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调整国策

经过长时间的征战后,魏军已经打出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外部环境,战略上不向此前那样一直处于被灭的边缘。

现在魏军面临的环境,与之前相比已经大变,藩府也应该制定出新的国策来。

高义欢微微笑道:“今天召集大家,只是先进行一次预议,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说什么,俺们先探讨探讨,稍后在根据实际的情况,来正式决定,大家说的想法,今岁到底是否执行!”

说完,高义欢看了众人一眼,见众人都没意见,于是接着道:“诸位,谁先说一说!”

堂上的众人,相互看了看,掌管礼部的王世琮站了起来,先拱手行礼道:“大王,臣就臣的职责而言,眼下礼部有三件事情要办,第一是大王与坤兴公主的大婚,今岁需要大办。第二是大王接受册封,进位西魏王,应该举办一次大典,以振军民士气,凝聚人心。第三是,大王建藩,王京设于何地,该尽快定下来。”

高义欢土条出身,没啥见识,并不了解一个国家该怎么运转,各个部门具体有什么职责,他一直认为礼部是个比较多于的部门,养一群闲人,没事也不晓得瞎琢磨些啥,应该是个比较清闲的地方。

他听王世琮说出三件事,每件还都是需要大办的事情,才晓得礼部这个部门,其实还是挺重要的。

其实礼部管理的并不仅仅是这些,王朝社会等级森严,各个官员穿什么衣服,用什么仪仗,等等事情都归礼部管理。

这些东西看起来,没什么用,但实际上却是王朝稳定的基石。

高义欢微微沉思,确定王都,举行盛大的进位大典,这都是十分必要的,能更加凝聚军心民心,让军民知道效忠的是谁,知道自己是西魏国的人。

同公主的大婚,也需要大办,这是安抚南京的一个手段,能避免魏军攻略川蜀,或者进行其它动作时,南京太过敏感。

高义欢颔首道:“先生说的这三件事,每一件事确实都相当重要,不能马虎。这三件事情,礼部尽快提上议程,户部要给予支持。”

鲁义方抱拳道:“大王放心,户部会尽快核算出花费,然后给礼部拨银。”

高义欢点了点头,又看向王世琮,正色道:“关于大婚的事情,礼部选定日子没有?”

王世琮回道:“回禀大王,大婚的事情马虎不得,臣以为先定王京,再办进位大典,最后大王以西魏王之尊,迎娶公主,才能进一步鼓舞民心士气。”

“这样啊!”高义欢微微皱眉,遂即便说道:“王京的事情,孤王与李先生和陈先生交流过,决定王都定于西安。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下来,剩下两件事,礼部尽快处理!”

王世琮躬身行礼,“臣领命!”

高义欢做事相当的高效,他又看向众人道:“下一个谁来提?”

堂上站起一人,却是原来大顺的兵府从事顾君恩,他是吏部左侍郎,李岩不在,所以由他代表吏部说话,“启禀大王,今岁吏部主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在藩地内,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高义欢心道,以前主要的任务是打仗,本以为打完仗了,人能轻松一些,现在看来,怕是想错了。

高义欢不禁坐正了身子,认真道:“现在科举考试进行的如何?”

顾君恩拱手道:“回禀大王,去岁湖广和南阳各县已经接到吏部的文书,并且举行了秋考,只有关中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赶上。现在马上要进行春闱,吏部的意思是推迟两个月进行,让关中先进行乡试,然后与湖广和南阳的士子,一起在王京进行会试!”

高义欢微微颔首,“可以!科举是我大魏选拔人才的大事,吏部一定要办好此事!”

高义欢对于科举,其实还有许多想法,不过眼下一大堆事,魏国的根基也还不算稳固,所以他只能先在心里酝酿一下,等以后再放个大的。

“臣遵命!”顾君恩行了一礼,遂即又道:“大王,臣还有个建议。如今藩国建立,藩府是否设立国子监,培养一些人才!”

高义欢一挥手,“可以,设立国子监,不过要设文武两院。”

“臣领命!”顾君恩再次行礼。

这时不用高义欢说话,陈名夏站了起来,“大王,时下我大魏与满清暂时休战,同南京的关系,暂时缓和,不过臣以为兵事,却不能放松,反而要加大投入。”

听了这话,堂上不少人开始一阵交头接耳起来,近些年的财政,基本是被军队吃掉。

这次各部都瞧准了时机,准备多要些资源,好大展身手,听了陈名夏的话,便有些骚动了。

不管是在哪个政府做事,官员的升迁都需要考虑政绩,而要有政绩,就必须要有所作为。

各部要做事情,那就必需要争夺经费,没有资源那便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之前打仗,经费让兵部拿去,他们也就忍了,现在战事稍息,兵部不减少经费,还要加大投入,便让其他官员有意见了。

高义欢抬手压了压,让众人安静下来,问道:“先生,兵部有些什么计划,需要增加投入。”

陈名夏道:“回禀大王。眼下兵部急需要做的事情有三件,第一件是,封赏有功的将士,抚恤阵亡的士卒。第二件是,补充各部损耗的兵源,还有消耗的器械。第三件是,兵部以为现在东线无忧,藩府可将势力扩张到青海,获取战马来源。第四件是,藩府要注意川蜀的局势,准备收取四川。”

高义欢眉头皱了起来,这几件事,确实都需要去办,他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将目光看向鲁义方。

“大王,现在南阳周围,还有几十余万汝宁过来的难民,户部的财力恐怕无法支持,这么多大事同时进行。”鲁义方出来行礼道。

高义欢摸了摸鄂下的短须,“这样吧,各部把今岁要办什么事,需费多少银钱,都算出来,然后把各自的预案交到户部,孤再与各部堂官,进行协商,看看事情的疾缓,决定哪些事情要办,哪些事情先压一压,等财政宽裕些了再办。”

说着高义欢补充道:“孤王觉得这个办法很不错,以后每年开春,各部都可以对当年要做的事情,先做出一个提案。藩府则对提案进行一次这样的审核,各部官员必须尽量控制预算,以免方案不能通过,得不到户部的拨银。”

(感谢阿剑哥哥丶的999,竹斋散人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259章联络南京第432章鼎定胜局第34章招募军官第917章援军赶来第369章延安失守第360章何督宪英明啊第769章站在风口的姜襄第194章左良玉南走荆州第84章郁闷的刘黑子第220章五十万两来换人第1029章周军赶来第456章偷袭清营上第297章鞑子使者第780章土木作业第59章借钱粮第555章重塑信心第425章火铳对射第27章乌合之众第87章决战中州三第319章多铎被惊呆了第207章虚张声势第127章临近新年第989章高义欢亲征第450章激烈搏杀第674章强秦之势第800章姜总兵谢谢你啊第274章高贼你在玩火第651章魏王大婚上第373章高精忠第950章飞报洛阳第663章两军相遇第1001章冲向南岸第715章谁是羊,谁是虎第632章祭拜宗祠第1075章南汉山城第198章出兵迎战第686章整编关宁第730章河东危机上第829章高义欢狂的没边第278章先杀博和托第357章步关老二后尘了第815章刘宗敏的骚操作第346章孙可望经略荆州第859章高大王甩锅第914章偷袭黄土崖第904章进击的孙可望第484章控扼水道第662章这是什么打法第956章怪悲壮的第594章先生对大清有误解第201章是高某害了王将军第175章自身火铳第538章游说张献忠下第483章写深刻点第339章鞑子撤了第384章拿下夷陵第492章兵临岳州第980章长安大阅第309章肉夹于馍第548章打出空间第673章关宁要降第80章趁势西扩第785章总结再战第717章魏王回宫第583章攻下延安下第874章墙式冲锋第820章寻求速决第481章让领导先走第335章退至襄城第623章决战豫南(十一)第143章清军牧马第919章兵临兖州第880章天山会盟下第463章多铎退兵第416章大战开始第601章空心阵第33章兵围商丘第892章气吞万里如虎第603章击垮耿仲明第763章虚张声势第1012章勾结荷兰人第413章布局陇右第937章传递消息第704章巡视藏区第505章偷袭左军第776章明军北伐第195章襄阳城高义欢庆功第970章确定国号第183章黄雀在后第607章兵临洛阳第917章援军赶来第575章吴三桂的选择上第990章再次攻城第463章多铎退兵第578章请封魏王第459章活捉孔有德第860章又憋了个坏主意第990章再次攻城第548章打出空间第297章鞑子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