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高歌猛进

按照丘吉尔的计算,南海联邦虽然海军比较强大,但是仍然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南海联邦的军舰数量和军队人数比较少,更缺乏海外基地,防御有余,而进攻力量不足,尤其是远距离进攻更成问题。

这样一来,南海联邦就不能有效的支援远在欧洲的德意两国,而且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的控制权还牢牢的掌握在英国人手中,对于欧洲南海联邦力所不及。

而英美苏三国却在欧洲占据着优势,美国可以通过大西洋航线把物资人员顺利的运到英国或者苏联,只要英国本土不遭到进攻,英国的海军就可以控制住地中海、北海的制海权,如果可以说服斯大林从东边进攻德国,那么英美两国就有机会在欧洲大陆进行登陆,从而让德国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至于南海联邦,丘吉尔依照刘芾的以往作为,认为他很可能会埋头与澳大利亚的建设问题上,毕竟这么大一块土地比南海联邦整个国土面积都大,上面还有几百万白人居民,怎么处理民族问题和开发澳洲大陆才是刘芾的考虑重点。

对于南海联邦会不会进入欧洲战局,丘吉尔持怀疑态度,因为当初刘芾就是利用了一战的机会,一举拿下了法属印度支那和荷属东印度群岛,这次他突袭澳洲,与上一次的动作非常相像,他就是在趁着英法等国陷入战争的时候跳出来占便宜,只不过这次占的便宜有点大而已,但是南海联邦没有在短期内可以进入欧洲的能力。

罗斯福也认同丘吉尔的这个观点,但是罗斯福对于丘吉尔提出的让美国全面介入欧洲战争的提议却不能完全同意,因为他始终担心南海联邦在太平洋。尤其是北太平洋上的海军实力会威胁到美国的西海岸,要知道在美国西海岸是华裔和亚裔人口最多的地区,一旦哪里受到南海联邦的进攻,罗斯福不敢想象美国西海岸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所以他还是倾向于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太平洋上。看住美国的身后。

最终英美两国达成了一个合作备忘录,第一点就是把苏联拉进来成为盟国,共同对抗德国和意大利;第二就是美国政府将尽快通过国会批准,以便让美国进入战争状态;第三就是美国将从下个月开始向英国政府提供物资援助,并且由美国船只完成这一运输任务。

丘吉尔不愧是一个职业的政客,虽然他是最反对苏联这个红色国家的。在反苏问题上他一直是冲在最前面的。不过在环境和情况改变的前提下,他立刻又把脸一抹,以苏联的朋友自居,向斯大林摇起了橄榄枝。

如果是换一个时间段,斯大林绝不会搭理这个矮胖子。曾经在欧洲四处封堵的苏联的就是这个人,给新生的苏联政府四处树敌的也是他。挑拨德国与苏联为敌的还是他。现在这个矮胖子被德国人揍得走投无路,居然有开始向他曾经百般刁难过的苏联要求帮助了,斯大林甚至相信,只要德国的攻势稍微一减弱,让英国人看到胜利的希望,这个矮胖子就会马上和苏联翻脸。

但是苏联目前的情况让斯大林无法拒绝这个可恶的政客的提议,这几年苏联国内的大清洗掏空了苏联红军的底蕴。虽然苏联这些年的工业发展势头还不错,但是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更让斯大林担心的是,德国这头猛虎始终在苏联西面投来贪婪的目光,鉴于德国陆军和空军在这次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强横实力,斯大林也非常担心在法国之后,下一个受到这头猛虎吞噬的会不会就是苏联。

不过人一旦非常害怕一个事情,就总会去找各种理由让自己相信这个事情短期内不会让自己赶上。斯大林目前就是这种心态,苏联还没有准备好打仗,至少1年之内还准备不好。而他总是想着那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能够约束小胡子几年,哪怕就2年也可以,到那时苏联红军的装备将会更好,人员也更加整齐,虽然不敢保证能战胜德国。但子至少不用对德国军队提心吊胆了。

出于这种矛盾的心理,斯大林并没有积极回复丘吉尔和罗斯福提出来的这个建议,只是答应考虑一下,他想再等等看,但凡能够不卷进这场战争他就不愿意卷进去。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法国人丢掉了30个师的兵力,他们引以为豪的马其诺防线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接替甘末林元帅的法军总司令马克西姆.魏刚上将东拼西凑了49个法国师,再加上2个英国远征军师,编成了3个军团,在索姆河和埃纳河一线构成了第二道防线,后世叫魏刚防线。

新司令魏刚像他的前任一样,再次把马其诺防线和魏刚防线连了起来,准备抵御德军的南下。但是德国人并没有给这位法国老将军足够的准备时间,占领了荷兰和比利时的德国b集团军和冲破法军防线的a集团军进行了简单的调整之后,就继续向南猛扑了过来。

6月3日,德国空军向索姆河南侧的法军机场和阵地发动了长时间的空袭,然后b集团军在6月5向索姆河防线发起了全线进攻。当天,由另一位德国将领埃尔文.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率领的装甲第7师就强渡索姆河成功,并在第二天将防守在阿布维尔和亚眠一线的法国左翼军团拦腰切断,并从这里冲进了法国防线的后方。

在突破法国防线之后,隆美尔带领着他的装甲部队直插塞纳河畔,然后又向西北转身,奔袭了50公里,切断了正在撤退的部分法军左翼军团的退路,并协同b集团军的其他部队,把其中的3个法国师和一个英国师团团围住,最终俘虏了这些法国和英国部队。

而在魏刚防线的东侧,德国a集团军也在同时向埃纳河防线发动了全面进攻,当天晚上古德里安的第1装甲师就强渡成功,并且击溃了正面的法国装甲师,突破了法国右翼军团的防线,一路向南如入无人之境。

那些被德国坦克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吓破了胆的法军成团成团的向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投降。古德里安为了不影响行军速度,碰见投降的法军之后都不停车,而是在坦克上架设了扩音器,一边行驶一边向法军喊话,让他们让开公路到路边扔下武器投降,再由后卫部队负责看官,而他则带领着第1装甲师用10天攻击前进了400多公里,一直杀到了瑞士边境,堵住了法国右翼军团的退路,在这一路上,他和他的装甲师一共俘虏了25万法国军队,以至于他的后勤部队都需要一个人看官上千法国俘虏,创下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6月10日,法国政府撤出了巴黎,逃向南方,同日,意大利政府向法国宣战,13日,法国政府不得不再次迁都,前往波尔多。14日,德军进入了巴黎市区,宣布占领这座欧洲名城。

而当德国占领巴黎之后,法国政府内部也发生了分裂,一部分官员表示应该投降,减少法国的损失,这部分人留在了波尔多,由一战英雄菲利普.贝当元帅领导,也就是后来的法国维希政府;另一部分法国官员不愿意投降德国,于是坐船前往英国,由夏尔.戴高乐将军领导,成立了法国流亡政府,继续抵抗德国。

其实这个时候法国已经灭亡了,但是在马其诺防线里,还有50万法国军队在继续抵抗呢。于是德国a、b、c三个集团军群前后夹击,之用了3天时间就占领了马其诺防线,并把这50万法军全部包围了,只有少数法军逃进了瑞士境内。

第95章 犹太人第66章 联邦缺铁第41章 海南岛(三)第39章 珍珠港(二)第43章 师团长的无奈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岛(四)第85章 野战第47章 欢乐意大利第93章 真实的潜艇兵第70章 建国(二)第5章 上当了第57章 飞机很重要第102章 恶魔现身第36章 衰落的德国第37章 故人来访第9章 哭泣的爪哇岛(二)第6章 也算悲壮第94章 真实的潜艇兵(二)第14章 本土防御第48章 西海岸我来了第27章 三路并进(五)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60章 英国人也忍了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32章 他的奋斗第10章 大卫的人品第11章 用美国人的油赚美国人的钱(下)第26章 投降的日军第131章 首脑会晤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4章 德奥统一第54章 反击第128章 坏人出现了第65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一)第46章 台湾经济特区第16章 一个熟人和两个陌生的熟人一起第41章 漏网之鱼第15章 她家乡的葬礼第6章 再次谈判第50章 飞机二第99章 北美绞肉机第75章 三赴德国第51章 联邦的对策第39章 金牌第15章 西部大开发(四)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战第80章 攻心战第131章 首脑会晤第58章 中立第17章 准备登陆第112章 漏网之鱼第57章 飞机很重要第49章 美国海军的计划第66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二)第2章 谈判第49章 美国海军的计划第53章 活话剧(一)第19章 职业经理人和汽车第39章 金牌第34章 偷袭成功第126章 礼查饭店第22章 东海岸第34章 偷袭成功第105章 博弈(二)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厂第61章 名不副实第31章 伦敦上空的鹰第139章 狮城谍影第12章 波兰这只风箱中的老鼠第94章 榜样第28章 游击队有重炮?第60章 布网第96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第138章 不夜城第15章 她家乡的葬礼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134章 我们将何去何从第69章 建国(一)第71章 战略轰炸第33章 山本的遗言第35章 台湾要打仗了第59章 美国政府的选择第55章 看戏的都是傻子第50章 危机中的各国第59章 登陆越南(一)第123章 错误的评估导致错误的决定第41章 漏网之鱼第20章 罗莎利娅号第33章 菲律宾有动静了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43章 投降第24章 去欧洲卖套餐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47章 欢乐意大利第21章 好人有好报第12章 波兰这只风箱中的老鼠第54章 反击第9章 遇袭第93章 真实的潜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