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田源增灶

第288章 田源增灶

次日凌晨,天刚蒙蒙亮,天地间仍是一片安宁。岑丹初亲率三千五百主力,人衔枚、马勒口,拔营北上严关。 从桂林到严关还有一百二十里路,沿途需渡过漓江。若是强行军,可在一日内抵达严关,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天。

严关为兵家必争之地,关城完整,易守难攻。孔有德派右翼总兵曹得先镇守严关,赤军若想争夺严关,必须争分夺秒,抢在清军援军之前到达严关。

为了争取时间,也为了迷惑清军,岑丹初下令轻装简从,把营帐等物都留在了桂林。士卒携带生活物品极简,晚上睡觉只用一条被褥御寒。

剩余不到五百骑兵,由骑兵标副标统田源担任,留在桂林南门、文昌门外监视清军,分散住进四座营垒,大张旗鼓,充作疑兵。

天色渐亮,赤军主力远去,留下一片片空荡荡的营帐。

田源召集队长以上军官,部署军务:“今天早上正常生火烧饭,想办法多弄点烟雾,让鞑子弄不清我们到底有多少人马。”

来人多为骑兵四营低级军官,一名队长小声问道:“标台,大将军真的带兵走了?”

营垒已经空了,瞒是瞒不住的。田源略一沉吟,说道:“不瞒大家,大将军带著主力北上夺取严关,留我们五百人马监视桂林城内的鞑子。”

众人窃窃私语,又有人问道:“鞑子出城邀战,我们该怎么办?”

“这个倒不用怕。”田源神色镇定,说道:“情报摸得很准了,桂林城内只有四千鞑子,有一千还是杨国栋、蒲缨麾下的明朝降军。剩下三千,辽东老鞑子只有不到一千,战斗力无足挂齿。”

“要是线国安回师救援,与孔有德内外夹击我们,怎么办?”

田源还未回答,早有人代为答道:“步二协、步四协正在合击柳州的鞑子,匡协台、李协台能征善战,线国安能否回师柳州都不好说哩!”

“是啊!”田源笑道:“就算线国安老贼率师回援桂林,步一协已从永安州发起反攻,必能赶到桂林增援我们。”

他是金秀土司之子,却自幼好学,儒雅知礼,在军中以儒将知名,此刻忍不住骂道:“都他娘的不要瞎想了,我们孤军守在桂林城外,为的是疑惑鞑子。万一鞑子出城邀击,我们不必死战,能拖住鞑子一天算一天。就算鞑子看出了破绽,拚命攻击我们,我们也不与他纠缠,北上投奔大将军就是。”

众人心安不少,看来,上位并未把他们当牺牲品。万一不济,他们一人两马,大不了一走了之。

“今天这顿早饭,每个队都要大张旗鼓地吃,要弄得遍地灶烟。上午,每队派五十骑,出营伐薪。下午,每队再派五十骑,出营汲水。回营时,这五十骑在营外绕一圈,好教鞑子窥见。”

骑兵皆有战马,特征明显,要想骗过清军,可谓难矣。田源只得大胆行事,又是遍起炊烟,又是派人伐薪汲水,为的就是瞒过清军耳目。

安排已毕,众人正要告辞。田源忍不住交待道:“你们回去之后,要教育好士卒,把守好营门。出营伐薪汲水时,至少要由队副带队,严禁士卒单独行动。各队要安排人手专门观察中军旗号,遇有急事,统一行动。”

“诺!”众人领命,骑马驰回各营。

田源仍不放心,信步巡视营内。才走出几步远,便听到有一伍士卒在抱怨:

“这怎么搞的?咱是正儿八经的战兵,拎枪骑马冲锋的,怎么还成了火夫,还要自个儿生火烧饭了?”

“生火烧饭也就罢了,队长还下了个莫名其妙的命令,要咱们打湿柴火。你瞧,生了半天火,火势就是不旺盛,烟雾倒是一团一团的,把咱呛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烧饭还算好的,你没听队长说?吃过早饭,全队要出五十骑出营砍柴。到时候,到弄一堆湿柴火给咱烧。”

“要砍柴,也不至于一下子出动五十骑吧?这一垒只剩咱们队了,加上配属过来的辅兵,全垒人手一百挂零。一下子出去五十骑,万一鞑子过来了,这营垒还要不要了?”

这么一说,一伍士卒皆惊,觉得留在营垒内凶多吉少。不过,他们毕竟是亲兵协的人,也算身经百战,片刻沉默后,很快又活跃起来。

有人转移话题,说道:“要说呀,还是水师好。吃的比咱们好,行军可以坐船,无骑马之苦。就连船上烧火,也用煤炭。哪像咱们,烧个火还得伐木取柴。”

“嘿,你就知足吧。水战艰险备至,水兵伤亡率比骑兵高多了。若说行军之苦,首先还得数步兵兄弟。咱们好歹有马骑,步兵只能靠两条腿走,想想都辛苦。” “对了,听说昨天有几艘三版战船开到了漓江。听谁说的?忘了告诉你了,我有个同乡在亲兵一营当排长,永历三年一起应募当兵的。昨天偶遇,他亲口告诉我的。”

“想必是水师先锋。先锋既已到桂林,主力也要快了。”

“伍长,你同乡都当排长了,你怎么还是个伍长?”

“去你妈的!”

……

田源忍住笑意,清了清嗓子。士卒见到副标统后吃了一惊,慌忙站起行礼。他原是营教导,以儒将自居,教导士卒很有一套,说道:“孙膑减肚的故事,你们可曾听说过?”

副标统没有怪罪,众人松了口气,忙说没有。

“战国时期,孙膑为齐国人,据说是孙武的后代,师从于鬼谷子。知道孙武是谁吗?鬼谷子呢?”

众人一问三不知,伍长毕竟在军中受过教导,答道:“孙武就是孙子,孙子兵法就是他写的。鬼谷子是个谋略大师,孙膑、庞涓、苏秦、张仪都是他的弟子。”

“嗯,不错。”田源说道:“你这个伍长,是个有心人,知道的东西不少。”

赤军强调令行禁止,上级也注重维护官长在士卒面前的威信。

事情还有很多,田源长话短说:“咱们民间有五个行当尊奉孙膑为祖师爷,分别是制鞋的、皮革的、煤炭的、做豆腐的、泥塑的。其实,孙膑也是个大军事家,田忌赛马、围魏救赵两个典故,都出自孙膑。

“至于孙膑减灶,也很有趣。有一年,孙膑带十万齐军到魏国作战。第一天,他下令在齐军营地留下十万人的饭灶;第二天,留下五万人的灶;到第三天,只留下三万人的灶。

“魏军中计,以为齐军大量逃亡,轻敌冒进。结果,齐军还有十万人,打得魏军大败。如今,大将军带主力北上夺取严关,留我们监视鞑子。

“昨晚,大军齐宿桂林,有四千人的炊烟。今日若是炊烟不盛,岂不在告诉鞑子,我军主力已经走了,营里只剩少量人马?”

众人恍然大悟,随即向副标统赔罪。伍长恭维道:“古有孙膑减灶,今有田标增灶。鞑子有眼无珠,孔有德将死无葬身之地矣。”

却有斥侯飞马来报:“报标台,戚良勋领义师来附。”

“戚良勋?什么来路?”

“自称是都督同知总兵官,挂宁远将军印,原在灌阳驻防,协助曹志建防守镇峡关。”

田源想起来了,戚良勋曾追随大臣路振飞,担任中军旗鼓。路振飞是明末重臣,曾疏救隆武帝于凤阳皇陵,在隆武朝担任辅政大学士。隆武帝汀州遇难后,路振飞来广西应永历召,死于途中。戚良勋则依附于瞿式耜,奉命镇守灌阳,屏护桂林。

赤军营内空虚,田源可不敢引戚良勋入营,免得被他窥出虚实。但田源此时正缺少兵马,不妨先打探一下戚良勋口风,再作计较。

计议已定,田源立即令道:“集合八十骑兵,随我出营迎接戚良勋。”

第296章 知恥而後勇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288章 田源增灶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218章 水師大捷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六章 出城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120章 情报局第101章 结为兄弟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373.第373章 狙杀佟图赖第218章 水師大捷第120章 情报局383.第382章 先湖广后江西第409章 丹初点将第九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90章 無力追擊374.第374章 屯齐夜遁第115章 民心之辩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166章 辦公司第185章 辦大事當有替手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186章 韃虜大至352.第352章 天下兵马副元帅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118章 昭永总兵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289章 關門打狗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396章 城南大战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291章 攻克嚴關378.第378章 厘定官制第116章 十两抚恤银第163章 籌建水師第106章 内斗失机第232章 擴軍378.第378章 厘定官制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412章 兵临城下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155章 戰象襲來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六十一章 開學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进衡州第103章 党同伐异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203章 撤退372.第372章 九迭十八层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六十九章 著佃納糧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第348章 朱成功兼並魯藩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281章 反攻第333章 浙閩大變375.第375章 会盟衡州第167章 聯姻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