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昆阳扫敌(二)

bookmark

新军一艘艘战船越过滍河,缓缓向岸边靠拢,从这里登岸,行有两个时辰的路程,便可以抵达昆阳北门,而一旁,长长的浮桥,一名名新军士兵也在急速渡河,他们将会在南岸集合,列阵后向昆阳进发。

岸边百步外,新军拉起了长长的鹿角,鹿角长达一里之远,三千名弓弩手已控制了河岸,在鹿角旁,一杆杆新军旗帜迎风飘扬,不久,平静的河面上,三艘大船缓缓行来,为首船只,插着高高的纛旗,上书王字,他就是这支先锋军的主将王寻,在他身旁,严尤和陈茂担忧的看着对岸,虽然新军控制了河岸,但如何与汉军一战,是最大的难题,汉军依城固守,绝对不是五万新军能够动摇的,但严尤似乎有些过分轻敌,这让他们很担心。

很快,船只渐渐靠岸,在三艘大船后面,数千艘运输船承载着士兵,开始向岸旁靠拢,这已是第三波军队了,再有两拨,五万新军和一万五千匹战马将会全部输送完。

就在王寻登岸的不久,他来到了临时搭建的瞭望塔上,看着远处山林和层层环绕的驰道,他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微风吹过,他微微眯起眼睛,锐利的目光盯着前方,就在这时,他发现了疑点,汉军为何不趁着他们渡河的时候偷袭他们呢?难道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会从这个位置渡河吗?

如果他们真的没有意识到自己渡河,那自己为何不立刻率兵奇袭昆阳,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呢?想到这,王寻心中不由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回身看向严尤,朗笑道:“这里交给将军了,我要率兵奇袭昆阳。”

“奇袭昆阳?”严尤愣住了,王寻这是演的哪一出?脚跟还没站稳,他就想奔跑吗?想到汉军有可能会在半路设伏,或者已严守昆阳,就等着新军杀来,然后伏兵四起,将新军先锋部队吞掉,他浑身的汗毛都要竖起来了,他赶忙伸手阻挡王寻的去路,急道:“将军不可鲁莽!”

王寻见自己的去路被严尤挡住,略显不悦:“你这是为何?”

“将军,汉军主将刘演并非等闲之辈,将军切不可轻敌,还是在河岸上扎住营寨,等待主力部队的到来才是上计!”

见严尤如此说,王寻大怒,一把拨开严尤的胳膊,怒吼道:“就是因为你们这些贪生怕死的人,新朝今日才会如此狼狈,如果不铲除新军,我王寻便死在这滍河之中!”

王寻愤怒的走了,严尤看着王寻离去的背影,不由轻叹,不久,一声低鸣的号角声响起,一万骑兵和两万步兵列阵向南行去,这一战,王寻恐怕凶多吉少。

•••

宽宽的驰道,烟尘滚滚,三万新军先锋部队急速向昆阳进发,他们此时已急奔了一个时辰,眼看昆阳就在不远处,却与汉军的主力部队相遇了。

一支两万人的汉军部队,他们多以步兵为主,在最前排,可以看出,汉军没有受过严格的训练,他们队伍不齐,老弱参差,羸弱不堪,这样的部队就是严尤眼中的不可小觑吗?王寻双眼微眯,不由咯咯大笑起来。

在短暂的列阵之后,汉军的主将和副将缓缓走出,一人是王常,在他旁边,是副将马武,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将领,马武的功夫不再臧宫之下,只因为他出身绿林军,所以,在汉军的地位并不高,出战的次数相对较少。

此时两军对阵,各自擂鼓,鼓声轰隆隆,犹如晴天忽起炸雷,震动四野,四旁山林中的飞禽走兽被鼓声惊动,四窜逃去,很快,鼓声戛然而止,马武手提红缨枪,来到阵前,将红缨枪高高举起,这时,汉军阵内响起了高呼声:“威武••”

一名新军校尉见马武如此自傲,驭马而出,他直奔马武杀去,口中喋喋不休的叫喊:“乱匪,纳命来。”

这名新军校尉很快奔到马武身前,他横举大刀,如砍瓜般向马武头颅劈去,马武不慌不忙,使劲扯动缰绳,战马忽然扬起前蹄,嘶鸣数声,就是这忽然的举动,使新军校尉猛然一惊,他手中大刀力道忽然一顿,却有一把冰冷的枪头已迅雷的速度刺来,“噗嗤”一声,刺入了校尉的心窝,校尉不甘的看着马武,他伸出右手,想要说话,但浑身的无力使他很快坠落马下,鲜血从口中喷出,四肢渐渐麻木,眼前一黑,死在了马武身前。

很快,又一名裨将驭马奔出,他手握长槊,直奔马武杀去,新军阵内再次擂鼓,士兵们高呼为这个裨将助威:“威武••”

马武见裨将来时汹汹,比刚刚那个校尉要勇猛许多,他不敢疏忽,立刻将红缨枪横在身前,双眼凝视那名裨将,见他离自己越来越近,双腿用力,战马开始缓缓奔跑。

“铛铛”两声脆响,马武的红缨枪与那名裨将的长槊相撞,马武只感觉虎口发麻,对方的力道很大,是个强敌,正当马武回马想要再战那名裨将的时候,王常挥起长剑,指向前方,口中高喝:“杀过去,斩敌将首级者赏!”

汉军阵内的战鼓再次敲响,低沉的号角声在空中呜咽,犹如老天对战争的愤恨和不满,那名裨将意识到汉军的进攻开始了,他怕孤身难以一战,勒马向回奔跑,却在路过马武身边时,马武横挺长枪,向前猛抽,将那名裨将打落马下,裨将结结实实的摔了一跤,他咬牙起身,想要继续向回逃,可他万万没想到,就在他奔出两步之后,马武的红缨枪已深深的插入了自己的背部,疼痛,冰冷游走全身,裨将很快跪了下来,他看着眼前的新军军阵,他再也回不去了。

汉军的突然发动,给王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连损两员战将,他愤怒异常,看着奔来的汉军,他们是那样的羸弱,想要与自己这样的正规军一战,他们打错算盘了,即使他的战将再厉害,在勇猛,难道能杀得过自己的三万军队吗,王寻缓缓抽出长剑,指向前方,高声呐喊:“杀过去!”

新军在严尤的命令下,全力向前方冲去,最先运动的,是一万骑兵,他们猛抽战马,横举长剑,呐喊着杀了过去,但是他们却没有发现,在驰道右侧,由一座四米高的小山包,在山包后,忽然出现了一支数千人的弓弩群,这支弓弩群的忽然出现,瞬间扭转了战局,他们密集如雨的羽箭射向了奔来的骑兵群,不少骑兵中箭倒地,惨叫声接二连三。

很快,王寻也冲到了羽箭的伏击范围,他意识到,汉军是有备而来,他立刻看向一名校尉,厉声道:“给我夺下那个土包。”

校尉领命去了,他们急速奔向土山后面,想要寻找上山的路,却在这时,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队缓缓驰来,渐渐加速,为首一人,乃是臧宫,他看着杀奔而来的新军,嘴角不由露出了鄙夷的笑容,就在臧宫的部队与新军遭遇的时候,王寻的部队也渐渐杀入了王常的阵中。

王寻一马当先,遇人便砍,很多汉军倒在了他的马下,但同时,他又发现,汉军并没有他想的那样羸弱,刚刚的老弱汉军此时已不知去向,而与他正面交战的,却是一支无比精锐的队伍,为首一将,正是刚刚连斩自己两将的马武,王寻此时心中开始暗暗后悔,他后悔自己不应该一意孤行,不应该不听严尤的建议,而自己的军队此时已折损大半,可自己已没有退路,如果此时撤退,将有被敌军尾追剿灭的可能。

马武的红缨枪力道十足,王寻左右抵挡,但他还是无法抵挡马武的猛烈进攻,就在他分心的一刹那,红缨枪挑开了他的铠甲,将他右臂刺伤,负痛中,王寻勒转马头,急速向来时的路奔去,他已顾不上自己的军队了,他必须赶快撤离这里。

奔跑,无限制的奔跑,王寻居然把自己的亲兵都拉得很远,只有寥寥数十骑紧紧跟随,他们绕过驰道,转几个弯,终于喊杀声渐渐消失,但后面尘土大起,这是汉军追来的节奏,他不敢停留,直奔滍河南岸逃去。

岸边,长长的巨鹿已被收回,两万新军已登船离去,此时,最后一批士兵已缓缓登船,很快,这批士兵登上了船,船只渐渐向河水中央行去,在岸边,王寻终于活着逃了回来,可当他看到空空的河岸时,他愣住了。

是谁下的命令?军队居然偷偷的回撤了!王寻气的浑身发抖,他将剑狠狠的插入土中,看着眼前的滍河,他开始绝望,这时,在河中央,一艘大船在四艘战舰的护卫下出现了,为首一名将领,鄙夷的看着南岸,王寻一眼认出了那人,他就是严尤。

王寻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他立刻奔到河边,使劲呐喊:“严将军,我在这里,快来接我!”

但是大船却没有靠岸的举动,许久之后,严尤冷冷回道:“王将军,你不是立誓过吗?你会战死滍河,难道此时不是你尽忠的最好时机吗?”

王寻简直不敢相信,他严尤居然喧宾夺主,夺了他的部队,还要让自己战死滍河,他愤怒到了极点,指着战船,恨恨道:“如果我能回去,我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你!”

愤怒中,王寻转身去牵战马,准备从吊桥逃离,却在这时,一支冰冷的羽箭刺入了王寻的后背,他感觉到了死亡的来临,他缓缓回头,无助的看向远方,船上,严尤阴冷的目光射向自己,不久,严尤冷冷笑道:“恐怕你没机会再回来了!”

009 目标暴露008 风雨无阻019 这是误会010 向北突围(上)003 初入军中(上)056 项南乞援056 项南乞援047 北巡前夕(下)109 骄兵易败013 逄安入京100 匈奴诡谋001 都昌困主020 何来大叔029 排兵布阵004 两雄之争(下)031 奇袭马岭(下)054 巡视抑虏022 谁与争锋(下)079 定襄噩耗073 破庙巧遇049 刘玄害贤005 洛阳登基065 木讷定谋029 淯水登基040 再回武威067 夺权风波(一)003 初入军中(上)085 反击匈奴(一)011 向北突围(下)061 五原失守017 绿林解体099 君子之约032 退军风波(三)016 擒贼擒王(上)010 粉黛佳人039 龙虎之争(六)007 乘胜南下125 娄奔枉死001 都昌困主119 反客为主(下)118 反客为主(上)022 谁与争锋(下)114 引蛇出洞(五)053 匈奴来使090 刘嘉良言005 洛阳登基013 逄安入京122 两国谈判(二)015 云杜交锋020 青徐之战(一)047 昆阳扫敌(三)101 杨恒之忧008 风雨无阻019 三雄聚义036 意外消息040 再回武威012 智斗匈奴080 杨蕾夜奔117 忠勇娄奔027 初战告捷010 渔阳角逐(四)009 安知非仆114 引蛇出洞(五)121 两国谈判(一)057 五原告警052 进兵朔方006 盆子乞降027 初战告捷083 大战在即078 蓬勃西进069 夺权风波(三)028 某有良策(下)012 智斗匈奴034 退军风波(五)117 忠勇娄奔026 抑虏失守028 某有良策(下)087 反击匈奴(三)113 引蛇出洞(四)098 董忠兴师(下)003 洛阳会师082 项南拒援041 南阳求援043 宛城之争(初)065 木讷定谋121 两国谈判(一)049 巡视離石048 昆阳扫敌(四)026 青徐之战(七)059 父子据麀106 投鼠忌器104 伏兵四起(下)065 木讷定谋035 退军风波(六)032 退军风波(三)043 宛城之争(初)076 刘睿布阵068 夺权风波(二)095 蓬勃夺权008 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