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勒捐

瞿式耜从善如流,支持焦琏扩军。当天晚上,他便以赏戏为名,在留守府宴请桂林缙绅。

小雨下了一天,至下午申时方停。空气很清新,略带潮湿。

缙绅们相继来到留守府,在花厅内坐下。他们互相交头接耳,心中纳闷:留守一向安贫乐道,怎么今晚突然请了女乐,置了酒席?

酉正时分,瞿式耜终于露面。缙绅们停止了交谈,各自入座。

瞿式耜笑道:“诸位,老夫今日难得有些雅兴,聊置薄酒,与诸君共饮。府中金姬,出身昆曲名家。今日,就请她唱曲助兴。来,老夫先敬诸君一杯酒。”

留守出身苏州常熟大族,吴地脂粉更是天下一绝。众人早就听说,留守有一小妾名叫金妾,色才艺俱绝,是秦淮八艳一类的人物。

今日,竟有幸一睹金姬尊颜,听金姬吟唱昆曲。众人无不殷羡,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翘首以盼金姬。

不一会儿,一名妙龄美姬翩然而至。厅内灯火昏暗,看不清她的容貌。但她那曼妙婀娜的身姿、清雅绝俗的气质,已令众人如痴如醉。

另有一个四十左右的琴师,跟在金姬身后,坐定后开始调弦。

两盏蜡烛移近,金姬的轮廓更加清晰。只见她五官小巧玲珑,皮肤纯净白皙,双眼幽深似水,好一个绝色尤物。

众人都被金姬的美色所吸引,脸上尽是贪婪之色。

琴师抚弦,声音婉转动听。金姬轻启朱唇,用软糯的吴语唱道: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正是昆曲名剧《牡丹亭》之《游园》。

在坐的商绅虽然富有,却很少听过正宗的昆曲。金姬那软糯醉人的唱腔,宛如天籁之音。琴声如同潺潺的流水般,在夜空中传播甚远。

众人都听得痴了。还是留守会享受呀,此等高雅之昆曲,此等绝色之尤物,岂是千金所能购买的?

突然,琴弦绷断,一声脆响,金姬的唱词戛然而止。

紧接著,夜幕中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由小而大。众人大吃一惊,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瞿式耜。

式耜故作镇定,看向一旁的焦琏。

焦琏已经获封新兴伯,地位升高,与式耜并排而坐。他身著便服,招呼亲兵出门查探。

留守府靠近文昌门,面积不大。不等亲兵出门,一队骑兵倏忽而至。十几个重甲骑兵直入花厅,身上铁甲铿锵作响。

当前一员小将,正是岑丹初,不顾商绅在场,便向留守行礼,说道:“阁老、爵帅,有紧急军情。”

还好是自己人。众商绅惊魂未定,一听说有紧急军情,又愁得皱起眉头。

焦琏喝道:“何事如此慌张!阁老正在宴客,你横冲直撞,成何体统!”

丹初假装慌乱,失语道:“安国公派武冈伯刘承永,率精兵六千,星夜来桂。武冈伯派前哨已逼近灵川,索要军饷甚急!”

烛光闪烁,金姬娇嗔一声,花容失色。瞿式耜摆摆手,金姬和琴师退出花厅。

众商绅相顾失色,纷纷议论:

“武冈伯刘承永,可是安国公的弟弟?”

“这兄弟两个可不好惹,若让他开进桂林城,阖城不得安宁矣!”

……

瞿式耜和焦琏没有发话,岑丹初却继续说道:

“此外,思恩侯部将关维藩所部三千兵马,原本遵令回防浔州。今日又逡巡不肯离开,索要开拔费。军士已在白石潭劫掠,扬言要攻破桂林,纵兵大掠!”

“啊!”商绅大哗,为首一员缙绅,在崇祯朝做过侍郎,说道:

“安国公所部骄悍不法,思恩侯所部军纪败坏。放眼诸军,只有爵帅军纪严明,将士从不劫掠。若让安国公、思恩侯的兵马入城,桂林将鸡犬不宁!阁老,您一定要劝住他们,不可不可让他们入城啊!”

瞿式耜神色沉重,枯瘦如老藤,问一旁的焦琏:“可否请爵帅坚守城门,阻止刘承永、关维藩两军入城?”

焦琏摇摇头,说道:“我部只有三千人马,经年累月欠饷,士气低落,兵马微薄。刘承永、关维藩两军近一万人,如何抵挡得住?”

岑丹初兀自不肯退去,说道:“阁老、爵帅,将士们为保卫桂林出生入死,前日一战,三百标兵出城冲杀,对阵五万清虏,四进四出,伤亡惨重,护得桂林安全。

“可朝廷积年欠饷,将士们战死不得抚恤,家属子女衣不蔽体,以稀粥野菜果腹。现在刘、关两军逼城索饷,诸位商绅又想让我们以少敌多,替你们看守城池,你们的良心不痛吗?”

说到这儿,在场的骑兵故意弄响盔甲,向商绅示威。

商绅们都把目光看向焦琏,希望焦琏出面阻止,焦琏却默然不语。

这时候,天使官瞿纱微也站了出来,用流利的汉语说道:

“阁老,三百佛朗机士兵即将抵桂,司礼监庞公公也将押著红衣大炮赶到桂林,总监诸军。这方面的军饷,还请阁老早作筹划。”

佛朗机雇佣兵军饷甚厚,但已有著落,出自皇宫。永历小朝廷卖官鬻爵,排场奢侈,银钱还是有的。

瞿式耜面色更加难看,说道:“钱粮短缺,留守府空空如洗。不过,再难,也不能让将士著饿著肚子打仗。刚才的金姬,可有哪位绅士看中?若是喜欢,不妨将其买去,所费银钱充作军饷。”

金姬的曼妙,自然引得众人垂涎。可大庭广众之下,没人不要脸面。

“国家危难,清虏嚣张。桂林的安危,百姓的安宁,全系在将士身上。若城破,清虏屠城,奸吾妻,杀吾子,留下万贯家财又有何用?阁老,需要多少钱?您先说说看。”

说话的人名叫朱旻如,是桂林城内有名的富绅,武进士出身,正在焦琏军中担任参将。

众人见状,便知中了圈套,心中懊恼不已。

瞿式耜略一盘算,说道:“五万白银,差不多够了。”

五万白银,招募一万新兵足够了。即便打个半折,也足以招募五千新兵。灵川县也归瞿式耜节制,虽不如桂林城富庶,搜刮搜刮,也能弄上一两万银子。

朱旻如慨然说道:“我捐一万两白银!”

众人不敢应声,心中暗骂:你朱旻如是个武将,捐银子左口袋出右口袋进,壮大的是自己的兵马。我们捐了银子,岂不都打了水漂!

焦琏见状,冷笑道:“崇祯末年,闯贼逼近,威宗劝官员捐银。周皇后请国丈周奎表率,赠周奎五千金。周奎贪墨两千金,捐出三千金。皇亲国戚,满朝文武,统共捐银二十万两,无济于事。

“闯贼破京师,拷掠官员捐金。周奎家破人亡,献金不下十万两。刘宗敏总其事,据说得银七千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

“将士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还不是为了保护你们?你们若如此吝啬,我干脆率军出城, 请刘承永入城保护你们!”

众人惊呼不可。

瞿式耜也连忙说道:“爵帅不可意气用事。在座诸位都是读书人,通情达理。既有朱宗臣慷慨表率,其他人自会效仿。

“况且,何督师在湖广,加派义饷,镇压奸佞,得粮饷无数。如果事出无奈,我也只得效仿督师,在此先告知诸位。”

义饷沉重,激得湖广民变四起。镇压奸佞,更是无中生有,只要有人告密,就以通寇为名,把富户抄家,财产充公。

因此,何腾蛟在湖广为政甚苛,不得民心。清军一来,何腾蛟屡战屡败,与此关系莫浅。

“加派义饷”、“镇压奸佞”无异于饮鸩止渴。瞿式耜深知此中利害,并不会轻易效仿。

商绅们坐立难安,有人说道:“阁老,在下先告辞,回家取银票。”

众人才一起身,岑丹初已带著骑兵堵住门口。不知何时,花厅门口已布满了军士。

瞿式耜不动声色,说道:“诸位,笔墨纸砚已经备好。你们都有小厮、仆从,不妨亲笔一书,请小厮带回,让家人或取现银,或送银票。

“本部堂就在此恭侯,陪诸位欣赏夜色。至于银钱嘛,大户一千两,中户七百两,小户四百两。若能像朱宗臣那样慷慨解囊,本部堂自然敬谢不敏,还当上书朝廷,请旨表彰。”

勒捐军饷乃非常之举。事出非常,瞿式耜也以非常措施力成其事。

只是,岑丹初不禁暗自担忧。这种事,能一而再、再而三、可持续吗?

管他呢,先募集银钱,完成扩军再说。

第291章 攻克嚴關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七十四章 考核358.第358章 报仇雪恨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104章 祸起萧墙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365.第36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一章 告急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败南京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392章 水战告捷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350章 会师金陵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402章 战局关键吴三桂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六十九章 著佃納糧第218章 水師大捷第135章 上架感言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长江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363.第363章 进取吉安第八十二章 輕松破敵第六十一章 開學352.第352章 天下兵马副元帅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232章 擴軍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217章 三堵牆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一十章 點名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419章 入城式第189章 擊退清軍357.第357章 虎贲大败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239章 收服詞臣第303章 整編366.第366章 孙可望兵败宝庆第396章 城南大战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100章 骑牛蛮子胡一青第412章 兵临城下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364.第364章 千古节义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362.第362章 逼死陈泰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103章 党同伐异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420章 襄阳?南京?第344章 普及公學351.第351章 广德公主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第六章 出城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三十三章 軍歌363.第363章 进取吉安第338章 施琅歸順356.第356章 义师响应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