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预祝胜利

整个大宋朝廷都忙的不可开交,各部军马在不断调动,为即将到来的北伐做着最后的准备。锦衣卫的军情像雪片一样飞向各个军事重地,一支支驻屯大军集结起来,截止到阳春三月的时候,已经有超过二十五万大军在各路出击地集合待命,还有超过三十万民夫完全发动起来,时刻准备支援。

二十多年来的第二次北伐,让全国百姓都充满了积极性,捐款捐物劳军,大宋慈善总会在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但将民间零星的力量组织起来,还利用自身的号召力,从民间招募大批郎中充当军医。

金国人的反应也很迅速,从去年秋末朝长江防线增兵八万之后,完颜璟亲自下令,将北线女真大军调动到南线准备作战,超过十万人的大军完成了从北到南的千里迁徙。双方不断进行着小规模的摩擦和试探。在淮南,在长江,在四川,在陕西,小股部队的接触层出不穷,胜负已经和大局无关。两个庞大的国家在准备着一场决战,就像两个高明的拳击手似的,在拳台上试探着出拳,待到有可乘之机的时候,再重重的挥出自己的主力拳。

锦衣卫在江北地区不断活动,鸽组的暗探们不知道联络了多少江湖豪杰,能人异士。江北大地已经有些渐渐平息的反抗再度风起云涌。这样的场面,当然是让金国人头疼,而让宋人十分开心。

在锦衣卫衙门紧张办公的韩风,接过一封标明了是‘加急’的信件,三下两下把信件拆开,看着看着,脸色就渐渐露出了喜色。

身边的简怀诛诧异的问道:“大人看到了什么如此开心?”

“蒙古兵西征了。”韩风放下信件,一溜烟朝门外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喊着:“给我备马,去枢密院,快,快!”

简怀诛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蒙古兵西征了韩风就这么高兴?按照习惯性的理论来说,不是应该蒙古兵和汉人前后夹击金国,这才是最有效和最省力的方法吗?让女真人腹背受敌,战果绝对要比大宋一家去打要高得多了。

这些原因,韩风却不能跟他们说的太清楚。宋和蒙古如今是结盟的状态,但是腹背攻打金国,那蒙古人占领的土地要怎么办?没有人会把到手的土地白白让出来。况且,蒙古人现在还在草原,等他们进入中原,见识到中原的繁华,他们还舍得走吗?

事实上,蒙古人的贪婪在历史上早已有了明证,他们攻打金国之后,就开始和汉人的战争,历经三位大汗,数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对江南的征服。不能和蒙古人一起攻打金国,要灭金,就要凭自己的实力,蒙古人只是牵制而已。

一口气跑去了枢密院的韩风,一冲进内院里便开始大呼小叫起来:“是时候北伐了……”

叫声嘎然而止,这些日子来,韩侂胄一直在枢密院里办公。所以韩风也就无所谓在枢密院还端着架势了。没想到,今天一冲进枢密院,率先就看到了几位官员和韩侂胄坐在一起,不知道在商议什么,韩风这副不顾仪容的样子,落在几位官员的眼中,显得很不得体。

不过,韩风的脸皮之厚,在大宋朝廷里也颇为罕有。停下叫声,放满了脚步,韩风脸上堆起一副天真无邪的笑容,斯文有礼的说道:“诸位大人,在下也是因为听到了天大的好消息,才这么不顾仪态的冲了进来,请诸位包涵,包涵……”

不包涵又能怎么样?韩侂胄板着脸喝道:“过来见过叶大人、魏留守!”

说起来,这两位也是熟人,叶琛,主管沿江防务,也是韩风手下叶东的大伯。手握实权,虽然和韩侂胄有些不睦,但那时政治上的分歧,与私交无关。而魏留守就是魏子兴,建康留守,掌管长江东线防务,整个东线驻屯军的留守司都在魏子兴的控制之下。

韩风恭恭敬敬的走上前去与两位大人见礼。

魏子兴微笑道:“韩指挥使怎么一进来就说北伐的时机到了呢?”

韩风从怀里取出信笺,双手递给韩侂胄,一边解释道:“蒙古军西征了。”

看到叶琛和魏子兴迷惑不解的模样,韩侂胄给韩风使了个眼色,要他详细解释一番。韩风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蒙古和西域大国花剌子模交恶,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辱杀蒙古使者。蒙古大汗铁木真倾巢出动,以赤老温为先锋,率十个万人队西征花剌子模。同时,留下得力干将木华黎主管草原防务……并且,木华黎已经率领五个万人队进入西夏国土了!”

“西夏……”叶琛和魏子兴对视了一眼。老成的魏子兴由不得问道:“蒙古人未免太狂妄了吧,十万人西征花剌子模,虽然我们大宋没有和花剌子模打过交道,但是也曾听闻人说过,花剌子模在西域是大国,国土面积甚至要超过大宋鼎盛时期,军队带甲数十万之多。区区十万蒙古兵就敢西征?”

十万算什么?韩风叹了口气,数十年后,拔都三万蒙古军就敢一路打上欧洲,大半个欧洲都颤抖在蒙古铁蹄之下。

这些未来的事儿,没法对他们说,韩风只得解释道:“蒙古兵出征几乎不用多少后勤支援,他们原地掠夺,以战养战。所以很少担心补给线的问题。而且,蒙古兵来去如风,他们只在意歼灭了多少敌人,至于城池……他们要来也没有用。如果开城野战的话,花剌子模的军队绝对不是蒙古军的对手。去年十万金兵进草原,只回来了三万人,便是明证。”

叶琛忍不住问道:“那何不等铁木真班师归来,约他前后夹击金国呢?”

韩风想了想,还是把自己的担心说出了口:“当年我们大宋约女真人一起攻辽的时候,可曾想到女真人会顺势南下?蒙古兵凶悍更胜女真人,所到之处以屠城为乐。假若我们不作为敌手也就罢了,要是成为敌人,岂不是引虎驱狼?”

想到当年女真人灭辽之后便南下的往事,叶琛和魏子兴都变了脸色,尤其是魏子兴,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南渡之时,他还是个少年,对那一番耻辱记得十分清晰。

过了半晌,魏子兴才缓缓开口道:“韩风贤侄所说也的确有道理。我们汉人是礼仪之邦,讲究信诺,但那些草原人,会不会重然诺?我们都没有把握。再说,国与国之间的和平,是要靠实力的来衡量的!“

魏子兴没有多说,但是每个人心里都很明白,强汉盛唐之时,外族只求汉军唐军不要打过来就心满意足了,哪里敢随便来侵犯边境。但是当国家消弱的时候,依靠一纸合约来保障国家的和平,这不是笑话吗?女真人多少次撕毁合约进犯宋人?

“打仗的事,我身为右相,不能给予太多意见。从战略上说……”韩侂胄缓缓说道:“东线和西线并进是十分稳妥的举动。我们大宋的水师占据了水面上的绝对优势,按照兵部和枢密院制定的作战计划,水陆两路并进,水路没有任何问题。陆路就交给前方将领自行判断局势。”

叶琛和魏子兴一起点头,韩侂胄这个态度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大宋建国以来,外行最喜欢指挥内行,譬如赵光义那个魂淡就曾经给部下画阵图,要求部下一定要按照阵图去打。结果被李继隆变更了作战计划,取得了大胜。既然打赢了,赵光义也就没有追究李继隆的责任!

可想而知,要是李继隆坚定不移的执行赵光义在千里之外制定的作战计划,会被辽国人打得多惨。

将领在前方面对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可以说每一个决定都直接决定着千万将士的性命。后方的枢密院和兵部给予一个大略的战略指示,比方说务必攻克某些重镇,又要在大约什么时候和友军汇合。这样的指示对于将领并没有太多干扰,同时也给予他们顺机应变的权力。

“前锋用哪一路兵马?”魏子兴问道。

前锋事关大军士气,通常用的都是最精锐的兵马,最勇敢善战的将领,方能一往直前,打出军队的士气,为后来的战斗提高信心。所以,前锋军责任重大,叶琛和魏子兴都有心目中的人选。

韩风接口道:“前锋……官家和我说过,这次北伐,御营兵马也赶赴前线。先锋军就由荆小乙都指挥使率领铁甲军担任。除他本部铁甲军之外,另外从御营选拔两万骑兵,全部交付给荆小乙都指挥使。”

叶琛和魏子兴一听居然是鼎鼎大名的荆小乙担任先锋军,那自己的人选就不用拿出来跟他比较了。铁甲军贵为大宋第一强军,在拥有充分实战经验的荆小乙手中,自然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威力,给予金人以沉重打击。

“既然如此,我们就各自返回前线备战了。”叶琛说道。

韩侂胄微微一笑:“预祝胜利!”

------------------------

昨天因为外出晚归没有更新,今天三更万字,明天同样三更万字补更。

感谢捧场书友的支持。谢谢大家!

第三十一章 罢工潮第六十六章 叛变第四十九章 坦白从宽,牢底坐穿第七十五章 奇葩的西夏第五十三章 他的演说第七十八章 会心一笑第五十二章 潘多拉宝盒第十五章 围捕第八十一章 决战前夜第六十章 一头雾水第六十七章 官道佳人第三十六章 川中天下第二章 自古多情空余恨第四十九章 坦白从宽,牢底坐穿第六十八章 心有余悸第三十九章 再见佳人第三十章 三大政策第十一章 苦心第三章 初次见面第二十九章 瞎子和聋子第八十一章 决战前夜第二十三章 罪魁祸首第五十九章 重返临安第六十二章 贵客楼第二十九章 瞎子和聋子第三十七章 那几天第十七章 浮出水面第七十二章 攻心第四十二章 攻心为上第三十八章 花钱第六十一章 群芳院第二十六章 入川第二十七章 广而告之第六章 吃空饷第七十六章 唯一的选择第二十六章 入川第四十七章 谈判第三十六章 闯宫第十九章 微服第七十九章 拔你的剑第七十章 各自有任务第七十五章 两虎相争第四十五章 监司风云第三十四章 戈然而止第五十七章 韩家大少第四十六章 胜利大逃亡(四)第十一章 草原英豪第十七章 诱第五十二章 杀死韩侂胄第五十一章 探牢第六章 生死一线第六章 不安分的夜(三)第七十二章 一树梨花压海堂第十一章 东果阿倮第五十三章 比赛第六十九章 让石弹飞第四十五章 鱼与熊掌第五十章 无路第七十二章 一树梨花压海堂第七十九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六十九章 谁非礼了谁?第三十二章 出征第七十二章 一树梨花压海堂第五十三章 他的演说第三十四章 戈然而止第三十九章 谁会倒霉?第四十九章 一字记之曰第七十五章 奇葩的西夏第三十八章 德寿殿的秘密第三十七章 那几天第二十四章 英儿扎布第十九章 微服第五十四章 死贼秃第五十一章 探牢第三十二章 杀机陡现第七十五章 天知道第七十一章 走吧第三十五章 临安大乱第二十七章 塔里忽台第三十章 游街第五十五章 叶琛的要求第五十五章 叶琛的要求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真心话第四十三章 西湖议事第十一章 合作第十六章 放虎归山第二十七章 海上遭遇第二十八章 海盗的可能性第三十二章 赵飞监司第八十一章 生力军第四十七章 谈判第三十章 三大政策第二十三章 求援(下)第六十八章 炮战第二十七章 塔里忽台第五十七章 韩家大少第四十六章 嫣然一笑竹篱间第五十五章 暴风雨之前第七十五章 围追堵截第四十九章 回不去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