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生产V16

六月,冰箱厂还是增加了一条生产线。

冰箱这项产品生产搬到工业区后,就有了新的厂长和副厂长。副厂长是大学生,厂长是地方单位的一位主任调过来的。而像这样地方单位调到厂里来当领导的,属于很正常的情况。而且也是有利于工厂的发展的。

像地方单位过来的,并不代表过来了就跟以前断了关系。该有的人脉还是保持着的,多少能给工厂带来一些便利。

增加生产线,是冰箱厂厂长和分配的领导班子开会决定的。然后上报到杜主任那边了,现在杜永康已经不在汽车厂这边了,直接到园区那边当主任了。后勤部的张主任倒是跟罗成一样两头跑。

冰箱需求量大,主要是上面省区里做人情的购买票,每个月就要不少。而且这年头知青时代还没来,有些背景不好的,其实钱还真不少。一台几百块的冰箱而已,对一些有钱的人来说真不算什么。

这冰箱已经开始在南方城市销售了,像义安和苏浙地区也开始真正的有些热了。沿海一些炎热城市,在六月就已经正式进入夏天了。

上面省里要做人情,要票,这是惯例。就像义安城大小单位和企业,那么多自行车,这自行车票哪里来的,难道是个人跑去自行车厂讨要来的嘛,还不是分配来的。

罗成本来只想指定一些城市先售卖的,先经济好点的城市,明年再扩张点。如果是以前义安这样的城市,肯定是不会安排货车带人去卖的。

但现在,有些城市你不去卖,并不代表人家不知道你有冰箱卖。别的不说,哪个城市没有在修养的干部和领导呀,就算单位和企业不买,这些老领导和干部得先安排上吧。

还有一些住大院房的,房子都跟人家配了,还会差你这一台冰箱和空调。

甚至四九城那边都有人打电话来了,骂汽车厂这边没有政治觉悟。你是想的好,四九城在北方,热起来没其他城市快。但你得想想,其他城市都有了,四九城这个中心城市竟然还没有,而且四九城大院多,领导多,你要对老百姓销售,可以等到七月。但是现在,立刻马上给四九城送货。

接待外宾的地方,优先摆放冰箱安装空调。

现在摊子大了,电话都直接打到冰箱厂和空调厂的,担任冰箱厂和空调厂的厂长,除了开会上报,他们是真顶不住压力。

罗成本来就不喜欢事事过问的,之前一个城市安排几百台空调和冰箱,在冰箱上面,他是感觉六百五十块一台,没多少人买的起的。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这就跟考试得分一样,有人考试得九十八分,差两分就满分了。跟得满分的比好像就差一点。但在得满分的人眼里是因为总分只有一百分,而不是他只能得一百分。

就像有些人得努力攒一年的钱才能买辆自行车。但有些人买自行车,只是因为自行车只值这样多钱,要是再贵一些,该买的话依然会买。

罗成其实是不知道历史,何况正常人在后世哪里会去查看当年冰箱上市,有多少销量呀。在冰箱开始销售的时候,一直就是供不应求的,甚至在八六年的时候,平均一个月生产八万台,都无法满足需求。

就算八六年已经改革开放了,但那时候除了做生意的,普通人工资就算涨了,要买台冰箱也很吃力。雪花的冰箱一开始就卖上千块,要知道八零年代初,工人工资依然是几十块一个月。就算八六年,工资年薪大部分城市也就一千块。

而再比一下现在,冰箱其实大部分还是被企业和地方买去了。流入市场被个人买去的,最多几千台,而价格的话,也比改革后的冰箱便宜近一半。

就算年代不同,但你月产一两千台,跟人家月产八万台比,差距也实在太大了。人家八万台都供不应求,罗成这几千台,如果不是年初就开始生产积累库存,想给十个城市铺货都难。

罗成想学别人来饥饿营销,但不能真的太饥饿了呀,搞的那些跟车卖空调的高中生感觉太轻松了,卖完了又不能立刻回义安。因为跟车的都有采购人员,要采购当地一些特产回去。这就让高中生基本上是卖几天然后休息几天。

至于装空调的,就没那么轻松了,到了一个城市就忙个不停,都是跟单位和企业领导安装。一个人一天就要装几十台。得配合敲墙的和填补水泥的泥瓦工,也有直接装窗户上的,那就要木工来修改窗户了。

而这样的采购方式,最直观的就是,在食堂的窗口里,已经出现了卖水果的。

现在汽车厂的工人,觉得工资不够花。别说工人了,就算一些师傅,工资五六十的,都觉得不够花。

以前是没地方花,不舍的吃,不舍得花。但现在是有地方花了,反而感觉钱不够了。

就比如一个学徒工,工资二十不到,食堂里的一斤不要票的主食买不买,早晚各一斤就是两斤。吃米饭的话,也三毛五左右。总要吃个二分钱的菜吧,要是食堂有荤菜,买不买,不要票的,其他工厂一个月难得吃一回。汽车厂有荤菜了,难得还不抓紧买。

所以平均伙食一天四毛钱不过分吧,然后就是内部可购买的大米,就算是学徒工,也能买十斤,不买是傻子。这上面每个月一块六毛五没了。

再算个人定量,柴米油盐,粗细粮三十斤左右,四五块钱得花。

现在就出现一个局面,哪怕一个学徒工在工业区上班,一个人能弄到的粮食,都够几个人吃的了。但真去弄了,随便算一下,没钱了。而年轻人,总要有额外消费吧。工人基本上每个月能领到一张电影院的电影票。免费看的,但去看电影,啥都不吃嘛。

义安这边种向日葵的少,瓜子产量不到,但有地方有呀,现在汽车厂的业务各城市跑。罗厂长又特别喜欢弄各种吃的喝的。不要副食品票的瓜子,了解一下。一两分钱一小袋便宜着勒。

还有溜冰场,没结婚的小伙子爱去玩,那边有好多好看的小姑娘也在玩。

还有美食街,汽车厂有美食卷发,也是福利。谈对象的人,经常往那边溜达,有卷就便宜。没卷就要收票,导致现在一些人去约会,都问工友借卷。一些年龄大的人,每个月手上的卷都是被别人讨要走的。

现在水果一搞,中年人和大龄老师傅,买个水果回家,自己和家人都尝尝还是舍得的。而汽车厂还有各种大件票,技术高的师傅还是比较好获得的。弄一个大件就得花上百。以前有钱多,也不舍得买,因为粮食经常不够吃,得备着钱去鸽子市买。如今粮食不愁了,钱多了,心思也就多了。

罗成其实也没有想到,发各种卷,反倒是促进了各种消费。其实罗成也不想搞这些卷的,但不搞,就是带头违反政策,上面施行票据购买,你取消票据,就是唱反调。食堂其实搞吃饭不要饭票,那也是在内部搞。等美食城完善后,没有发的美食卷的,在美食城里吃饭一样是要粮票的。

当然了,职工有了闲余的钱,也不可能全部到汽车厂开办的地方消费。在粮食有保障的情况下,不少人开始讲究家庭条件了,比如最平常的东西,桌椅板凳。小孩的学习用品,还有日常的生活用品。比如碗筷,就像罗成还没参加工作的时候,招待亲戚的时候,还要自带板凳碗筷。

因为工资不能涨,在工业区上班的职工因为生活逐渐好了,家里条件都有明显的改变。起码在吃饭上面不会跟以前那样吃碗饭还要算计着能吃多少来了。

而且这年头的人,为子女和父母花钱还是舍得的,为自己花就不舍得。汽车厂这边附近的路灯加装了不少,用点都是通过汽车厂,其他地方的路灯很远才一盏。只能大概看方向看不了人。

而且这年头的人,为子女和父母花钱还是舍得的,为自己花就不舍得。汽车厂这边附近的路灯加装了不少,用点都是通过汽车厂,其他地方的路灯很远才一盏。只能大概看方向看不了人。

比如晚上人走在路上,你只能看到前方有光亮,但自己人不在路灯下面,周围还是黑漆一片。所以哪怕在有路灯的情况下,晚上行走在路上都不是很安全的,特别是女子,谁也保证不了在某阴暗出突然冒出一个歹人。

而汽车厂附近不一样,根据间隔距离,确保了整个道路上的光亮。起码路边上想蹲一个人就不容易了。

不光是汽车厂,从汽车厂通往工业区的,包含工业区所有地方,都会建设路灯。保证夜晚十点之前都通亮。十点以后只保障生活区路灯亮。

罗成倒是不在乎这些电费,而是电也是资源,得为国家节省。否则有路灯就晚上直接到天亮又如何。

更主要一点,现在晚上出来逛街的人几乎没有。就连溜冰场也是九点关门,实际上还提前五到十分钟喊溜冰的人,要到点了,早点收拾东西,交还溜冰鞋走人。

世界变到六十年代,罗成已经待了八个多月了。参加工作到结婚,竟然在八个月就完成了。他感觉世界应该不会再变回去,也不想在变回去,变回去的话,他这样的屌丝,去哪找女神级的老婆呀。

但要说不怀念后世的时代也是假的,网络,娱乐,明星等等。所以工业区他在努力搞的建设,就是为了尽量靠近后时代。哪怕没有网络什么的,起码吃喝方面,还有晚上多少有个地方逛逛也不错。

所以最近他是对工业区的生活方面发展挺上心的,对于国内局势是没心思关心。但有时候不是你不关心就可以的,茜茜的父母是部队里的人,爷爷是军工研发大佬。就算罗成不主动了解,也有人主动告诉他。

对越,已经开始支援二百三十个营的军事装备了。后方支援还是用普通卡车,前线支援用闪避着。

而在阿三那边,实在是跳脱的不行,好像准备要开战了。

听到要对阿三开战,罗成有些纳闷,说实话,他是一个军事文盲。解放后的战争,他只听过抗鹰酱援朝。死的人多,听说过。对越~~如果没人提起,他都想不出在越方面还有战争。对阿三,罗成是彻底懵了,竟然跟阿三打过‘架’。

罗成一直以为国内从解放后,就没有了战争呢,不是和平发展了六十多年嘛。

而戴天德之所以跟罗成说这些,目的一个,装甲车的发动机是罗成设计的,也知道怎么生产。直接发布了协助任务,替军工厂生产发动机。十六杠大型发动机,一台发动机重量就很重了,烧油跟烧水一样。

迫不得已,军工厂那批之前组装发动机的人,要全部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了。而这加工的任务,罗成是直接交给赵主任负责。增加新的生产线,全力开工。

其实选择让义安汽车厂生产装甲车发动机,上面也是讨论过的。义安属于内陆,这发动机生产出来,光运输就很吃力。一般的情况下,就是就近生产,找一些单位各部件下单制作,然后军工厂只负责组装的。

但汽车厂有一个目前所有厂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汽车厂有很多大货车。而且载重量和速度,根本不是济城那边才刚勉强仿造成功的加车头才九米长的车能比的。

加上汽车长的货车现在在很多大城市到处跑,很多小孩看见了,都说火车跑到马路上了。很到单位想问汽车厂买这样的货车,但汽车厂目前只自用,要买的话,得等,起码等几个月后。

也就四九城那边,有些霸道,直接强行扣留了汽车厂一辆送空调的大货车。而扣留了汽车厂的车不说,人家还打电话把义安这边上面的省区领导给骂了。

人家济城在今年二月份,也是在刚过完年,从新试制了几台货车。总结了上次失败的原因,基本细节都做到位了,然后这次试车也终于通过了测试。再然后,各地大量报道,国内终于有了自己生产的货车了。

而你他娘的,如果不是让汽车厂送冰箱和空调来四九城。人家都不知道你都直接搞出了十二米的大货车,最主要的是还不是仿制的,车比人家大,跑的还比人家快。

人家的自主生产,还是要依靠向各企业采购部件。而汽车厂呢,除了一开始在天户定了一台船用发动机。现在发动机都是自产的,水箱油箱也是自己设计自己生产。

不扣你的车扣谁的,直接扣住了车,在四九城那边人家在找记者主动给汽车厂报道这十二米的大货车。甚至直接放在了某展示区,供人参观,这是国内工业新的成果,我们在迎头而上。

汽车厂有‘大型’货车,这是军工业让义安汽车厂加工V16柴油发动机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就是,罗成是半个军工人,发动机是他设计的,也会组装。省的军工厂把发动机分解成各部件,然后再找其他企业加工了。

罗成问戴天德,自己接了这订单有没有什么好处。要知道这订单发过来,那边早就把各部件的成本核算的很清楚了,到义安汽车厂这边,还真没多少利润。生产那么大的一台发动机,光发动机就上吨了。挣的利润还不如一辆三轮货车。

其实生产V8发动机就够闪避者装甲车使用了,毕竟单纯的闪避者跟后世装甲车拳击手比,已经减少了几个模块了,自身重量也轻了很多。但谁让罗成把拳击手的其他模块设计图留给了617厂的人呢。

人家都说了,等最近的事件处理结束,其他几个模块也会改造开发出来的,罗成设计的另外几个模块非常有用。所以为了以后便于改造,发动机还是一步到位,直接V16。

戴天德一直认为罗成不适合在部队,不适合在军工业。就凭罗成这主动要好处的行为,根本就没有一点奉献精神。何况订单发给汽车厂,又不是不给钱。不过换句话来说,除非一直长期让汽车厂生产这款发动机,否则那些利润,还真不够汽车厂增加的生产线的钱。

当然了,增加了新的生产线,也可以生产其他型号发动机的,在罗成那边亏是永远不会亏的。

最后,戴天德告诉罗成,这明面上替军工业加工东西,没什么利润。但实际上,这是在混资历。是军工业在给汽车厂这边背书,如果以后有人扰乱汽车厂或者工业区的生产。罗成是可以借用这合作关系,直接去当地部队调人来的。

影响普通企业生产和军用设备生产,性质完全不在一个等级。到时候工业区真有什么乱子,哪怕跟生产装甲车发动机没有关系,你也可以来一个指鹿为马,指鼠头为鸭脖。真想把人往死里整,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罗成不是想要新的钢材嘛,用在这发动机上肯定是可以直接申报到的。然后再顺带把自己的那点需求量申报上去,人家考虑到这次为军工方面的贡献加自身需求的确是提升性能上面,基本上会同时批下来。

如果没有军工发动机这事,就算申报了,要批下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获得。

所以这事情呀,别说还有一些利润,就是没有利润,也得做呀。

第二百四十三章 叉车厂的人有问题第二百六十八章 戴天德第一百一十八章 广撒网第三百零三章 礼品第二百九十四 被点了第322章 要算帐了(最后一次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三章 轧钢厂主任有点问题第一百八十七章 游街第一百九十七章 师生关系第四十三 招待餐的规格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式发动机启动第二百九十一章 生产V16第五十七章 罗工第二十九章 班车票据也有贩子收第一百九十三章 悔呀第八十八章 别人什么时候凭票买我们的(加更)第二百一十八章 想出口要粮食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额不够了第三十章 街道办第二百一十一章 要不要军工厂第二十九章 班车票据也有贩子收第339章 回到镇里(快完结了)第八章 一锅方便面汤第一百五十一章 先搞模型第二百五十一章 直接开口要第318章 辞去区长职位第三百零二章 弟媳娘家的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要啥舒适感第一百三十九章 美滋滋第二百七十七 拍电影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额不够了第一百零六章 汽车来迎亲第五十一章 发烧半路上就凉了第九十六章 发动机响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准备走出义安第六章 救济与一袋花生周二最后一天统计加更打赏数据。二百一十九章 辅导员,工会第十四章 粮食的换算(求票和收藏)第二百六十九 拳击手装甲车第一百一十九章 没证明,被控制第一百三十四章 犯啥事了第三十七章 问路被大妈反盘问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产叉车第一百七十七 拜访(最后一天求月票了)第二十七章 手电筒第一百五十九章 汽油发动机数额被卡第二百二十七章 要诈尸第二百七十四 扩张第二百三十五章 级别升一级第二百九十五章 找出路第七十章 罚扫厕所第一百七十二 医务,会计第一百九十章 妇联送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张床上人没拿下第八十五章 五十斤肉票(加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吃了个‘憋’第二百零一章 招待加班工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第一次出手帮邻居就一个大雷第四十六章 妈能求你个事不第二百九十九章 第一次合作第二百八十四章 项目快速通过第一百七十四 带人回龙阳第一百八十三 厂房开始修建第二百零一章 招待加班工人第七十五章 壮志未酬身先死第八十六章 二哥劝你带镰刀第一百六十六章 招技术工的方式第二百五十三章 准备推出方块车2.0第一百八十三 厂房开始修建第一百五一章 在车间签到一次第一百八十三 厂房开始修建第七十二章 组装与改造第二百六十二章 过完年了第一百章 姜还是老的辣(加更)第三百零四章 工业区以后的人事安排第七十五章 壮志未酬身先死第二百九十章 新材料出来了第一百四十章 被征用,买车者倒霉第一百六十一章 招临时工第四十三 招待餐的规格第二百一十章 榜样第七章 主心骨第六章 救济与一袋花生第二百五十二章 溜冰场第六十二章 只是打了个照面问一个问题,没查到资料第一百六十四章 城市闲散人员第二百七十一章 等罗厂长回来第一百三十八章 姜组长不屑为伍第一百一十六章 开始设计第五十七章 罗工第二百五十一章 直接开口要第一百六十六章 招技术工的方式第二十七章 手电筒第一百五十四章 55式军官米黄大衣第二章 粮食太精贵第九十二章 能吃的罗小雨第二百二十三章 钥匙启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