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枝不想念书的原因竟然是不想和程家人分开。
“你这孩子。”秦氏点了点小柳枝的鼻子,心下却暗叹,都是苦命的孩子啊。
“那不去县城念书,在家念,好不好呀?”
小柳枝却搅着手指想了想,“不想念书!就跟着元卿姐姐!”
“啊?”秦氏一愣,她没想到小柳枝这孩子这么执拗。
他们一家决定收养这孩子,自然是把他当做了亲儿子养,秦氏想着什么好就给这孩子什么。
永福村的人都知道,念书是好事,可一个村子里这么多人家,真正送孩子去过书院的还真没有几个。
原因无非是家里银钱不凑手和孩子不是那块料,程家现在的条件,供养一个学子是没有问题,而小柳枝年纪小,秦氏早打听了。
都说城里有钱人家的孩子都是这时候启蒙,有那些诗书传家的人家,还有更早的。
那在年龄方面,小柳枝现在也是正好。
秦氏想不通,这孩子怎么就一定要跟着闺女后头跑腿,也不愿意去念书呢?
“秦姨,你别不要我,我能给元卿姐跑腿,等我在长大一些,能干的还多!”小柳枝嘟着嘴巴,委屈的看着秦氏。
懵懵懂懂的眼神攻势很快就把秦氏攻略了,她慈爱的摸着小柳枝的脑袋说道:
“你就是我们家的孩子,咱家就是没房没地也不会不要孩子!以后可不兴这样说了啊,还有啊,你念了书,能帮你元卿姐的事才更多呀,我知道你是想能多帮帮她,可你还小,能看到的事情少,你听秦姨的,好不好呀?”
小柳枝郑重的点头,看着秦氏说道:“我听秦姨的,不过,我还是不想去县城念书,那就离家太远了……”
秦氏心中又一阵感慨,这孩子真是懂事的让人心疼,她心中越发的疼惜。
“成,这事不急,秦姨也舍不得你这么小就上县城书院去。”
“嗯!”小柳枝这下答应的痛快。
秦氏无奈笑笑,心里却甜滋滋的搂着小柳枝睡下了。
次日一早,程家人去酒坊酿酒的时候,秦氏就把这事和小闺女说了。
程元卿只一考虑,也觉得是这么个事。
小柳枝的年纪虽然适合念书,可永福村没有书院,要想念书势必就得送到最近的建昌县去。
眼瞅着就要入冬,小柳枝年纪又小,每天往返的路程不近,最合适的就是住在县城书院,但是这样又和她家的情况不符了,单说秦氏就舍不得把小柳枝就这么送进书院,程元卿也觉得小柳枝还应该和她们住上段时候再说。
毕竟柳老太太刚走,这孩子还是心里没底的时候。
“那就先让小柳枝跟着咱吧,等忙过这阵去,酒坊还得扩招,到时候我和爹爹一天都能空出不少时辰来,就有现成的先生了!”
秦氏不解,“现成的先生?你想给柳枝请个先生来咱家?”
看着秦氏疑惑的目光,程元卿就笑。
“阿娘忘了,爹爹念过书,不过教几个字,他哪还教不了了?再说不光小柳枝,我和长姐也还不识字呢。”
“啊!是,我咋忘了呢,你爹他念过书,唉,当年你爷还是疼他,就是后来家里日子越来越过不下去了,等你姐出生,那家里就更是……”
秦氏说着又想起了从前的时光,老程家日子越过越不成,这在永福村都成了一段八卦。
外头人不明就里,秦氏这个在老程家生活了十几年的人可是亲眼见证着老程家的日子是怎么一步步“滑”下来的。
这绝对跟小窦氏嫁进来,毫无底线的跟大窦氏补贴娘家有关。
要说之前小窦氏没嫁进老程家的时候,程老爷子还有些积蓄,他种地是一把好手,也擅经营,家里的日子还算不差,而且程老爷子还是个有远见的庄户人,他做主先后送了两个儿子去念书。
只是不知道是年纪越来越大了,还是把家事彻底交给了大窦氏后,在加上的小窦氏的进门,他更不在管这些家事,老程家才一步步败落下来。
窦家也不知道是怎么养的闺女,嫁了人之后,大窦氏和小窦氏的做法都一样。
哪怕是生了孩子,她们也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然后是娘家,最后才是夫家。
这种想法当然是不符合这年代的“妇道”的,可是这两人偏偏几十年如一日的这么做了。
秦氏无法效法,也不能理解。
摇摇头,撇开这些过去的糟心事,秦氏对现在的生活格外珍惜。
现在她也不禁想,当初幸亏听了小闺女的话,坚持咬牙从老屋分了出来。
而且当初闺女就信誓旦旦的说她们能把日子过起来,秦氏嘴上答应,心里还是不落实,她其实是做好了准备,要实在不成,就再厚着脸皮回娘家借银子。
总之他们有手有脚的,总不会饿死吧?
结果没成想,闺女竟然真领着一家人,一点点把日子给过起来了!
虽然现在每天秦氏和程时年都跟着孩子们忙得脚不沾地,心里却实实在在的踏实。
“现在这样的日子啊,过去我是想也不敢想。”
“现在和过去的日子是没法比。”程元卿和秦氏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老屋的生活,确实是一段不太愉快的回忆。
现在一家人里,除了程时年,恐怕没有人会想重新回到在大窦氏底下讨生活的日子。
至于程时年,他对程老爷子和大窦氏的感情自然和她们是不同的。
在程时年的眼里,程家的老屋更是他从小生长大的地方,而大窦氏在年轻时候,据说也没有现在这么的独断专行,家里的好多事,还都是程老爷子说了算。
所以程时年的童年,其实远比两个闺女要过得好多了。
加上他本性孝顺,现在程老爷子和大窦氏的年纪都也不年轻,好多事程时年就没法拿正常的对错去评判他们了。
对于这点,秦氏和孩子们都心知肚明,也选择闭口不谈。
对程时年的选择,秦氏和孩子们都十分理解,但是却不愿意再当程时年为了孝顺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