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善摇头,“不,陛下忧心乱军冒犯沿海百姓,肯定会下令让我们追击百济乱军,直到把所有乱军赶出去为止,所以他们一日不走,我便一日不能回京。”
听到这话的只有你,你不说,夫人怎么会知道?”
皇帝的圣旨到的时候,刘刺史不仅把散乱各处的乱军剿灭得差不多了,还把附近岛屿上重新聚起来的海寇又剿了一遍。
耗费的粮草军饷都由北海县提供,不过一番剿匪下来,北海县的财务补回来了一点儿,最主要的是,还给将士们分了一些,以至将士们剿匪热情高涨。
白善也分到了一些战利品,还兴冲冲的跑去找刘刺史换珍珠。
刘刺史大方的和他换了,“只听说拿珍珠换金银的,白大人却正好相反。”
白善笑道:“这些金银我拿着没用,但家中有妻女,又都喜欢珍珠,刚好合适。”
刘刺史问,“使臣团就要到青州,这边乱军也清理得差不多了,白大人打算何时回北海县?”
白善便正色道:“下官明日便随官船回去。”
他深深一揖,恭敬的道:“下官要回京述职了,县务交接还需大人放印。”
刘刺史大方的挥手道:“我一会儿就给你,不过,”
他顿了顿道:“白大人推荐方县丞接任,朝中未必会答应,白大人大才,可是把北海县打造成了一个香饽饽,现在不知多少人想来咬一口呢。”
方县丞在朝中可没有根基。
白善道:“下官会再上书一封,成与不成便看天命了。”
刘刺史点头,“本官也会随一封折子的。”
不过不管来接手的是谁,白善都要回去交接县务,准备回京了。
当然,在此之前,他还得把朝廷派来的使团送出龙池码头。
白善在北海县做交接时,京中也收到了他的折子,皇帝把他和柳刺史的折子丢在案上,伸手又把边上的几封折子打开并在一起。
太子见状,问道:“父皇是在为北海县县令一职烦心?”
皇帝道:“想要接手的人不少,甚至还有上县县令想要调任过去,哼,上县县令去做中县县令,又不是犯错,朕为何要这样调任?”
太子不在意的道:“适用就行,当初白善去北海县,不也降职调任?”
皇帝就掀起眼皮看他,“那你这是有属意的人选了?”
“没有,不过儿臣私下问过周满,她说北海县现在就是一个聚宝盆,要想它一直生钱,不仅造福北海县本地的百姓,也福泽大晋,那便需要一个既正直又开明,知道经营之道的官员前去。”
皇帝:“若没有呢?”
“那便需要一个懂经营之道,又识时务的官员去,”太子道:“再没有,那边派一守成官员去,哪怕是什么都不做,只是照着现有的规矩继续,那北海县也不会太差。”
皇帝敲了敲桌子,道:“北海县县丞在朝中没有根基,却在北海县经营多年啊。”
太子道:“儿臣问过周满,那方县丞并不是北海县人,甚至不是青州人,而是莱州人,且他家境一般,这五年,就算北海县发展迅猛,除了县衙送了他一栋宅子外,他并没有多余外财。”
皇帝问:“你属意这位方县丞?”
太子:“北海县是白善和周满的心血,既然俩人都推荐此人,那便说明此人有过人之处,至少可以暂时守住北海县。”
皇帝沉默半晌后微微点头,将案上的折子收起来丢到一旁,”如此一来,北海县和白善受到的压力便大了。”
太子道:“以白善的心大和能力,此事不值一提。”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周满从崇文馆里查找资料出来,路过前面的詹事府时便知道了这一消息, 一颗心彻底放下,北海县总算有合适的接手人了。
周满喜滋滋的出宫回家去,白景行小朋友不在家,而是在后门对面的公主府里,她便扶着腰过去接孩子。
正巧白二郎送殷或出来,见到她便笑问:“再过三四日白善就该回到京城了吧?”
“我没收到信,你是怎么知道的?”
殷或微微一笑道:“我猜的。”
周满一脸的不相信,殷或便道:“反正他肯定会在五月前回来的,为了这个,他可是派了不少人穿越大海去卑沙城传授晒盐法,还在海商中大肆宣扬此事,听说卑沙城的城主对他是又爱又恨,俩人还在卑沙城打了一架。”
周满惊讶不已,“我怎么不知道?不对,你怎么知道的?”
“不知道不行啊,青州刘刺史手下缺少的军械便是从我父亲手上淘换去的折旧,我给牵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