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西部大开发

至此,经过了一年多的进攻,整个荷属东印度群岛已经基本落入了南海联邦的控制中。在这场战争中,联邦军队共动用3艘重巡、10艘驱逐舰和30多艘潜艇以及几十艘大型运输船只,派遣了近2万名陆军。在1年多的战斗中,总共的伤亡人数不足100人,却俘虏了3000多名荷兰籍官兵和5000多当地附属军队,而东印度群岛上的交通、气候、雨林甚至动植物给联邦军队造成的麻烦和损失都要比荷兰军队大得多。

在规划完新占领土地的行政区划之后,南海联邦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要尽快开发这些地区了,现在的南海联邦俨然已经成为了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大国了,在吞并了法属印度支那和荷属东印度群岛之后,联邦的国土面积达到了329万平方公里,而这个面积还不包括爪哇及其周边的小岛。

联邦的疆域北起原中越、中老边境,南到澳洲北侧的新几内亚岛,东起台湾岛,西至苏门答腊岛;除了加里曼丹岛的北侧和马拉西亚半岛之外,几乎囊括了整个东南亚地区,并且扼守着亚洲东西部的交通要道。

在这次战争中,虽然联邦收获了大量的土地,但是相对于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言,人口却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绝大部分的东印度人口都聚居在爪哇岛上,总数达到了近3000万人,而苏门答腊岛上只有不到700万人口,其他像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和新几内亚岛,总共加起来也不到300万人。

而要想开发一个地区,人口就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苏门答腊岛上的人口虽然也不算多,但是基本满足了开发的数量,而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和新几内亚岛上的人口密度,就差的太远了,尤其是苏拉威西岛和新几内亚岛,基本就是原始荒岛。

想要在一个地区进行开发,首先需要的就是一个安定的环境,如果商人们的投资受不到当地政府的保护,那么就不会有人来此地投资,开发也就无从谈起。

南海联邦在军事方面准备的很到位,在最先占领加里曼丹岛之后,就开始一边清缴、安抚当地,一边开始了建设。联邦政府计划在加里曼丹岛上建立2个大型军事港口,分别在西部的山口洋市和东南部的巴厘巴板,并且以这两个大型军事基地为终点,开始建造一条铁路,作为加里曼丹岛上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

这两座军事基地将在2年后完成第一期建设,基地的泊位中可以同时停靠3艘5万吨级的大型舰艇,并且具有初级维护能力。另外,在基地中还有大型油料库、弹药库和各种修理工厂,在其后的几期建设中,还将计划添加兵工厂和造船厂。

除了水面舰艇的泊位和码头之外,基地中还专门为潜艇设置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码头,海军设计师们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海边悬崖,并在悬崖被淹没在海水中部位,开凿出几十个深入崖壁的岩洞。这些岩洞的出入口都淹没在海水中,内部被修建成了可以停靠2-4艘潜艇的一个小型码头,而潜艇部队的油料库、弹药库和守卫部队都驻扎在整个崖体内,只由2条铁路和外界连通。

这两个大型基地除了驻扎海军之外,还将修建2座军用机场,并分别驻扎联邦空军的1个空军联队。

在加里曼丹岛上的2座大型军事基地之外,联邦政府还计划在苏门答腊岛北部的班达齐亚建设一座更大型的军事基地,作为联邦海军监控印度洋和向西发展的桥头堡。

在这个基地建成之后,联邦海军将可以直接巡弋在印度洋上,向北就是英属印度和孟加拉湾,向西就是非洲大陆和印度洋,可以说进可攻退可守,只要控制了这里,整个亚洲东部和中亚、西亚的海上通道就被死死的扼住,如果不是欧美各国深陷一战的泥潭,想要占领这个重要的战略位置,联邦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由于联邦南部领土里,岛屿众多,光靠3座军事基地也无法涵盖到全部的海域和岛礁,所以联邦政府还计划在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岛和新几内亚岛上,逐步建造几十个海军补给港、简易机场和小型潜艇基地,作为联邦南疆的防御支撑点。

3座大型军事基地、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上2条贯通全岛的铁路、再加上多条辅助公路和十几个港口的改造、扩大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注入才能顺利完成。

在资金方面,联邦政府的压力并不大,通过这些年的不屑努力,联邦的很多产品的科技含量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一部分产品还成为了联邦的特产,像化肥、农药、合成树脂、磺胺类药品、优质电子管、特种钢材、特种合金、大功率民用柴汽油发动机、大型工程机械、石化产品等,都已经远销海内外,成为了联邦的拳头产品,供不应求。

另外,联邦的粮食、棉麻产品、木材、海产品、橡胶、咖啡的产量也非常大,在战争期间,这些物资大量的出售给了交战双方,从而换取了大量的外汇和贵金属储备。

在劳动力方面,联邦政府的压力要稍微大一点,不过也不是大问题,在占领了除爪哇岛外的东印度群岛之后,虽然为了平衡种族数量而对2000多万爪哇人采取了残酷的种族灭绝政策,但是在战争爆发之初到散发瘟疫之间这半年多的时间里,还是有300多万生活在爪哇岛上的居民跑到了周边的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上。

这些人中绝大部分是华人和具有华人血统的爪哇人,他们在爪哇岛上虽然生活了很多辈,但是由于具有华人血统,政治地位一直不高,所以在听说联邦政府是以华人为主建立的政府,并且已经为了爪哇岛上的排华事件而兵临城下之后,都纷纷变卖了财产、拖家带口,凭借着身上那几分之一或者十几分之一的华人血脉而通过了联邦海军的海上封锁,逃离了爪哇岛。

他们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加里曼丹岛作为落脚地,因为当时苏门答腊岛还在荷兰人手中,而苏拉威西岛上的自然环境又过于艰苦了,除了少部分在联邦其他省份有亲戚或者有商业往来的人以外,剩下的人都听取了联邦军队的建议,暂时在加里曼丹岛岛上的几个港口城市中落了脚。

这些人大多数是农业人口,他们祖祖辈辈在爪哇岛上给华人、爪哇人和荷兰人种植咖啡、橡胶和各种农作物,所以他们的家产并不多,如果不是靠着联邦政府设在加里曼丹岛上的十几座救济站救济,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不过,现在他们不用为了工作发愁了,已经开工的十几个大型工地中,都在面向联邦11个省招工,招工数量非常庞大,不仅需要有技术、有经验的技术工人,还需要大量的普通劳动力,而对这些新移民来说,只要工资合适,搬运砖石、砍伐树木和种植作物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而且一旦被这些工地录取,他们全家就将成为正式的联邦居民,家中的老幼妇孺将被安排到一种叫做合作社的机构中去,几家或者几十家人集中在一起,同吃、同住、同生产、同收获,并且在偿还完联邦政府的贷款之后,就能获得自己的土地和种植园。

有人爱金子、有人爱珠宝、有人爱大海、而华人爱土地。不知道是从何时起,不管是大陆上的华人还是漂洋海外的华人,对土地的热爱远远超过了其他各种贵重的东西。他们把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积攒下来的钱财,都买成土地,盖上房子,用来留给自己的后代,如果那个地主老财或者种植园主只留给后代钱财而没有土地和良田,那他这一辈子就不算是成功,不仅对不起后代,还对不起自己,更还对不起祖宗,算是死了也闭不上眼的那种深深的遗憾。

有了土地,虽然是期货,但也比你答应给他们多少金子多少钱都要管用,除了这些逃难出来的新移民之外,原本岛上开矿的华人也都纷纷带着他们的家庭加入了建筑工人和合作社员的行列,而那些和华人接触的比较多,受华人影响比较深的本地人,也都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依靠着自己熟悉的华人家庭的介绍,也当上了工人和合作社员。

第30章 合作社第38章 珍珠港第55章 反击(二)第45章 战争的滋味第65章 深挖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32章 飞机母舰和舰载机(下)第60章 英国人也忍了第1章 难题第65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一)第4章 夜袭的游击队第93章 树下的美军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6章 大卫回来了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23章 欧洲第22章 进攻澳洲第29章 高歌猛进第44章 不是兵员的素质是装备的差距第97章 感恩节的礼物第40章 决死空袭第14章 迟来的婚礼第36章 衰落的德国第20章 问题第37章 有点紧张第29章 高歌猛进第138章 不夜城第35章 独立起义第9章 遇袭第22章 进攻澳洲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军第62章 巴顿第128章 坏人出现了第10章 快速舰队第86章 险胜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第115章 市长的忠告第45章 陆军还需要锻炼第73章 诱饵(二)第49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7章 联邦需要借口第59章 登陆越南(一)第48章 台湾空军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121章 自由贸易港第26章 冲锋队第72章 世界第一铁矿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5章 挑衅就是战争(二)第97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二)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44章 英国支援舰队第16章 英法德宣战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45章 战争的滋味第33章 国联的“请求”第1章 印尼的排华运动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战第7章 爪哇第75章 三赴德国第65章 深挖第74章 国防(二)第84章 得手第15章 苦日子要来了第6章 也算悲壮第12章 轰炸机第4章 闯关第19章 蓝飘带奖第26章 高速发展的台湾第38章 空袭新加坡港(三)第34章 挑衅就是战争第52章 战备(二)第105章 博弈(二)第84章 得手第42章 海南岛(四)第22章 东海岸第2章 酝酿第7章 联邦需要借口第1章 难题第23章 亲王乔治第9章 晕倒第34章 偷袭成功第2章 以战代练第78章 海军条约(三)第85章 野战第70章 罗斯福新政第147章 危险且**的一夜第100章 毒气弹第151章 试验性生产第81章 甩买潜艇(二)第71章 安南第112章 漏网之鱼第43章 革命(一)第69章 坑人的矿业公司第32章 奥运会第80章 攻心战第131章 首脑会晤第80章 只能看热闹第8章 越乱越好第52章 米切尔的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