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抵押贷款

就在段云满世界“抢人”的时候,程清妍则开始到处“抢地”。

当年段云夫妻俩人来深圳创业的初期,可谓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把天音电子厂发展成为集团公司,成为了深圳乃至全国数一数二的私营电子企业。

但现如今,夫妻俩人在企业发展理念方面出现了分歧,段云瞄准了世界高科技产业的顶峰,而程清妍则越来越倾向于做一个“大地主”,房地产成为了她现在的事业重心。

不过房地产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潜力很大,但是真正想长期快速发展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其中最大的几个问题就是首先经营对象都是不动产,具有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这种特性使房地产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受其影响十分巨大,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

在中国做房地产生意,是非常吃政策的,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政策,往往对房地产行业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程清妍无法和地方政府搞好关系,那么一旦面临地方性的政策调整,她的公司很可能会损失巨大。

也正因为如此,程清妍在海南设立分公司之后,很快就成立了一个公关团队,在这个团队中,除了一些有丰富公关经验的专家,另外还高薪聘请了很多顾问顾问,这些顾问一部分是来自于海南政府的退休干部,另一部分则是一些在职干部的亲属,这些人平时在公司里没有特别的工作任务,有些人甚至不需要来上班,照样可以享受高薪待遇,只需要在公司有事的时候,偶尔出面即可,基本就算是被养起来的。

正是靠着这样一个公关团队,程清妍在海南的房地产生意发展的非常顺利,任何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变动,程清妍都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提前做出相应的调整,比起其他在海南从事房地产生意的企业来说,要灵活的多。

另外由于房地产项目的特殊性,资金周转流动性很差,程清妍和他的团队将公司的业务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分类,长期项目就是土地开发,从土地购买到建楼然后到销售,走完全部的流程,实现利润最大化。

中期项目就是对优质房地产项目进行长线操作,借助政府政策的变化,达到利润期待之后进行抛售。

至于短线操作就是炒楼卖楼,充当二道贩子,低买高卖,实现资金快速回笼,这些业务主要集中在质量一般,没有长期持有价值的老楼旧楼,但要比银行的利率高的多。

程清妍现在的房地产公司雇员人数从最初的30多人扩展到现在的400多人,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需要的专业人才也是越来越多,从征地拆迁,土地开发,土地出让转让,房屋开发,房屋出售出租,转租房地产抵押以及房地产建设过程中必然产生了大量谈判,协调筹划等劳务相关的法律事务,这些都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也正是因为如此,程清妍的房地产公司雇员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另外经营房地产公司还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个行业是一种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即便在后世,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进行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微乎其微,往往要依赖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

虽然天音集团现如今已经是国内最赚钱的私营电子企业,然而一年几个亿的资金投入还是无法满足程清妍的“胃口”,而且由于房地产行业回报周期长,资金回笼慢,所以她想要完成自己的投资目标,就必须要求助于银行的帮助。

所以下一步程清妍准备向银行贷款,而在此之前,她还必须要征求段云同意,只有这样,然后才能把企业的一些资产抵押给银行,获得巨额的现金。

“你打算把电子厂抵押给银行,然后换取1.5亿的资金。”得知妻子的计划后,段云有些惊讶的说道。

“现在咱们海南房地产公司的业务发展速度很快,而且从这两年海南房地产走势来看,上涨的空间非常大,如果咱们这个时候能够继续加大投资,收益率将会远远超过咱们集团公司其他任何项目……”程清妍直视着自己的丈夫说道。

“向银行贷款可以,不过我的建议是,不要把投资规模搞得太大,海南房地产现在确实是一块蛋糕,可咱们作为一家私营企业,没有强硬稳固的大靠山,最好不要把胃口搞得那么大……”段云眉头微皱,只听他接着说道:“你也知道,在海南搞房地产靠的是政府政策和批文,现在就有很多人都盯着这块蛋糕,如果咱们风头太盛,是会出问题的……”

段云有先知先觉,前世的时候,海南房地产的泡沫是在1993年的时候被戳破的,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能通过“击鼓传花”这种形式的倒买倒卖,赚取丰厚的回报。

然而在当时海南炒房的公司绝大部分都是小企业,人口只有600余万的小岛上,最多的时候出现了2万多家房地产公司,他们大多不是正经的开发商,而是专注于炒地皮炒楼。

虽然当时去海南炒房地产的企业中,也不乏一些资金实力非常强大的企业,但总的来说,当时海南省的房地产企业可谓是百花齐放,规模和实力相差并不太大。

然而现在程清妍进入海南房地产行业后,凭借远比其他企业雄厚的资金,迅速拿到了海南岛多处优质房地产资源,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已经有了一家独大的趋势,而这在段云看来,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段云的商业哲学是稳字当先,在地基没打好之前,绝对不会去盖什么摩天大厦。

而且段云也知道,海南搞房地产完全就是吃政策饭,想赚钱就必须要弄到政府批文这一稀有资源,这就需要和当地政府搞好关系,自己妻子的房地产公司如今在海南发展的如此迅猛,肯定是采取了一些灰色的手段。

而程清妍再继续这样无序的扩张,很有可能会抢了别人的蛋糕,一旦被人盯上或者举报,搞不好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

第二十二章 息事宁人第二千零二十五章 营销索尼第二十章 劳模评选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人才筛选第二千零二十二章 天之骄女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科研差距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背叛第一百四十三章 附加条件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败局第八百一十四章 求婚第2370章 车载电子系统第2414章 低调前行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难以拒绝的条件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高端玩家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网络先行者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江湖地位第九百五十六章 资金紧张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技工学校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9号车牌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大的玩笑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德文翻译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力不从心第六十七章 青年精英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美国市场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吃饭砸锅第二千零六十八章 共同开发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电话留言机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百万年薪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大手笔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一呼百应第2367章 艰难挑战第2391章 潜在机会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分担风险第六十五章 职工夜校第242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独联体协议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除夕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政企合作第九百四十四章 重要人物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气象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MP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黑马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汽修工第三百二十五章 挖角第二百四十六章 技术资料第八百五十七章 远大理想第2269章 拒绝参观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主导地位第六百二十二章 抗议第五百五十六章 同行第九百二十九章 优胜劣汰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招商引资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爱国情怀第九百四十一章 春节放假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远超预期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北大方正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一千零四十章 泾渭分明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商业同盟第七百七十九章 技工贸路线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坐镇沈阳第一百二十四章 传授经验第二千零四十章 富家之女第四百八十一章 仿制产品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客随主便第三百六十九章 贷款第2415章 入乡随俗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应用软件第十二章 技术革新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长城电脑第六百八十三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九百五十一章 自己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技术制约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各自的精彩第九百五十五章 人才济济第六百零六章 失控第六百二十四章 开门红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退而求次第七百三十一章 归来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重启议题第五百九十七章 存折第六百章 彩车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高瞻远瞩第2325章 蓝牙第九百九十六章 当红女星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技术代差第七百一十四章 电子工业区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大股东第五百四十一章 自学的成果第2360章 力量平衡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练第八百九十五章 人无信不立第2254章 互助会第二百三十三章 风雨无阻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高校合作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贵宾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校委会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重大机遇第四百六十四章 人才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