。

“路廷,南方的局势还没有稳定下来,接下来登莱新军征伐的重点,将要放在南方,至于说北方,目前需要维持稳定,所以说,你的职责很重,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最好。”

在卢发轩的面前,吴宗睿没有以朕自称,他也不打算那么做。

吴宗睿说完,卢发轩身体微微颤抖,准备跪下行礼的时候,被吴宗睿拉住了。

“好了,路廷,我们之间没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你去准备吧,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

接着进入文华殿的是曾永忠与史可法。

“先生,宪之,京城以及北方的诸多事宜,我就交给你们了,我以为,当下之际,最为主要的还是维持北方的稳定,多年的征伐,导致北方很多的地方都是赤地千里,稳定百姓属于重中之重,我想打开目前的困局,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大力的推进农耕事宜,目前尚可以种植水稻和甘薯,只要下半年田地里面能够收获到一定数量的粮食,就能够稳定大部分的百姓,第二是大力的发展商贸,登州海运码头的商贸交易事宜,务必大幅度的朝着整个的北方扩充,这样我们能够从中收取商贸赋税,也能够通过发展商贸,救济北方穷苦百姓。”

“先生,商贸的事宜您是最为清楚的,包括大力的推进钱庄的事宜,我考虑将钱庄改名为皇家银行,各地的皇家银行,由户部统一掌控,地方官府不得随意插手,皇家银行的官吏,由吏部直接委派,务必挑选那些熟悉钱庄事宜之人进入皇家银行。”

“宪之,陕西、山西、河南以及北直隶等地农户与百姓稳定的事宜,就交给你了,包括山东与辽东,不管是在选派官吏,还是在地方决策方面,你都要多操心。”

“先生,宪之,我们的眼光必须要长远,要着眼于天下,以前我们仅仅需要关心山东、辽东与南直隶等地,现如今需要考虑天下的诸多事宜,所以你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适应。”

。。。

接着进入文华殿的是廖文儒和刘宁。

登莱新军在吴宗睿的绝对掌控之下,这一点是坚决不能够含糊的。

吴宗睿的神色颇为严肃,看着廖文儒和刘宁。

“文儒,刘宁,登莱新军接下来还有很多的征伐任务,在稳定南方的作战方面,我认为可以齐头并进,剿灭张献忠及其麾下的义军,与招募或者剿灭南方各自为政的那些总兵,可以同时铺开,南方的情况比北方要复杂很多,北方被李自成搅得天翻地覆,这期间也有后金的八旗军趁火打劫,我们虽然面对的是满目疮痍的北方,但重建起来没有任何的阻力。”

“南方就不一样了,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来稳定局势,你们切记,不能够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凡是那些不服从之人全部都斩杀,这样不行,杀不过来的。”

“前些日子,我已经考虑成立都督府,至于说各行省的都指挥使司,究竟该如何的设立,他们有哪些权限,我还要认真的思考,总体上来说,地方的都指挥使司,其主要的职责是负责军队与地方上的联系,他们不需要单独领兵,也没有领兵作战的职责,今后地方上的总兵,原则上不兼任其他的职务,若是有特殊情况,内阁商议之后再行决定。”

“你们记住,军队与地方是不会交叉的,双方有各自的职责,我已经告知先生、路廷和宪之,将要下旨彻底废除军户制度,今后军队的军士以招募为主,各地的都指挥使司就要负责招募军士的事宜,军队的职责主要是对外,维护王朝的稳定,当然,军队原则上也不能够插手地方上的任何事宜。”

“军队乃国之重器,当天下平定之后,军队就不能够对内,而是要转向对外了。”

“回到南方征伐的事情上面来,辽东驻守五万登莱新军,以西平堡、义州、大凌河城以及锦州一带为主,山海关不需要驻扎太多的军士,山东驻守五万登莱新军将士,主要分布在登州和莱州等地,辽东与登莱之地驻扎的登莱新军,其主要的职责就是面对后金八旗军。”

“宣府、大同、延绥等边关地带,调拨两万登莱新军将士,这些地方残留的部分边军,悉数进行改编,身体合格者可以进入登莱新军之中,其余的全部遣散。”

“其余的登莱新军将士,全部调集到南方去,一部分开始征伐张献忠部,一部分平定南方其他的行省,前面我已经说过了,南方的情况有些复杂,譬如说诸多的土司,我们究竟该要如何的应对,我的想法是,逐渐的同化四川、广西以及云南等地的诸多土司,我们尊重他们的习俗,但是他们必须要服从朝廷的管辖。”

“文儒,全面统筹布局由你负责,包括北方的稳定以及辽东和山东等地的军备等等,而且你还要多多思考,如何统筹布局登莱新军的各项事宜。”

“刘宁,南方的征伐由你负责,你不用过于的着急,这件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所谓欲速则不达,对于那些不好把握的事情,你及时的禀报,我计划用两年到三年左右的时间,彻底的稳定南方。”

其实吴宗睿很想继续扩大登莱新军的规模,但朝廷没有那么大的财力,赤地千里的北方,需要消耗大量的钱粮才可能稳定下来,登莱新军征伐南方也需要大量的钱财,大规模的征收商贸赋税,以及大规模的推行皇家银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且今后还要考虑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事宜,一旦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推开,地方水利基本建设事宜,肯定就是地方官府直接负责了。

。。。

作为内阁大臣,洪承畴最后一个进入文华殿。

“洪大人,你是前朝重臣,在南方一带有着不一般的威望,朕已经吩咐文儒和刘宁,马上率领登莱新军将士,对南方的张献忠进行大规模的征伐,当然,登莱新军还要收复和稳定南方其他行省的局势,所以朕希望你能够协助文儒和刘宁,帮助他们迅速的稳定南方。。。”

吴宗睿说完,洪承畴跪地开口了。

“臣遵旨,臣竭尽全力,一定帮助廖大人和刘大人稳定南方的局势。”

吴宗睿点点头,大吴王朝刚刚建立,他还需要大量的人才,洪承畴作为大明王朝的重臣,利用自身的影响力,还是能够为朝廷招募到一部分有识之士的。

第八百三十五章 残阳如血(6)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计前嫌?第二百三十章 绝妙建议第八百零八章 忍无可忍第二百六十八章 扩张之路第三百八十章 一视同仁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尘埃落定(3)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占台湾(2)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将计就计(2)第一百九十九章 赵氏家族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战(1)第六百零五章 忧患悄然而至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四百六十三章 决战第六百九十章 局势走向第一百七十四章 隐患抬头第一百章 事来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开始布局第三百五十一章 残阳如血(3)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八百零二章 张东涛的机智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选择第一百一十一章 雏形已成第四百六十六章 残阳如血(3)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御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发枪第七百四十九章 压头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岛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见赵世奇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胆英雄(5)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战(5)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击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六百零五章 忧患悄然而至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一百四十七章 琐碎的家务事第一百零一章 不期而遇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七百九十四章 铁腕手段(5)第二百七十四章 该来的终究要来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举风波(5)第四百六十六章 残阳如血(3)第六百九十五章 这样才痛快第一百二十一章 顺水推舟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后的挣扎(7)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后的挣扎(6)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张胆第八十六章 烫手山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并非忠心(2)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寻常的自信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气第八百五十一章 都是机会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谋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寻常的自信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权第一百四十章 当爸爸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决定第二百九十九章 还是有担忧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击(1)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称帝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为政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东(12)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机会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见识(2)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六百六十一章 预感第七百五十三章 虚虚实实(2)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势骤变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毕露(2)第四百五十六章 争执和决断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占台湾(1)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战(3)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为政第二百六十九章 开花弹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击下的机会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绝佳计谋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发飙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较量(5)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富之家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四百零二章 针尖对麦芒(1)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亭之盟(3)第九百四十六章 这就是底气第九百五十一章 颇为艰难第七百一十二章 残存的希望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