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二道贩子

参观结束之后,当天晚上,段云在工厂食堂的包间中,盛情款待了侯为贵。

在研发中心众多骨干成员的见证下,段云和侯为贵签订了合作开发产品的合同,由段云这边提供芯片以及其他电子元件,侯为贵负责研发来电显示留音电话机,这也算是芯片厂项目开启后,签订的第1个供货合同。

除了段云夫妻俩人,包括赵学武黄令仪等人也非常的高兴,因为企业的无论研发什么项目,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而这次和中兴半导体公司合作,也算是迈出了芯片厂开拓国内市场的第1步。

而几天后,在深圳的西安酒店,侯为贵做东,段云出钱,邀请了他在真正的几个老同事一起吃了顿饭。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侯为贵这次邀请的5名老友以前都是电子工业部芯片研发小组的成员,芯片研发部取消之后,在当时下海风潮的影响下,他们5个人纷纷向单位申请了停薪留职,南下来到深圳创业。

不过他们深耕了半辈子的芯片研发技术在深圳这里完全就是屠龙之技,创业远不是有技术就能成功的,而且他们只是普通的技术人员,没人脉,没资金,没有官方背景,加上又不愿意放低姿态从底层做起,所以他们这样的人这在当前的深圳,几乎是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的。

шшш☢ тt kān☢ C〇 即便是靠技术吃饭,偌大的深圳,没有一家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搞芯片研发,而即便是私营企业,他们的研发部门也都在国外,国内的合资企业只能生产一些低端的电子产品,根本不需要芯片研发的专家,但是最终,凭借着他们傲人的学历以及在国企丰富的履历,总算在深圳的几家合资企业找到了工作,但做的也不是老本行,有的甚至只是担任厂里的电工,每月的工资300~500元左右,这样的工资在整个深圳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至于段云的名声,他们几人之前还是听说过一些的,知道段云卖录音机和随身听发了大财,天音电子厂也是深圳有名的私营企业。

而他们在得知段云的电子厂能够给他们这样的技术人员提供每月1000元的薪资后,在场的几人纷纷感到了惊讶,他们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一家私营企业居然能开出这么高的工资。

眼见这几人有些动心,段云立刻表示,如果他们愿意来自己电子厂上班的话,每月月薪千元起步,赠送房子,上班车接车送,而一旁的侯为贵也一直帮着段云说话,所以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在场的几人纷纷表示愿意从当前的企业辞职,加入段云的芯片研发组。

相比于当初聘请黄令仪的时候可谓是费尽周折,然而这次聘请电子工业部的几名专家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当然,这其中除了段云开出的高薪,也有侯为贵从中协调帮忙,这才最终让段云又收获了几名“大将”。

现在的段云招揽人才已经有了心得,可以跟他们谈理想,谈情怀,同时也要对他们表现出足够的尊敬,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让他们过上体面富足的生活,也只有这样,才能招揽到真正的优秀人才。

就在段云这边拼命招兵买马的时候,深圳电子集团的几名高管也聚在深圳的另外一家酒店包间中喝酒吃饭。

“今天大家一起举杯,为马主任凯旋归来接风洗尘!”

此时在包间的餐桌上,许富国和其他几个下属企业的厂长纷纷端起酒杯,对坐在最里面的马福元敬酒。

“就一杯啊,这次去厦门开会我也没少喝,搞得我胃一直不舒服,大家也不要见外。”马福元见状,端起酒杯和众人碰了一下。

“马主任,这次去厦门开会部里的领导有没有下达什么任务?”许富国放下酒杯后,对马福元问道。

“这次的会议主要是集成电路发展战略研讨会,部里提出提出“七五”期间,要大力发展国产芯片技术攻关的研究,并且要求咱们企业也要分出一部分研发人员,进行芯片方面的技术研究……”马福元淡淡的说道。

“国产芯片研究……”听到这里,住在对面的春梅电子厂厂长田松说道:“现在谁还用国产芯片?不都是直接进口吗?又便宜性能又好,费那劲干嘛?”

“是啊,这两年咱们深圳芯片好买多了,要多少有多少,价格也非常的便宜,比国产芯片实惠多了……”坐在另一边的一个厂长也跟着说道。

事实上,到了1987年的时候,深圳的电子元器件走势已经非常猖獗,甚至已经是半公开化了。

当时中国采取“进口许可证制度”,进口电子元器件必须要有配额批文,也正是因为如此,段云前几年想从国外进口一些核心电子芯片,都要通过远华公司这样的灰色渠道高价钱进,然而从去年开始,在深圳也可以很容易的买到一些国外的先进电子元器件以及芯片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还是因为深圳当地政府缺钱。

1982年深圳电子大厦建成,最开始的时候只是贩卖一些国产正规的电子元器件,然而几年的发展下来,深圳电子大厦已经迅速成为香港向中国大陆走私电子元器件的集散地。

当时在深圳大厦,无论是倒卖糊端的贩子,开餐馆的商人,甚至还有国营工厂的部分“敢闯”的员工,他们都在私下里贩卖各种电子元器件,至于深圳监管部门,不会不知道其中元器件的来路,但基本上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姿态,原因就是这些商贩能够给深圳带来大量的租金和税收,说白了这就是地方利益。

香港本身没有电子产业,也不研究任何器件,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是美国或日本或韩国或台湾货,但主要的市场却在中国,等于拿着全世界最先进的东西向中国大陆倾销,香港从中赚取暴利,完全就是借助区位的优势,当了一回二道贩子而已。

而这些走私的电子芯片产品对中国内地企业冲击还是非常大的,内地的国营电子厂投资几百万更新设备,研制的电子元器件,在深圳华强北只要花几元钱就能买到,性能好,价格低,国营电子厂自然无法竞争,从而很多内的电子厂因为无法收回巨额投资而破产倒闭,这也是导致当年国产芯片研发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百五十四章 捷径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颠覆印象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MP3第二千零七十三章 国产软件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全球化第六百零二章 混乱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文字游戏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另辟蹊径第九百九十七章 水清则无鱼第八百八十三章 企业家圣经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冷静期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百万富翁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定心丸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暗度陈仓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五一表彰会第三百三十五章 治安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小额投资第二百四十章 红帽子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沃尔沃重卡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抵押贷款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国际问题第2366章 电子奢侈品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生高光时刻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沃尔沃下线第四百三十七章 于淑兰的要求第二百三十二章 改装摩托第八百零五章 时间就是金钱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最强销售网第九百四十五章 羊群第一百零九章 开除厂籍第六百零四章 审查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最强销售网第七百五十五章 命令第六百八十三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扭曲的经济结构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对接工作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裂痕第一千九百章 人事调动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夏普电子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麒麟系统第八百零九章 研发瓶颈期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华为崛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翻译人才第七百二十六章 设备失灵第二百一十五章 秦刚的承诺第三百零五章 风向变化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叫好不叫座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颠覆印象第2273章 重卡基地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最大金主第二百七十一章 图书馆第七百二十七章 辞职申请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囤积居奇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物流公司第八百七十一章 任务完成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重要人物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VCD样机第2362章 各取所需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一家独大第九百一十六章 模块化生产线第八十二章 购置电视第四百一十四章 丑话说在前面第2175章 艰难的任务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内部销售第九百二十六章 深圳电子行业协会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分歧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深度合作第三百一十四章 蝴蝶效应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转机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光天化日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全国百强第2267章 贝尔实验室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定居美国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家教第2284章 天音2400第二千零四十五章 新车下线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各立山头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专家名册第一千七百章 爱国商人第2355章 商界领袖第二百五十三章 从严处理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可靠伙伴第二百七十章 前途第八百八十九章 顶级高薪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如法炮制第四百七十八章 重要任务第三百六十八章 拳头产品第一百七十二章 心花怒放第二百二十章 各怀心思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鱼吃小鱼第七百二十九章 心力憔悴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三百四十八章 交接第2324章 学术会议第二千零八章 潇洒人生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阿斯麦香港分公司第五百七十五章 购买软件第2313章 MP4播放器第五十七章 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