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憑壕拒敵

第180章 凭壕拒敌

清军逼近唐家铺,塘骑来回穿梭,试图靠近壕沟侦察敌情。 赤军严阵以待,塘骑全部收回,壕沟处的吊桥已经拆毁,防止资敌。亲兵标炮兵营、步兵第二标火器营、各营火器哨已经前出,部署在拒马墙上,居高临下。墙后为步兵第二标主力,弓兵、长矛兵、刀斧手、藤牌兵等列队完毕。

亲兵标则在七家岭以东列队,充作预备队。

“砰砰砰砰!”拒马墙处不时传来枪声,赤军神射手开始狙杀敌军塘骑。神射手很少,需经过严格的考核,平均每个火枪队不超过三个。

滑膛枪的精度并不像后世传言那样不堪。明末时,一支制作精良的火绳枪可在五十步距离内指哪打哪。赤军生产的新式火绳枪精度更高,子弹在七十步外仍可保持精度。

赤军神射手虽然不多,却给清军塘骑造成很大的威胁。

透过望远镜,丹初分明看到,清军正在壕沟外列阵,似要通过壕沟。

“大帅神算,鞑子果真要强攻壕沟。”

说话之人是岑勇,也是丹初的族弟。丹初习惯把有潜力的年轻军官放在亲兵营,加以重点培养。岑勇已经积功至亲兵第二队队长,再历练一下,就可以外放担任营官了。

“无他,经验而已。”战前谈话可以舒缓紧张情绪,丹初微微笑道:“玉米山至七家岭多丘陵、山林,易伏兵,鞑子皆为骑兵,不便通过。若走湘江东岸,鞑子没有水师不便渡江,就算过了江,进攻兴安时还得再次渡江,易被我军所乘。最稳妥的,还是七家岭至湘江西岸这段,哪怕我军在此重点设防,鞑子亦只得强攻。”

岑勇叹服,袁平则说道:“这个觉罗果科真是目中无人,没有越壕车,没有盾车,就敢过来强攻。”

袁平在南宁之战中表现卓异,升任亲兵营长。他年近四十,是个沉默寡言的陕北老卒。

“鞑子轻视赤军,正可让他们尝尝苦头。”

正午时分,阳光刺眼。清军从北方来,逆光向壕沟方向前进。

赤军第一次与满洲八旗交战,准备充分,工事严整,以逸待劳。有壕沟,有阻马墙,八旗骑射优势将被大为削弱,丹初心里轻松不少。

瞭望手不时通报敌我距离:

“鞑子前锋距壕沟两百步!”

“一百六十步!”

……

赤军提前在壕沟前标记了距离,以便更加精准地把握开火时机。

“一百步!”

丹初这才下令:“炮兵开炮!”

一声铳响,中军升起两面赤旗,正是开炮的信号。部署在拒马墙上的劈山炮、冲天炮相继开火,清军阵营出现短暂的骚乱,约有几十骑倒下。

透过望远镜,丹初密切关注著敌军的动向。

这支镶白旗满洲兵,装备非常精良。前队人马皆披铁甲,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由于全都是骑兵,队形比较疏漏,正面宽达一里有余。后队笼罩在尘土中,甲仗不如前队鲜明,大多披棉甲。

仅从披甲率看,八旗披甲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比赤军高多了。

冯加礼搜集的情报很准确,骑兵约有一千五百人,难以区分旗兵、包衣。他们轻骑疾进,并未携带火炮。他们骁勇异常,哪怕受到赤军的炮击,仍旧不为所动,继续向前推进。

明末时的野战火炮尚不发达,在战场上还起不到决定性的影响。赤军大量装备劈山炮等轻型火炮,仍挡不住八旗兵前进的步伐。冲天炮威力虽大,却笨重难以携带,数量十分有限。

进至八十步,八旗兵开始步射。赤军有拒马墙作防护,主力都在拒马墙之后,八旗兵只得抛射。

“嗖嗖嗖”,矢如雨下。满洲大梢弓搭配重箭效果更佳,威力大,精度高,但射程更近。因此,满洲弓更适合近战,在三十步内威力堪比火绳枪。抛射漫无目的,射击效果大打折扣。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赤军中招,所幸弓箭威力已经大减,难以造成致命伤。

明末冷热兵器交替,近战存在攻击盲区。此时的赤军、八旗都缺乏更合适的攻击武器,必须进一步接近距离。总的来说,赤军有火炮,冲天炮能发射开花弹,略占优势。

清军的伤亡更大,多被开花弹所伤。此为临战前常有之事,觉罗果科不以为意,驱使清军继续向前。只要清军近至三十步,就可使用大梢弓步射,四海之内罕逢敌手。

抛射没有占到便宜,清军收起弓箭,步行前进。前排多死士,照例穿两层铁甲,步履迟缓。

“六十步!”

重型火绳枪可在六十步内击穿铁甲。实战时,赤军常在六十步距离上开枪。

面对强敌,丹初反而出奇地冷静,仍在观察战场动态,迟迟没有下令开枪。左右都用焦急的眼光看著他,希望他赶快下令。发令兵的旗鼓都已备好,随时可以传达命令。

“还不够近。”丹初自言自语道。八旗作战时,前队死士多穿两层铁甲。赤军新式火枪枪管强度很高,可承受高膛压,加大装药,或可在六十步距离上穿透两层铁甲。

但新式火枪产量有限,只在亲兵标火枪营、步兵标火器营中少量装备。大部分火枪手用的还是老旧火绳枪,破甲能力有限。

“四十步!”

清军前锋已进至四十步。在这个距离上,劈山炮的铅子杀伤力很强。清军不断倒下,不断有人补充上来。很多人已经挽弓摸箭,但主将未曾下令,旗兵尚未放箭。

“他娘的,真是一支劲敌。”丹初心中暗骂:“这支镶白旗旗兵真够顽强的,冒著炮火前进,忍耐到现在都不步射。”

“开枪!”

赤军火枪手按捺已久,得令后纷纷开枪。

“砰砰砰砰!”密集的弹雨向清军射去,清军顿时倒下一片。

观其方向,应是第二步兵标火器营火枪队的方向。新式火枪果真给力,正可让鞑子尝尝厉害。

清军一阵慌乱,开始使用弓箭还击。赤军披甲率低,火枪兵披甲率更低,屡被清军弓箭杀伤。

满洲大梢弓果真名不虚传,八旗兵射术更是精湛。以弓箭对阵火枪,清军竟能不落下风。

觉罗果科亦察觉出了异样,但不为所动,驱使旗兵向前推进。

弓箭射速快,两军越接近,敌军优势越大,渐渐逼近壕沟。

壕沟的深度和宽度超出了清军的预料。清军聚集在壕沟处,无法向前。

觉罗果科自入湖南以来,未尝经历硬仗,所到之处,明军往往惊溃。即便是马进忠、李赤心、胡一青这样的骁将,也很难经受住清军的箭雨。赤军竟不一样,竟能使用火绳枪与清军隔壕对射。

他顿时火冒三丈,驱使八旗兵向前推进,又下令后队运来被褥帐篷等物,准备用来填塞壕沟。

清军之勇猛,令丹初暗自叹服。赤军凭壕拒敌,尚可与虏一战。若是没有壕沟,后果不堪设想。他亦迅速作出反应,下令亲兵标火枪营、亲兵营火枪队出战。

第398章 决战在即第102章 反攻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二十三章 3王圍城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121章 李成棟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411章 倾巢出动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二章 參軍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一十章 點名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275章 要麽天才,要麽瘋子第402章 战局关键吴三桂第111章 推心置腹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355.第355章 持重封锁第396章 城南大战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镇第六十七章 獨立成鎮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100章 骑牛蛮子胡一青第155章 戰象襲來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384章 扩建水师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第121章 李成棟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二十章 募兵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363.第363章 进取吉安第103章 党同伐异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340章 縱橫捭闔353.第353章 珠玛喇坚守赣州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249章 奇襲第153章 棄城不打352.第352章 天下兵马副元帅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六十二章 面聖第141章 威信不可稍減第250章 焚燒船廠354.第354章 围点打援第316章 野戰失利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112章 再得昭平第411章 倾巢出动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99章 夺取甘棠渡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257章 水戰大捷379.第379章 郭都贤莅临集思堂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败南京第420章 襄阳?南京?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