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九章 来办几场签售会?

林非能清楚地看到记者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感,采访能采访出幸福感来,林非也是完全没有想到的。

虽然记者们都记者进入到采访环节,但是他们必须先忍受主持人的长篇大论。

因为今天张重到场了,所以主持人也很兴奋,这一兴奋就多说了几句,光是一个开场就讲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

等到十分钟过去之后,采访环节正式开始,众多记者纷纷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

张重随便挑了一个,那个记者站起来问道,“pz,请问您这次来法国是特意来参加那两位粉丝的婚礼的么?”

果然,记者们最关心的还是昨天发生的事情。

张重回答道,“可以这么说。”

“pz,听说新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在华夏一开始的票房表现并不理想,后来却突然走高。同时走高的电影还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的原著也是出自您之手,请问您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么?”

张重摇了摇头,“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如果你想知道的话,回头我可以问一下我们公司的工作人员有没有人知道,如果有的话,回头我找个时间再跟你们说。”

“这部电影在北美也刚刚上映不久,听说票房表现还不错,但是相对华夏那边的票房要少很多。您之前预料到过这种情况么?您觉得是因为什么呢?会不会是因为电影里面都是华夏面孔,所以北美的观众适应不了?”

张重挑了挑眉毛,这个话题还挺有意思的。

事实上,正如这个记者所说,《嫌疑人x的献身》在北美的票房表现不太理想,甚至可以说是很差。

在华夏,《嫌疑人x的献身》和《东方快车谋杀案》票房差距不大,前者甚至有可能超过后者。

但是在北美,这两部电影的票房却差距巨大,才上映三四天的时间,彼此之间的差距就达到了两三个亿华夏币。

这中间要说没有记者刚才说的原因,根本就不可能。

现在的电影圈,肯定是欧美面孔更加吃香一点,不仅仅是在欧美本地,即便是在亚非拉,欧美白人面孔也更加吃香一点。

拿华夏来说,还有那么一圈人,国产电影基本不看,张口就是某位国外影星,要是见到有人谈过国内的影星必然嗤之以鼻。

看国外的电影就是有品位,看国内的电影就是土老帽。

这是电影圈一部分人的极端看法。

所以更别说欧美本地了。

当然这种情况在这两年也逐渐有所改变,张重的作品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他本身就是一张名片,一张华夏面孔的名片,人们开始从慢慢接受张重这张脸变得开始接受跟张重长得差不多的其他华夏人的脸。

另一方面,张重很多作品的主角就是华夏人,读者们在看书的时候潜移默化,会对华夏人产生好的印象。

如果不是因为张重这两年的影响,恐怕这几天两部电影的差距就不只是两三个亿华夏币了。

这几天《嫌疑人x的献身》本身的票房也在两个多亿,这对一个全部华夏人角色的电影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票房.

即便是之前的《最后一个海星人》也不是全部由华夏人出演,里面有很多人都是欧美面孔。

即便这中间有原著粉丝捧场的原因,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这几年的文化反输出是非常有成效的。

不过事情还要一点一点做,输出也要一点一点来,早晚有一天,情况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面对记者的问题,张重笑着回答道,“我相信欧美的观众朋友们一定会习惯的。”

言外之意,他确实承认记者所说的欧美人还不习惯华夏面孔的问题。

如果是以前,可能会有记者追问:那您的言外之意就是……

但是现在基本上没人敢跟张重这样提问题,因为媒体界都知道,张重最怕别人问废话。

据说张重还有一个小本本,上面急着一堆新闻媒体的黑名单,只要是上了这个黑名单,那基本上就已经没有采访张重的机会了。

有人可能比较怀疑,假如黑名单上有很多名字,那张重能够记得住么,是不是有时候也会忘了这事情。

但是据那些被列入黑名单的媒体说,张重确实能够记得住,只要是得罪过张重的媒体,就算能够跑到张重身边,张重也不可能回答问题。

因此,一般的记者还真不敢随便得罪张重。

“pz先生,首先,我在这边跟你说一声新年好,因为你们华夏那边刚刚过完除夕没多久,据说明天就是元宵节?不知道您会不会回去过节?另外,我们也知道,元宵节当天,您就有一本新书要发售,这部《猫城记》牵动了广大读者的心,明天就能见到了,而且幸运的是,这部小说后天也会在法国跟法国的读者朋友们见面。我想问的是,如果您不回去的话,是不是会在法国多待几天,顺便做一下新书的宣传?如果您决定回去过节的话,那有没有机会在过完节之后再来到法国呢?您在法国的人气很高,基本上只要是看书的人都知道您的名字,但是这几年来您却只在法国办了一次签售会。当然我也知道您很忙,但是我想的是,是不是可以看在法国读者这么喜欢你的份上,再来法国办几场签售会呢?”

张重注意到提问的记者说完话之后深深地吸了口气,不得不说,他问的这段话确实是够长的。

估计他也是怕这次提问之后一会没机会再问问题了,所以才用最快的语速把自己要说的话说了出来。

其实张重在法国办了不止一场签售会,不过却是同一时期不同地方,也就是当年的全球签售会。

所以说张重只来法国签售过一次,也说得通。

对于记者的盛情邀请,张重笑着回应,“首先,我谢谢你的新年问候,另外,一会儿这边的宣传会结束之后我就会去机场赶飞机,元宵节我肯定要跟家人们一起过。”

第四二三章 把二十三亿补齐第七七七章 交流会第一六五章 忙碌起来的陈青(感谢胖逗比大佬的万赏!)第三一一章 跟不上的印刷速度(2/3)第九三二章 唱歌还是算了吧第三八六章 不要声张第五一二章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第八二零章 因爱生恨第一七五章 两个大佬的对话第七零三章 威尔斯集团(第三更)第七七三章 曼施坦因第三八六章 不要声张第七九一章 带了一大包第二九二章 胖子和瘦子(1/3)第七七九章 解说第六六五章 太过死板了第八三二章 这还不简单?第七一七章 杨老师的课(第三更)第一四九章 朝阳产业第六零一章 多少天涯未归客第三九五章 不期而遇的温柔与力量第一八五章 爸爸,你快看我呀第九四八章 贵重的礼物第三四二章 再题一首第四四七章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第九三七章 合影第四九二章 粗线条的何如初第一四四章 草在结它的种子,树在摇它的叶子第三七一章 海星没有未来(中秋快乐)第九一零章 给你分派个任务第六零五章 靳飞第七六五章 大师姐第一零二三章 真的没想过么?第八二四章 一个新纪录第一一五章 第二讲第四十三章 红糖糍粑第七三五章 导演留给我们的希望第九六九章 丹青题诗第四二九章 传记第四七六章 三个身体的问题第三五六章 拿下冠军第一八八章 劝人离乡(求订阅求月票)第六六七章 陈福生和黄卡人第九八二章 带着麻袋去买书第六五零章 误会第三九八章 旁边的商场第三九七章 火娃第一二零章 震怒第二三八章 想要雪人?第二四九章 谜底第九九八章 确定阵容第二五四章 再谈文学第六一七章 央美多了个小师妹第八四六章 分会第四五七章 过分了第八零二章 寄语第三五二 张芃芃老师第三五六章 拿下冠军第二四八章 几个年轻人第八八九章 提高代谢第九九五章 愚人节消息第四六八章 署名第八一九章 热闹了第八九九章 作家签约制第一九四章 不用啦,我有啦第一八四章 前戏第五十五章 最后的自白(第三更求收求票)第二八八章 冰淇淋(3/3)第七四九章 二月二,龙抬头第七八三章 我发现一本奇怪的书第五五二章 诗歌大会(第二更)第八五八章 看不懂也没关系(二合一)第一零九章 急人所急第六六六章 我是女孩子第七九三章 堂堂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吃饭还要预约?第六三三章 送给迷茫的人第六二九章 人性化工作环境第六二四章 拐了个余冬雨回去第一零四二章 民主表决第四零五章 仪式感第八二七章 邪恶的魔鬼和地狱中的折磨第一四八章 零零一第八九零章 纠结的芃芃第八零一章 两码事第一零五八章 吃顿好的第六十二章 一二一二一第八七六章 小金鱼第六五一章 碰到野路子了第六七六章 卡路里人和大火炬第九零五章 打假第六四零章 一棒子把我们打回来了第六二八章 活着(补昨天那章)第六七零章 剪彩第一百章 这个班真奇怪第六七四章 国民人均阅读第八七六章 小金鱼第四二七章 鼻孔第一二六章 日出第七二一章 努力的孩子(第一更)第一零一八章 我过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