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宝贵的承诺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临近春节,全国再次进入春运阶段,段云和妻子这几天也在忙着处理工厂过节的一些事宜,提前发放了工资,并且给两年以上的老员工发放了一些年终奖,且还安排人事部的工作人员提前帮他们买好了回家的火车票。

尽管大部分工人都选择回家过年,但深圳当地的一些工人则更愿留在厂里赚取三倍的工资,虽然工厂越发显得冷清,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停产,天音牌复读机只是小幅度的降低了产量,但还是以每天800~1000台的产量继续生产中。

相对于工人的大量返乡过年,关于研发中心的技术人员则基本全部在岗,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依然保持在10小时左右,至于赵学武等项目负责人,每天的工作时间更是长达12小时。

临近过年还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段云已经将赵学武等技术负责人的家属全部接到了深圳,并给他们安排了住处,让他们能够在深圳也过个团圆年。

至于芯片厂那边,黄令仪,蒋国炜甚至比电子厂这边的技术人员还要拼,高达百万的现金奖励对于芯片项目组的人来说,诱惑力实在太大,所以段云根本不用对他们说任何鼓励和打气的话,芯片研发项目组也能始终保持非常旺盛的工作状态。

“黄老师,你给我透个实底儿,到底什么时候能完成NAND闪存芯片的研发任务?”在芯片厂的研发中心实验室中,段云微笑地对黄令仪问道。

“这种事情谁也没法预测……”黄令仪微笑着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不过目前我们已经为这个项目设定了研发时间节点,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年六月份就能完成芯片的设计任务,接着还要进行制造,封装,测试等一系列程序,最快的话十月份左右应该就可以正式投产……”

“6月份就能完成设计,10月份就能投产!?”段云听到这里顿时眼前一亮。

黄令仪是个非常严谨细致的芯片设计专家,她这人说话从来不吹牛浮夸,所以在段云看来,她承诺过的事情,十有八九是能够完成的。

段云现在必须要抢在日立公司明年发布他们设计的NAND芯片之前,将新一代的NAND芯片设计出来,并且在国际注册专利,这关乎到段云芯片厂的生死,所以刚听到黄令仪6月份就能完成芯片的设计,10月份就可以实现投产后,内心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倘若真的能够按照黄令仪所说完成任务的话,那么段云的芯片厂就能够在下一步的国际芯片产业竞争中,占据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

“目前的进度一切顺利,也感谢段经理能够给我提供这么好的研发环境,还让我认识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同事,我觉得跟他们在一起工作,让我每天都能充满力量!”黄令仪微笑着说道。

“你们都是咱们国内最优秀的芯片人才,英雄惜英雄嘛。”段云闻言也笑了笑,接着说道:“而且你们现在做的事情是在创造历史,中国的芯片产业未来就掌握在你们手中!”

如果换做其他人,段云灌这种心灵鸡汤基本上屁用没有,然而黄令仪却很吃这一套,作为一个在体制内工作了几十年,一直享受着各种光环和荣誉的顶尖专家来说,能得到别人和赞许的肯定也是对他们一种奖励,所以段云和黄令仪这样的人打交道,除了让他们能过上体面光鲜的生活,还要经常和他们讲情怀,不吝惜赞美和表扬,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他们最大的工作热情。

“我们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而已。”果然,听到段云这么说,黄令仪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以后你们工作要注意劳逸结合,别把自己累垮了,你们可是咱们公司技术方面的顶梁柱。”段云安顿了一句,接着说道:“另外我建议你们过年期间休息个一两天,家人我都帮你们接过来,真要是把你们累坏了,那我可就成罪人了。”

“谢谢段经理。”黄令仪感激的说道。

“行了吧,那你们忙吧,我先去别处看看。”

段云说完,对众人微微一笑,转身离开了实验室。

走出研发中心之后,段云坐在自己的车里,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尽管得到了黄令仪承诺的可以在年内完成NADA芯片的承诺,然而对段云来说,如果想长期在国际芯片产业占据一席之地,它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而其中之一,就是要保证拥有制造芯片所需的最先进的光刻机。

说起光刻机,后世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荷兰的阿斯麦公司。

其实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咱们国家就已经有了国产光刻机。

国产第1台光刻机GK-3型半自动接近式光刻机诞生于1977年,而那个时候荷兰的阿斯麦连成立都没有成立。

光刻机是大系统高精尖技术和工程极限高度融合的结晶,被誉为集成电路产业链“皇冠上的明珠”。

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进入光刻机领域,中国利用光刻技术制造集成电路,大致也是始于同一时期。

但是中国的光刻机产业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1965年,我国第1块集成电路在北京,石家庄和上海等地相继问世,1974年9月第1次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会议召开,国家纪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基础材料攻关大会战会议”上,拟定的目标是在1974年到1976年,突破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艺装备基础材料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司机部组织京沪电子工业会战进行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材料装备研发,突破超威力钢板,光刻胶超纯净试剂,高纯度气体磁场,偏转电子束镀膜机等材料装备。

1975年12月第2次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会议在上海召开,1977年1月第3次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会议在贵州召开,这三次会议可以说直接导致了上世纪80年代前后,中科院系统电子部系统地方各研发单位光刻机成果的第1次大爆发。

第八百四十三章 交底第九百六十四章 顾虑第一百六十一章 比赛总结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集团托拉斯第2363章 电子产业根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价格白刃战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亲笔信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巨额缺口第八百五十七章 远大理想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主导地位第2283章 上海研究所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倒插门的女婿第2358章 晓之以理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胡正明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危机感第六百六十章 音乐爱好者第七百四十六章 借力反击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网络帝国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术业有专攻第八百八十一章 兑换外汇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出口奖励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牵线搭桥第四百零二章 亲密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甜蜜时光第四百六十六章 双赢第一千八百章 妻随夫荣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核心利益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大哥大第三百五十八章 自己人第九百八十一章 背水一战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行业话语权第2281章 借鸡下蛋第九百一十一章 深圳商会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主导地位第七十六章 小康之家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天汇大厦第五百零六章 峰回路转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合适的价格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叫好不叫座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大树底下好乘凉第九百三十章 底层企业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替补选手第六百七十九章 真实水平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另辟蹊径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VCD发布会第四百五十六章 重症下猛药第2420章 互通有无第九百五十三章 附加条件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招标第一百八十四章 质问第二千零九章 私人飞机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接盘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毛遂自荐第七百三十一章 归来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索尼传奇人物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香港研发中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事变动第一百八十三章 热销第二千零一十八章 过来人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坐镇沈阳第2355章 商界领袖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七国八制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民企军工第2198章 深度合作第2278章 天音冲浪第2218章 偷工减料第六百五十五章 内功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巨大轰动第六百三十四章 里子面子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新计划第四百七十七章 业务代表第二千零二章 百思买第四百二十一章 瑞阳的承诺第一百零三章 混战第二千零四十章 富家之女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商会会员第2407章 人生之路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名人效应第二千零一十八章 过来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民企军工第2353章 大唐电信第八百九十一章 潜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高考结束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苏联汽车专家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送别宴会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毛遂自荐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招标会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讲故事第2349章 共识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铁甲大飞(祝大家新年快乐!)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冰火两重天第2188章 改变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IBM总部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锦上添花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首选目标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深房集团第2344章 大唐电信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校委会第2427章 发布会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