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技术差距

日本一个新品的磁带随身听在国内售价起码是在1000多元人民币左右,而段云说拆解就拆解,这显得有些太过奢侈。

但是搞技术研究就是这样,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之前研究所赵学武他们已经拆卸了十几种的国产新品录音机,想学习别人的技术,那是要交学费的。

段云买到的这台随身听是索尼公司在去年年底新出品的 Walkman磁带播放机,这种新品第1批产品仅仅是单放机,后面几批产品则增加了录音功能,个头也越来越小。

而段云手中的这台索尼随身听仅仅是单放机,黑色的铝合金外壳,质感非常的好,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充满科技感的产品。

用螺丝刀轻轻的拆开外壳,里面的机械部分和电路部分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却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结构相当紧凑,几乎是完美的利用了每一寸的空间。

其实段云在以前年轻的时候,也参加过一台国产随身听,那台随身听是在他90年代末期买的,花了他整整一个月的早餐钱。

不过那台国产随身听给段云带来的印象并不算好,非常的费电,两节电池最多只能听三个小时,而且杂音比较大,音质效果非常一般。

几年后这台随身听出了一点问题,段云想自己试着看看能否修理,但是打开塑料外壳后,发现里面的电路板和构造非常粗糙,零部件基本都是手工焊接成的,焊锡的焊点有些斑驳,就像是一坨坨鸡屎糊在上面一样。

而这台日本随身听内部电路板焊接则非常漂亮,焊接点光亮而均匀,显然应该是机器焊接的,而且整个电路板集成化程度非常高,上面采用了很多的集成芯片,包括功放芯片,电控芯片,红外传感器和状态开关,以及电磁铁控制机芯,这些芯片和零部件都是目前国内无法生产的。

其实索尼的这个型号随身听属于第3代产品,在设计功能和产品性能方面,在全球都是领先的。

段云如果将来想从制作录音机转向生产随身听,需要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条:

首先是采用新型的微小型元器件和新型集成电路,这样可以极大的缩小电路板的面积。

其次就是改进结构,尽可能减少机械零件,使每一个零件多功能化,例如以卡带主轴为按键,用卷带轴间锁定磁带盒,电机直接驱动的。

然后就是采用组装新工艺,比如日本的产品采用所谓的rhc(无线电,高密度电路)工艺组装随身听,采用厚膜电路,多层陶瓷电容器网络,三维的组装在印刷电路板上。

最后就是采用低压供电,由于减少了传动机构,所以可以采用低压驱动系统,一般用三伏电源,有的也只需要一节小电池,即1.5伏电源。

而这些工艺技术国内一直到90年代中期都没有实现,以当前国内的电子工业发展技术水平来说,段云想要做出和日本索尼公司一样高水平的随身听,几乎是没有任何可能的。

其实国内最早生产的随身听都是简化版的单放机,因为无法生产高集成化的电路芯片,而且还必须降低成本价格,所以国内的厂商在90年代初生产的国产随身听只有单放机功能,电路板使用的都是普通的电子元件,因为没有集成电路板那样轻巧,所以整个机器显得很厚很笨重,为了减轻重量,又不得不采用塑料外壳,以至于质量很差,而且不经摔。

段云如果想生产出国产随身听,他也只能采用大量体积较大的电子元件模拟日本集成电路的功能,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而如果电路板上的零部件太多的话,工人手工焊机这些零部件将会非常困难,不光效率低下,保证电路板合格率也是个非常难的事情。

另外随身听的机械传动部分和机芯磁头等装置也有很多技术细节需要突破,段云想完成国产随身听的开发和生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段云对这个随身听进行了拆解分析,然后操作电脑,利用CAD软件绘制了这台随身听的电路图,其中也包括磁带仓机械传动方面的图纸。

晚上回到深圳的家中吃过饭后,段云来到自己的书房开始继续研究随身听。

而妻子程清妍则在另外一间房子里处理工厂的事情。

现在夫妻俩人已经有了分工,段云主要抓产品技术研发以及和人脉公关,而电子厂和机械厂日常管理则由程清妍负责。

和段云一样,程清妍这两天也是非常的忙碌,她白天在深圳的工厂办公,处理厂里的一些日常琐事,晚上回家之后,开始研究成立天音电子厂商会的事情。

企业商会在后世的时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销售模式,但在如今这个年代,程清妍想推行企业商会制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就是他电子厂这边的产品类型比较单一,天音低音炮到现在为止只有高中低档三个类型,虽然是名牌产品,但由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越来越多,各个厂家都拼命压价,所以天音音响产品竞争力正在逐渐削弱。

后世有能力成立由各地专销商组成的商会的企业无一不是拥有丰富的产品类别,知名的品牌效应,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而天音电子厂只有三种型号的机箱,如此少的商品类型是无法吸引的专营商加盟的,而且成立这个商会后,提供给专销商的产品,必须价格足够低廉和吸引人,让经销商有利可图,才是商会成立的关键。

而且当前国内销售渠道主要依靠国营商场和商店,而这些国营商场商店是不可能只卖段云一家企业的产品的,所以真正有财力有实力能成为天音电子专销商的人并不多,这也就意味着程清妍想成立商会的计划短期内也是难以实现的……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基建奇迹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一呼百应第三百二十九章 买车第2430章 一年之约第五百零九章 车队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更高的舞台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一无所有第三百零五章 风向变化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分价钱一分货第六百四十五章 轻装上阵第2336章 隐形红利第五百四十三章 星期日工程师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品牌营销第一百二十七章 招工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名人效应第二千零五十一章 富人俱乐部第六百七十四章 收尾阶段第2214章 保守技术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巨大轰动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网络先行者第一百二十六章 村支书第七百五十章 质询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绝不迁就第五百八十三章 专利申请第五百一十一章 奢侈品第一千零八十章 分歧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香港研发中心第八百六十六章 厂长任命第九百四十九章 冷落第2423章 美国梦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高度评价第八十六章 提名第2309章 内部分工第八百七十四章 领导视察第五百二十九章 志向高远第九十七章 山寨品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神秘感第三百二十五章 挖角第九百五十六章 资金紧张第三百七十一章 韩警官第2207章 附加功能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裂痕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国际友谊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政策延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补偿贸易第六百零九章 普法培训第四百一十二章 众矢之的第九百五十六章 资金紧张第九百三十八章 愿者上钩第2251章 操盘手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工作需要第2194章 萌芽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沃尔沃重卡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前瞻部署第六百九十三章 春节第四百七十章 今非昔比第八百七十章 夫妻协议第二千零三十六章 民航管制第六百六十六章 担忧第二百二十四章 悠闲时光第九百五十三章 附加条件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捡漏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暨南大学第三百六十章 蛇鼠一窝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红白脸第四十九章 助手第四百三十二章 暗度陈仓第四十一章 串门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美籍华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无尘车间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规则制定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隐形权力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灰色规则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危机感第一百七十三章 亲民产品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疯狂的转型第九百四十四章 重要人物第六章 次级品第二千零七十七章 合同确定第一千九百章 人事调动第四十章 弹性管理第八百九十三章 励志鸡汤第六百一十六章 出口退税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之主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DVD雏形第三百四十一章 军令状第八百八十八章 招贤纳士第四十八章 下馆子第2239章 投其所好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中国红第2281章 借鸡下蛋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重返拉斯维加斯第八百零九章 研发瓶颈期第2233章 年终总结第一百九十九章 配套合作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中小企业商会第七百八十五章 视察厂区第二千零九十六章 隐蔽的恋情第2258章 补齐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