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真实水平

段云做生意从来不会管自己的手下人赚了多少钱,发了多大的财,他唯一在意的就是这些手下是否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任务,如果有谁能力不够,或者是达不到他的要求,那么段云会毫不犹豫的把他踢出局。

总的来说李国胜是个聪明人,他能很快领悟到段云的一些想法和用意,并且他本身也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无论是销售还是管理,都有自己的一套。

当初段云没有答应让高磊当广州办事处的主管而最终选择了李国胜,也正是因为李国胜是真的能独当一面,而高磊虽然更年轻而且对自己更忠诚,但他的阅历和能力,是达不到对于要求的。

这次广州办事处顺利成立,进入了正常运作状态,这对段云而言非常重要,因为段云之前的计划里,就想优先开发南方市场。

接下来的一步,段云还打算在北京和上海设立办事处,不过目前限于产量以及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在这两个大城市建立办事处的时机还不成熟。

音箱产品订单依旧是段云电子厂的生命线,高磊和李国胜现在已经开始拓展低音炮音箱在广州和南方其他城市的销售渠道,不过暂时他们还没有拿到新的订单。

目前厂里的订单只够维持半个月的时间,如果这半个月内再没有新的订单,电子厂将会面临暂时停工的局面,这是段云必须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不过段云并没有太担心,因为之前和央视签订的广告合同,他们厂的天音音响再有一个星期将会登录中央电视台,到时候随着广告的播出,订单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尽管这次段云精心策划了电视广告,并且找到了摇滚之父崔健和他的乐队担纲拍摄,但具体效果如何还是个未知数,只要等广告播出后才能有反馈。

接下来的两天,开始正式组建新产品研发小组。

贾志强等人刚到厂里上班,段云还没有给他们正式安排工作,只是让他先跟着厂里的技术员天天去车间熟悉工艺流程,剩下的时间则让他们学习研究自己提供的国外汽车变速箱资料,并要求他们每人都要写出一份关于新产品研发的意见书,这就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

段云这段时间也积极的和这些大学生培养感情,有时候晚上下班的时候还会领着他们去饭馆吃饭,偶尔还会和他们一起打牌。

在段云看来,人都是感情动物,只要他诚心待人,相信这些大学生也是能够看出来。

在段云看来,这些大学生刚来他们厂子,心态方面可能还不太稳定,随时可能离开,进入工厂上班前期稳定他们的思想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想方设法,潜移默化的对他们做一些思想工作,让他们能长久的留下来,毕竟这5名大学生是段云好不容易从省厅求过来的,如果他们离开,段云以后想再招入高学历人才,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而通过这几天的交往,段云打的这一手“感情牌”显然还是很成功的,白天上班的时候这5人表现的很积极,每天都会长时间停留在车间,学习领悟汽车变速箱的每一个生产工艺步骤,并且和段云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当然这5个人中也有人对段云并不感冒,刘忆江从头到尾对段云都是爱搭不理的,对厂里的生产情况也似乎没什么兴趣,每天都是心不在焉的样子。

段云对此也并不以为意,因为人各有志,实在没办法挽留段云也总不能强行逼着他留下来,他只需要做到仁至义尽就可以了。

周末下午,按照段云的要求,这几名大学生纷纷将新产品的开发计划书送到了段云的办公室。

其实关于新产品的开发,段云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思路,之所以让这些大学生写这份报告,一方面是想考察他们真实的技术水平,另外一方面也是想看看他们是否有什么好的想法和意见。

段云拿起桌上的报告开始仔细审阅起来。

放在最上面的是孔静的报告,字迹看起来很娟秀,通篇报告引用的变速箱产品全部都是日产的,并配有相关变速箱产品的型号,性能等参数。

可以看得出孔静本人是非常推崇日本变速箱产品的,在他看来日本变速箱产品精度高,重量轻,而且经受过市场的考验,相比于美国和苏联的产品,很多指标都要高出一筹,略逊于德国汽车变速箱,但在价格上却有一定优势。

不过在段云看来,孔静的这份报告虽然写的很好,推崇日本汽车变速箱产品也没有错,因为在80年代初期,日本汽车销量确实在全球独占鳌头,甚至从销量上打败了很多美国传统汽车巨头,如果以日本汽车变速箱为对标产品借鉴和参考进行新品研发,确实很有可取之处,但她却并没有考虑到当前国内机加工水平以及市场销售方面的问题。

在段云看来,日本汽车变速箱产品虽然性能优异,但对生产设备和人员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高端精密机床,这种东西在国内是根本搞不到的,而且在国际市场也买不到,核心技术都是各个企业的基石,根本不会轻易泄露出去。

而且段云一开始的目标就是针对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所以德系变速箱技术才是他要研发的目标。

接下来段云又看了看贾志强和另外两名中专生写的报告。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不得不说的是,这二年的大学生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们机械学方面的基础非常扎实,而且在学校里也养成了一定的严谨作风,哪怕一段于这个机械学专业的博士来看,他们写的报告也很有深度和独到见解,从这一点来说,这几个大学生和中专生还算符合段云的心理预期。

而最差的一篇当初刘忆江写的论文,应该说他是有一定机械学基础的,但写这份报告的态度明显太过敷衍,全篇没有像其他几人那样引用任何资料和数据,只是泛泛而谈了一些对于研发新产品的看法,而且字迹有些潦草,显然就是一份草稿。

刘忆江对自己不感冒,段云也早就看出来了,但以段于目前的胸襟和地位,他还不至于和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斗气,毕竟人不是蜜糖,不可能讨好所有的人,段云也不会在这种小人物身上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他有着更长远的眼光和目标,鸡毛蒜皮的小事,他根本就不会在意。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合同签订第二千零九十二章 民族产业转折第2291章 产业名片第六百二十五章 销售火爆第2302章 对等机会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海南特区第三百三十一章 开业在即第七百五十四章 最后的警告第二百九十八章 特供第五百二十八章 国货精品第一千零四十章 泾渭分明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积极配合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半瓶汾酒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小问题第十九章 打破记录第二千零一十章 中国航天局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绝对焦点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掌上电脑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放低姿态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文字游戏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重要部署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合资陷阱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丰厚利润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开拓者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如履薄冰第2332章 定价权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火速任命第二百六十七章 回厂上班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私人会面第2355章 商界领袖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咨询团队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对赌第六百一十六章 出口退税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国货之光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娘家第二千零九十九章 概念产品第三百五十六章 抵触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年后复工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两袖清风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时代广场第十三章 拓展业务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老板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时代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思维桎梏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马上任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DVD样机第九百一十三章 资本主义之光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甜蜜时光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重大事件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颠覆印象第三百零一章 庆功宴第二千零三十五章 秘密泄露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技术壁垒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高度重视第2201章 重心转移第2309章 内部分工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善意的帮助第五百四十四章 技术大拿第二千零三章 农村包围城市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美籍华人第2428章 思维转变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厚此薄彼第2254章 互助会第2209章 忠实粉丝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班老大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诚意价格第二百八十章 住院第二百三十一章 目光短浅第九百五十六章 资金紧张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深度合作第四百八十八章 小聚第八十三章 超高奖金第二百一十章 摄影爱好者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深入交谈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突破口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难以拒绝的条件第五百五十章 用工考核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严重分歧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重视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九百四十一章 春节放假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暗度陈仓第九百八十九章 巨额悬赏第二千零九十六章 隐蔽的恋情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加班文化第七百八十六章 改变思想观念第二百九十二章 调动工作第六百二十八章 无法解决的困难第一百五十八章 暗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清流第九百零四章 邻居第五百零三章 挫折第二百五十五章 朝令朝改第七百五十七章 春季广交会第二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六百九十八章 售后体系第二十一章 意外冲突第2305章 接班人第2348章 中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