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爹混了半辈子也就正四品啊,而且四品官还做得摇摇欲坠。
因此,在不能被连累的基础上,老头们心里又有了新的决定,那就是绝对、绝对、绝对不能被连累!
文氏一族不是没出过官,历代里京官也有,但一入仕就从三品的,一个没有。
在这份绝对的荣耀面前,他们一致决定,趁这次祭祖也要将文承旭和文浩南父子的劣迹上告祖先,并且在宗庙现场开大会。
只要住在文家庄的人没有异议,新年前便着手重造名册的事情,等新年祭祖时,文浩天和文石氏梦蕾便自成一房,单独领家谱了。
这时候的家谱就是在一个家族里的户籍,也是一个分目庞大的身份背景的索引大全。
各房领分册,分册里会将各房的情况有详细些的记录,但分册之上有大分册、总册等不同级别的汇总家谱。
这次文浩天若办成分立之事,以后文承旭的家谱上,就不会再刷新他的情况,而是划上句号了。他的未来,就从他自己的家谱开始,而他也会成为新一代家主。
这种情况和现代还是有些不同的。
但古代家庭庞大,家庭成员也是倍数增长的,不细分的话,就是树状、环状也记录不了这时不时纳个妾、收个通房、生个庶子女的成员速度呀。
文浩天夫妇回族里是用几辆大马车拖的礼物,给每一户有长辈在的人家都送了过去,见到小朋友过来问候只要是晚辈一律都有红包。
之后,又给家庙奉上银票万两作为本次祭祖香油钱。
这么大手笔,历代都没有过,一时间真是看呆了所有人。
但他却谦逊地解释,他并不是回来显摆的,而是想要尽自己一份心力扶持族里。 除了这些香油钱,又给族里塾学五千两银子作为扶持。
但笔墨纸砚和书籍这些,除了充实塾学藏书楼,其它并不多给,只每年提供少部分奖励勤学用功的学生后辈。
至于理由,就是不想富养读书人,没有后顾之忧固然能更专心读书,但弊端也可能会养出不思进取、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文浩南就是一个负面的典型!
能吃苦才能耐劳,知道来之不易才会珍惜。
就是他今日之名也不是白得的,他四岁启蒙,六岁从名师,十三岁中案首,游历江湖五年,报考乡试未成,继续游历,入县学,开书局,扬名天下。
他如今的成就也是付出了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努力的。
在塾学里,文浩天进行了这场关于读书与人生的话题现场即兴演讲,不但博得了读书郎们的热烈掌声,也受到先生们的一致称赞。
虽然他每年都要来一次,都要给塾学五百两银子扶持,也会说这些励志的话,但读书郎们都是一年一年成长起来的,即便是同样的话在不同年龄段也会有不同的思考。
小时候听热闹,大了才会有感触。
自然,文浩天在家族里的人缘和人气远超过他爹,至于文浩南什么的,就更是没人熟悉了。但他们难得有机会熟悉的时候,听到的却是各种恶劣的事迹。
这些事情他们之前也听说了,毕竟文家庄在青阳县以往隔了一座镇子,这么大的事儿就算慢些也总会传过来的。
因此骂声从塾学一直传到家庙祠堂里,大家自然不会反对文浩天分立门户,甚至还嚷嚷着让族长爷爷快些分,别拖久了恐防有变,误了大事。
族长他们自然是已有心思,等的就是大家的认同,到时就算文承旭来闹,还闹得过这么多族人公愤不成?
第二天祭祖之后,文浩天的目标基本都达成了,加上礼物和红包,所耗成本近两万两。
正在回齐云州路上的文承旭是怎么也没想到不孝子动作如此之快。两万两他也拿得起,可他一个清官怎么跟开书局的不孝子比?
他不知道的是,文浩天自开第一家书局开始,就尽自己的能力对族里开始扶持了,每年给塾学的五百两便是。
而且族里人光顾书局都有优惠,但不会明确几折或是赠送多少,如他所说,不想富养出有坏心思的人。
文浩天携小妻子在族里呆了两天完成了这些事情,也去娘亲坟前祭拜了。第三天清早摸黑出发,赶在中午到了石家坡回门。
为了赶速度,这次他骑的是马,回门礼物则是小林赶着马车在镇口等着,会合之后他们坐了马车,小林骑马回程。
日程安排紧张,时间上便只能好好把握了。
石家人见大中午了回门的人还没回来,不由焦急地在门前张望,还引来村里人看热闹,只是没人敢说风凉话。
如今的石家可是得罪不起的。
就是沈家老太太见了故意跑过来询问:“梦蕾回门怎么还没回啊?不是不回了吧?”也被村邻给嘲笑骂走了。
直到马车从村口过来,大家的焦急、紧张、不安才化为重重地一呼,连忙点着鞭炮噼哩叭啦地响了起来。
文浩天在院门口停下马车,转身抱着梦蕾跳下来,亲密姿态顿时惹来长辈们的欣慰笑声。
梦蕾已为人妇,已着妇人装,此时小脸羞红地自夫君怀里钻出来,便朝家人行礼。文浩天乐呵呵地也跟着行了礼,便回身从车厢里拿礼物。
围观的人群除了酒坛子没什么兴趣外,眼睛都盯着那一个又一个在车厢门口叠得老高的盒子,恨不能透过盒子看清楚盒子里的东西是什么。
石家给村邻们发了一回糖,便都进屋去了,石奕祥在后面将马车赶进院子,合上了院门,将看热闹的目光关在了门外。
从梦蕾那儿知道婚后就回族里祭祖、上名册甚至还要分立门户的事情,石家大人们都很感慨,梦蕾嫁了个好夫郎啊。
吃完中饭也没多留,文浩天和梦蕾便回县城去了,除了回门不在娘家留宿的习俗,也有要趁天黑前赶路的意思。
当然,第二天还要去舅家。
回来之后还有文九爷家、胖婶儿家,甚至县令大人后衙都约了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