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开端(三)

太平洋,赤道。

由于诺亚会的美洲被联邦合并,现在这个太平洋,已经成为联邦的内海。

在太平洋的赤道海域,吉尔伯特群岛中间,这里被燧人系经营了好几年,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小破岛状态,而是经济繁荣的海上都市。

当然,当初黄修远选择控制这里,其实还有另一个野心,而今天这个野心,终于达到了实现的全部条件。

一支庞大的船队,包括50艘大型的工程船、50艘20万~50万吨级别的运输船、1艘核聚变发电船(奋斗号),从吉尔伯特群岛的塔拉瓦港出发。

黄修远亲自出现在船队之中,由于联邦的实力空前强大,他要面临的外部威胁,也减少了非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处于秘密安保状态。

更何况,现在是太平洋腹地,四面八方都是联邦的控制区,要在这里袭击黄修远,那其中的难度,不亚于进攻本土的核心城市。

而这支庞大船队的目的地,是距离这里1240公里之外的贝克岛,这个岛屿也是之前诺亚会控制的太平洋小岛之一。

黄修远在一艘工程船上,一旁是十几名研究员和工程师,他们眼前正摆着一个庞大的沙盘模型。

这是贝克岛附近的海底地形情况,也是燧人系这几年来,一直努力收集到的。

贝克岛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联邦如此大动干戈,派出一支如此庞大的船队过来。

首先从地理地质条件来看。

贝克岛位于太平洋中心区域,赤道从岛屿的岛基南侧贴着擦过去,这里地壳板块相对稳定,不是板块交界处的火山地震活跃带。

第二,这里气候条件相对稳定,虽然存在台风天气之类的,但是由于本身在赤道附近,常年受热带低气压控制,台风其实并不常见。

第三,贝克岛周围人烟稀少,都是大面积海洋。

除了北侧的豪兰岛之外,其他岛屿距离普遍在上千公里左右,典型的太平洋孤岛。

黄修远一行人来这里的目的,并不是来观光旅游的,而是来建设一个超级工程——建木计划。

建木计划,其实就是太空电梯项目。

科学院和工程院、燧人系虽然各有各的想法,但财大气粗的联邦,可以支撑多种相同目的地项目,哪怕其中一部分项目失败了,只要有一两个成功了,那就是赚了。

太空电梯的选址,其实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

首先,太空电梯的地面站,必须建立在赤道上,然后要求气候相对稳定:常年风力低于2级,不经常出现积雨云,远离各种气压带和季风环流。

考虑到太空电梯的缆绳,存在断裂的可能性,因此必须远离人类聚集地。

最后就是地质稳定,地壳可以方便固定缆绳。

因此全球各地的赤道地区之中,首先排除中美洲赤道地区、东南亚地区、黑洲中部地区,只剩下太平洋、大西洋、锡兰洋的赤道地区。

这个三个海域,大西洋赤道海域第一个出场。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大西洋赤道海域,不仅仅风急浪高,平均海水深度太深,又没有海岛,另外还有板块断裂带经过,大洋中脊又处于造陆阶段,地质并不稳定。

然后就是锡兰洋,这里同样不太适合,锡兰洋赤道海域的东段,和一条断裂带相邻;而锡兰洋赤道海域的西段,气候、洋流和社会条件复杂。

最后只剩下太平洋的赤道海域。

这个海域中,从180度经线到西经120度附近,各种条件都非常适合太空电梯的地面站建设。

特别是现在,由于太平洋是联邦的内海,比起大西洋和锡兰洋,更加容易保护和操作。

贝克岛是其中一个选址,而向东还有另一个选择,那就是贾维斯岛,还有莱恩群岛的海底山脉,如果采用填海造陆,也是可以作为地面站的。

在贝克岛设立太空电梯的地面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建木计划的总规划,贝克岛的地面站,将是一个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的巨大建筑物,建筑物高度为3.5公里,呈现金字塔布置,这也是当前建造材料的极限承压了

如果建筑物高度超过4公里,哪怕是采用各种纳米材料,除非底部全部都是实体填充物,不然没有办法建设。

3.5公里的高度,将卡在安全线以下。

之所以要建设占地面积如此大、高度如此高的地面站,主要是为了捆绑同步轨道空间站的拉扯力,相当于地面配重。

毕竟太空电梯不可能采用压式主体,只能采用拉式主体。

如果要采用压式结构,那就是类似于建造高楼的方式,从地面向上建设,上面已经说过了,当前的建筑物高度极限,是3.5~4公里。

这种材料条件下,明显不能使用压式结构。

如果真的有材料可以达到,那太空电梯就没有必要建造了,直接建造30~50公里高度的质量投射器即可。

因此太空电梯,只能采用拉式,就是利用同步轨道空间站拉扯缆绳,通过同步轨道的重量,将缆绳拉直起来。

这也是太空电梯的施工要点,那就是先将缆绳送上同步轨道空间站,然后一点点拼接起来,将缆绳逐步放下到地面。

不然没有办法施工,毕竟缆绳长度要达到35786公里,从地面拉上去,根本不现实。

同步轨道空间站方面,现在已经在施工了,为了达到配重的目的,这个空间站的总重量,至少要达到8000~12000吨。

建木计划设计的建木同步轨道空间城,总重量是5.2万~6.5万吨。

这个重量对于当前的联邦而言,不过是毛毛细雨,不用半年就可以建设完成。

而缆绳的材料,本来是打算采用碳纳米管的,联邦的碳纳米管合成技术,在14年前后就突破了,编织35786公里长度的缆绳,问题并不算太大。

但是碳纳米管的断裂极限长度为4716公里左右,根本达不到同步轨道的高度。

由于缆绳要承受几万吨的拉扯力,显然不可能按照极限的断裂长度来计算,估计一半长度左右,就差不多到极限了。

两千多公里的长度,明显达不到太空电梯的要求。

直到去年十月份左右,谢清团队通过电场合成技术,在月球合成出一种全新的纳米线——多重碳纳米管+硅烯头,形成的硅烯—超碳纳米管。

硅烯—超碳纳米管的极限断裂长度,是17万公里左右,拉伸强度为54万MPa,比强度为39万。

综合性能比碳纳米管高了一个量级,刚好满足超长缆绳的制造。

因此黄修远才说,太空电梯的各项条件,已经达到了建设的标准,其他的问题,只剩下工程难度了。

第六百八十五章 试探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龙(三)第七十六章 制定规则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七十四章 期权激励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六百三十九章 脑庭第十八章 达成共识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装备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一百二十四章 缁衣第二百五十章 腊八晚宴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应各异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应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进度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溃边缘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五百七十八章 观点碰撞第三百三十章 推广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广与合作第四百一十五章 优势与策略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竞争激烈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一百零六章 农垦联盟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渐开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会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二百四十五章 羡慕嫉妒第一百二十章 国际粮商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开拓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球(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变化(三)第四百二十章 购岛和游客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传短片第五十九章 大项目(加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无声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二百零一章 收购整合第五百三十二章 许多问题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澜(一)第二百八十章 杀疯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预感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间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与小区第一百零六章 农垦联盟第六百七十章 羡慕嫉妒恨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结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与小区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难重重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七十章 意外的发现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潜者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场大势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云第二百二十六章 极限压迫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线第一百七十八章 无奈选择第六百五十七章 扩大的规模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九十章 脱盐与检田第五百二十六章 时代之船第七十六章 制定规则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连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梦第一百七十四章 腊八密谈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二百四十七章 数据中心第九十二章 牧草种植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来第六十七章 在人间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宫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袭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三百一十一章 极致和反思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三百九十四章 耻辱与触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态与样机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响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红和危机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四百八十七章 渐变第二百三十二章 问题多多第二百一十一章 单级入轨第六百六十八章 变化(四)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长第三百七十八章 舔狗养成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风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