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将军令〔一〕

自从那晚之后,种沂的郁结之气便散了许多。身边老兵作证,种将军再也不像先前那样,时不时皱着眉头,抱着长剑在月下沉默了。赵瑗自己也作证,比起他往日眉头深锁的模样,还是现在这副样子,看上去更令人安心一些。

西北茫茫戈壁,风沙烈,稗草折。

他终于下定决心出手了。

蓄养在朔州三年之久的西军铁骑,配以最精良的弓刀、最烈性的战马、最奇妙的两件利器,如同风卷残云一般,照着河套平原卷了过去。

两片小小的琉璃,便足以看清十里之外的草木枯荣。

一撮浓黑的粉末,便足以引爆一场惊天动地的劫难。

宋军从未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过,将西夏人打得嗷嗷惨叫跪地求饶。数百年惨烈的鏖战依旧历历在目,黄土地上透染了先人的血。但在这一日,在这三月的草长莺飞时节,苍茫黄土之上王旗猎猎,血色的骏马并着骁勇的武士,如尖刀一般插.进了西夏的国土。

是年春末,西夏东郡防线破,边关告急。

西夏王终于感觉到了恐慌,习惯性地想要找一个强援来依靠。他回到宫殿,殿中空荡荡的只剩下成安皇后和仁爱太子的灵牌。他的后妃皇子们哭作一团,拖着他的衣裳下摆,求他去向辽帝借兵。

但西夏王还没有蠢到极致。具有辽国血统的皇后和太子相继死去,西辽自己也乱作一团。现在去找西辽借兵,无异于自寻死路。

可是,天无绝人之路,辽国居然自己派人送上门来了。

西辽贵使是一位名叫萧斡里剌的将军,下巴有颗黑痣,痣上三根毛,相当好认。

萧斡里剌乜斜着眼,朝西夏王案几上拍了一张文书,上面统共二十八条丧权.辱国的协议。爱签签,不签拉倒。西夏王抱着协议在宫中垂泪了整整一夜,最终决定:不签。

第二天,萧斡里剌愤而西归。

第十天,西辽精骑三十万,撕毁了西夏国西郡的防线。

西夏国两线作战,两线告急。

西夏王忧愤满面,昔日亲手酿成的苦酒终于要一口吞掉。三年前对抗过宋军的那位大将主动请缨,领着西夏国仅剩的五十万精兵,浩浩荡荡地赶往河套平原。

但遗憾的是,宋军比他要快上一步。

大宋最最年少气盛将军,昔年种家仅剩的一支独苗,领着大宋最最精锐的三千铁骑,越过河套平原,将西夏军阻拦在了万里戈壁滩上。三千铁骑一字排开,俱是身高腿长、敏捷灵活的关陕武士,一身的黑衣黑甲,毡笠上束着雪白的缨,连长枪的缨穗,也全部都是雪白的。最令人畏惧的是,他们胯.下全都是一等一的良驹,其鬃如云,其汗如血,齐齐整整喷着响鼻,满是桀骜的烈性。

弓弩、长枪、利剑、大刀、汗血马。

年轻的将军面容冷峻,一双眼眸幽深如墨,透着嗜血的冷意。

种氏一族,五代戍守边关,血染山河。

五代亡后,唯余种沂一人耳。

死战,无他。

那一场仗打得惊天动地,每个说书人都评论说,以三千骑兵对抗五十万人马,无疑是自寻死路。但每个说书人最后都会说,种少将军居然胜了,而且胜得相当漂亮。

据说答案只有八个字:茫茫戈壁,贫瘠万里。

戈壁滩上除了胡杨林什么也没有,视野相当开阔;而同样的,戈壁滩上除了胡杨林什么也没有,三千骑兵可以自带口粮,五十万大军拿什么安营扎寨?

宋军:看!十里外有西夏的一股骑兵!

西夏军:看、看不到宋军……

宋军:轰!炸死一个算一个!

西夏军:刚刚好像听到了平地惊雷……

每一个经历过那场战争的西夏人都觉得,实在是太虐了。

这支宋军的速度太快。有汗血马的加成,他们简直就像是在西北戈壁滩上,安了一双翅膀。

这支宋军也实在太过全能。不知他们将军下了什么狠心去练的,上马是骑兵,下马是步兵,搬起石头就能充当盾牌,无论长弓强弩,通通都熟练得透顶。

最为可怕的是,他们每个人都配备了大宋最最厉害的神兵利器,古老的望远镜和改良版的火药。

而且,他们居然是宋国的骑兵!骑兵!!!

西夏人感觉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痛楚。

据说那支骑兵来去如风,缨穗如云,还给自己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飞云骑。

据说,那场仗打到最后,他们雪白的缨穗上透染了鲜血,齐齐下马,一字排开,对着大宋的方向砰砰叩头,悲歌号哭,令人闻之动容。

据说,飞云骑变成了西夏人夜里挥之不去的噩梦,而创造了这支骑兵的种氏少子,则被西夏人当成了止小儿夜啼的良药。“汗血马,饮长河;飞云骑,止夜歌;关山雪,胡杨落,抵不过长枪跃马墙垣颓破绕青萝。”据说这里头的“长枪跃马”,指的便是种沂种将军。

据说……

真是太多太多的“据说”了。

这些传说真真假假,大多成了说书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那一场胜仗却是真真切切的。宋国三千飞云骑,压住了西夏国五十万精兵。就算这五十万里头有水分,就算飞云骑占足了天时地利人和外带新式武.器……也足够成为一场惊世骇俗的战争了。

而这场战争中最耀眼的将星,则迅速进入了各方大佬的视线。

褒扬的旨意如同雪片一般飞来,破天荒地将种沂拔擢为正二品,这是大宋开国以来最年轻的高阶武官。每个人都在议论着他是否会走狄青的老路,转任枢密院副使,然后在一群文官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直到老去。

据说汴梁已经炸开锅了。据说官家已经心烦到想要迁都燕京了。

茫茫西北戈壁滩上,刚刚升官的种将军一把火烧光了胡杨林,冰冷地说了九个字:“断掉他们所有的退路。”

没有心慈,没有手软,只剩下漫无边际的国恨家仇,透着深深的血色。

随军西行的柔福帝姬皱了一下眉,说道:“我们剩下的东西不多了,只能勉强支持十天。”三千骑兵的粮草军械,基本都堆到了她的随身空间里。空间容量有限,能支撑半个来月,已经是极限。

种将军眉头深锁,抿着薄唇沉默不言。

兵贵神速,贵在势如破竹。若是错过了这个天时地利人和、外带舆论优势的绝妙时机,下一回,可就没那么便宜的事情了。

帝姬侧头思考了一会,提议道:“不妨我们退后几步,让后头应援的西军补上来?”

出兵的时候,种沂可不止带了三千飞云骑,还有三十万西军在后头等着。这支骑兵是王牌中的王牌,若是饿坏了或是累乏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种沂陷入了沉思。

第113章 大漠行(二)第87章 撕毁澶渊之盟〔二〕第15章 囚徒困境第15章 囚徒困境第56章 西夏联金第56章 西夏联金第80章 燕京第74章 最满意的事第30章 连环策〔一〕第105章 垂拱殿事第88章 撕毁澶渊之盟〔三〕第110章 黄河水清,天下安宁第38章 二帝迎归〔今晚还有一更〕第80章 燕京第24章 接着是燕州〔一〕第22章 拿下涿州〔二〕第56章 西夏联金第33章 连环策〔四〕第123章 新皇第90章 西夏之谋〔二〕第91章 西夏之谋〔三〕第27章 围炉夜话第11章 下套(二)第120章 觐见第102章 将军令〔四〕第3章 南渡第116章 关心则乱第75章 假死遁第95章 西征〔二〕第43章 燕云复〔三〕第56章 西夏联金第38章 二帝迎归〔今晚还有一更〕第109章 年少万兜鍪第86章 撕毁澶渊之盟〔一〕第22章 拿下涿州〔二〕第73章 宋俘南归第20章 仓皇北退第31章 连环策〔二〕第56章 西夏联金第57章 人不寐第108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47章 深山夜第4章 天子矫诏第94章 西征〔一〕第18章 北上涿州第8章 哀兵胜(一)第20章 仓皇北退第56章 西夏联金第24章 接着是燕州〔一〕第112章 大漠行(一)第105章 垂拱殿事第22章 拿下涿州〔二〕第6章 金营夜惊第25章 接着是燕州〔二〕第57章 人不寐第73章 宋俘南归第54章 黄河改道第93章 西夏之谋〔五〕第73章 宋俘南归第90章 西夏之谋〔二〕第93章 西夏之谋〔五〕第118章 风云际会(二)第116章 关心则乱第64章 凶残的文官第91章 西夏之谋〔三〕第121章 宫变第29章 欲尚主必先封侯第56章 西夏联金第5章 议金第72章 分而治之第33章 连环策〔四〕第67章 美酒有毒第99章 将军令〔一〕第46章 燕云复〔五〕第32章 连环策〔三〕第88章 撕毁澶渊之盟〔三〕第23章 拿下涿州〔三〕第107章 女书第101章 将军令〔三〕第108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33章 连环策〔四〕第120章 觐见第59章 素手挽天倾第10章 下套〔一〕第48章 细雨斜第40章 上京谋〔四〕第92章 西夏之谋〔四〕第14章 白银的正确使用方法第66章 上京宫宴第120章 觐见第11章 下套(二)第67章 美酒有毒第116章 关心则乱第6章 金营夜惊第1章 刘家寺第37章 上京谋〔二〕第68章 美人更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