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夜校

酒桌上摆了不少野味,帐内弥漫著诱人的香味。古泥关条件简陋,众人已有好些时日未沾荤腥,此刻皆是垂涎欲滴,大快朵颐起来。

中军坐营官冯琳忍不住说道:“得亏了营里的瑶人士兵,善捕猎,给了他们一天时间,竟弄来上百斤的野味。再加上那口黑猪,够全营将士饱餐一顿了。”

魏国松抹了把嘴角油渍,说道:“镇台治军有方,我军纪律严明,所以敢放瑶人士兵出营打猎。要是换了其他部队,早就乱翻天了。”

冯琳则继续说道:“当初招募瑶人俘虏入伍,军中多持怀疑态度,连我都不敢认同。谁曾想,这些瑶人士兵还真不赖。三队那个何国驹自不必说,现在已到督标中军当队长了。

“他族弟何国驺,正在我麾下做小卒,也是武艺高强,敢作敢当。这次去山上打猎,他一人就捕获野鸡一只、獐子一头,他日若有战斗,必可立下奇功。

“只可惜,他大字不识一个。何国驹虽不通文墨,却也颇识些字,听说在督标中军混得风声水起……”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丹初早就想在军中办夜校了。他熟知明清历史,对晚清湘军名将王錱印象深刻。

王錱就曾在军中组织夜校,白天行军打仗,晚上则教军士读书识字。所部称为老湘营,“迨夜,营门扃闭,刁斗之声与讽诵声相间也。”王錱虽然早殁,老湘营却一直保留下来,战功卓著,甚至远赴西北,收复回疆,为维护国家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丹初一说话,立即引起众人注意:“诸位,我有个主意,想在军中办一夜校,教授官兵读书识字。像何国驹这样的军官,虽有大将之才,却不通文墨,难以成大器。

“像何国驺这样的小卒,武艺高强,却不识文字,连基本的腰牌、旗号都看不懂,就算他在战场上勇猛杀敌,也难以胜任队长之职。

“我主张办理夜校,为的是扫盲,让不识字的官兵略识文字,让略识文字的军官粗通文墨,让军官学会简单的算数,会计算道路之远近、粮草之多寡。”

俞厚基是个斯文人,拿手帕擦了擦嘴,说道:

“镇台此议甚是。太祖爷重视学校,各级广设官学。军队卫所亦有卫学,科举有专门指标。士子为了争取军户科举指标,常常流徙千里,冒籍参加科举。

“景泰以后,军户出身的进士,常常占进士总额三成以上。首辅如张居正、李东阳、高拱、赵志皋、王家屏等,皆由军户考中进士。

“镇台主张在军中办理夜校,一可以吸引军士,二可以提高军队战力,与我朝军户进士有异曲同工之妙。恰好现在事情不多,正可筹建夜校。”

若论办学校,丹初已有经验了。他在永安州设立童子队,实际上就是一所小学校,童子队不参加训练,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他欣然说道:“甚好,老俞,夜校的事很重要,就交给你具体操办。要快,明天就要拿出初步的方案。要重视,我亲自担任校长,督促官兵学习。

“名字嘛,暂时就称‘启蒙夜校’,挂在中军之下,由中军负责保障。花钱不要吝啬,该有的笔墨纸砚,想办法也要备齐。虽为夜校,主要在夜间组织教学,但白天亦可抽空组织,以思想教化、识字、算数为主……”

费雷拉中文很一般,很多话听不太懂,但也大概明白了丹初的意思,用别扭的中文说道:“办学校,大大得好!”

朱淑鹭也笑了。真想不到,一群爷们晚上喝酒吃肉,聊的竟是筹办夜校,教授官兵读书识字。一群低级军官,尚知积极向上。想想不思进取的永历帝,想想纷争不休的朝廷内廷,朱淑鹭深感失望。

夜校之议才罢,众人又谈起时局。

丹初说道:“上午,侯性邀我到他军中作客,老俞一同去了。侯性军纪涣散,营寨聊胜于无,一千军士多为老弱无赖,毫无战力。

“他打算赠我以金宝,劝我不再坚持迎陛桂林。这事,当然没得商量。不过,听他的意思,似乎已经说动了皇上,南下柳州似已决定。”

众人神色沉重。若永历帝真去了柳州,这趟差事可就办砸了。更重要的是,皇帝如同无头苍蝇到处乱窜,必令天下有志之士寒心。那些敌后的义军,说不定就会偃旗息鼓。那些态度游移的文臣武将,说不定就会投降满清。

朱淑鹭说道:“皇上最想去靖州。我朝精锐兵马都在湖南,马进忠、王进才、李赤心等人皆为骁将,抗清意志坚决,至今仍在湖南坚持抗清,可资屏护。

“但靖州与奉天相邻,附近并不安宁。 塘报扑朔迷离,一会说靖州失陷,一会说靖州反正。皇上不敢去靖州,马吉翔、庞天寿两人受了侯性的贿赂,一个劲地撺掇皇上南巡柳州。”

问题是,柳州也不太平呀。

俞厚基说道:“今日,我与侯性的军师聊天,那人不小心说漏了嘴。原来,柳州还有一个军头,名叫覃鸣珂,官居总兵官。

“覃鸣珂桀骜不驯,军纪败坏,实力在侯性之上。看样子,侯性对他颇为忌惮。”

丹初敏锐地意识到,覃鸣珂是个不稳定因素,或将成为决定永历帝去留的关键人物,便说道:“这个覃鸣珂似有来历,要尽快查清楚。”

众将散去,已是亥时。

营中军士已经就寝,白天喧嚣不已的古泥关,此刻也一片沉寂。

侍女吹灭蜡烛,岑丹初与朱淑鹭相拥上床。胴体之香,肌肤之亲,呼吸之促,十指之合,张弛有度,凹凸有致,鱼水承欢,妙不可言。

事毕,朱淑鹭伏在丹初身上,用纤手抚摸著他身上的伤疤,不觉感到心痛。

丹初则抚摸著她的腰背,问道:“夫人,太后为什么把你嫁给我?”

朱淑鹭不假思索,说道:“奴家到了出阁的年纪,不能再侍候太后。一直听说夫君少年英雄,后来在罗家店得睹夫君神采,心向往之,于是便求了太后。”

丹初呵呵一笑,说道:“夫人倒是有勇有谋,不愧是太祖的后人。你我夫妻一场,生逢乱世,今后应该相互扶持,相互恩爱。”

朱淑鹭心满意足,说道:“奴家以后全心全意侍奉夫君。”

第128章 攻城第八章 破陣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308章 以漢製漢第306章 南越王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281章 反攻第283章 襲取塘站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116章 十两抚恤银第281章 反攻第391章 持重保守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354.第354章 围点打援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330章 順治要跑路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203章 撤退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127章 擴軍第103章 党同伐异373.第373章 狙杀佟图赖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一十一章 拜師370.第370章 洪承畴兴起冤狱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172章 出兵抗虜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404章 吴三桂南下云贵第402章 战局关键吴三桂第四十五章 官印第163章 籌建水師第200章 襲擾清軍355.第355章 持重封锁第395章 民心所向,则无所不可第419章 入城式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321章 轟擊木排第104章 祸起萧墙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411章 倾巢出动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第113章 增设乡长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第119章 不容乐观第121章 李成棟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110章 时局关键忠诚府356.第356章 义师响应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348章 朱成功兼並魯藩第四十一章 東征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420章 襄阳?南京?第405章 赤王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六十七章 獨立成鎮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八十章 合陣第405章 赤王第394章 强攻北门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二章 參軍371.第371章 衡州会战第125章 五屯所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300章 孔四貞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233章 寧國公第141章 威信不可稍減第420章 襄阳?南京?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239章 收服詞臣第100章 骑牛蛮子胡一青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155章 戰象襲來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