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深度合作

段云轻易是绝对不会踩承包国企这个大坑的,因为他以前就是从国企出来的,知道国企改革的复杂性,而且这么做也会耗费他很多的精力和财力,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多花一些钱把这些企业直接养起来。

事实上,当前的很多国企不开工其实亏不了多少钱,最多是一些水电和人工费,但如果开工的话,干得越多,亏得越多,产品根本卖不出去,内部管理混乱,偷盗现象严重,反而会陷入更大的亏损。

甚至在90年代末的时候,有一些国营企业职工总人数还不到100人,那一年的亏损额却能高达十几个亿,这其中的问题,绝对值得人们去思索。

所以哪怕段云提出会出钱养着这些工人,他也不愿意去承包国企,而这次提出要出钱出力,帮助沈阳的企业搞技术研发,这本身就是段云最擅长,也是承受风险最小的事情,他本身不需要承担承包面对的风险,而且也能最大程度的帮助沈阳的企业。

“搞联合研发,而且由你们天音集团来主导?”张国光闻言眉头微微皱起。

“我知道目前沈阳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部门,虽然从总数上来说,从事研发的数人员数量已经很高了,但是由于各自作战,没有形成统一的统筹管理和相互协作,这也就导致项目存在重复性,致使人才和资金极大的浪费,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很合理的做法。”段云顿了顿,接着说道:“如果咱们SY市市属企业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研发中心,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个拳头上,那么效果就会好很多……”

“你说的意思我明白,可问题是各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研发预算,谁出多少钱,技术成果归谁使用,这里边儿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张国光说道。

“技术研发的人员由各个厂家来出,资金可以由我们集团来出,至于技术成果的分配,这个就可以交给你们SY市政府对外分配,完全可以实现所有的市属企业技术共享,我觉得这是最合理的方法。”段云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另外我们集团每年提供给咱们沈阳企业这边的研发费用不低于5000万,如果统筹合理,有针对性的立项,这些钱应该足够研发出很多优秀的技术成果了。”

其实段云心里清楚,尽管SY市政府这边有五百多家市属企业,但这些企业实际上基本上不会次组投资高产品研发的。

因为从计划经济时代开始,国有企业基本没有研发和生产产品的主导权,上级给他们制定什么样的任务,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多数时候,上级部门儿对国营企业都是一种保姆似的管理方式,只要能够按时完成下达的生产任务就算万事大吉。

但如果你这家国有企业想稍微有点“上进心”,搞产品技术研发什么的,首先需要向上级申请,等待的过程会稍显漫长,如果想搞自主研发,那研发资金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厂里的工人也不会很支持,因为绝大多数人更希望这些钱能用来发奖金,搞福利,而不是投入到看起来似乎有些虚无缥缈的产品研发上面。

所以段云几乎可以断定,这500家市属企业一年的产品研发费用加在一起,绝对不会超过两千万,甚至连1000万都不到,段云一次性拿出5000万的研发费用,已经足以撑起多个重点产业研发项目了。

而且沈阳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段云出钱出力,主导研发,其实也是为了尽可能的提升集团公司在汽车产业的相关技术积累,这对于段云掌控整个汽车产业链技术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材料,冶金,大型机加工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之前段云虽然已经耗费巨资,从瑞典沃尔沃引进了全套的汽车生产线,技术和设备,并且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但像大型冶金和机加工,这就不是靠引进生产线就能够解决的,包括现在的沃尔沃轿车,也自从国内其他厂家订购的,天音集团本身没有炼钢的设备和工厂,他们不可能为了养几条金鱼,而买下整个池塘。

所以这种能耗大,人力密集型的大型产业环节,段云目前还只能从一些国有企业购买,包括现在生产的沃尔沃轿车,使用的钢材,就是从山西的太钢订购的。

另外冶金材料也一直都是现代汽车产业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到目前为止,国家依然严格禁止开办私营炼钢厂,所以段云想要冶金材料上取得突破,唯一的办法也就只能是和国营企业进行合作。

还有就是大型机加工,尤其是汽车外壳和大梁的冲压钣金,虽然段云也从瑞典引进了相关的冲压和钣金设备,但依然存在设备老化,陈旧,而且这些冲压机床包括相关的模具都只针对沃尔沃940轿车和卡车,如果段云将来想开发自己的国产汽车,也需要对相关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升级。

可以这么说,段云这次提出的联合研发,实际上也算是和沈阳当地的工业体系形成深度合作,这样能够进一步节省成本,也有利于段云下一步开发新的国产车型。

“你提的这个建议很好。”张国光闻言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无论开发什么新的产品和技术,都要牢牢的和市场相结合,我需要这些企业能尽快的看到效益,而不仅仅只是一些停留在图纸上的资料和数据!”

张国光比段云的这个提议还是比较满意的,其实他也知道,沈阳不缺工厂和人才,缺的就是先进的技术,而且段云表示愿意每年提供5000万的研发经费主导研发,这已经是很有诚意的表态了,如果非要让段云背负几个巨额亏损的企业去承包,说起来确实也有些不妥。

“这个您放心,我们搞研发,不是钻研屠龙之技,肯定是要针对当前产业发展和市场情况做出选择的。”段云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我虽然没有能力要所有亏损的企业都扭亏为盈,但至少就我几家大企业,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第二千零二十二章 天之骄女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一微米制程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严厉警告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要会议第八百七十九章 夫妻分工第2177章 牵线搭桥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最后的条件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股权分配第三百章 投产仪式第2355章 商界领袖第2237章 最信任的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旗开得胜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重大机遇第七百五十一章 婚姻大事第九百二十九章 优胜劣汰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内部招标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技术壁垒第2192章 额外请求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国家队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教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野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兔子尾巴长不了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善意的谎言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观念转变第六十七章 青年精英第五百零八章 头发长见识短第一百零三章 混战第七百五十五章 命令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跌落神坛第2347章 电信科技研究院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重返海南第八百七十八章 圈子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强强联手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互抛橄榄枝第九百七十八章 产品分析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强大后援第三百七十五章 接招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嫁妆第二百三十九章 相册第三十九章 全力生产第六百二十九章 外贸订单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简单的幸福第五百一十七章 外贸公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物流网络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交叉授权第一百零一章 诚实第二千零八十章 搜索引擎第五百八十一章 功高盖主第六百七十章 接站第2322章 顺水人情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远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摸石头过河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自私的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堪印象第一百三十八章 挖掘能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黄金空白期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康云汽车第五百八十三章 专利申请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代沟第六百五十二章 东厂西厂第五百五十四章 捷径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996的鼻祖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三步走计划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何庆光第二千零一章 震撼效果第二百二十三章 技术科第八百一十章 提拔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鹤立鸡群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暨南大学第三百二十章 互帮互助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公费出国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务实策略第2314章 内外分工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刻板印象第2239章 投其所好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慕尼黑大学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展现诚意第二千零三十八章 美国影视版权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民企的春天第五百二十七章 施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新政策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高调颁奖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宣传力度第2183章 风险权衡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人以群分第一千零六章 双面多层电路板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软件研发第三百四十三章 话柄第二千零三章 农村包围城市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权衡利弊第三百五十七章 赵长风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回国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Flash第2247章 自愈第2319章 试探第四百五十四章 上级视察第五百九十章 央视广告第2251章 操盘手第2328章 厚积薄发第五百五十四章 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