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谋而合

李国胜常年在南方出差,也算见多识广,除了本厂的一些客户,李国胜在南方也认识一些商界的人。

之前他的老婆帮段云推销天线尝到了甜头,每个月他老婆赚到的推销天线钱,甚至要比他的工资还要高几倍,这无疑对李国胜触动很大。

这一年多来,李国胜一直都在注视着段云的发展,段云从当初的一个车间的小徒工慢慢成为厂里的副总工程师,现如今当上大集体经理以后,更是将厂子办的红红火火,这让李国胜感到非常的佩服,也深感段云不是一般人。

相对总厂的其他科室干部,常年在南方出差的李国胜思想比较活泛,他也听说和见到了很多当初在国企混的不错的干部纷纷扔掉了铁饭碗下海创业,尤其是半年前,他去深圳出差的时候,更是被当地的发展所震撼,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公司,有的人甚至拎个皮包就敢自称是经理,通过各自的渠道倒卖国有企业的产品,个个都赚得盘满钵满,肥的流油。

其实在深圳特区发展之初,所谓的深圳奇迹不是靠吸引外资而产生的,而是全国人民“倒”出来的。

李国胜甚至还听说过这样的一个事情,可以深刻的体现出这个时候深圳倒卖的真实写照,一些上海人跑到深圳买了一把折叠伞,发现竟是从上海运到香港,又转运回深圳的。

这件事的结果是上海人很高兴,说是比在上海买少花了几块钱,而深圳人也很高兴,说赚了几块钱,至于香港百货公司也高兴,同样说赚了几块钱,这就让事情变得有些蹊跷和迷离了。

其实这种现象就是流通领域的异常活跃及自由主义倾向是80年代中期财富分配和积累的最主要手段。

在那时民营资本还非常弱小,无力大规模生产商品外资公司则进入迟疑,所以绝大部分社会商品仍然是由国营工厂生产和制造出来的,但是这些企业却深受体制所困,不能在采购定价和销售上有自主权,这就给了倒爷以及新兴设施的贸易公司以最大的生存空间。

李国胜虽然现在是在总厂当销售科科长,混的也算相当不错了,但去了几趟南方之后,耳濡目染了很多事情,让他也有了尝试下海的想法。

正所谓靠山吃山,李国胜有职务上的便利,按理来说可以倒卖红星总厂的产品,但实际上红星齿轮厂生产的农机产品和单体液压支柱一直在大兴当地很畅销,根本没有货物积压的情况出现,所以李国胜想靠本厂这边的资源倒卖商品,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的。

但段云如果开办电子厂的话,前期销售渠道肯定还没有打开,而李国胜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和段云合作,通过推销分成,就像他老婆之前帮段云卖天线一样,抽取一部分利润,这样的话,只要卖出一些产品,就肯定要比他现在在总厂这边挣得多。

拿着公家的钱到全国各地出差,完成本职工作的时候,能顺便帮段云厂子推销电器产品赚外快,李国胜的算盘打的噼啪响,公家的钱和私人的钱他都要赚。

“你愿意帮我的电子厂推销产品?”段云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段云以前在总厂的时候是和李国胜经常打交道的,在他看来,李国胜常年出差在外见识多,头脑灵活,口才也很好,绝对是个销售方面的高手,如果他愿意来帮自己电子厂销售产品的话,段云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目前段云在大集体这边能拿得出的销售能手只有赵长风一人,但光靠赵长风一人是远远不够的,现如今段云已经将赵长峰安排到厦门办事处常驻,而将来的话,段云还打算在上海广州设立办事处,也都需要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只是有些棘手的是李国胜目前是总厂的销售科科的,有着高工资的铁饭碗,段云想把他挖过来为自己所用,显然是有难度的。

但这也不能说绝对不可能,之前段云就已经从总厂那边挖来了,像井师傅这样的即将退休的老师,说到底,只要在他这边能赚到足够多的钱,胆子大,聪明一点的人还是会放弃铁饭碗跟自己干的。

“能不能推销出去这不好说,我就是想试一试……”李国胜笑着说道。

“这样吧,等一会儿把小芳和李芸送到火车上后,咱们俩找个地方好好聊聊这件事。”段云微笑着回道。

“行!”李国胜面露喜色的应了一声。

段云开的车子很快来到了火车站,下了车之后,他和李云胜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进入了候车室。

在候车室找了个位置坐下,段云和李云胜又谈了起来。

其实以前在总厂的时候,段云和李云胜虽然相互认识,但实际上除了上次段云去他家吃饭喝酒时谈了一些事情,平时交谈的并不算多,主要因为段云那个时候天天上夜班后来,到了技术科之后,又天天溜号,俩人很少能碰见面,段云只是偶尔给他老婆结算一些推销天线的钱。

而今天俩人谈的比较多,段云和李国胜都是比较健谈的人,而李国胜这些年在全国各地出差,也算是见多识广,跟段云讲了很多去外地的见闻。

听到李国生讲的他出差的这些事情后,对于感觉这人也确实是个人才,可能是因为在南方见到的事情比较多,所以思想并不保守,而且对段云开办电子厂也有一些建议和想法。

按照李国胜的想法就是段云应该在南方设立一个销售点,租一间仓库雇几个人,将音箱产品源源不断的囤积在库房中,南方沿海城市办理个体经营渠道相对还比较简单一些,最好再挂个港资的招牌,商品就会更加好卖。

其实李国胜的一些想法和段云是不谋而合,段云本身也是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设立办事处,而自己的产品一旦在南方站稳了脚跟,那么将来产品将不愁销路。

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重要建议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防尘级别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所长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偷税漏税第五百六十一章 突破口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斯文扫地第2231章 长线奖励机制第四百三十一章 小订单第十一章 师傅第二千一百章 数字革命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免费才是最贵的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人才筛选第八百五十章 开业在即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招商引资任务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意外收获第四十九章 助手第八百八十章 展销中心第七百五十九章 申请办厂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十足诚意第二百九十四章 重要任务第四百三十五章 婚房第2187章 拖字诀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商会成立第八百零四章 吃肉喝汤第九百一十二章 人靠衣装马靠鞍第八百二十八章 盘问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重大事件第九百八十五章 高难任务第五百零八章 商品物流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天高地厚第八百五十三章 连夜安装第三百八十三章 绅士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Windows 95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国家队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DVD样机第六百三十四章 里子面子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初步方案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现代化物流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沃尔沃下线第三百三十九章 对账第九百七十九章 技术突破第2256章 民营物流第2368章 保密计划第九章 奖金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重大突破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商业同盟第三百五十一章 分红第2257章 优势互补第四百四十章 名声在外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重大危机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鹤立鸡群第三百九十六章 破烂王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崩塌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惊人的报价第一百一十二章 红榜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进展迅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巨额投入第2180章 新通道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婚第六百六十四章 友谊长存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商界教父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顶级待遇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各怀心思第八百二十五章 重点培养第一百一十章 力排众议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两张王牌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私立医院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告别第三十五章 小缺陷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三十四章 私人聚会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国际问题第五百五十一章 工业软件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婚(第2卷完 )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成果汇报第九百四十八章 重要条件第二百四十四章 市局会议第六百七十三章 诸侯经济第一百五十五章 震撼效果第九百五十一章 自己人第九百五十九章 移居计划第2361章 申请程序第2423章 美国梦第2208章 技术改变世界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录像机厂投产第八百零九章 研发瓶颈期第2301章 寻求合作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历史时刻第九百四十三章 迎春酒会第七百九十六章 举步维艰第三百三十八章 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可靠伙伴第七百八十四章 摒弃前嫌第九十六章 测试成功第五百四十六章 冲突第二百八十五章 操作手册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概念产品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应用软件第二千零五十七章 王大中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黑八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