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美国电商

就在前世1994年,杰夫·贝佐斯敏锐地觉察到了电子商务可能蕴含的商机,就毅然辞去了自己在华尔街的工作,转而在自家的车库开始了创业。尽管有证据表明,贝佐斯在创业之初就是想建立一家“万有商店(The Everything Shop)”,让消费者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买到自己想要的所有东西,但在创业之初,他却只选择了图书这个利基市场作为切入口。

在美国,图书市场的总规模相当可观:据估计,1994年时美国图书市场的规模约为190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年在图书上的支出有79美元。与此同时,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并没有被垄断巨头把持。尽管当时美国有巴诺和博德斯这两大连锁书店,但它们的市场份额总共也不过25%,其余的市场份额则分散在各个独立的小书店手中。因此如果选择进入这一市场,不会遇到太多在位者的阻拦。考虑到这些,贝佐斯就将亚马逊最初的业务主要聚焦在了图书上。

用今天的眼光看,亚马逊在起家时的销售方式非常原始:它主要通过邮件接收订单,根据订单向图书批发商进货,然后再通过邮政系统将书寄给读者。从价值链角度看,这和传统书店并无二致,都是管道式的销售。

不过,由于网络打破了地域市场的边界,因此亚马逊获得了比任何传统书店都要大的需求,而这些需求也成功地支撑了其最初的成长。

通过最初的运营,贝佐斯及其团队发现,相比于邮件,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网站上完成整个交易。为了适应消费者的这一偏好,亚马逊网站于1995年7月正式上线。这一举措得到了消费者的充分肯定,上线一周后,网站的日成交量就达到了12000美元,第二周则进一步达到了15000美元。

尽管网络思维的应用帮助亚马逊获得了早期的增长,但是竞争者们很快也学会了这些“套路”。随着传统书店也陆续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亚马逊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亚马逊不得不和竞争对手进行价格战,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在销量节节上升的同时,盈利状况却迟迟没有改观。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亚马逊开始拓展业务,进行图书之外的商品销售。起初,亚马逊仍然选择了自营模式,自己进货、自己销售。为了配合销售,亚马逊还开始建立了自己的仓储和物流系统。不过,这种模式的问题很快就显露出来:由于当时的亚马逊财力有限,因此很难为消费者提供足够品类的商品,这就限制了其吸引力。购入更多的商品当然是一种可行的方案,但其带来的仓储、物流成本显然是亚马逊难以承受的。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一僵局呢?一个思路就是,将商业模式从管道式改成平台式,让商家进入亚马逊销售商品。

1999年,亚马逊将这一设想变成了现实。它将自己的网站开放给了商户和个体经营者,允许它们在上面出售商品。对于那些交易比较频繁的商户,亚马逊要对其收取月费和交易抽成,而对那些交易频率较低的商户和个人,则只收取交易抽成。商家在亚马逊上达成交易后,自行把货物寄给客户,而亚马逊则会帮他们向买家收费,并把扣除抽成后的余额汇到他们的账户。

亚马逊的这一举措受到了小型商户的欢迎,这使得它们可以依托亚马逊的口碑和渠道,让更多的消费者看到自己的商品。于是,大批的商户集中到了亚马逊平台。而对于亚马逊而言,它的收获要比这些小型商户更大:这意味着它成功解决了商品品类少的问题,足以让整个亚马逊更有吸引力,更能吸引消费者,更能促进其自营业务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发展消费者的策略不仅只用投入很少的成本,还能获得可观的月费和抽成收入。

其实这个时候入局网络电商,正是最佳的黄金阶段,因为当前在美国还没有出现类似的商业模式,如果前期能够成功,那么将可以获得很强的先手优势和资源,也正因为如此,段云才会想到我在美国创建电商网络。

一旦这个电商网络平台获得成功,不光可以拓展天音集团在美国的业务,获得巨额的利润,同时也可以依靠这个平台,让自己公司的DVD等产品也能够顺利销售到全民的任何一个角落,这等于是建立了一个覆盖全美的商业网络。

而且相比于现在还在车库里卖书的亚马逊创始人,段云友的压倒性的财力和优势,亚马逊刚建立起来的时候,也只有不到10万美元的本金,技术人员也很少,这些问题都导致他的前期发展缓慢,以至于直到两年之后,赚到一些钱的亚马逊才有了跨越性的发展。

但是段云想要在美国搞电商网络,他可以最高拿出上亿美元的资金,而且他在美国硅谷本来就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其中有很多优秀的软件人才,短期之内,完全可以按照段云的要求开发出相应的电商网站和购物软件,如果不出大的问题,超越亚马逊并且成为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商,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只不过段云心里也清楚,作为一家中国公司,想成为独霸美国的电商肯定会面临很多有形或无形的阻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当断云的电商公司发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必须要华尔街的资本加入,让出一部分的蛋糕给美国财团,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一些不必要风险。

而且因为段云长期不在美国,所以他必须要找出一个有能力负责该项目的美国雇员,而布朗琼斯各方面条件比较符合段云的要求,正是因为如此,段云今天才会邀请他一起吃饭。

“老板,看来您在中国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您的想法比我的要更成熟,如果当初我的公司能够得到您的指点的话,真的能成功……”听完段云的讲述,布朗琼斯脸上露出了敬佩的神色,很明显,他对段云刚才提出的商业方案感到非常震惊和钦佩,布朗琼斯确实没有想到段云不光对美国桑叶非常了解,而且在电子商务的一些技术问题上,也显得非常专业,这让他完全改观了之前对中国人的一些看法……

第九百三十四章 私人聚会第2365章 内部竞争第一百五十章 电子发烧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众星捧月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防尘级别第六百六十七章 缓兵之计第2209章 忠实粉丝第二十四章 鱼骨天线第六百二十一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二千零九十一章 隐蔽的恋情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香港研发中心第2304章 囤地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湾流总部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快速布局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主动出击第一百二十四章 传授经验第七章 兄妹联手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十万火急第八十二章 购置电视第五百零二章 购买门槛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颠覆性产品第2356章 隐患第2284章 天音2400第二百零一章 上级领导第九十七章 山寨品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分工统筹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长城电脑第二百五十七章 出国手续第五十四章 伯乐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黄金空白期第一百二十一章 摸石头过河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沃尔沃总部第2271章 体制差异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牛屎芯片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老友相见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百年名校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VHS录像带第四十章 弹性管理第三百二十八章 212吉普第2332章 定价权第九百九十二章 投产在即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二道贩子第四百零三章 谋而后动第六十二章 不打不相识第四百八十二章 设备清单第八百四十六章 停薪留职第一百六十四章 庆功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内部销售第八百八十三章 企业家圣经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性增长第三百四十八章 交接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危机解除第六百九十章 程清妍的决定第2174章 电子支付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招标第九百三十章 底层企业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竣工仪式第六百五十五章 内功第2239章 投其所好第九百九十六章 当红女星第二千零四十九章 真正的奢侈品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2251章 操盘手第八百六十章 重振士气第五百四十八章 解决纠纷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香港银行第四百九十九章 派人采购第六百六十九章 1984元旦第二百六十六章 作坊福利第七百零七章 2选1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学期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低价购房第九百七十八章 产品分析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要会议第六百七十二章 里子面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突围第八百六十五章 龙腾机械厂第六百三十九章 房奴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深度合作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没有意义的工作第二千零八十一章 褒奖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第七百一十章 程清妍的担忧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公费出国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黄金空白期第2302章 对等机会第二千一百一十八章 MP3发布会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忠诚第三百三十八章 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做嫁衣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八卦岭第二百三十六章 赠品第九百六十八章 广告续约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柏林墙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知己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颠覆印象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借势而起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录像机厂投产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六大军用汽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