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走到1992年5月19日,这一年王建国4岁了。在鲁西南这里有个风俗,女孩3岁,男孩4岁。一定要大过一下,冲冲喜,宴请亲朋好友。这几年,文昌的工地多多少少又发展壮大了。这几年,王文昌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万元户。而对于大儿子的四岁生日宴,王文昌早早就开始准备了。这个宴会,一定要既不能太寒酸,也不能风头太盛,毕竟还要考虑其他邻居的感受,减少村里的风言风语。而这次宴会的主角--王建国,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对于王建国,这次生日宴的主角,在他的印象中只有生日宴前一天自己的叔叔,婶子,堂伯父,堂伯母等人过来帮着买菜,备调料,择菜,洗菜等繁琐的工作了。至于第二天来了多少人,多少桌,吃了什么菜,他已经完全没印象了。而他唯一记得着就是自己的三姨姥爷一家套着马车过来的,那是他第一次见到马这种动物。和几个比他大的堂兄弟颂国、颂党,建国等围着这匹高头大马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一直到宴席开始,他们几个才被大人揪着按到了一个桌上。这时候,这几个顽童才看到了桌上的另一个好东西:生日蛋糕。一下子,把马就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已经6岁半的大堂哥颂党,率先打开了蛋糕。教唆着建国赶紧拿刀把蛋糕切了。至于唱生日歌点蜡烛,许愿、那是万万没有的。对于蛋糕这种,在哪个年代,又是贫苦的农村,那是极度缺乏的。好多孩子的生日也就是煮个鸡蛋,扎几个眼,吃碗长寿面就不了了之了。而对于幼小的建国,只从那一块蛋糕吃到嘴里,脑子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回荡:“怎么有这么好吃的东西,我长大一定要天天吃。”蛋糕在几个孩童的扫荡下,瞬间风消云散了。只有一个蛋糕底座在努力证明,它曾来过。
颂党:“咦,那瓶红色的是什么东西?饮料吗?看女人们都在喝。”
颂国:“我去拿一瓶,咱几个也喝点。”
说干就干,两个堂哥很快就从其他桌上搜刮了几瓶红色的饮料(其实是红酒)。几个孩子也学着大人有模有样的举杯碰杯。一杯杯喝了下去。建国也迫不及待的拿起那杯饮料一饮而尽。直到觉得屋顶开始旋转。并且偷偷地告诉自己的大堂哥,大堂哥歪歪扭扭的站起来说:“没事。我带你出去溜溜,就好了。”
这一段记忆,建国只记得大堂哥牵着自己在东场里满世界的跑。(场:以前农村用于打麦子,晒麦子的场地,很大。)再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除了头疼,但是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旋转了。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这叫喝醉了。
至于蛋糕,这一次王建国吃的着实有点太多了,以至于后来,他几乎不吃甜食。鲁西南有句俗语叫:吃睡心里了。至于真实的医学解释,大家上网查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