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危机中的各国

小胡子和他的纳粹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是经济危机带来的契机,另一方面也是他手中的资金比较充裕。搞政治这种工作,一时一刻都离不开钱,不管你是找人捐款也好,向民众募捐也好,接受别国资助也好,反正没钱就干脆别玩这个游戏。小胡子的纳粹党现在不缺钱,联合航空公司德国分公司每年都会向纳粹党提供1000万美元的现金,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这个额度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追加。

在外人看来这很正常,欧美国家中政党的活动经费绝大多数都是靠找私人财团拉赞助的,而那些私人财团也乐于做这种押宝一样的事情,因为一个企业规模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可能不和政治和政府发生关联,这是全世界普遍承认的真理。

但是小胡子自己心里明白,这个联合航空的德国分公司虽然也有其他人的股份,但是海伦娜的娘家才是这个公司的主人,而这个公司的身后,还若隐若现的站着另外一个人,南海联邦的总统刘芾。

对于刘芾为什么会热衷于赞助自己的政党,小胡子一直都想不通,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统,出钱出力去赞助另一个国家的在野党,这是个非常严重的外交事件,一般来说,这两个国家或者说这两个政府肯定有很深的矛盾。但是从历史上看来,南海联邦与德国之间没什么特别的交往,双方最亲热的时候也就是在一战中。南海联邦成为了德国最主要的物资供给国,但是不包括武器。不过在那时双方也都是合理买卖,为了换取更多的资金,德国甚至把在远东唯一的一块殖民地也卖给了南海联邦。

既然想不明白,小胡子也就不再去深究这个问题了,因为在这里事情上,如果刘芾不想说,小胡子靠自己和政党的能力,根本就无法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所以他很明智的不去干这种费力还不讨好的工作。

疑虑归疑虑。纳粹党每年得到的这1000万美元可算是帮了小胡子大忙了。他用这笔钱吸收了很多退伍老兵,然后以他们为骨干,再配以热血的年轻人,为自己的党组建了冲锋队、党卫队、希特勒青年团、妇女联合组会等强力组织。还购买了2家报社和一家小型电台。来配合原有的《名族观察家》报。加强党的对外宣传。

对于小胡子和他的纳粹党的发展刘芾一直都在密切关注,一方面是通过海伦娜的娘家,另一方面是通过联邦内务部在德国的特供机构。就目前小胡子和他政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刘芾还是很满意的,最让他高兴的是,小胡子本人并没有动用过这笔赞助费来改善他自己的生活品质,而且纳粹党中对于这笔赞助费的花销也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财务制度,从这一点上来说,至少在目前,小胡子和他的政党还是非常健康而富有活力的。

刘芾不是不能给与小胡子更多的资助,从而让他发展的更快,但是刘芾不太愿意让历史完全脱离原来的轨迹去发展,因为那样一来,他就失去了他原本具备的2大优势中的一项——熟悉历史走向,如果没有了这个优势,刘芾就感觉自己像一个瞎子,手中空拿着一把激光枪,却不能准确的打中目标,白白浪费精力。

除了德国之外,英国和法国也都受到了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不过从程度上没有德国和美国这么厉害。

首先说英国,从一战结束之后,英国的经济就一直处于缓慢前进的状态,也就是说,英国的经济发展一直都不太快,所以也就没什么经济泡沫,另外,由于英国有着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它的很多资本都投入到了殖民地建设当中,所以英国本土受到这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在列强当中算是最小的。

在危机发生之后,英国政府处理的也比较得当,他们先是竖起了贸易壁垒的挡箭牌,而且开始准备让英镑贬值并放弃金本位制,现在英国已经顾不上美国提倡的什么自由贸易制度了,正在全力减少自己国家受到的伤害,至于会不会影响其他国家,那就管不着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法国,法国这个国家在欧洲一直很另类,和法国人一样,法国有着一股天生的傲气,它是谁也看不上,在法国人眼里:英国人不懂情调,连饭都做不好;比利时人和德国人呆头呆脑,无比刻板;美国人就是有钱的农民,一点文化都没有;而他们看得上眼的,只有他们自己,在法语中甚至专门有一个词来形容,就叫做“肚脐主义”,大概意思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妄自尊大。

这种“肚脐主义”惹得邻国在对法国评价时基本都不会用好词,德国人说法国人“狂妄、草率且轻佻”、荷兰人以“焦躁、多嘴和肤浅”来形容法国人、西班牙人则认为法国人“高傲、冷漠、自负和无礼”、意大利人把法国人看作“势利、自大、好色、自我陶醉”、在希腊人眼里法国人“不易接近而且自私自利”。

反正法国人的邻居们没一个喜欢他们的,比利时国内有这么一个笑话,“问:法国的公路上为何没有路灯。答:因为法国人把自己当做光明”,而德国人则更理智的看待法国人,德国人认为“要对法国人产生好感,最好离得越远越好,比如在大西洋的彼岸,甚至更远。”

法国一直固执的抵御着英语的入侵,法国政府限制在法国国内英文刊物和报纸的发行量,所以在法国国内,会说英语的人并不多,甚至在政府机构中,想找个人用英语交流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而在欧洲的其他国家中,很多人都会说三门以上的语言,所以在欧洲管会三门语言以上的人叫“三语人”,管会说两门外语的人叫“双语人”,对于只会说一门语言的人叫“法国人”!

说了这么多法国人的性格,并不是要灌水,而是想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法国会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受到较少的伤害,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法国太另类,太“肚脐主义”,所以法国的经济监管一直比较严格,且法国一直都不刁美国的什么自由贸易理论,而是奉行贸易保护政策。

在一战结束之后,法国从德国人手中抢到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个两个煤矿产区,还把德国在多哥、喀麦隆、叙利亚和黎巴嫩的殖民地收入了囊中,外加德国总共需要向法国赔偿的80多亿金马克战争赔款,法国的工业产值一直到了29年经济危机爆发还都是增速向上的,所以法国在经济危机的头一年,并没有受到冲击。

但是随着受到经济危机祸害的各国都开始执行贸易保护政策,法国的工业产品出口量就直线下滑了,香水、服装、皮具、葡萄酒等产品都出现了滞销,这时候英镑又开始贬值,德国政府也停止赔付战争赔款,这一连串的打击让法国政府只高兴了一年多,就在30年底,也被拽下了经济危机的深渊。

美国、南海联邦、英国、法国在这个时期里都是世界上的经济发展大国,就像是火车的车头,现在他们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了,那么跟在他们后面的那些小国、弱国不用问,一个都跑不掉,全得乖乖的为这场危机来买单。越是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大,而那些没什么工业化程度的弱国,则幸运的躲过了这场灾难。(未完待续……)

第4章 夜袭的游击队第60章 英国人也忍了第51章 海面上的阴影第3章 宣战第7章 日本种植园第17章 浑水摸鱼第57章 波及亚洲第108章 新矿工第80章 攻心战第5章 得寸进尺第23章 大战结束第31章 迁都的必要性第34章 偷袭成功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战第73章 运河与南美洲第98章 独立第65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一)第31章 飞机母舰舰载机(上)第1章 该往哪里走第16章 大卫回来了第62章 巴顿第155章 软硬都不吃第156章 不怕睡错床就怕站错队第116章 钢铁大国第85章 野战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48章 西海岸我来了第21章 问题(二)第70章 罗斯福新政第88章 增兵第13章 基础建设第23章 亲王乔治第71章 小胡子的德国第56章 信还是不信第46章 民国(二)第96章 如此相似第151章 试验性生产第6章 抓苦力第72章 世界第一铁矿第6章 再次谈判第98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三)第10章 大卫的人品第75章 巴巴罗萨(二)第43章 投降第6章 也算悲壮第72章 诱饵(一)第68章 绝密单位第73章 亚洲人民的亚洲第34章 挑衅就是战争第34章 暗度陈仓第48章 西海岸我来了第42章 登陆第67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三)第76章 捉对厮杀第35章 台湾要打仗了第38章 终于见到活人了第27章 新药第22章 坦克第76章 他是个爱国者第30章 Z字旗第42章 自家后院第66章 波音飞机制造厂第28章 以日制日第22章 问题(三)第54章 实力对比(二)第59章 反贪反黑(二)第2章 酝酿第55章 反击(二)第34章 挑衅就是战争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25章 三路并进(三)第43章 师团长的无奈第13章 罗莎莉亚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岛(三)第146章 多疑的老板娘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第50章 飞机二第108章 新矿工第12章 波兰这只风箱中的老鼠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96章 如此相似第90章 集结第83章 波卡特洛第42章 自家后院第35章 皇家海军第154章 乌合之众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9章 照着旅游地图册找金矿第13章 西部大开发(二)第22章 进攻澳洲第126章 礼查饭店第2章 登陆难第71章 5万平方公里第73章 亚洲人民的亚洲第121章 自由贸易港第132章 他的奋斗第34章 暗度陈仓第23章 大战结束第17章 工业基地第32章 移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