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墙头草西夏

战事依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宋军迅速平定中原,随即北上。在幽州连番大战一个多月,终于攻克这座二百多年来都掌握在异族手中的雄城。西线战事平淡无奇,辛弃疾和吴曦扫荡西北,随即挺进西夏。

西夏就像一块香喷喷的肉饼,蒙古人和宋人都要抢,西夏军队疲于奔命,到处救援。说来也奇怪,在西夏的利益,是蒙古人和宋人都要争取的。但是双方似乎有某种不成文的默契一般,蒙古人在北线不断骚扰,宋军从西线节节挺进,相继攻克西夏好几座大镇,悄然对灵州形成包围之势。

春去夏来,夏走秋临。长达一年的战事,在冬天到来之时,渐渐平息下来。已经筋疲力尽的西夏人得到了一丝难得的喘息机会。宋军不再紧逼,牢牢控制着已经握在手中的地盘。而,蒙古人,早已转回草原过冬。

乞颜部热火朝天,西征归来的铁木真部各路人马收获颇丰,一年来,蒙古铁骑把花剌子模踏了个遍,摩诃末迫于无奈,逃亡去了一个小岛。铁木真掠夺了大批财宝奴隶,返回草原上。

回到草原之后,部将们忙着张罗把战利品分发下去,而铁木真却带着木华黎,两人两骑,一溜烟跑了出去,卫士们远远跟着,不敢打扰两人。

铁木真勒住马头,听取木华黎的禀告,威严的面孔不动声色,淡淡的说道:“韩风果然是这么说的?”

木华黎肯定的点了点头:“大汗,木华黎不敢擅自主张,等大汗回来处置。”

铁木真悠然长叹,马鞭轻轻抖了个鞭花,缓缓说道:“木华黎,这件事,你做错了。”

木华黎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听见铁木真这么说,疑惑的抬起头来。铁木真淡淡的说道:“你是我部下大将之中,最能独当一面的人。所以,我西征之时,放心的把后方交给你。但是这次你判断错了时机。”

“宋金大战的时候,长城防线空虚。你的部下人数虽然不多,只有两三万人,却已经足够捣破长城线,最好能够控制大同至晋阳一线。这样的话,虽然我人不在草原,但是你已经可以保持战略优势。我们蒙古人进可攻退可守,兵锋出雁门关便是中原腹地,绕道进攻西夏也未尝不可。当我们手中把握着主动,韩风就一定会和我们谈。你求稳为主,从西夏是掠夺了不少好处,可我们蒙古人骑射为生,占据了城市意义不大,总不能把本来就不多的兵力,拿去驻守各个城池。打下来,抢了财物和奴隶,转眼间又要放弃。辛弃疾和吴曦,包括韩风都是极为聪明的人,他们的行军是配合我们的进攻,在你攻打西夏的时候,他们用兵弹压西夏援军,断绝粮道,迫使西夏人不得不出城跟我们蒙古死战。而你战胜之后,又不要城池,宋军就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入城市。”

“回过来说,完颜襄在长安和吴曦对峙的时候,完颜璟正在许昌和韩风对垒。女真人两大兵力分别被宋人牵制,这么好的机会,你坐视他从眼前溜走,没有控制大同晋阳沿线,也可以突袭千里,占据幽州镇州一线。换了我是韩风,也绝不会跟你谈的了!”

铁木真的话虽然说的不重,但是木华黎还是隐约听出了大汗的不满。木华黎自己也是有苦说不出,宋金大战之时,他有两个选择,要么是突破长城线来浑水摸鱼,要么是进入西夏,捞取好处。但韩风怎么说都是铁木真的安答,这当儿突破长城线,又不肯交还宋军的话,无疑于是马上要和韩风撕破脸。

天威难测,铁木真的心思,谁也不敢去猜,万一铁木真是想继续和韩风做好安达,自己就成了千古罪人。去西夏捞好处,的确捞到了不少。无论是金银财宝,还是粮食马牛,包括女人奴隶,收获极为丰富。如果从战果上来比较的话,木华黎的选择,绝对是正确的。

但是铁木真要的是战略主动权,他从不喜欢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只有掌握主动,才能占据优势和对手较量。无论是要打,还是要和,都是铁木真说了算,这才是大汗的性格。

木华黎想了想:“现在进入长城线肯定是来不及了,大汗的意思是……”

“西征的时候,很多人都亲眼看到,花剌子模很大,有很多个蒙古草原这么大,可花剌子模这么大的国家,却没有中原富有。我们没有去过江南,但是也知道女真人治下的北方,已经足够让我们羡慕的了。他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江南听说要比北方更加富庶……这样的地方,我是志在必得。”

铁木真说着话,缓缓闭上眼睛,似乎想到了什么。

木华黎能隐约猜到,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蒙古人急剧膨胀的军力和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完全不成比例。往北还是往西的意义都不是很大,那里有广袤的土地,却很贫瘠。那块不知名的北方大地,荒原千里几乎找不到人烟,这样的地方,占据了又有什么用?

中原和江南就不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土地肥沃,财富充足。打下宋国,顶的上打下十个八个花剌子模。就算韩风是好安达,那也只是铁木真还弱小时候的事儿,现在铁木真强大了,野心不止于此,又怎会让安答的名头牵绊住自己?

札木合也是他的安答,也是草原英雄,最终的结局两人还不是对撞在了一起?为了争夺草原霸主的地位,就算是亲生兄弟也顾不得了,何况是结拜兄弟?

“出兵需要理由,攻打西夏也就罢了,对抗宋国这个庞然大物,需要精心准备。”木华黎小心翼翼的说道。

铁木真沉吟道:“就从西夏入手吧,开春之后,全力进攻西夏,务必让李纯祐举国投降!”

这是个很直接的办法,西夏的国土,宋人也很想要。那么在争夺的过程中,就无可避免要和铁木真遭遇,发生摩擦。而蒙古人最擅长的就是骑射作战,以骑兵的机动性取胜。在西夏大片适合骑兵作战的土地上,宋军的骑兵可不是蒙古人的对手。以机动力量,不断歼灭对方,最终形成绝对优势,是铁木真一贯使用的战术。这也是蒙古兵往往以少胜多打出很多经典战役的根本原因。

“我们也不能为了眼前而作战!”够胆子在铁木真面前这样说话的人,还真没有几个,木华黎就是其中之一。

“进攻宋国和打西夏不同,西夏朝政腐朽,之前他们和女真人大战,军队损失惨重,这些年来,军队内部也糜烂不堪,战斗力不值一提。西夏的国土也不算很大,我们突然发动进攻,战略地形也完全适合我们蒙古骑兵展开。可和宋军作战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铁木真饶有兴致的看着木华黎:“那你说说,怎么是两回事?”

“宋军目前占据长城线,从东到西沿途有雄关把守,我们的骑兵不善于攻城。至于像宋军那样,有八大战车之类的攻城利器更是缺乏。一旦面对雄关,就难以攻克,当然,我们也可以绕道深入内地作战。以战养战,就地解决补给。但问题是,我们要在完全陌生的地方作战,语言不通,水土不服。汉人始终是汉人,他们对蒙古人的进入会抱有很大的抵触,不会欢迎我们。骑兵在内地游荡作战的时候,首先就是多山,跟着黄河淮河长江等地,对于我们没有水军的先天缺陷更是难以克服。贸然进兵,胜算不大。”木华黎谨慎的说道:“大汗如果只是想要北方土地,或许还可以成功,想要吞掉宋国,太难了。”

“是啊,女真人跟宋国打了那么多年,长江还牢牢握在宋军手中。宋人的水师的确可见一斑。他们的步军和骑兵,刚刚经过大战,士气高昂,作战经验也有。事实上,我仔细想过宋军作战的方式,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什么现象?”木华黎追问道。

铁木真缓缓说道:“自从海陵王南征之后,在人数相近的时候,宋军绝对没有输给过女真人。可见,宋军的兵员素质和训练,也在不断提升。女真人当年也是天生的战士,不是有话叫做‘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话有些吹嘘的成分,可也相差不远,天祚帝的二十万大军被完颜阿骨打,打得落花流水。如今,女真人在不断腐化,汉人不断强大,双方战士的单兵作战能力已经差不多。”

“宋军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他们拥有四十万大军,在北伐成功之后,收编原江北汉军和义军,军队还有进一步扩充。他们也有足够的军费和补给来支持一场长久战争。我们的希望就在于西夏,看看西夏这个墙头草,到底是顺从哪一方?”

第二十一章 借花献佛第六十四章 试探战第四十四章 韩风在哪里第四十五章 鱼饵而已第七章 惊人真相第五十七章 韩家大少第二十五章 火攻第六十章 一头雾水第四章 不安分的夜(一)第十八章 大好青年第二十四章 英儿扎布第十四章 兵来将挡第二十八章 打不能打第四十一章 止谈风月第四十四章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第八章 不安分的夜(五)第四十二章 送神难第八章 宇文大善人第二十四章 二十七岁的破鼓第四十三章 胜利大逃亡(一)第二十六章 两个少年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五章 律法和真腊国情第六十三章 拆——威力无穷第四十六章 案情真相第二十七章 敲竹杠第十四章 你的智慧很难理解第四十五章 胜利大逃亡 (三)第二十八章 绍兴知府第四十六章 求见第七十七章 对面不识君第六十八章 小姐脾气第八十七章 指点江山第三十章 游街第四十二章 送神难第七十五章 皇帝赵昚第三十四章 无法和尚第五十一章 手掌心第七十五章 围追堵截第七十七章 毫无希望第七十六章 唯一的选择第三十章 三大政策第七十二章 如假包换第八十七章 指点江山第四十八章 莳花馆第四十七章 鱼死网破第二十八章 海盗的可能性第五十三章 比赛第九章 出门十步者,死第十五章 围捕第十一章 凶手第三十八章 德寿殿的秘密第五十九章 找事第四十六章 嫣然一笑竹篱间第十四章 并肩作战第七十九章 疏而不漏第七十九章 一拉一放第三十三章 权力下放第二十章 初入军营第七章 不退反进第二十七章 史定波的投名状第三十八章 德寿殿的秘密第八章 跟我走,去杀人!第十一章 意外第二十章 窃玉偷香第四十八章 莳花馆第九章 金銮殿上第六章 金军大营第四十四章 预祝胜利第四十七章 鱼死网破第二十二章 给我一个帮你的理由第六章 吃空饷第七十八章 惊变第九十二章 妖艳的火第四十三章 拜托第八章 自古忠臣难做人第五十四章 以身为饵第二十六章 宁杀错不放过第二十二章 为何帮你?第三十章 逢林莫入第四十五章 传檄第七十八章 会心一笑第六十四章 自己的麻烦第五十七章 韩家大少第六十八章 心有余悸第四十二章 最后一战第六十八章 小姐脾气第六十九章 合葬第四十五章 大雪天第六十二章 宇文良第六十八章 相逢何必曾相识第三十章 游街第八十五章 决战之后第十二章 天亮了第六十九章 让石弹飞第四十六章 金国王妃第六十九章 让石弹飞第五十五章 绯红夜第二章 帷幕揭开第七十八章 李遵顼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