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十章

 (二十)重拾学业

王小茹因旅途的劳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肖雅却还是翻来覆去的,无法入睡。

脑海中回味着白天所发生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地真实,真实的发生、真实的存在。回想起来,却又好像是那么地遥远,如同在梦中一样,遥不可及。唉!无论如何,总算是见到了他,也算是了却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心愿。

虽然她什么也不曾表达,他也一样什么都不曾承诺。但从见面时那冲动的拥抱,和他那温柔的眼神,极力地拘留中,肖雅同样可以感受到,他的内心深处的那种翻江倒海似的深情。毕竟他们的人生路还很长,年轻的他们无法预知明天,那就保持这份默契的清纯吧!

想想也是,有些思念和牵挂,是无需用语言来表达的!一个拥抱、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牵手,就已经足够了。如果非要用什么语言来表白,或者非要什么承诺的话,反而会破坏了这份美感!

再说,肖雅此行的目的,只为了看他一眼而来。只要能见到他,知道他一切都好,就已经心满意足,别无所求了。同时,肖雅也清楚地知道,毕竟两个人都还很年轻,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也不敢去奢求什么,或是约定什么。更何况,肖雅自己还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还没有任何的方向。

睡在客厅打地铺的周天宇,也一样的一夜无眠。

肖雅的意外到来,让他既是感动又是兴奋。

虽然善解人意的她什么都不曾表达,只是淡淡地一句话带过,顺便来看看他。其实,他心里也深深地明白,她是专程来看他的。柔弱而又传统的她,此行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久的自我挣扎!在她那平平淡淡的语言中,和故作平静的表情中,他能够读懂她内心深处的那种热切和渴望,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同样的热切和渴望啊!

他们两个就像是两片随风飘飞的落叶,在空中划过的圆弧,匆匆地相遇又匆匆地分离,多少的机缘都在那一瞬间!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彼此开始烙进对方的心间时,他们的人生又回到原有的轨道上去,没有人知道,它们今后还会不会有再次交叉或是平行。

此时,所有的语言都是那么的不足以表达,他此时此刻的心情……

“叮,铃铃……”闹钟在早上五时,准时响起。

原本就在半睡半醒之间的他们,开始忙碌起来。

按周天宇昨天的建议,她们要乘坐早上从北京发往石家庄的火车。一天只有一次的慢车,才会在这个县城的车站稍作停留,路过徐水的时间是5:50左右。如果错过了,就要像来的时候一样,到保定去转乘汽车了。

从石油物探局到徐水火车站,其实并不远,出了大院,有一段柏油路,旁边是农田,走到农田的尽头,穿过一条田间小路,再一直向前就到了车站,这条路于周天宇而言,是再也熟悉不过了。步行也就是二十分钟的路程,还好,时间也还来及得,他们便选择了步行。

一行三人,一路无语,空气中弥漫着离愁。

王小茹再次善意地放慢了脚步,想留一点空间,让他们作最后话别。

周天宇再次牵起肖雅的手,很想说点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却是千言万语无从说起。

再次面临生离死别,虽说是意料之中的,也早有足够的心里准备,却仍然无法减轻心中那无比的惆怅和不舍,一层阴云笼罩在他们的心间。他们彼此心里都明白,此次一别,将远隔千里之上,再次相见已是难上加难!

所有的语言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不足以表达此时的心情。

所以,他们最终选择了沉默。

沉默中,到了车站,沉默地等车,沉默地登上火车。

在火车开始徐徐启动时,周天宇从鼓鼓的口袋里,掏出一本书和一个小木盒,从打开着车窗中递给肖雅,来不及说什么,车便开始向前行驶了。

周天宇在站台上挥着手,渐渐地远去了。

肖雅谨慎地打开那本书,是一本青春校园诗集《爱心人人有》。后来读过之后才知道,上面有周天宇发表的诗文。打开那个朴实的小木盒,是一个可爱的小木偶人。这是他又一次留给她离别的纪念,就像那本精美的影集一样,无声中寄语了他的无限深情。

也许是因为感激,也许是刚才压抑了太久,视线渐渐有些模糊……

也就在那一刻,肖雅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去读书,自考就自考吧,只有了大学文凭,就可以完全走出农村,在石家庄找份体面的工作,然后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

周天宇是那样的优秀,也只有这样,她和周天宇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一些,也才会在将来有可能与他续写前缘。

为了他,一定要重拾学业!

第二卷 第十一章第二卷 第七章第二卷 第二十七章第三卷 第四章第二卷 第二十章第一卷 第十八章第二卷 第一章第二卷 第十八章第三卷 第二章第一卷 第十章第二卷 第十一章第二卷 第十一章第三卷 第十五章第二卷 第二十八章第三卷 第一章第一卷 第七章第三卷 第十一章第三卷 第十六章第二卷 第十四章第一卷 第五章第三卷 第十五章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第一卷 第十七章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第二卷 第三十一章第一卷 第八章第三卷 第十三章第二卷 第二十六章第二卷 第十七章第一卷 第十七章第二卷 第十六章第一卷 第六章第二卷 第二十二章第三卷 第四章第三卷 第五章第一卷 第十五章第三卷 第十一章第二卷 第十二章第一卷 第十二章第二卷 第十一章第二卷 第六章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第三卷 第十章第三卷 第十三章第二卷 第三十一章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第二卷 第二十九章第三卷 第八章第二卷 第三十一章第二卷 第五章第二卷 第十三章第三卷 第十二章第一卷 第十七章第三卷 第四章第一卷 第十八章第二卷 第一章第一卷 第十六章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第二卷 第三十二章第二卷 第六章第一卷 第十二章第三卷 第四章第二卷 第四章前言第二卷 第二章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第三卷 第一章第二卷 第十六章第三卷 第十二章第二卷 第四章第二卷 第十六章第三卷 第十四章第三卷 第五章第一卷 第二章第三卷 第二章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第二卷 第二十章第三卷 第二章第二卷 第十四章第三卷 第五章第一卷 第八章第一卷 第十章第二卷 第二十二章第三卷 第八章第二卷 第二十九章第三卷 第十三章第二卷 第三十章第二卷 第二十七章第三卷 第五章第三卷 第一章第一卷 第十章第一卷 第十二章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第一卷 第十九章第二卷 第一章第二卷 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