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滇缅战事

猛狮搏兔,必尽全力。从中原到辽东,明军展开的是全方位的攻击,但重点还是山东。只要盯住京师这个满清在目前不得不守的重地,便能逼迫清军进行一场战略性的决战,从而彻底奠定北地胜局。至于辽东,满清退回去只意味着一个地方割据势力的苟延残喘。以一隅敌全国,强盗集团会土崩瓦解,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如果从朱永兴的眼光和高度看问题,只有把满清彻底击败,全部收复辽东才算是最后的胜利。从这个目的出发,那就不必局限于哪一个战场,只要大明的旗帜还没有插上,战斗就可以进行。 ωwш¸тTk Λn¸¢ ○

而趁着辽东虚弱,光复更大的地盘,获取更牢固的根基,从整个国战的形势来看,也不失为一招好棋。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国战,可以有议和休战的余地。这是一场有我无敌的战争,不打到一方彻底投降或毁灭,是绝不会停止的殊死大搏斗。

几十万大军在中原大地,在辽东黑土,展开了厮杀拼战,而在明军绝地崛起的滇省也不消停,并引起了缅甸王室的剧变。

平朔侯贺九义率领的明军在攻破缅关后,本来是想给缅甸施加压力@ ,静观其变,不战而使缅方屈服,送出永历君臣的。但事情却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发展。

首先是缅方,在蛮莫集结了数万军队,准备反攻夺关;其次是靠近滇缅边境的几个土司,象龙氏、刀氏、左氏等,夺取土地的欲望极为强烈,也应朝廷的要求,组织了一支联军供贺九义驱驰,以弥补滇缅边境明军数量的不足。眼见着明军攻破了缅关。几家土司便极力请战,要深入缅境掠财夺地。甚至连猛山克族听到消息,也表示要出动三千精兵入缅参战,以报当年被缅人欺压之仇。

这些土兵组成的联军已经不是拿着梭镖、竹弓的杂牌军,朱永兴转手买卖军火,并提供教官加以训练。既从各土司手中赚得了钱财,又有了一支火枪化的强盗军队。虽然缺乏火炮等重武器,但这样一支充满抢夺欲望的部队显然是临近小国弱国的噩梦。

这样做的效果是明显的,明军在安南、湄河等地驻扎的人数不多,而这些各家土司组成的联军,却已经夺取了南掌小国的大片土地,并协同明军,有力地震慑了安南郑氏的异动。

面对土兵联军的求战,以及缅人不知死活的反攻。贺九义只能是全力迎击。于是,一场激烈而不惨烈的大战开始了,结果可想而知。燧发枪战胜了火绳枪,子弹攒射、火炮轰击打垮了战象兵,缅人再次大败,被追杀数十里,遗尸无数。

两万多土兵联军不依不饶,各家土司奋力督杀。直到占领蛮莫(现缅甸八莫地区)方才稍停脚步。这一下子,算是恢复了明朝万历十三年时在孟密北部置安抚司的旧地。也就是说。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这样的占领可以被称为收复。

本来是震慑、示威性的军事行动,却似乎有越打越大的趋势。贺九义深知在国战未止的情况下,得到的物资和人力支援将很有限,又担心弄巧成拙,反倒害了永历君臣的性命。当然。对于新君朱永兴来说,永历完蛋了似乎对他更有利,但这话是不能摆到明面上的。

鉴于这样的情形,贺九义赶紧上奏朝廷,陈述目前状况。请示如何处理。

朝廷迅速地派来了使者,而且是在缅甸长时间呆过,对缅甸情况十分了解的郑昭仁,现在的国安部左侍郎。这样一位高官,无疑会承担起所有的责任,贺九义本来有些忐忑的心一下子放松了。

“万岁估计到缅甸的军力低弱,但如此程度,显然也出乎万岁预料。”作为钦使的郑昭仁首先便向贺九义说明了朱永兴的小失误,也就是说,此次行动的失控,责任不会由贺九义承担,怪也只能怪缅人太不经打了。

事实上,缅甸二度统一,成立东吁王朝后,因多次与实力强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国(大城王国)交战,并且在万历年间两次与明军大战而耗尽国力。甚至原都城勃固城都在1599年被阿卡族占领,而被迫迁都阿瓦。也就是说,作为中央政权的东吁王国已经没落,而缅北的掸族封建主向来不甚恭服,以恢复旧日的阿瓦王国为念。还有孟族,也不忘旧国阿拉干,对缅人莽氏称王十分不满。

在这样的情况下,缅甸不太可能抵挡得住正向近代化靠拢的明军。朱永兴得出这样的判断也没有错,只是明军能取得如此大的战果,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不过,他不是那种诿过于人,或者是没有担当的主上,对外战争嘛,打得好就是好,虽然不太符合起初的意图,但他却不会因此而责怪贺九义。

“有些官员建议圣上效七擒孟获之举,退出所占缅土,以感其心。”郑昭仁的脸上浮起了轻篾与不屑,“圣上言道:孟获虽称异族,却乃我华夏子民,以恩以义可感其心。缅甸乃敌国也,岂有不战而退,骄其心馁自身之举?况蛮莫亦属我大明疆土,缅人趁虚而占,今收复失地,名正言顺,岂能轻易予人?”

“万岁圣明。”贺九义忙向北拱了拱手,说道:“缅人欺软怕硬,狡诈异常,非以兵威震慑不能令其服膺。至于仁义,恐怕今时不适用。”

“平朔侯所言有理。”郑昭仁微微一笑,在桌上摊开的地图上指点着,“除了蛮莫,还有这孟养、木邦、孟密等土司也曾归顺我大明,其地呢,说是我大明的亦不为过。万岁便讲过‘谁占领谁拥有’这句话,所以,即便再多抢些地盘也能说成是收复失地。”

“圣上要对缅甸大举用兵?”贺九义有些惊讶。

“那就要看缅人的态度了。”郑昭仁微抿嘴角,似乎在冷笑,“其实并不需我军再度增兵多少,只要能成功拉拢掸族,那缅北便是一片混乱。嗯,侯爷可知道万历年时把总高国春一战成名之事?”

贺九义点了点头,他还真知道这事,万历时明朝把总高国春率五百人一举攻破数万缅军,接连摧毁缅军六座营垒,堪称西南战功第一,受到朝廷的大加封赏,并侪身于名将之列。郑昭仁提起此事,也就意味着在对缅作战中,不必顾虑太多,要尽全力施为。(未完待续……)

第220章 增兵向北,郑军不稳第31章 段氏遗族第115章 缅甸的条件第149章 经济手段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78章 联合部队,筹划大局第90章 光复京师第76章 再弃险要?第141章 败局已定第100章 再唔晋王第47章 大战(一)第134章 非奇袭,即决战第75章 水西之谋,海外拓土第35章 近代化,胶东稳固第121章 西北大战略第152章 为皇除“奸”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18章 天马行空的设想第146章 暗室阴谋第250章 甘陕来攻,打击土酋第14章 感情是睡出来的第22章 响应配合第9章 世子殿下?第89章 胜利第33章 易装的美丽第229章 内政之治,疑惑未解第64章 变革的威力第52章 纤夫,规矩第3章 安沛入瓮第51章 死地则战第86章 复台建议第24章 海外助力第6章 暹罗来使第77章 意外之功第25章 静夜思,眼中泪第181章 贱民奴仆,攻陷梅州第70章 正面决战第5章 破城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36章 史载之降将第20章 急躁,伏击第127章 难得的闲适第46章 火枪之威第126章 无题第46章 火箭列装第74章 贪心不足第275章 商税,劝进第40章 两只重拳第60章 会赵王第92章 伪造,诡道第45章 大反攻第135章 得子,变局第32章 赐名白族第99章 军歌第142章 川中形势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49章 隔绝元江,众军合击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巅峰第138章 反扑第32章 鱼龙白服第191章 新气象第77章 夔东十三家第64章 变革的威力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15章 定情第269章 光复神京,天下轰动第15章 定情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军陆战队第62章 幸存者的打击第17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145章 妥协第212章 郑经的决定第57章 豁贱为良,成亲纳妃第177章 当兵吃粮?第186章 疍家女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弃城第93章 战马论第142章 会晋王第266章 重庆,武昌第54章 海上武装,广西之弊第135章 汉服傣家女第82章 调整布署第188章 大调整第26章 提点第200章 占优第139章 龙多旱,人多乱第154章 赴广东第156章 金秋之时第111章 结果第14章 篡改圣旨?第141章 千金之喜,开拓之初第50章 南岸歼敌,三鬼决择第43章 巩昌王的选择第73章 人心散第52章 纤夫,规矩第63章 求助他国第50章 伏击第117章 断臂?第10章 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