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拿下夷陵

次日清晨夷陵城门大开,魏武军已经控制了城池,高义欢在众将的簇拥下,进入夷陵城。

昨夜孙可望连夜溜走,因为怕被高义欢发现,所以并未毁坏夷陵城,不过高义欢进入街道,城中照样是冷冷清清,两侧都是屋门紧闭,偶有窗户打开,也是立刻关闭,传出一阵低语。

夷陵城和荆州一样,城中都没有多少居民,不过高义欢还是让人去张榜安民,并下令封存仓库,以及缉拿残留城中的西军。

夷陵既然在手,只需驻守少量精兵,就可以防备西军出川,荆州的魏军便只需防备武昌和湖南的明军,不需要高义欢留下太多兵力。

现在高义欢有十万大军,用三万人防备西军和明军,剩下七万人都可以用来应对清军的南下。

有这七万大军,高义欢觉得虽然实力还是远逊于清军,可比吴三桂却不差了。

虽说走了孙可望,但是拿下夷陵州,还是让高义欢十分满意。

这时他骑马进入城中,一名骑兵疾驰而来,高声禀报,“大帅,赵将军发现西军藏银之处!”

“在哪里?”高义欢眉头一挑,心头一动。

“在东城一片大池塘内!”

高义欢闻语,立刻调转马头,随着骑兵向东城奔去。

不多时,众人来到一片有二十多亩左右的池塘边上,看见许多魏军士卒正跳入水中,在池塘中间游水,不时就钻入水地,然后用绳子绑上沉入水中的箱子,船上的士卒则奋力拉上来。

高义欢朝岸边一看,便见已经有十个被打捞上来的箱子被送到岸边,里面满满的都是白银。

这让高义欢心头一喜,没想到在荆州抄了孙可望一百万两,再夷陵居然还能缴获一笔,孙可望真是个敛财的好手啊。

这时正指挥打捞的赵柱子,吊着胳膊走过来,笑道:“大帅!”

高义欢笑呵呵的指着银箱道:“这是怎么发现的?”

“有几个西军逃兵,在池塘旁边鬼鬼祟祟的,被末将的人抓了,结果一番审问,没想到居然从他们口中得知,孙可望把银子沉到池心的消息。”赵柱子兴奋道。

“沉了多少银子?”高义欢很感兴趣,“被抓的士卒呢?”

“这几个西军逃兵,估计参与了沉银,然后趁着西军撤退时溜走,想悄悄取些银子,不过他们太心急了。”赵柱子回道:“卑职抓住之后,送给了玄衣卫的弟兄,据说三人弄死了两个,还有一个也废了。不过消息审问出来,大概有二十多万两。”

二十多万两,足够他十万人马,一个月的开销了。

高义欢不禁笑了,“哈哈~看来孙可望敛财很狠啊!”

当下高义欢很有兴致着看士卒打捞,直到有是人前来禀报,粮库中发现了不少粮食,高义欢才打马离开,去粮库查看。

随后,高义欢又在孙可望的家中,搜出不少财物。

其中不仅有金银玉器,还有许多器皿、古玩、珍宝,更有的典籍孤本,前代书画,价值不可估量,让高义欢一阵称奇,没想到老孙一个流寇首领,还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这些东西,大多是西军抄了几个王府所得,张献忠入川时带到夷陵,最后路不好走,便将这些文物,包括一些金银,都留在了夷陵。

后来银子被孙可望运走一批去荆州,这些东西则一直在夷陵。

高义欢在孙可望的住处,指挥属下装车,纷纷好好看管,中午才来到府衙,处理诸多善后的事宜。

这时,门口有士卒禀报道:“大帅,有几个乡老前来求见。”

高义欢微微皱眉,他并不太想见这些乡绅。

在打下荆州时,高义欢的身份还是大顺魏候,魏武军也是顺军的一支,荆州的乡绅只觉得是西贼换顺贼,便继续的忍气吞声,不敢有什么非份之想。

不过在高义欢接受诏安后,原本小心翼翼的乡绅们,便胆子大了些,开始给高义欢提要求,希望归还孙可望侵占他们的资产,并废除现行的税法,重新遵循明朝的法度。

这让高义欢心头升起了一丝警惕,士绅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工具,是用来维持统治,可以给予一定的利益,但是必须要知足,不能太过贪婪。

如果他们不仅不能维持统治,反而成为一团恶瘤,那他便必须铲除。

高义欢大概能够猜测出,这些人来找他是想说些什么,他本来不想见,不过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让他们到大堂等着,本帅过会就来。”

这时几个乡绅地主,被领到大堂。他们都是夷陵州的大户望族,孙可望对他们自是不太客气,不仅被迫交了大批的钱粮助饷,家财几乎被掏空,连自家的地收个租子,也要被孙可望干涉,日子可以说相当之苦。

现在好了,大明的军队打回来,这些本来躲着的乡绅们,立刻就组了个还乡团过来。

这时堂上坐了十多个人,夷陵四里八乡的大户,以及有头有脸的头面人物,基本都来到县衙。

现在高义欢还没到,几人便坐着低声议论,讨论着如何拿回自己的东西。

众人三三两两的说着,堂上乱哄哄一片,一名老者忽然站起来,咳嗽了一声,伸手往下压了压,让众人安静。

这老者明叫陈仲廉,曾经在朝廷做过官,以七品御史告病回乡,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

因为是谏台官出身,所以虽然卸任,但是同僚故旧不少,地方官员不敢得罪,历任知县上任后都要拜见,就算知府也要给他面子。

因为这层身份,他可以说是夷陵,甚至荆州士绅的首领。

这时众人见陈仲廉要发话,众人便纷纷安静下来,他则缓缓道:“刚才听人说,官军在东城大荷塘内,发现了不少银子,想必就是孙贼搜刮我等之物,不过这个打进城的高大帅,据说也不是个善类,所以这笔银子,我们也就不要,全当是犒劳大军了!”

“这世道,兵如匪,陈老说的有理,银子我们便不要了!不过城中的房产、店铺,还有田产,总得要还给我们吧!”众人纷纷点头。

陈仲廉笑道:“不错,这才是我们今天过来的重点。只要家业在,银子没有了,还可以挣回来。粮食没有了,多收点租子,用不了几年,大家便又能恢复元气了。”

说着他看了众人一眼,嘱咐道:“这个高大帅也是个流寇出身,你们等会说话注意点,不会说,就把嘴闭紧,让老夫和他谈!”

陈仲廉并不太了解高义欢,他辞官后便不太管天下事,只注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

虽说高义欢现在权势很大,但是在陈仲廉眼中,终究只是个流寇,估计没啥文化,所以他信心十足。

(感谢大佬人生无需完美的10000打赏,成为本书护法,感谢大佬的支持。)

第438章你们为什么要坑本王第42章送甲送地第977章剽窃大王第228章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齐齐第119章出尽风头的高二哥第1003章高义欢过江第217章建立自己的手工业第725章劫掠西北第494章南京派员第787章摧枯拉朽第84章郁闷的刘黑子第212章踏平岘首山,活捉易道三第345章杨文岳建言战策第81章兵发陈州第1037章朱慈烺逃跑第948章北京归降第423章谁动谁孙子第366章有中间商赚差价第1002章突破江防第483章写深刻点第288章人头送给老李第56章坑爹的刘黑子第93章决战中州九第5章孙传庭复出上第796章金抚台谢谢你啊!第289章大顺朝的危局第553章太需要胜利了第823章滚滚而来第615章豫南决战(三)第360章何督宪英明啊第997章最后的准备第851章多尔衮和豪格第366章政治交易第101章总兵虎大威第810章清军绕道第1003章高义欢过江第388章流贼李自成第473章还是高大帅好啊第1030章争夺指挥权第102章金声桓要投降第326章炒作结束第386章治你个通敌之罪第540章高兄弟来救我了第917章援军赶来第150章两脚的畜生第300章多铎的意图第1086章决心追查第429章鏖战正酣第725章劫掠西北第330章魏军撤退第390章关中来人第866章三面张网第62章谋划善后第78章治疫烧砖第1084章梁以樟督师东南第967章明军撤退第620章豫南决战(八)第78章治疫烧砖第269章百姓苦第616章决战豫南(四)第41章升为都尉第454章神机妙算第465章战后总结第422章还不来干我们第998章只欠东风第365章江面相会第362章这不是耍流氓吗?第609章打个野战怎么那么难第637章土寇猖獗第263章包圆叛军第243章李岩巡视豫南下第942章破关而入第79章调兵西进第322章看门狗还要自己买骨头吃?第22章新的任务第507章进抵武昌第74章瘟疫上第179章王将军好气魄第494章南京派员第612章应对危机第690章追击魏军第623章决战豫南(十一)第670章下马步战第196章争襄阳定国北上第325章范永斗要砸盘第864章西魏包围网第182章先取荆州再征巴蜀第330章魏军撤退第908章请大王先入中都第769章站在风口的姜襄第1002章突破江防第57章击溃官军第1068章袭击东南第281章博洛你父兄人头在此第253章太子到了第961章多尔衮的结局第63章私下交易第170章鞑兵北归第294章战马换军粮第97章决战中州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