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钱也是一种商品

大基国在两次对宋作战中取胜,虽然大宋方面有意掩饰淡化处理。但消息还是不翼而飞,迅速在宋国内以及一些周边国家传播并且产生了一些影响。但是当一些人了解了双飞实力对比差距之后,仍然是谁都不看好那个大基国。大家都认为大宋只要缓过气来,就会重新对他却手。而后来两国议和,大基伏首称臣,则更让所以的人,都不看好大基。

只不过,大宋居然在自己最擅长的水军之战上两次败北,让大宋朝野上下,都破口大骂当政的史弥远无能,一片要求他去职的呼声。只不过,史弥远通过开禧政变,与杨皇后达成了牢固的同盟合作关系。听到这种风声,史弥远就更加搞好和杨皇后的关系。有杨皇后吹耳边风,皇帝赵扩耳根子软,根本就不为所动。皇帝不为所动,史弥远宰相之位反更加的稳若泰山。

两场战争对别的地方影响不大,但对大基国影响却绝对不小。战争的胜利,大基上下,赢得相当的自信,也赢得相对比较和平的发展环境。因此,大基国神圣四年最后三个月,大基国进入了飞速发展之中,整个基隆在一片繁忙中度过。

通过买来主义,大基建立纺织业,造纸业,烧瓷业,制糖业,制漆业,等多种行业,使得大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起来。最后,通过蒲开宗,终于从大马士那边请来玻璃匠师,女婿和岳父合股,张旭建立透明玻璃作坊。其实,玻璃技术,在古中国也有萌芽,只不过,中国玻璃一直没能透明化,实力性没能得到推广。后来中国瓷器技术得到发展,瓷器日用品得到普及,玻璃技术的发展,走向了造假玉的路子。而西方瓷器技术没有得到发展,玻璃技术却得到很好发展。现在张旭把这项技术引进过来,那以后又可以大规模地向宋、金等国出口透明了。

韩竹韵建立新城的建议提出来后,不但开阔了张旭的视察,也开阔了大基国全体元老的视野。举一反三之下,官府各个衙门的人,以至于下面普通的百姓,视野也被开阔,开始不仅只局限一基隆一地来处理问题,而是开始放眼全岛。民政部派人沿着海岸线,对全岛大小进行勘察了一遍,粗粗地绘制了一幅全岛大小的地图。

开阔了视野的元老们,一看全岛居然这么大,顿时感到人口实在是太少了。于是立即又开会商量办法增加人口。最后,想来想去,就是去买人。反正现在很多人家里黄金都用不完,而且随着商业上的发展,现在各行各业对劳力的需求极大,不买人还真没法解决。

此外,那就是现在铸钱行业被提上了日程。基隆这地方,除了大量的发现金矿之外,也有大量的铜矿。因此,张旭也早就想过铸造自己的铜钱,要不是,像宋周边国家那样,老是用宋的铜钱,也不是一个事儿。

中国古代铸钱一直在使用翻模铸币法,使用了两千年。铸出的钱币精美绝伦。与汉五铢同时代的罗马金币。七歪八扭的。放中国绝对是残次品。无他。古欧洲的冲压铸币是做好上下钢模。把金银放在中间。拿锤子砸。这样压出的钱币效果可想而知。

但后来西方人发明冲压机,用冲压机做冲压硬币。冲压出来的硬币,在精美程度上,又不是翻模铸币法所能相比的。用来铸币的金属板放到机器上。上下钢模一压就从板子上咬下块圆币。钢模上带着的花纹。也就留在了钱币上。这样做出的硬币。花纹可以做的很细致。和二十世纪的硬币相差无几。没有冲压机。绝对无法伪造。钱币的边缘则呈微小的齿轮形。防止居心不良的人在上面刮金银。

张旭通过蒲开宗,引入了冲压机。在十二月份,用自己的沧海钱庄持有的金银为基准,用冲压机冲压一批金属货币出来。

面值最大的是金币。重一两。含金量百分七十。但是由于制作精美,张旭便规定它的价值仍然当作一两黄金来使,或者十贯钱。正面图案是“大基通宝”四个字,底下小一点的横排宋字体“神圣四年”四个汉字。背面则是海军旗舰鲲鹏号的图案。

次之则是银币。也重一两。含银量也在百分之七十。但仍作一两白银来使用。或者一贯铜钱。和金币相比,正面的字样不变。背面是妈祖宫图案。

第三种是青铜币。同样重一两。它的材质就是红铜里掺了铅或者锡。张旭规定这青铜币等同于大宋方孔铜钱。其实按重量来说,这大基国铜钱由于没有中间那个方孔,比之宋钱还要重一点。不过现在在经济领域,宋钱很强势,四处流通,张旭暂时也就作罢了。这铜钱正面图案仍然不变,背面图案却是带着炮架子的威远大将军炮。

最后,大隆还铸造了一些铁币。那铁币材料就是用那百炼钢,或者说是云纹钢铸造而成。价值是铜币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十个铁币可以兑换一个铜币。正面图案仍然不变,背面则是基隆码头繁忙的场所景。

由于张旭铸钱没有通过大基官府和元老院,自个儿就铸造出这种货币出来,引得许多人的大怒。由于大基国不断地发展,官府也不断地扩大,官府人员也不断增多,里面有一大批都是金,宋两国投奔来的落魄书生。这些人刚到基隆时,一穷二白,也从来没有考上过金宋的什么科举。但这妨碍他们以孔孟门徒自居,对大基的许多做法,那叫一百个看不惯。

由于梦迷离也以孔孟门徒自居,而目前他的官位又最高,那些便贴过来,什么事都以他为马首是瞻。什么事都与梦迷离保持一致。这次,张旭让自家钱庄铸了钱,顿时让他们个个怒气填膺,纷纷冲到梦迷离家里叫嚷。

这十二月份,刚好轮到孟迷离当首席署长。在张旭冲压出金属货币的第二天,孟迷离召开署长联系会议,会上,梦迷离厉声对张旭说道:“铸钱乃国家大事,铸钱乃是国家公器,你怎能用自家的钱庄随意私下铸钱?”

对此,张旭丝毫不以为意,说道:“梦署长,我这不是私底下随意铸币,而是严谨认真,光明正大地在自己钱庄里铸币。”

他那样子,引得楼香儿,韩竹韵扑哧一笑,徐无双,李有财,孙大为三人虽然没出声,但也都嘴角一弯,无声地笑起来。

梦迷离气得要死,怒瞪着张旭,说道:“这铸币自古就属于公家的权力,你怎么能擅自私用?”

张旭说道:“你大错特错了。这钱在汉武帝以前,都是民间可以铸造的。只是到汉武帝之后,为了筹集资金,与匈奴开战,汉武帝才在桑弘羊的建议下,把铸币权收归朝廷,同时被收归的还有盐铁的大宗物资经营权。而形成了盐铁专卖制度,朝廷铸币制度。可是你看看自那以后,百姓吃的盐越来越贵,用的铁器也越来越贵。朝廷上收铸币权之后,铸造的钱也越来越差。后来历朝历代,也都有从好到坏的类似的问题。你说,这些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梦迷离摇头道:“不知道。或许是天意如此。”

张旭说道:“天意个屁。这一切都是垄断,垄断惹的祸。”

梦迷离迷茫地说道:“垄断惹的祸?”

张旭说道:“对头。都是袭断惹的祸。本来盐铁是民间商卖的,有许多卖家,百姓可以货比三家,挑他最满意地那一家去买。各个商家为了能够拉住更多的买家,自然要在产品质量,服务,价格上互相比较,那么那样东西就会越来越好。可是朝廷上收之后,就只此一家,别无分号,那么卖家就是大爷,百姓别无选择。反正不愁东西卖不出去,不悉赚不到钱。那些东西自然就越来越差了。所以,我们大基立国之初,就不准官府进行盐铁专卖。”

梦迷离说道:“那铸币可不一样,不容许私底下乱来。如果每个人都来铸钱,那岂不是天下大乱?”

张旭说道:“怎么不一样?你可知道,钱其实也只是一种商品而已。既然是商品,就该由民间私家经营,官府收税就好,怎么会不一样?你看,我这一个金币等于一两金子,拿出去都一样花,还不是一样啊?至于说每一个人都铸钱,就会天下大乱,那是不可能的。另个,只要是用真金白银去铸钱,多几家并没什么关系。就算我不铸钱,前段时间,大量的黄金直接流入市场,还不是引得我们这儿金价大跌。”

梦迷离怒道:“钱怎么能当作作一般商品,任由私家经营?这可是关系到天下社稷的安危。怎么能由私家经营?要是那些经营然铸钱的商家,违法乱纪,岂不天下大乱?那样的话,如何是好?”

张旭问道:“那你觉得,把铸币权收归官府,由官府成立一个衙门经营?那这个衙门的官员贪污怎么办?违法乱纪怎么办?难道你认为那时候,处理一个官员会比处理一个商家容易?”

最后,梦迷离说不过张旭,那提议禁止张旭铸钱的事,也没人理睬。

第152章 一切为了提升效率和实力第136章 再次北上第140章 中都朝觐第44章 第四十四章第一次刷牙第154章 按月轮流第234章 尴尬和亲女第43章 陈雅身世第47章 庆功宴上产生的谣第234章 尴尬和亲女第157章 家中温情第5章 嫩牛吃老草?第37章 宋代铁匠第127章 流放荒岛第261章 成了鸡肋第104章 让你当太监去第146章 酱油党变身救美英雄第65章 传说中的借种生子第60章 教师问题(上)第225章 不能用极端手段第93章 解惑(上)第38章 宋代高炉第110章 鲲鹏号第67章 想儿子想疯了么?第84章 大鸡公国(下)第91章 海上遇劫第52章 吹箫有风险第37章 宋代铁匠第262章 甩给沈毅第106章 开国第一案第157章 家中温情第283章 友好平等相处第279章 不干涉别国内政第146章 酱油党变身救美英雄第76章 钟百川来临第291章 别打了,我们投降!第164章 伤不起的象跑跑第113章 远交近攻第251章 再攻泉州第176章 大战前奏第50章 年终盘点第4章 不纳税第286章 炸营第271章 选举过程第236章 景教婚礼第141章 红袄巾大起义第59章 娈童癖?第83章 大鸡公国(上)第241章 百家不禁,唯禁儒学第106章 开国第一案第131章 差点骚乱第172章 哪来的孩子?第46章 扣子的应用第186章 战略研讨(上)第75章 太阳罗盘第249章 勒索船匠第275章 梅传艺点名第272章 第一次县级元老院会议第53章 泉州蒲家第23章 从一而终乡村版解释第139章 自我任命的外交大使第277章 与高丽先开一战第209章 消夜第10章 蜂窝煤引发斗殴第107章 千金难买我愿意第61章 教师问题(下)第54章 造船起步(上)第128章 强化国家认同第60章 教师问题(上)第70章 造枪造炮第56章 佃户引发的混乱第74章 蒲寿敏第121章 复式记账和法院改革第205章 议和达成第159章 土著降俘的安排第292章 你抓了我,就得负责第144章 杨妙真第145章 沂山交锋第90章 铩羽而归第19章 满载而归第24章 无限诱惑第252章 坐下来谈谈第140章 中都朝觐第150章 开禧政变第179章 烂仗第294章 走向南洋第33章 分钱第188章 飞天火龙(上)第12章 讨伐山林部族第130章 十三世纪的外科手术引发纠纷第232章 火烧红河口第190章 突然摆谱的陈雅第102章 颗粒火药第213章 逼沈素贞找男人第118章 回航第295章 岂有此理?第289章 血肉磨盘第163章 乌龙恋情第296章 和谐税第155章 国号年号第225章 不能用极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