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堵胤錫追諡文忠

第237章 堵胤锡追谥文忠 “忠贞营新丧大帅,不便出兵。不过,总兵刘国昌愿意援粤,高必正已经许之。我与刘国昌有约,准备在梧州会师,一道晋见皇上。”

刘远生眼中泛起一丝希望,又感到疑惑。他已经听说,“白毛毡贼”刘芳亮已经归顺岑丹初,被委任为赤军大将。这个刘国昌,难道也要归顺赤军?

丹初像是看懂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刘国昌与高必正不和。李自成篡国时,大概与高夫人不和,封高必正为临朐男,爵位极低。

“李赤心为自成侄子,倚恃高夫人、高必正,尚不能压制刘希尧、刘芳亮诸辈。如今,赤心已死,高必正继领忠贞营。

“高必正在伪朝为临驹男,在天朝为郧国公。刘国昌在伪朝为淮侯,并非顺军元老,在天朝仅是个总兵,如今屈居高必正之下,为忠贞营一裨将,其尴尬可想而知。”

“哦。”刘远生恍然大悟,说道:“多谢爵帅释疑。”照这个说法,刘国昌大概要永久脱离忠贞营了。老天开眼,这些白毛毡贼死得死,散的散,从此难成气候矣。

“堵阁老勇于任事,不避讥议,一生鞠躬尽瘁,却死于瘴乡。他身后之礼,务必得隆重,方能显示朝廷心意。大司马,这是阁老的遗疏,我从阁老嗣子处抄录而来,请过目。”

丹初说著,指示秘书拿过一份文稿,交给刘远生阅读。

堵胤锡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堵世明已死,次子堵正明,去年战死于永兴,赠太子太保、右都督。幼子名曰堵武鼎,目前护柩于南宁。

古人讲究落叶归根,即便明清为敌国,亦不会阻挡死者归葬。堵胤锡是江苏宜兴人,南宁距宜兴数千里,沿途战乱,想把他的遗体送回家乡安葬,著实困难重重。

丹初劝堵正鼎把父亲棺柩暂厝于南宁,先办好身后谥典,再想送葬的事。

柳远生读著堵胤锡的遗疏,不由自主地轻声念道:“臣但恨以万死不死之身,不能为皇上毕命疆场,而死于枕席,是为恨也。臣死之后,愿为厉鬼以杀贼。伏乞皇上拣任老成,用图恢复。如国家大事,有李元胤、刘湘客、袁彭年、金堡、丁时魁、蒙正发六人作皇上腹心股肱,成败可虞,祖宗有灵,实鉴临之。臣死矣,不胜余憾云……”

大臣遗疏,向来为朝廷所重视,若有所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朝廷一般都会照准。因此,大臣往往会在遗疏中请求荫庇,甚至还会开口要恤典。

堵胤锡的遗疏,丝毫不考虑身后事,反而是满腔的悲愤,尤其对李元胤、“五虎”擅政极为不满。

刘远生收起眼镜,说道:“堵阁老坚志如城,宵枕无安,却溘然长逝,遗疏公而忘私,不计生前得失,可敬可叹。其身后恤典,必贵必重,方能激励志士。”

丹初正想借重刘远生,好增加自己说话的份量,便说道:“我打算上疏朝廷,请按中湘王之例,恤典阁老。大司马正好可以领衔,好增加奏疏的份量。”

这,未免过奢了吧?何腾蛟生前担任督师,位高权重,与瞿式耜、严起恒等重臣相睦,死后追封中湘王、中极殿大学士,谥文烈。

堵胤锡为吴党,一生好强,勇于任事,在朝中树敌甚多,与瞿式耜、严起恒政见不合。追封他为二字王,能成吗?

也不好说。赤军、忠贞营兵马雄壮,都愿为堵胤锡说话。朝廷吴党得势,正要倚重赤军、忠贞营援救粤东,必须重视他们的意见。

这件事,不妨卖岑丹初一个人情。刘远生计议已定,说道:“琢如以为,堵阁老该谥何字?”

谥号虽只有两个字,却是对大臣一生功过的盖棺定论,是大臣死后最重要的恤典。堵胤锡为文臣,照例该以文字打头。 “文忠。”丹初不假思索,说道:“阁老忠诚勤奋,死后仍愿化作厉鬼杀贼。谥为文忠,最为恰当。”

谥法,危身奉上、盛衰纯固、临患不忘国、推贤尽诚、廉方公正、杀身报国,曰忠。

文忠,是美谥中的美谥,虽然比不上文正,却也只是稍逊而已。

从明初至今,只有十个大臣死后谥为文忠,其中有三个还是南明封的。就连张璁、杨廷和、张居正、孙承宗,死后不过谥为文忠而已。何腾蛟死后只是封为文烈,堵胤锡够格谥文忠吗?

丹初却执意谥为文忠。他与堵胤锡相识时间并不长,只见过两次面,却一见如故,对他很有好感,也极为推崇。

论识见之宏远、任事之勇敢,南明朝野能与堵胤锡媲美者寥寥无几。丹初正想倚重他的大才,为将来做一番长远的谋划。却不想,他溘然长逝,真是大夏将倾,巨木先折。

因为党争激烈,堵胤锡屡受诋毁,在南明永历朝的名声并不显赫。何腾蛟、瞿式耜等人死后,还有浙东史派为其扬名。堵胤锡则长期被埋没,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为堵胤锡谥为“文忠”,也算是为他正名。

丹初也想借此机会,向朝廷投石问路。行在离赤军地盘越近,丹初在朝中的份量越重。他是后起之秀,原对朝政不感兴趣,现在赤军羽翼已丰,足以影响朝政。

这次,正好在堵胤锡谥号上做些文章,借机敲打朝廷大小臣工。这些人目光短浅,党同伐异,占据高位,却毫无作为。

从历史上看,孔有德攻入广西后,朝廷西迁南宁。永历帝只知逃跑,不图恢复,群臣绝望。永历小朝廷濒临瓦解,大有树倒猢狲散之势:督师瞿式耜、总督张同敞、大臣汪皞死节;大学士唐𫍯、户部侍郎张尚、大理寺丞吴德操、广西巡抚余心度、督粮参议魏元冀等先后降清;兵政尚书刘远生、佥都御史刘湘客等人避入深山;鲁可藻、钱秉镫、王夫之等人脱离永历朝廷,返回故乡以明朝遗民自居;“山中宰相”方以智、礼科给事中金堡等人做了和尚……

一旦朝廷迁到南宁,丹初将成为举朝瞩目的焦点,赤军将扛起抗击清虏的大旗。若不能在朝臣面前树立威信,还怎么震慑奸佞,整肃朝政?

还有那么多大小臣僚,已对永历帝绝望,或许正在待价而沽,正可收为己用。若是丹初说话份量不够,伸张大义不够坚决,他们还会过来投奔吗?

刘远生深思熟虑,决定接受丹初的建议,说道:“爵帅说得极是,堵阁老追谥文忠,正可盖棺定论,足以体现朝廷优恤忠臣之意。不过,奏疏之上,还当由爵帅领衔,某列衔即可。”

他随即想到弟弟刘湘客,说道:“舍弟湘客,被吴党所攻,正在锦衣卫大牢……”

丹初亦与刘湘客相熟,随即接过话,说道:“湘客常为赤军仗义执言,我必疏救之,此事不劳大司马费心。”

刘远生在朝中官职为兵部尚书,丹初官职为兵部右侍郎。但赤军兵强马壮,刘远生的分量已不如丹初。丹初肯帮忙,刘湘客必保无虞。

第112章 再得昭平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六十二章 面聖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三十六章 督標左協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300章 孔四貞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102章 反攻第212章 堵胤錫先斬後奏第337章 再次擴軍361.第361章 野战破敌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第二十二章 內訌第125章 五屯所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76章 征虜大將軍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271章 鶯鶯燕燕359.第359章 辅兵逞威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114章 源头活水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四十四章 進取永安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293章 圍城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126章 夜襲364.第364章 千古节义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一十一章 拜師378.第378章 厘定官制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七十四章 考核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115章 民心之辩第306章 南越王357.第357章 虎贲大败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301章 投名狀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297章 破城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132章 征蠻將軍印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163章 籌建水師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102章 反攻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一十章 點名第192章 定虜伯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237章 堵胤錫追諡文忠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126章 夜襲第二十二章 內訌371.第371章 衡州会战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六章 出城第306章 南越王364.第364章 千古节义第291章 攻克嚴關第185章 辦大事當有替手第四十七章 丹初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