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嘎斯24

段云的这番话,再次引起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一般来说,段云很少做出这样比较煽情的发言,但是在这个场合,确实非常有必要。

和后世的人相比,这个年代的中青年还是有一定信仰的,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追求一些更高层次的精神信仰,也就是说,他们也需要名利双得,既能从公司赚到高额的奖金,又能获得极高的荣誉。

而对于一般的科研单位和民营企业来说,他们一般只能选择一样,想要荣誉就只能在国家重点科研机构,想要钱就投奔民企,或者自己创业,而天音集团能够两者兼得,集团强大的公关团队拥有很多国内顶尖的知名写手,他们可以把一个人吹捧上天,也可以让一些人身败名裂。

一直以来,最早加盟天音集团的黄令仪,她的相关事迹就经常见诸报端和杂志,甚至偶尔还有当地的电视台进行采访和请她做访谈节目,而这其中最大的操盘手就是段云,他需要在公司树立一个榜样,同时也需要向外界展现公司技术实力和肌肉,所以黄令仪就成为了公司很多人的榜样。

另外一点就是,因为和深圳市政府的关系比较好,所以即便天音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可依然每年都会有入选全市乃至全省劳模的名额,另外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论坛和评奖,如果段云愿意,可以让很多技术人员拿奖拿到手软。

也正是因为如此,天音集团这些年招兵买马的速度非常快,只不过现在想加入天音集团门槛已经变得很高,除了那些国内重点科研院所的高级工程师,普通大学应届生想加入天音集团,并且进入核心部门,需要经过层层的面试考核以及长达半年左右的试用期,而且会有随时被淘汰的危险,这在当前各个企业都把大学生当香饽饽的情况下,显然有些不可思议。

但是天音集团就是舍得砸钱,就如同后世很多应届生希望能够加入华为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厂一样,因为这是一个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无论是金钱和名誉,天音集团都是当前国内最好的。

“大家都坐下吃饭吧。”段云示意大家坐下来吃饭,自己则找了个角落的桌子坐了下来。

能有资格和段云做一桌的人当然非同小可,除了助力郭凯和总经理张卫国之外,剩下的都是研发中心的高级管理和项目负责人,另外还有两名苏联专家。

这两名苏联专家都是来自于前苏联高尔基汽车制造厂,名叫茹科夫斯基的老者原来是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的副总工程师,另外一名叫别林斯基的中年男子是来自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弗兰采维奇材料科学所的高级研究员,他也是前苏联时期有一定名气的材料科学家,在这次桑塔纳轿车变速箱的研发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苏联的材料学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在航天航空领域,至少比国内领先30年以上,以前别林斯基一直从事的是航空航天材料的研发,在材料学方面造诣很深,并且掌握了很多苏联军工材料领域的机密,这一次也是第1次参与汽车产业的研发,凭借极深的造诣,他很快就给桑塔纳轿车关键部分齿轮的材料提供了一套方案,在考虑经济性的前提下,让原有的桑塔纳变速箱部分齿轮强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不过别林司机的这套技术方案只是帮助做出了优秀的样品变速箱,想要实现经济性的量产,他还要对原有的方案进行改进。

搞军工技术研发的人转行做商业产品研发,其实也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因为军工产品并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成本问题,但是民用产品则不同,成本控制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哪怕牺牲一些参数和性能,也必须要把成本降下来,使其在质量和价格方面取得一个平衡。

张卫国以前是丹东汽车厂的厂长,他自然知道汽车整车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在这次上场的轿车变速箱的研发过程中,他和苏联研发团队也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和协调,使他们研发出来的产品能够真正适用于民用市场,同时还要考虑加工的难度,使其能够方便大批量的生产。

“段先生,我认为以咱们公司目前的情况,已经具备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实力,我之前在上海市区散步的时候,看到街头上还有我们公司出品的嘎斯24,说明这种车在你们中国还是有市场的,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的团队可以把原有的嘎斯24进行一定改进,然后批量生产出来……”此时的茹科夫斯基对段云说道。

茹科夫斯基是高尔基汽车厂的副总工,最早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虽然在国内的名气并不算大,但能够担任高尔基汽车厂的副总工,足可见此人有的很强的技术实力。

而他所说的嘎斯24,其实应该算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苏联轿车,嘎斯汽车是国人比较熟悉的品牌,早年的北京212吉普就是嘎斯69的改进型,另外还有解放牌卡车,也是采用了嘎斯卡车技术改进而来的。

甚至在后世2010年之后,边境那边的蒙古国仍然会有大量的民众开超期服役的嘎斯69来进货,因为这种车1953年到1972年间生产的最多,过了半个世纪还能使用,由此可见这种产品的还是非常皮实耐用的。

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高级政府官员使用的公务车中,除了红旗和老上海之外,就是这种嘎斯24了,是具有一定行政级别的,属于地方领导坐的车。

直到8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这种车就逐渐被桑塔纳取代,但在中国国内的保有量还是不错的,直到90年代初的时候,依然可以在国内的很多城市见到这种嘎斯24轿车。

不过这种车从技术上来说,属于六七十年代的产品,相比于现在的桑塔纳轿车,技术方面差了整整一代。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物流网络第2418章 纽约演讲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海第一百货大楼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错觉第一百四十九章 无线电之家第九百一十八章 回国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赵希友第四百一十九章 新台币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申请通过第八百一十二章 小脾气第九百五十一章 自己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调节会议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忠诚第二千零七十一章 婚姻自由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盛况空前第二千零四章 回京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二千零八十章 搜索引擎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技术制约第七百二十二章 数控加工中心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人才计划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IFA第四百三十三章 结婚请帖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诚意报价第九百一十四章 日本车间第五百八十三章 专利申请第四百八十三章 环保评测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另辟蹊径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扶贫第2334章 顶级俱乐部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缓冲期第2209章 忠实粉丝第二千零二十八章 旧日情感第四百三十八 争执第五百一十一章 奢侈品第七百八十七章 老歌第2423章 美国梦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Windows系统第九百五十四章 保证书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香港银行第2269章 拒绝参观第七百八十九章 水到渠成第二千零五十七章 王大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比赛总结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黑马第六章 次级品第六百九十五章 客户上门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严重分歧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实车测试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疯狂的转型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拓展功能第二千零二十七章 雷厉风行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资本的力量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阶梯销售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忠告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世界十字路口第2326章 黄金时代第四百四十八章第2357章 泰山会第七百二十章 奖金改革第十章 生意开张第2382章 风口浪尖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合作取消第六十四章 高薪第二百九十九章 验收工作第六百七十三章 诸侯经济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自卖自夸第六百二十九章 外贸订单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教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三角债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韩国金星社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工业科技园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投产仪式第七百九十三章 举手表决第2175章 艰难的任务第五百零二章 购买门槛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企业估值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DVD雏形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技术代差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瑞典汽车安全专家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往日情谊第九百六十章 三角债第一百七十八章 侉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吃西餐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丰厚利润第2272章 就业计划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经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湾流总部第九百四十九章 冷落第二千零八十三章 股份奖励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最难的事情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第1个吃螃蟹的人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长城电脑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忠告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大局考虑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梦想的幻灭第二百五十章 暖意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豪赌第三十三章 第一件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