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败兴

这就是气话了!

简王目如刀锋般地朝殿外望去。

蔡如意正低着头,爱怜地给儿子赵建童擦汗。

简王不由冷笑,道:“你难道还指望着靖海侯世子给你养老送终不成?”

韩同心是一句多的话也不想听了,脸上也没有笑意,道:“当初曹太后宠承恩公,最后还不是承恩公给曹太后收的骨骸。有些事,还真说不准!”

“你!”简王额头青筋直冒。

韩同心干脆站起来送客。

简王没有办法,拂袖而去,把女儿东阳郡主叫到跟前,让她去说服韩同心,不要再和蔡如意搅和到一起了。

这次东阳郡主却没有像往常那样温顺地应诺而去,而是温声地劝父亲:“同心毕竟太后,多的是人巴着捧着,又有曹太后和嘉南郡主的前车之鉴,大家都怕哪天同心摄政,成为第二个曹太后,她已不是从前养在深闺的小姑娘。我们说话,也不可一味地要求、训斥她了。”

这话简王不爱听。

他怒道:“难道还要我这个外祖父在她面前说好话,她才听得进去不成?”

就是赵翌在的时候,也不敢这样的轻怠他。

他还有个身份,是皇上的曾叔祖!

东阳郡主只好劝道:“我知道,我知道。我是说,以后您有什么事,不妨先跟我说,我由我去教训她好了。免得你生气。伤了身体就不好了!”

简王没有说话。

他知道女儿说的都是对的,可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若是韩同心有姜宪的本事也就罢了,没有姜宪的本事,还想学姜宪行事,这不是上赶子的找死吗?

简王想到前些日子儿子闹出来的丑闻,突然生出股子孙不孝,家业难撑的疲惫。

他情绪低落地挥了挥手,叹息道:“你去劝劝她吧!做事这样不用脑子,迟迟早早被蔡如意卖了恐怕都不知道——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京城,京城我们是地头蛇,南下去了金陵,我们还有什么?岂不是别人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武阳郡主无奈地点头,辞了简王。

可她却没有立刻就进宫,而是派了人打听蔡如意这些日子在宫里都做了些什么。

李瑶却是极力反对迁都的人。

在他看这,这就是个笑话。

北方已被镇国公府和李谦父子割成了两大块,可好歹还有嘉南郡主这个纽带,鞑子不管怎样进犯,这两家都不会坐势不理。

江南就一定安全吗?

那靖海侯府这么多来还抗什么倭寇啊!

所谓的迁都,也不过是靖海侯想出来招术,不过是想把赵玺弄到江南去,他好挟天子以号储侯罢了。

因而第二天的大朝会,他很明确地提出反对迁都,并为京城的安全和姓彭的翰林好好地争辩了一番。

可让他气馁的是,汪几道、苏佩文,甚至是左以明都保持了沉默,那位彭翰林则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气势如虹地辩驳着他的观点。

难道左以明已经和汪几道、苏佩文达成了进退与共的联盟?

或者是所谓的迁都,嘉南郡主也是赞同的?

李瑶有些心虚,没有和彭翰林多说,下了朝就让人递了张贴子给左以明。

左以明干脆直接坐着轿子到了李府。

两人在李瑶的小书房时秘谈。

左以明没有和他打官腔,很直接地告诉李瑶:“径阳书院的支持朝廷南迁。嘉南郡主没有表态。可看样子,估计也是支持南廷的。”

李瑶大吃一惊,一下子坐直了身子骨,神色凝重道:“径阳书院的人支持朝廷南迁?”

左以明点头,道:“彭翰林身后是靖海侯赵啸。可在彭翰林行事之前,赵啸就已派人说动了径阳书院的人。他们觉得南迁有好处!”

什么好处?

不就是能让径阳书院代表国子监的重要吗?

李瑶立刻就想通了这其中弯弯曲曲。

他不由拍案而起,道:“什么狗屁书院,也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损人利已的东西!”

左以明没有说话。

他们家和径阳书院的关系密切,而且也是主张南迁的家族之一。

家族利益和政治立场必须是统一的,不然就得不到家族的支持,家族也得不到发展。

这个道理身为耕读世家李瑶很清楚明白。

他没有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缠,而是仔细琢磨起姜宪的意思来。

“你是说,你已经给嘉南郡主报信了?!”他重新在左以明身边的太师椅上坐下,皱着眉道,“嘉南郡主难道一句话也没有说?”

左以明苦笑道:“嘉南郡主是什么人?她若是有发了话,我也不至于这样为难了!”

“这倒是!”李瑶喃喃地道,“她那个人,要是有了主意,你不依着她,她也有办法让你照着她的意思去办的。不过,嘉南郡主到底是怎么想的?京都南迁,对李谦和姜家的杀伤力最大的了。镇国公府这么多年能屹立朝廷不倒,不就是因为和皇宗秘密的关系的?以嘉南郡主的谋略,她应该很清楚才是!难道她有什么其他的要算?”

说到这个左以明也很头痛,他不禁吐糟道:“为这件事,我还曾专程让人去问过我那侄儿媳妇了。说是嘉南郡主自从回了西安之后,除了带孩子,真的是什么事也不过问。就是李谦带了她去衙门,她也不怎么过问李谦的公事。”说到这里,他不由苦恼地叹了口气。

李瑶听着睁大了眼睛,半晌才道:“不会吧?!难道是李谦……”

“那倒不是!”左以明忙道,“据说是郡主不愿意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李谦倒是很敬重她的。”

李瑶很是失望,道:“到底是女人,这生了孩子就不一样了!“

左以明也这么想。

两人不由均沉默了好一会。

左以明打破了沉静,道:“我倒觉得你不必太担忧。你和都知道,迁都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不说别的,仅六部的部署安置在哪里就是个大问题。既然有人要迁都,那就把这件事甩给他们好了。一件件的落实下来,说不定等到皇上要亲政了,迁都的事还在讨论。这种事又不是没有过。这个时候犯不着着急上火。还可以看看靖海侯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瑶微微颔首,道:“我是觉得这些人想到一出是一出的,朝廷纲纪就是被他们这些败坏了的。”

左以明没有吭声。

朝廷早就没有了纲纪。

要不是他机缘巧合做了顾命大臣,他恐怕早就辞官回江南了!

亲们,我这两天发了两个微博,看着挺复杂的,说起来实际上就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6月1号在廊坊举办《慕南枝》的简体出版的首发式。

第二件事,6月3号下午14点,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海淀区清华同方科技大厦d座1层)有个《慕南枝》粉丝见面会。

希望大家有空去参加!

谢谢支持!

第一百九十一章 际会第四百五十三章 果断第九百三十六章 姑父第九百一十九章 真情第633章 求助第九百四十七章 拳头第九百一十三章 内耗第七百二十三章 冷水第三百六十章 各自第三百二十二章 客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虚惊第十六章 约见第二百七十五章 夜话第六十三章 一计第九百四十三章 孩子第九百二十五章 叹气第九百八十一章 弟弟第二百九十九章 提携第七百九十四章 宴会第五百七十八章 同僚第九百二十五章 叹气第645章 传言第八百六十章 苦恼第四百四十九章 争取第九百一十一章 竞争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四起第607章 不甘第九百八十章 一块第五百四十一章 可怜第四百零八章 来意第三百七十六章 登门第五百七十二章 餍足第六百零五章 不甘第二章 太后第五百五十三章 心焦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衣带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撕开第一百四十八章 跟我第四百一十一章 说服第三十八章 杀意第七百二十四章 吓着第五百一十七章 喜悦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旨第七百五十二章 贴心第九百一十六章 闹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包袱第十六章 约见第三百零六章 道歉第七百五十七章 期期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返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留疤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火苗第一百五十四章 露宿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和离第九百零五章 肥肉第六百六十五章 熟人第三百零七章 青鸟第一百一十八章 捧月第一百五十四章 露宿第十七章 送饼第379章 回归第九百五十章 不好第五百六十九章 献俘第六百零四章 上香第六十六章 观戏第二百九十六章 宽慰第九百零四章 落定第七百三十八章 解释第二十一章 暗流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交锋第614章 归途第一千零七十章 安危第八百二十八章 包袱第三百零一章 拒绝第九百五十章 不好第八百三十一章 合久第七十四章 谈判第二百六十三章 高兴第九十五章 好奇第九百零二章 求诉第一千零四章 博奕第一百零八章 围坐第七百二十章 不敢第四百九十章 误会第三百零五章 道歉第一百二十六章 死亡第五百一十二章 赶路第八百九十五章 沉醉第646章 邱家第三百九十三章 远行第二百三十九章 找人第八百零一章 补贴第五百五十一章 夜行第二百六十章 中意第七百六十四章 心眼第二百三十八章 糟心第五十一章 边锋第四十一章 误解第九百三十三章 计算第八百零三章 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