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章 隐形壁垒

船运的速度要比段云预想的还要快,在赵学武回国一周后,段云就接到了海关的通知,告知他的货物已经运到了,让他马上去提单。

得知这个消息后,段云非常的高兴,立刻带着李国胜和赵学武等人前往了深圳海关。

当天下午,装有生产线设备的集装箱就已经运到了段云的电子厂,而在这里,段云的两个徒弟大军和二虎早已经带在机械厂那边的人等在了厂门口,将货物卸车后,送进了新厂房。

生产线组装是个非常细致的活,工人们将所有设备都小心翼翼的放入厂房后,组装工作正式开始。

赵学武将上面的包装拆封之后,开始仔细的检查情况,看看是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碰撞和破损的情况。

检查设备一切无恙之后,段云和赵学武拿出了早已设计好的生产线安装图纸,指挥工人进行安装。

这次参与生产线安装的工人全部都是从机械厂那边调过来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有设备安装经验的老师,对于能参加这次生产线的安装,他们也感觉非常的兴奋,毕竟能亲眼参与进口设备的安装,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荣幸。

另外参与安装的,还有电子厂这边的技术人员,目前段云电子厂的技术人员也都是从广州那边高薪聘请过来的,最少也是高中学历,新设备运来后,他们要学的东西还很多,甚至可以说是要从头学起。

通过段云之前和赵学武的商议,新厂房被划分成了14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一个生产环节,用油漆线和挡板分开,将厂房初步设计成模块化生产。

不过段云的模块化生产线目前还只是一个非常初步的阶段,还达不到真正意义的模块化生产,其中缺乏很多关键的生产设备,而这些都是需要段云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来进行研发改装的,目前这么划分,只是为了将来改造升级生产线留下足够的空间和区域,整个升级过程或许将会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而段云的模块化生产线构想是否能够完成,关键还要看即将成立的产品技术研发中心是否足够高效。

即便是有着超越时代的技术,将完成某项产业技术变革,也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段云需要不断的引进国内高级人才壮大自己的科研队伍,力求达到国内电子业技术的制高点。

组装生产线是个非常细致而繁重的工作,当天晚上,段云等人就加班到了11点,我是第2天早晨5点多段云就已经来到了车间,和赵学武等人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一连好几天时间,段云等人中午晚上加班不断,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8小时,几乎全天都泡在车间中。

考虑到赵学武年纪比较大,段云并不想让他也跟着加班,不过这个老头脾气显然有些倔强而且还不服老,和段云这些年轻人混在一起,每天也是来的最早,走的最晚,吃饭加班都在车间,丝毫不享受任何的特殊待遇,这让段云还是有些感动的。

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时间,整条生产线终于安装完成,经过测试之后,整条生产线运作正常,而这台生产线做出了第1台录音机,段云直接将他送给了赵学武当做纪念,这让老头非常高兴,抱着那台录音机的样子,就像抱着自己的亲孙子一样,脸上难以抑制的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不过这条生产线暂时还不能全面投入注册生产,因为其中还涉及到一个原材料引进,产品设计,以及员工培训问题。

虽然音箱和录音机同是电子产品,但生产录音机却远比音箱要难得多,日本原厂的这套生产线,虽然可以生产出质量不错的录音机,但是成本相对较高,而且有些零部件的技术确实落后了,比如说其中的录音机电机噪音比较大,现在很多厂家都采用电路板控制电机转速进行降噪,这就需要对相应设备进行重新改装,所以段云还暂时不能使用这条进口生产线正式生产。

另外产品的质量好不意味着就在国内市场上有竞争力,而且相对于质量,新产品如果想在国内市场抢占一定的份额,那么就必须要打价格战,所以段云必须要在产品质量和价格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让生产的产品既耐用,而且价格又相对低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还有就是电子原材料的采购问题,目前深圳电子行业的国企大厂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内部的联盟,虽然深圳这边已经走入了市场化的经营,但实际依旧存在着计划经济的影子。

他们生产的电子元件在国内是最好的,但是针对不同的厂家却有不同的定价,比如卖给同一个部门的下属企业就是最低的计划内的定价,卖给其他国企厂家就相对高一些,而卖给私人企业是最高价,通常要比最低出厂价高1~2成,这其实也是一种隐形的商业壁垒,私营企业获得原材料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也就导致私企生产出来的同类产品要比国企产品价格高,这也就导致了私企丧失了一定能力的竞争力。

很多私企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压低价格,不得不想方设法偷工减料,这也就导致私营企业的产品质量很差的重要原因。

段云一直希望自己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原因就是在于如此,不光可以降低产品成本,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被供应商“卡脖子”的危险境地,只不过想建立完整的电子工业产业链面临的困难非常多,短期之内,段云还不能突破国企设置的这个壁垒。

至于新生产线的工人问题,这是最好解决的,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南方各地的打工者进入深圳,劳动力是最不缺乏的,只需要挑选身强体壮的工人进行短期培训即可。

而且过完年后,太原机械学院那边的几名退休教授相继会来到深圳,还有一些毕业的大学生也会到段云的企业实习工作,段云企业技术层面的框架很快就会搭建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研发也将全面展开……

第九十五章 里应外合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软实力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灾难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学校长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商业贿赂第三百二十四章 零食第七百六十六章 翻脸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潘宗光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共同话题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研发投入比例第四百一十九章 局长电话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台湾模式第六百五十九章 莫斯科餐厅第2424章 长期项目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第五十三章 王强的怒火第五百三十四章 检测平台第2217章 特别预案第八百一十八章 离职计划第一千零八十章 分歧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股权分配第八百一十八章 离职计划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根在中华第二千零六十六章 选择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鱼吃小鱼第五十六章 夜大第九百二十九章 优胜劣汰第2324章 学术会议第五十章 良心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亲笔信第九百零二章 重返广州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万全之策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互惠互利第九十章 牢固的友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忍痛割爱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录像机厂投产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大失所望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专访第一百一十章 力排众议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碗水端平第二千零七十一章 婚姻自由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做嫁衣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各怀心思第二百二十八章 夜大第一课第八百一十七章 过家家第四百零五章 备选合作商第三百六十章 蛇鼠一窝第十一章 师傅第六百七十五章 死于安乐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家庭晚宴第八百二十一章 技术顾问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保密资质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试生产成功第八十二章 购置电视第十二章 技术革新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严厉警告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查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联合研发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海的方向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速成培训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北京分公司第2399章 天方夜谭第2310章 天音2800第二百六十四章 出国谈判第七百七十七章 小人物第九百八十一章 背水一战第六百一十七章 定价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国家队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压价第七百九十三章 举手表决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忠诚第2429章 人生无憾第2270章 罗奇的邀请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深度合作第六百章 彩车第2296章 工商联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GPS导航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强大后援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笑柄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击鼓传花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盛况空前第三百五十三章 换血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家教第七百二十六章 设备失灵第七百三十四章 高利息贷款第一千零五十章 巨额订单第七百三十章 绝不低头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回音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突围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慷慨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股权分配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厚此薄彼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补偿贸易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夫唱妇随第2414章 低调前行第2342章 多面押注第一百零三章 混战第八百二十四章 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