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下龙开发,年节说客

疗养院?不妥!渡假村?不好!朱永兴接连否决了两个名字,索性先不去管它,只要按自己的设想慢慢建好便行了。估计要一年后,形势真正缓和下来,才能付诸实施,让手下的将领、官员、荣誉军人们享受到这一福利待遇。

至于花费,朱永兴认为并不会太多。安南战俘还未释放,不榨干这些免费劳力的价值,朱永兴自然不会甘心。

而下龙不仅有海湾,还有煤炭,所产的煤炭以低灰、无烟、热值高而著名,且煤田埋藏很浅,多为露天矿,开采十分便利。不管是用于冶炼还是民用,或是出口,都是一大财源。

有劳力,有煤,再加上这里或将成为移民的中转站,对于开发下龙,有这些条件便足够了。

随着明军对新占领地区的控制,以及所派官员的就位,最急迫的建设——驿站正在加速进行,很快便能建立起最快速的联络通讯。

驻守下龙一带的任务暂时交给了孟津侯魏勇,其手下有三千兵丁,其中猛山克族便占了一千多,都是女寨主央所派来的。朱永兴不是很清楚央为什么执意要将全寨的族人迁徒至远方,据他的猜测和观察,央这个女人并不简单,似乎有自立门户的想法。

猛山克族族长思威,以及他的儿子猛河,因为梦珠的关系,与朱永兴结成了坚实的联盟,地位已经坚不可摧。央留在安南,最多也只是个寨主,但到了远地。她未必不能成为一族之长,发展空间应更为广阔。

当然,这只是朱永兴的猜想,而且央的想法并不妨碍他。先期移民中有猛山克族这样比较擅战的勇士,反倒是更合乎他的计划。

奔波在外,而且还没有美人陪伴,朱永兴这个年过得并不惬意。但也没办法,为了名声,为了大业,总要做出些牺牲。而昆明的吴三桂也不好过,这是一个堵心的年,尽力装出的表面喜庆却难掩各人心中的压抑。

贵州的兵马已至昆明。但形势依然难言乐观。滇东、滇西、滇南,明军占领区对清军盘踞的滇北、滇东北形成了三面的战略包围,昆明、楚雄、曲靖这是清军必须保证的三个要点大城,却已经都面临威胁。

楚雄,昆明的西面屏障,还扼守着滇川通道,不可有失。现在却不仅要面对滇西的明军,还要防范南面已举旗反叛的宁州禄昌贤、新兴王耀祖、习峨禄益、王扬祖等土司与明军的联兵。

昆明,不仅地理位置重要,作为省城。还有着非同一般的政治意义。同样要面对来自东南、西南两个方向的威胁。

曲靖,东与贵州、广西毗邻,素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之称,当时的名称为曲靖军民府,有彝、壮、苗、瑶等民族居住,亦是土司众多的地区。较有实力的又有沾益州的安氏,罗雄州(现罗平县)、越州、陆凉等地的阿资氏。经过一场猛烈的土司叛乱后,清军对曲靖军民府的各家土司既防范,又不敢过于逼索。生怕再重蹈覆辙。

内部不宁。则无力攻外。吴三桂现在也是头痛无比,对统治区内尚未叛乱的土司实在不好处置。楚雄、昆明、曲靖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外有明军威胁,内有叛乱之忧。

而且,明军的布置也让吴三桂感到困惑。通往明军统治区的大小道路皆被完全损毁。险要之处更有兵丁立栅掘壕而守。要想进攻,不仅困难很大,而且失去了突袭的机会。慢慢推进的话,不仅要平路,还要突破明军一道一道的险要踞守。在元江见识过明军顽强防御的吴三桂,对此是颇有些忌惮。

对于方光琛的分析判断,吴三桂现在也认为是正确的。明军摆出这样的架势,真就是打着把清军牵制在滇省、不断消耗疲弊的心思。再过两、三月,便是百草萌芽、瘴疠加重的时候;再过四、五月,又是连绵的雨季。如何用兵,如何在这适合用兵的数月时间内行动,便成为吴三桂苦思难解的问题。

要想犁庭扫穴,单凭目前在滇省的军力怕是不容易。何况还有钱粮的问题,大举用兵还要准备些时日。吴三桂思之再三,上奏清廷,请求进行三省会剿,先攻滇东滇南,特别是安南的明占之地。

由广西进攻安南和滇东,吴三桂率大军由昆明、曲靖两路齐发,楚雄则重兵防御滇西,这便是吴三桂的整体设想,也是他和幕僚能想到的扭转目前形势的最好的办法。

伪宗室要以战略包围之势困住我军,我便以多点进攻之法使其顾此失彼,分兵防御。兵分则势弱,此便是取胜之机。

吴三桂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太过急于求成,轻敌冒进、缺少策应,且忽略了滇省土司的反抗力量。所以,一战致吴国贵失陷,二战致元江挫败,三战则遍地烽火。

最重要的还是伪宗室,不仅极有蛊惑能力,还是抗清斗争新的号召和旗帜,更有诡异之谋和……

吴三桂不得不收起思路,强作笑颜,接待前来拜年的将领和官员。只是,熟悉的面孔少了几个,又让他心生酸楚。

但过年就是过年,众将不管心中如何想,今日却都笑语喧哗,上前拜贺,然后进入筵席。

吴三桂在檐廊中央台阶上举杯而立,环顾一周。席中众人都知他将要祝赞宣讲,便正襟危坐,鸦雀无声。

“诸位前来给吾拜年,吾心中十分高兴。与出生入死、追随本王的弟兄们共度佳节,乃人生第一快事。”吴三桂振作精神,朗声说道:“俗话说:‘年酒一醉,一年欢乐’。但本王今日只敬诸位三杯酒,因汝等妻小皆在家翘首以待。吾又怎好耽误诸位回去享天伦之乐?待到扫平乱贼,本王再选宽广场地,与诸位及家眷尽醉方休。”

吴三桂端杯瞻视顾盼,威严而又不失亲切。见众将都敬仰崇拜地望着自己。不禁畅然而笑,随后又神情郑重起来,高声说道:“第一杯酒,敬天,敬地,并告慰战阵殉难的弟兄!”

众将应声而起,学着吴三桂的样子,以指弹酒向天,又举杯遥祝。将酒洒向地上泼尽。

“第二杯酒,为诸位弟兄阖家平安有福,干杯!”

“第三杯酒,祝弟兄们前程似锦,干杯!”

吴三桂每次举杯,众将都是一阵欢呼,发出大声的祝赞。

酒筵只是个过场,吴三桂既说只敬三杯酒,又说要众将尽早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便没有哪个不识趣的狂喝烂饮。不到午时。宴会结束,吴三桂笑得亲切,将众将送至门外。

“献廷,玄初,你二人就留下与本王畅饮如何?”吴三桂独独叫住了方光琛和刘玄初,二人盛情难却,便重回府内。

三人才进二门,就听到身后大门外有一片嘈杂之声,象是嬉戏逗乐。又象争辩吵闹。

吴三桂皱了皱眉。对身旁的侍卫说道:“带些碎银出去看看,是何人何事喧哗?若是狮龙灯舞上门祝贺。便打发些利市赏银;若是乞丐难民——嗯,今日佳节,也散些钱财食品图个吉利。”

方光琛和刘玄初陪着吴三桂重入厅堂。下人已经又摆上一桌细致酒席,三人还未端杯酌饮,刚刚那个侍卫又进来禀告。

“王爷,外面来一唱‘贺春调’的老头儿,给他银两却是不走。说他千里迢迢,打从南面而来,有赏无赏俱不在乎,定要见王爷一面,将吉祥献上,才算了却心愿。”

“从南边来?”方光琛皱着眉头想了想,哂笑道:“此人不是奸细,便是说客,拣这个日子前来,是想保得一命吗?”

吴三桂冷笑颌首,却一时没想好如何处置,是请是赶,是抓是杀,他眨着眼睛在思索。

“要请请不来,要躲躲不开。”刘玄初在旁笑道:“王爷身经百战,于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岂会怕一个奸细说客?不如传他进来,会他一会。”

方光琛对此也表示赞同,说道:“听他说辞,再作定夺,却是稳妥之法。”

吴三桂见两位谋士都是一样的意见,也就没有什么异议,令侍卫把来人带上来。

不一会儿,来人便出现在三人面前。须发杂白,神清气爽,飘然不群,一走进来便敲着檀板,手舞足蹈地唱起来,“春催千山秀,花开万里香,玉石祥光满,古人福寿长。”

吴三桂心中警觉,却不动声色,唤人打赏。方光琛和刘玄初也含笑不语,以静制动,只打量着这个老者。

“小老儿虽贫贱,今日却不是为讨赏而来。”老头儿不接赏钱,摇着手说道。

刘玄初嘿嘿一笑,揶揄道:“故弄玄虚。你为何而来,王爷料事如神,岂不知晓?大年初一遇奸细,你倒是会挑时候。”

“小老儿不是奸细——”

“那便是说客了,定是伪宗室所派喽!”方光琛脸上带着戏谑的笑容。

“小老儿既不是奸细,亦不是说客。”老头儿不慌不忙地说道:“我闻王爷好士轻财,人有一技之长,即收录无弃。孟尝君有食客三千,鸡鸣狗盗者各有其用。小老儿无能,或又与王爷有缘,是以想在王爷身旁混碗残羹剩饭。”

“银钱酒食不过小事一桩。”吴三桂并未被言辞所动,淡淡地说道:“然本王身在军中,不能收容来历不明之人。你究竟为何而来?所谓与本王有缘,缘从何来?你又有何本领,能有何作为?”

“小老儿姓张名维翰,字广仁,云南大理白人。”张维翰从容镇定,侃侃而谈,“王爷大名妇孺皆知,小人敬慕之至。然传闻鱼目混珠,真假难辨……”

“你要为王爷树碑立传?”方光琛猜测着问道。

“非也!”张维翰摇头道:“树碑立传当在盖棺论定之后。小老儿比王爷痴长十岁,只能由后人为王爷立传青史。小老儿此番面见王爷,实是出于一片至诚。若说是说客。小老儿也非人所派,乃是自己要来,为良心而来,也为王爷而来。”

吴三桂仔细观察张维翰。倒觉得意态诚恳,不似作伪,便吩咐看座,又屏退了外人,方才问道:“老先生有何高论,本王洗耳恭听。”

张维翰沉吟了一下,说道:“实不相瞒,小老儿在大理曾与皇明宗室岷殿下有过言谈——”

“是伪宗室。”方光琛纠正道:“窃据一隅,苟延残喘之辈。何敢称皇明?”

“你说他是伪宗室,他说你是汉奸、国贼,恶语相向,有何实际意义?”张维翰不以为意地说道:“王爷气量宏大,请恕小老儿失言之罪。”

“与人论事,必尽其意,剖尽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吴三桂倒显得很沉稳,说道:“先生尽可直言。”

“谢王爷。”张维翰在凳子上弯了弯身子,又故作吞吐之态,“还是不说也罢。若以假话讨好是欺瞒王爷。若以真情相告必招来怒恼,有负春光佳节——”

“先生不必多虑。本王历经人间磨难屈辱,自有面对流言之气度,先生可畅所欲言。”

“既然王爷要听,小老儿便直言相告。只是小人申明在先,人众议论,非我张某见解。”张维翰又留下一个宽宥的理由,方才开口说道:“王爷身经百战,功绩赫赫。是为汉人中之大英雄;岷世子天纵之才。谋深虑远,亦是翘楚人杰。然何汉汉相争。不能相容?王爷以剿平其为己任,岷世子亦定三项大罪,要与王爷不死不休。”

“三项大罪?嘿嘿。不多嘛,且说来听听。”吴三桂的目光阴沉下来,语气不善。

刘玄初皱起眉头,注目于张维翰,示意他住口,但张维翰视若不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其一,国难当头,屈膝事虏;其二,反复无常,三姓家奴;其三,屠戮同胞,数典忘祖。金钱鼠尾、甘为鞑虏奴狗,使千万同胞死于马前刀下,以汉人鲜血换取自身富贵,天下汉人恨不能食肉寝皮……”

“一派胡言。”方光琛大声呵斥,“此乃伪宗室胡诌恶语,你怎敢宣之明目?”

“方学士谓此胡诌恶语,,却不尽然。”张维翰淡淡地说道:“云南妇孺皆云,积毁蚀骨,众唾成河。小老儿一介草民,年过半百,闲云野鹤,周游于穷乡僻壤,又何苦为他人传谣?”

吴三桂的眼神变得冷酷,轻摸着自己的鼻子。三鬼的鼻梁上有一道若隐若现的伤痕,每当他心中不悦或怒发时便有这样的动作。

张维翰见吴三桂轻抚鼻梁,心中顿有所感,说道:“小老儿今日初识王爷,一见您鼻上伤痕,便想起王爷孤胆救父的英勇事迹。万马军中纵横自如,带伤厮杀令敌胆寒,何其英勇、壮烈。王爷当时尚年轻,伤口恢复也好,今伤痕只隐约可见。此乃光荣印记,忠孝明证。”

吴三桂神情稍缓,口中却不无嘲讽地说道:“先生既来,想必是精心准备,要为本王安排日后的戏该如何唱了?”

张维翰拱了拱手,说道:“天下动荡,江山易主,金玉瓦土,瞬息万。功过是非,来日方长。小老儿不必再多言,以免自讨无趣。然今之形势已不同,王爷如何自处,当慎之思之。俗语云: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万里晴空,何处不可翱翔,何如飞蛾续投夜烛。”

吴三桂眼里闪出了凶光,冷笑着咬牙道:“看来张先生是来教本王如何做人的了?”

“小人不敢。”张维翰脸不变色,微微躬身,说道:“其实王爷心明眼亮,草民只是点破王爷心中犹疑,提醒王爷勿失良机。自‘剃发令’以来,汉人反清浪潮不断,降叛无常。满洲八旗又有几万,加上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亦不过二十余万,如何征服中国如此宽广的地面?滇省周围的封疆大吏、汉官汉将,谁不以王爷马首是瞻?只要王爷重举义旗,将满人逐出中华大地,以前苦衷何劳口舌解释,莫须有的罪名自然亦烟消云散。”

觉人之诈,不形于色;受人之侮,不动于容。方是真英雄。吴三桂突然记起自己常常暗自谨记并遵守的话,强压怒火讥诮道:“本王已三易其主,汝今要与吾指点第四位主子喽?”

不待张维翰回答,吴三桂已经激动地说道:“弘光,隆武,永历?哪个不是奸贼当道,自我倾轧,争权夺利,皆是自取灭亡之辈。”

“王爷误会了。”张维翰再次解释自己的来意,“小老儿绝不是为永历来当说客,实在是敬佩王爷,为王爷谋身后事而来。王爷若举反清义旗,一可拒守一方,静待英主;二可细辨忠奸贤愚,细观天下;三可自成一家,号令天下。只要王爷因势利导,何愁天下人不拥戴您成就千秋功业?”

吴三桂吃了一惊,盯着张维翰出不得声,半晌,才沉声说道:“当今圣上年少英明,宽厚慈善,且精通汉学,是为明主。待天下平定,圣上贯彻满汉一体,开明政治,开科取士,建礼仪之邦,方乃拯救民生最佳之法。”

第61章 下龙开发,年节说客第143章 讲武会一第67章 排除万难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10章 调整战略,老友重逢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56章 拒诏第105章 阻击,顾忌第266章 重庆,武昌第70章 三鬼选择,镜子制成第50章 低估与高估第143章 枪枝合法,移边实边第30章 轻取永昌第68章 以诚待人,执着进谏第35章 阻击第182章 无题第122章 大难临头几人“忠”第94章 难以抗拒,后宫琐事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88章 截阻的布署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巅峰第248章 下台阶,谋划第22章 响应配合第33章 与敌一战的想法第15章 被误导了第107章 厌炮厌胜?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70章 正面决战第63章 攻掠辽东第68章 以诚待人,执着进谏第223章 军制改革,拉拢分化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25章 军人婚配第17章 意外之难第17章 意外之难第151章 有借无还第35章 有喜有惊的投靠第134章 非奇袭,即决战第91章 川滇呼应第3章 召见群将第89章 胜利第14章 真儒,自虐?第25章 静夜思,眼中泪第26章 提点第170章 瞻前顾后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阴谋第244章 召见,山东于七第149章 经济手段第31章 段氏遗族第110章 宗室临阵第236章 旗奴家丁、内政外交第235章 郑军投靠,清廷退缩第62章 乱汝心智,海上感慨第128章 盛仪,震慑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36章 史载之降将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82章 调整布署第56章 士农工兵商,短视暴敛第126章 无题第92章 伪造,诡道第149章 经济手段第8章 舜水西渡,预留宰辅第116章 篡权之议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71章 流寇战术第255章 荆岳对峙第46章 火枪之威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后点透第147章 隐晦密信,纠结于心第84章 抢滩登陆第231章 荆襄剧变第95章 初印象第61章 缜密分析第67章 广西战局,威压慑服第92章 举棋不定第88章 毒蘑第58章 明智,千秋节第154章 赴广东第22章 响应配合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70章 开路迂回第57章 接驾第94章 相疑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第155章 广州战役(一)第96章 死地难脱第138章 大海战第116章 不悦的提议第18章 紧急商议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22章 响应配合第230章 暗战第66章 移跸蒙自,积极防御第229章 内政之治,疑惑未解第36章 领悟第1章 陌生之地第106章 法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