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行业话语权

“话也不能这么说,说不定我这种人到了国外,最终沦落成为流浪汉呢。”段云笑了笑,接着说道:“世事无常,没有什么是绝对的,至少我现在在国内发展的挺好的,而且在某些方面,国内的机会要比国外大的多,就比如我做的复读机录像机和学习机,如果没有那些盗版的卡带,这些产品也不可能这么畅销……”

“是啊,国外对专利保护的非常严格,任何侵权的厂家,不光会倾家荡产,还会惹上牢狱之灾,从这点上来说,国内的环境确实宽松很多……”李芸点头说道。

“没有哪个国家的制度是十全十美的,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所以说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做人,适应环境才是最重要的。”段云顿了顿,接着说道:“这次咱们去美国参加电子展会,任务还是很重的,希望美国人能够喜欢咱们研制出的VCD产品,最好再一口气给咱们几亿美元的订单,那样的话,我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说到这里的时候,段云笑了起来。

其实段云心里也清楚, VCD相比于录像机确实有他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算明显。

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对高科技的产品接受度并不是太强,就好比他们的汽车,虽然现在的汽车技术是越来越先进,可依旧有很多美国人更喜欢开那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老爷车,你可以说他是怀旧,也可以看作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另外一点就是VCD这种产品,之所以能在后来的中国销售火爆,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大量的盗版光碟充斥在国内,普通消费者只需要购买一台播放器,就可以享受到非常廉价而且丰富的影音娱乐内容,远比录像带要合算的多,这才是VCD在中国畅销的真正原因。

但是在美国,无论是录像带还是 VCD光盘,你想买的盗版的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都需要交纳高额的版权费,尤其是一些热门的影视节目,版权费更是高的惊人,这也就意味着 VCD影碟机的使用成本也会很高,一张碟片动辄十几到几十美元,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美国目前的录像机保有量非常大,在民间的录像带数量也是非常惊人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录像带的成本早已经降下来了,在画质差不多的情况下,人们显然更喜欢使用录像机。

不过对于段云来说,虽然明知道VCD在美国,估计不会拿到多少订单,但是他依然选择带着VCD来美国参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彰显一下天音集团的技术实力,并且逐步树立起自己在 VCD乃至DVD产业世界领导级的地位。

“我觉得你一定会成功的。”李芸说道。

“各国的情况不一样, VCD这种产品能不能被国外市场所接受,现在还是个未知数,你别看目前在国内的预售情况比较乐观,但那是建立在咱们成熟庞大的销售网络之上的,想要在美国大批量卖出这些产品,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段云思索了一下,接着说道:“其实我这次带着VCD产品去参展,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显示咱们天音集团的电子产品研发能力,吸引到更多的国际合作伙伴,另外一方面就是凭借咱们的VCD技术专利,参与这个产品的行业标准的制定……”

在段云的心目中,他一直都想让自己的企业成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跨国企业中流传的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流的企业卖产品”,制定一些国际的产品标准,已经成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

从9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已经开始逐步进入了全球化,而在国际市场上来说,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往往是那些在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中占主导地位,具有领先优势的发达国家,他们通过制定各种复杂苛刻的技术法规与标准,来限制进口与保护国内市场,也通过这些标准为其他商品开疆拓土,挤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因此,就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状况而言,大多数国际标准是难以达到的。

打个比方来说,同样是生产录音机产品,中国的录音机产量是最大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质优价廉,相比于欧美的产品在价格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但如果中国的产品不符合国际标准,那么他就不可能出口到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凭借行业标准名正言顺的将中国产品拒之门外,这样就保护了本国的相关产业,但是他们国家的产品出口到其他任何国家,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其实是一种行业的壁垒。

天音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研发和技术能力在国内属于一流,但是放在国际,却往往还是身处下风,事倍功半,因为相比于那些著名的跨国企业来说,天音集团资历太浅,而且技术专利也不够先进,只有那些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某项先进技术得到了市场充分认可的企业,才有资格制定标准,而制定行业标准其实本质上就是争夺“行业话语权”,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就成为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可谓得标准者得天下。

段云之前无论生产的录音机,录像机,复读机,学习机这些产品,其实都是其他国家发明的产品专利,复读机虽然是原创,但其本质上是建立在随身听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功能改进,至于学习机,使用的还是日本红白机的技术和卡带,尽管这些产品在国内很畅销,但从技术实力上来说,天音集团没有资格参加这种国际标准的制定。

但是这一次研发生产出VCD,对段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因为提前已经在国际注册的专利,这也使得天音集团凭借专利权,第一次参与到国际产品规则的制定……

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技术顾问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委以重任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连续重大突破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IBM总部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超低出厂价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南北两霸第三百四十六章 正式任命第2174章 电子支付第2342章 多面押注第二百四十三章 翻译人才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掌上电脑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五十章 严重问题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教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支点第一百八十四章 质问第一百九十章 鸟枪换炮第四百三十四章 会计第八百八十七章 双向选择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暗度陈仓第五百六十一章 突破口第一百三十五章 研制音响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四大财团第三百六十一章 扣发奖金第三百六十章 蛇鼠一窝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利益集团第七十五章 私人工作室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中国红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新年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送行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四大合资车企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惊人的实力第一百八十一章 电子表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世界之巅第2415章 入乡随俗第二千零九十一章 隐蔽的恋情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忍痛割爱第2218章 偷工减料第四百六十五章 返聘第七百四十四章 鱼死网破第三百九十二章 缓冲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昂贵的样车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峰回路转第2378章 巨大争议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精神小伙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雄心壮志第五百一十一章 奢侈品第二百八十八章 母亲的忠告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偷税漏税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严重分歧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简单问题第四百六十六章 双赢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缓冲期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何庆光第二百二十章 各怀心思第五十九章 工作服第四百一十八章 出差第2193章 眼光第六百六十四章 友谊长存第2326章 黄金时代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抵押贷款第2367章 艰难挑战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招标第八百六十五章 龙腾机械厂第六百一十三章 广交会准备工作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比尔盖茨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大型服务器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商业道德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参观工业园第四百九十五章 竣工典礼第2176章 担保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硬件兼容第2385章 商业逻辑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野心第2419章 隐形目标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缓冲区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二人时光第八百六十八章 奢华的新家第七百六十四 再创记录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领军人物第一千七百章 爱国商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法人代表第三百六十五章 内贼第四百五十六章 重症下猛药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大股东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正式供应商第2410章 回首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久违的幸福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爱国情怀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政企合作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高调颁奖第四十章 弹性管理第一百九十二章 万元户第三十九章 全力生产第八百八十三章 企业家圣经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短暂的分别第九百四十一章 春节放假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娘家第2298章 高尔夫球会第三百四十六章 正式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