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黄金机遇

段云费尽心力想挖掘国家的顶尖技术人才,他也知道这样会对国家的科研工作有影响,可面对当前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人生机遇,他真的无法抵制这样的诱惑。

搞科研是以人为本,包括欧美日本等国家,尤其是日本,政府的扶持力度很大,一直都很鼓励国内顶尖公立高校的优秀学生从事芯片产业,并且对芯片产业还有减税等扶持政策,也正是因为如此,日本的储存芯片产业才能打败美国,迫使美国放弃在储存芯片领域上的竞争,从而成为世界储存芯片的霸主。

另外在台湾地区,对于芯片企业的扶持更是不遗余力,在1980年的时候,世界芯片产业的格局是美国电子工业属于第一梯队,拥有超强实力,中国微电子工业总体水平与德国苏联日本差不多,都属于第二梯队,韩国台湾的时候连三流都排不上,因为那时候的韩国三星电子LG才刚刚起步。

台湾的台积电,联发科,日月光技嘉,华硕,微星,广达,威胜等等,通通不存在,还在娘胎里怀孕,直到1986年,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银河2号10亿次超级计算机的时候,台积电还没成立呢,这批突然冒出来的台湾电脑厂商,全部是在1986年美日半导体战争后,美国扶植起来的,用来压制日本和中国民用电子工业。

其实早在1976年,台湾地区开始以硅谷为范本,规划半导体科学园区。

仿照斯坦福、伯克利等名校与产业集群合作的模式,将园区设置在了与清华大学、工研院、交通大学等比邻而居的新竹。

这里汇聚了集成电路、电脑及周边、通讯、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等六大产业,成为台湾地区的高科技基地。也是人才的虹吸器,新竹甚至流传着“招牌掉下来就会砸到一个博士”的笑话。

由此可见,台湾芯片产业能够崛起,也是离不开他们当地政府的强力扶持的,如果没有政府部门扶持,日本和台湾的芯片产业都不可能汇聚如此多的人才,将整个产业做起来。

段云作为一个私营的企业的老板,想凭借一己之力让中国的芯片产业做起来面临的困难是非常巨大的,在后世的时候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事情,然而在80年代末期,段云去有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他凭借销售电子产品赚取了大量的现金,同时也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支持,而最为重要的是,当前中国国内实行的韬光养晦和买办政策导致大量科研项目经费短缺,科研人员收入微薄被迫下海,而这就给了段云一个可以大量招兵买马的机会。

可以说,这是建国以来,私营企业唯一一个可以涉足芯片产业的黄金窗口期,而到了90年代以后,段云哪怕加大10倍的投入,也很难完成追赶,同时还要和大量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抢人才,难度会非常巨大。

段云如果想完成弯道超车,他就必须拥有国内顶级的研发团队,对于一般的普通研发人员,段云其实并不缺乏,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到深圳应聘,只要段云把价格开得高一些,不愁招不到高学历的技术人才,然而段云如果想邀请国内顶尖的具备能够领导团队独当一面的人才,这就比较困难了,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种能担当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人才在国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并不是学历高就可以的,重要的是经验和技术底蕴。

也正是因为如此,段云才不惜开出高价,让李云鹏这样的人物出面帮忙,一定要将北自所的总工程师邀请过来。

虽然挖走蒋明炜对北自所是一个重大损失,但即便段云不这么做,蒋明炜的命运也早已注定。

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的春风已经演变为狂风巨浪。

在下海经商时代的浪潮中,体制内的科研单位经费有限,收入太低,人才不断流失,蒋明炜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辛苦栽培的研究生,一个个抓上外资的高薪橄榄枝。

而到了1994年的时候,北自所也开始下海了,而且给自己选了一个高大上的外资合伙人,成立了北京利玛自动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蒋明炜出任总工程师以及总经理。

但看似繁荣的市场化并没有助推国产工业软件的崛起,反而将北京利玛等先行者推入深渊。

因为尴尬的事情出现了,蒋明炜等人研究的这些工业软件叫好难叫座。

因为90年代的中国市场处于边奔跑边修补的状态,绝大部分私营企业都是人力密集型,粗放式增长,赶上平均10%以上的 GDP增幅,在经营的红红火火,有声有色。

但那些老板对企业的运营的认知还处于原始的阶段,对产品研发技术并不重视,更谈不上信息化水平。

所以看起来市场需求旺盛,但实际上真正买单的却不多,价格要不上去,连北京利玛在内的头部企业盈利状况都不容乐观,甚至连年亏损,研发投入无力,更谈不上其他那些跟着喝汤的小弟们。

而到了90年代末期的时候,国外工业软件企业也强势入侵,这是国产工业软件陷入重大危机。

当时市场上国产CAD软件价格从近1万元调到了不足5000元,甚至有人干脆以500元一套的白菜价格抛售绘图软件,这种行为无疑把整个国产软件的行情做坏。

另外一直以来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管理不严,国人还普遍缺乏版权意识,外企对于国内泛滥的盗版软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盗版抢占市场,这也就使得国产工业软件本就微薄的利润失去了生存和成长的空间。

以至于到了2000年以后,国产工业软件在市场上几乎彻底烟消云散。

另外国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研发出了国产“熊猫”EDA软件,历经7年时间,在1993年研发成功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这种软件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作为国家布局的设计中心,都曾购买过熊猫系统,然而因为软件后续研发升级乏力,以及国外工业软件厂商的进入,最终熊猫EDA逐渐被国家平台所抛弃,多年来国家的巨大资金人力的投入,都化为了乌烟泡影……

第2270章 罗奇的邀请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企业文案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要会议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谈判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望子成龙第六百二十四章 开门红第九百三十二章 紧张的工期第九百六十六章 举步维艰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高度评价第六百四十五章 轻装上阵第十三章 拓展业务第2184章 时代宠儿第二百九十四章 重要任务第四百五十章 大局观第三百九十四章 热处理设备第一百五十章 电子发烧友第三十五章 小缺陷第六百六十七章 缓兵之计第二百七十一章 图书馆第2315章 议案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顶尖人才第二百四十三章 翻译人才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主动维权第2250章 金融团队第六百四十四章 转移产能第二千零一十九章 国家支持第六百四十二章 打水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头面人物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IFA第二百七十八章 内行看门道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回音第一千六百章 相互让步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CES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华为第六百一十四章 出口补贴第二百二十九章 模特第2270章 罗奇的邀请第三百零四章 规劝第二十一章 意外冲突第四百六十五章 返聘第七百四十八章 求情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科技无国界第五百七十八章 瑞阳的要求第二百九十七章 贝恩第一百三十五章 研制音响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同学第三十七章 高价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落差第五百七十章 默契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家之长第八百七十二章 开业前夕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精神图腾第二千零八十八章 李德磊第四百二十八章 热恋第2336章 隐形红利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印象深刻第九百六十一章 律师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长城电脑第六百一十五章 对外形象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突围第七百三十二章 争吵第九十七章 山寨品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技术代差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十足诚意第2431章 退出舞台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暗度陈仓第六百七十三章 诸侯经济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中瑞技术交流第二千零八十四章 新增生产线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年度计划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民企的春天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万全之策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家庭支柱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沈阳金杯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高瞻远瞩第三百五十六章 抵触第九百六十三章 默契第二百二十六章 夜大报道第七百三十九章 当面质问第八百八十章 展销中心第八百一十九章 特殊要求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以点带面第三百九十七章 互惠互利第四百一十五章 金戒指第八百四十三章 艰难的决定第八百五十九章 黑猫白猫第2324章 学术会议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企业估值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硬件兼容第二百五十二章 反馈第二千零二章 百思买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他乡遇故知第九百三十五章 困境第2381章 顺势而为第2423章 美国梦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搏一个未来第七百九十一章 顾虑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事变动第2415章 入乡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