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第355章 持重封锁

二月初二,龙抬头。丹初来到赣州,抵近观察敌军城防。

这赣州城不愧是座坚城,北、西、东三面临江,南面环山。城高三丈余,皆用砖石砌成,城基黝黑,正是宋人铁水铸城的遗迹。

赤军没有水师,只从周围州县筹措了不少民船,无法从北、西、东三面攻城。要攻城,只能从城南方向。城南地方狭促,背靠峰山,山势连绵上百里,西接漳水,东接贡水。

城墙巍峨,江水滔滔,青山连绵。丹初不由得望城兴叹,道:“真坚城也!”

“此城北护江西,南扼粤东,递经增葺,号为雄壮。旧有城门十三座,元朝塞其五,国朝塞其三,今仅存五门。城周长十三里有奇。”

第二镇镇统匡时说道:“自宋人大规模修筑赣州,未尝有强行破城者。费雷拉、王锡虎都看过了,用大炮轰城,穴地攻城都不可行。”

自宋朝至今,军队要想攻破赣州只有一个办法:长期围困封锁,待守军粮尽,迫其投降。

“按原计划,你带第二镇围攻赣州,作持久计。我领虎贲镇阻击援军。”丹初说道:“咱们春节才过,就出兵北伐,原以为已经神速。没想到鞑子倒也顽强,连春节也不过,派兵千里来援。”

围城打援,攻城成了其次,打援竟成了主要目的。

马宝勇猛敢战,当仁不让地说道:“何须国主亲自出马,宝统领虎贲镇,足以对付陈泰。”

丹初笑道:“吾重养虎贲镇,就如边军厚养家丁,为的是对战鞑子最精锐的满蒙八旗。家丁交战,吾为主人,焉能作壁上观?”

遥望赣州形势,赤军召开前敌会议,确定战守攻略。

冯加礼总领情报事宜,说道:“我军自入江西,赣州鞑子并不出战,也不防守赣州以外州县,这几天一直忙着四出抢粮,似乎打算持久坚守,等待援军。

“鞑子可能来援的方向有三个,一为衡州方向的屯齐,麾下兵马甚众,二为南昌方向的江西巡抚夏一鹗,领有江西绿营,三为南直隶方向的陈泰。真正可虑者,仍是陈泰。”

城内有两万清军,算上靖南藩的家眷,清军至少要供养三万人口。战马也不遑多让,珠玛喇麾下一千余满蒙八旗,算上包衣阿哈有两千人,这就是两千战马。再加上靖南藩军、边军、南赣绿营,战马总数接近五千。

此外,还有赣州城内百姓。每天人吃马嚼,数目极大。尽管珠玛喇极力搜刮粮草,也只得到四个月的军粮。援军不能在四个月内解围,守军就得自求多福了。

屯齐麾下兵马最众,但受大西军的牵制,短时间内肯定到不了江西。江西绿营离得最近,但力量最弱,去年在粤东被赤军打得吓破了胆。陈泰离得最远,但直奔赣州而来,兵锋直指赤军。

情报局从南昌抄到了清廷的塘报,验证了陈泰率军来援的消息。陈泰走的是官道,从南直隶宁国府至徽州,经休宁、祁门至浮梁(今景德镇市),入江西饶州府。

“陈泰从南直隶过来,一路走陆路官道,势必经抚州、建昌入赣州,经过宁都、云都两县,便可赶到赣州城下。若要阻击陈泰,赣州太近,宁都太远,云都不近不远,可以预作战场。”

丹初计议已定,说道:“七日后,我便率领虎贲镇赶往云都,预设阵地。”

七天的时间,足够第二镇在赣州城外安营扎寨,布防工事了。结硬寨,打呆仗,营寨扎设完毕,匡时便能钉在赣州城外,死死看住赣州之敌。

“吉安粮产丰富,义师活跃。请教国主,能否分兵夺取吉安,一来截断屯齐、夏一鹗的援军,二来截断赣州守军粮道,三来号召义师,略吉安粮草以充军用。”匡时问道。

在晚清之前,江西是非常富庶的省份。一来,江西本就是鱼米之乡,粮产丰富。二来,江西地处交通要道,为华夏南北交通运输必经之地。北方的货物要输往岭南,一般先经过大运河,溯长江,再途径鄱阳湖、赣江,翻越大庾岭入岭南。

吉安处于赣江之畔,南通赣州,北通南昌,西通湖南衡州,交通便利,民间富庶。自古至今,吉安一直是进士人数最多的地方,直到晚清才被苏州超越。

丹初说道:“可派兵马进入吉安,但以一两千为宜,以制造声势、号召义师为主。不必强攻吉安,若非要进攻,应以义师为主。”

围点打援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却繁琐得很。赣州坚城之下,必然要投送重兵,周围各州县,必然要分兵略取。江河上要建渡桥,官道隘口中要置兵守卫。像云都这样的要地,更是非争不可。吉安离赣州远,不如云都重要,但又有争夺的必要。

赤军鏖集赣州,先结硬寨,连营数里,然后着手封锁赣州,并不急着攻城。

城西临漳水,城东临贡水,城北临赣江,不便组织进攻。赤军在漳水、贡水上游、赣江下游建立浮桥,先声夺人,切断赣州水上通道。

城南为仅有的陆地,为唯一可攻之处,赤军组织辅兵、军夫挖掘壕沟,树立拒马,再引江水入壕沟,庶几可以阻断清军。

珠玛喇坚守赣州,原想关门避战,等待援军到达。但赤军在城南挖掘战壕,来势汹汹,。

二月初四一大早,珠玛喇忍耐不住,派兵出城袭击赤军。清军四路出击,其势甚汹。两路走陆路,出西南镇南门、东南百胜门。两路走水路,出城西西津门、城东建春门。

西津门、建春门皆为水门,有浮桥通往对岸。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赣州古浮桥,始建于宋朝。

明朝的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不少城市建于江河之畔,使用船只渡江十分不便。南方江河宽阔,不便建立横跨江岸的桥梁,往往在城市水门外搭设浮桥,每日定期开启。

赤军自出征以来,未尝经历大战,蓄锐已久。清军出城挑战,赤军求之不得。在经历过短暂的慌乱后,赤军反应过来,各部死战不退,顶住了清军的袭击。

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在镇南门外。清军出动满蒙八旗,试图冲垮赤军防线,吓跑掘濠的军夫,阻止赤军挖掘壕沟。步兵第二镇凭借优势兵力,宁死不退,最终打退八旗。

赤军在赣州城外已聚集八万兵马,不说攻取赣州,挡住清军袭击还是绰绰有余的。

战至中午,清军败退。赤军顺势夺取西津门、建春门浮桥,对赣州的封锁更为严密。

二月初十,虎贲镇拔营,东渡赣江,前往云都阻击八旗援军。

临行之际,丹初戒匡时曰:“卿围赣州,以持重为主,严密封锁府城,不得浪战,不得松懈。待我击败陈泰,再回师攻取赣州。”

匡时凛然道:“诺,职下必不辱使命。”

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五十四章 廣西協守副總兵第119章 不容乐观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139章 鼓勵工商378.第378章 厘定官制358.第358章 报仇雪恨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败南京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第103章 党同伐异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六章 出城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八十六章 危局376.第376章 欣然归附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417章 破城在即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三十六章 督標左協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234章 料敵於先第399章 清军崩溃第417章 破城在即第391章 持重保守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398章 决战在即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352.第352章 天下兵马副元帅第四章 敵襲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106章 内斗失机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417章 破城在即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389章 奇袭跳马涧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六十七章 獨立成鎮第237章 堵胤錫追諡文忠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411章 倾巢出动第112章 再得昭平第306章 南越王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三十一章 奇襲栗木嶺第213章 興學之議374.第374章 屯齐夜遁第176章 薑瓖反正363.第363章 进取吉安第116章 十两抚恤银第171章 水師小操第四十二章 智取陽朔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128章 攻城第347章 除惡務盡356.第356章 义师响应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畴第393章 洞庭起事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一十章 點名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一章 告急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389章 奇袭跳马涧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第409章 丹初点将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127章 擴軍第六十二章 面聖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111章 推心置腹第125章 五屯所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144章 授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