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归还台湾岛

两个邻国,又有根源上的渊源,就算是只有民间交流,只要双方政府不刻意去禁止,那就很快会融成一体。而事实上也正是这样的情况,虽然联邦政府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向欧美增加出口贸易,但是还是有一部分联邦商人喜欢去中国大陆做生意,他们大多是早期就下南洋的旧派商人,由于年纪和习惯的原因,他们不太愿意去学习外语,更不愿意去学习西方的文化与风俗,这就让他们对于与西方人贸易不太感兴趣,但是又不能不做生意,于是他们便按照自己最先的籍贯,组成了好几个同乡商会,开始与中国大陆上的同乡商人们开始取得联络,从而逐渐进入了中国大陆的市场。

这些小商会凭借着联邦国内丰富的商品和灵活的信贷支持,很快就成为了中国南部沿海多个城市中的大商人,他们从联邦运来各种货物,在这些城市中利用他们的同乡和人脉从事各种联邦商品的批发生意,从粮食到拖拉机、从缝衣针到铁轨、从牙膏到煤油、从手表到汽车,你需要什么,他们就卖什么,甚至有些胆子大的人跑到了中国大陆上去建立加工厂,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优势,把产品的价格再度压低,以便抢夺更大的市场。

任何政党、任何政府,如果他想要维持稳定,就必须得得到商人的支持,军费、政府开支都需要钱,而这些钱光靠种地是种不出来的,还得靠当地的经济繁荣。增加税收才可以,而这些商人,就是能够促进经济繁荣的种子。

中国人或者说华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人情。一名商人或者一个小商会,要向在中国大陆上顺顺当当的做生意,首先要干的事情不是考虑什么销路问题,也不是琢磨如何去降低成本,而是如何在当地找到背景够大、势力够大的靠山。否则你一个外地商人。别说你要开商铺卖货了,就算你找个仓库存东西也不见得能安全。有背景、有势力的靠山,在这个军阀混战的时代中,没有其他人可选。只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了。

而当第二次北伐胜利之后。大体上统一了的中国急需进行建设和恢复经济。这些商会就成了政府眼中的香饽饽,不管是进口货物还是合资办厂,都离不开这些南海商人。如此庞大的国家要重建。需要的物资和商品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光靠这些小型的商会只能在民间层面上拾遗补漏,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占领更多的市场,这些南海联邦的商会开始从联邦国内想办法了。

要说联邦国内最富的人,第一肯定是刘芾,然后才是联邦银行,不过这两个资金来源不是那些小商人们能够轻易接触到的。剩下的就是联邦国内那些私人银行和大型私有企业了,但是这些机构对于向中国大陆投资都抱着谨慎的态度,毕竟那里的战争刚刚结束,还打不打谁知道呢?别看在和平时期里,资本可以横行无忌,但是当资本处于一个乱世的时候,尤其是战时,那就是块大肥肉,谁想咬就可以咬一口,连骨头都不吐。

相较那些小型商会,这些大型的财团在运作的时候,不会追求什么新、特、快,而是遵循着合理、平稳这个原则,所以对于这些小商社的融资和借贷并不是很看好,于是那些经常和大陆做买卖的小商会们就遇到了麻烦,一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一边是囊中羞涩,没钱。

做买卖这个玩意,你情我愿,虽然联邦政府也愿意把出口市场逐步向亚洲转移,但是你总不能下行政命令去要求私人财团去大陆投资吧,要是那样的话,如果赔了算谁的?算联邦政府的?而联邦政府控制下的大型企业一般都是与国防、科研、教育、医疗和军工有关的,比如海军造船厂、比如联邦飞机制造厂和大型石化、矿山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基本就是满足联邦国内的需求,并不向欧美等国出口,也不会受到什么经济危机的影响,因为他们都是国有企业,本来就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而对于去大陆投资,联邦政府连优惠政策都没法给,只能是口头鼓励,至于联邦银行更无法为那些中小企业提供什么贷款,因为联邦银行是中央银行,它没有这些业务。这个时候,还是得用外交和商业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外交上由国家出面为这些中小企业的投资制造更好的环境,而商业手段就得靠刘芾和他手中掌握的那些大公司了。

首先由外交部出面,向当时的国民政府抛出了一根橄榄枝:南海联邦将归还以前被清政府割让给r本的台湾岛。

说起这个台湾岛,可算是一笔糊涂账。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这个岛被清政府割让给了r本作为战争赔偿的一部分,但是还没等r本政府来接收,当时在岛上的刘芾就举起了独立的大旗,宣布台湾人民不接受清政府和r本政府之间的割让条款,台湾独立了。

结果r本政府3次派遣舰队前往台湾打算强行接收,结果全都铩羽而归。再后来刘芾趁着r俄战争一举消灭了r本海军的主力,从那以后,虽然r本政府一直没有承认台湾岛的独立,但是在实际上,台湾已经处于一个独立状态了,因为清政府已经签署了割让条约,而r本政府又无力接收。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南海联邦建国,在当时美国政府的调停下,南海联邦终于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而台湾岛也就自然而然的划为了南海联邦国土。不过刘芾始终认为台湾岛应该还给大陆,由于这个岛离大陆太近了,即使是联邦政府长期占领着这里,国际上也认可这里归属于南海联邦,但是一旦中国大陆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肯定还会以为这个岛引起双方的不快。

所以在多年之前,刘芾就做好的归还台湾岛的准备,首先在他一力坚持下,南海联邦重新划定了首都,然后开始从岛上移民,至今这个岛上的居民已经不足50万人,基本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而岛上的绝大多数工厂和设备都搬迁到了其它地方,目前还在岛上保留的只有2个军港,花莲和基隆。

现在r本已经被联邦打垮和占领了,而台湾作为联邦的东部防线的最前沿也就是去了它最大的作用,刘芾打算趁着两国建交的蜜月期里,再为两国的关系加上一道保险,就是率先提出,归还台湾岛。

对于南海联邦的这个提议,民国政府既高兴又疑惑。高兴的是国家刚刚统一,就迎来了这么一个大喜讯,不管哪个正当执政,能够收回国家的故土都是一个大功绩,能不高兴吗。疑惑的是南海联邦为什么要把台湾岛归还给中国呢?目前国际上已经承认了台湾岛的具体归属问题,r本政府也已经被联邦给打服了,肯定不会再跳出来谈论这个岛的归属是否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基本没有国家会选择把自己的土地白白的送给别国。

但是既然南海联邦已经提出来了,国民政府也不得不回应一下,经过双方协商,南海联邦将与民国政府在台湾的基隆港进行一次友好的协商,以最终确定台湾岛的未来。这也是国民政府做出的一种低姿态,毕竟台湾现在还是联邦的领土。(未完待续……)

第30章 《凡尔赛合约》第98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三)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23章 三路并进第47章 民国(三)第18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第106章 妥协第130章 怀疑第26章 投降的日军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2章 酝酿第4章 夜袭的游击队第4章 三打白骨精(上)第41章 海南岛(三)第59章 反贪反黑(二)第83章 波卡特洛第19章 职业经理人和汽车第32章 奥运会第48章 崩盘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123章 错误的评估导致错误的决定第22章 东海岸第4章 复方新诺明第52章 战备(二)第21章 日本人的军舰快造好了第73章 运河与南美洲第65章 爪哇疫情调查结果第51章 联邦的对策第13章 西部大开发(二)第33章 挑事专家第32章 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军?第101章 时间不多了第16章 一个熟人和两个陌生的熟人一起第52章 米切尔的舰队第14章 装病第5章 上当了第26章 三路并进(四)第123章 错误的评估导致错误的决定第4章 夜袭的游击队第14章 本土防御第19章 职业经理人和汽车第32章 飞机母舰和舰载机(下)第18章 有些准备第32章 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军?第54章 仇恨第125章 上海行第59章 登陆越南(一)第81章 战争的准备第91章 对垒第56章 雷达第68章 三个坏皮匠第16章 打还是不打第51章 去棉兰老岛练兵第80章 攻心战第125章 上海行第68章 绝密单位第15章 机群第21章 夜战第74章 巴巴罗萨第17章 浑水摸鱼第6章 抓苦力第77章 海军条约(二)第43章 革命(一)第16章 大卫回来了第43章 各怀鬼胎第100章 毒气弹第70章 99年的坑人证第7章 黑一下美国人第54章 反击第62章 布网(三)第155章 软硬都不吃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第77章 联邦的底气第43章 各怀鬼胎第54章 实力对比(二)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2章 登陆难第82章 军火卖的是标准第49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62章 登陆越南(四)第58章 中立第4章 夜袭的游击队第85章 野战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126章 礼查饭店第42章 装甲车和重机枪第80章 攻心战第25章 新鲜的大黄鱼第112章 漏网之鱼第83章 文化入侵第96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第37章 菲律宾大泥坑第49章 美国代表团第77章 拉灯弹第32章 移民潮第8章 越乱越好第14章 内田的打算第26章 三路并进(四)第114章 港口外的鱼雷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