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大饭馆投入成本高,短期不一定有收益,或者收益不会如预期的多,她需要更多的钱储备实力。
如意斋因她的手袋赚了一大笔,她小赚一下并不为过。
周掌柜见她不肯妥协,只得点了点头。他可不敢得罪这位小姑奶奶,万一她又不送货了,或者找别家合作去,亏的肯定是如意斋。
这位小姑奶奶虽然聪明能干,又会做活儿、又会谈生意,可她到底是个小姑娘,有着小姑娘的小脾气,一旦生气,很难哄的。
上次的事情,是他们之间的黄线,他是绝对不敢碰触的。
两人谈话之间,小二已清点完手袋,三百五十只手袋,一共是五千二百五十两银子。
周掌柜连忙拿了一叠面额不等的银票出来,因为方小福都有提前寄信通知,因此他也提前准备了差不多数额的银票。
知道她回去都要分钱出去的,每回都尽可能用小额银票给她,方便她分割利益。
看着小丫头坐在桌前认真数银票时,露出的手腕子上戴着的那两只金晃晃的细镯子,周掌柜的眉头不由跳了跳。
不会就是因为这两只金镯,才有了后面王氏女的闹剧吧?
他自然是不敢问的。
方小福这回亲自数钱,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将她的抽成共一千七百四十两拿出来,剩下的交给了梦蕾。
“这个钱你保管,回家后由你来派发给大家。”
方小福又拿了一个新的小帐本出来递给梦蕾:“名单和数量、抽成比率都在这上面,以后姐妹们这边的就由你来记帐吧。”
梦蕾有些吃惊,没想到小七儿会将帐交给她来管。但她也只是顿了一下,立刻伸手接住了,并没有问为什么。
方小福对她的淡定表现很满意。
收好钱,大家拿了空箱和周掌柜告辞。周掌柜送出来,还在盛情邀请:“小七儿,啥时候搬过来?一定要让大叔先请你们吃饭啊。”
“知道啦,大叔,我们搬过来没那么快,不过吃饭我们肯定快,下回进城就可以哦。”这回方小福没有再讲客气了。
不管周大叔是以个人名义,还是以如意斋的名义,这顿饭她都可以吃。不过不好意思带太多小弟妹们过来罢了。
因此才说下回进城,而不是搬家过来后。到时候搬了家,恐怕要摆好几桌了,会把周大叔吓到的啦。
出了如意斋,一行人并没有直奔天一书局,而是将木箱放到等候在外面的驴车上,大家上了车,先去了胖婶布行。
胖婶见到他们来,也是很高兴,也拉着方小福的手一翻道谢。又夸水果新鲜好吃、蜜汁果脯也好吃,又夸木耳美味的。
方小福表现还是很谦虚的,但心里却得意极了。都是自家不值钱的土特产啊,到了这县城都是好礼物了。
好在胖大婶也识趣,不会一直拉着方小福说个没完,不然这啥时候才能买布啊?
今儿胖妞并不在,胖大婶亲自带了方小福他们去了后面仓库,他们要的布都放在一处,只报数就可以往外拿。
胖大婶又要泡茶、拿糕点,都让方小福制止了,说他们刚用过,不用为他们忙,他们拿了布匹还要赶着去找文先生。
提到文浩天,胖大婶的目光就在那三个正在拿布匹的小姑娘身上溜了溜,拉着方小福的手站在一旁,叹了口气。
“小七儿啊,如今你和那臭小子是结拜义兄妹了,你义兄忙着赚钱,也没成个家,他不急,我这个婶儿急啊。”
方小福错愕,但随即又觉得这并不奇怪。大家打交道这么久了,她自是知道文浩天和胖婶儿的关系很亲的,像母子一样。
也正因如此,胖婶儿才会这般着急文浩天的婚事啊。这儿子不娶媳妇,当娘的自然着急了。
“是呀,小七儿也替他着急呢,上回还说要帮他物色一个合适的来着。”方小福小声讲起悄悄话。
见她这般,胖大婶顿时眼睛一亮,又朝那三个小姑娘瞟去几眼,大有一种婆婆看未来媳妇的感觉。
方小福差点笑出声,这胖婶儿也真的太着急了吧。
她家哥哥正是最好年华,自身条件又非常好,又不是娶不到媳妇儿,只是他没放心思罢了。等他动心时,姻缘自然来了。
胖大婶见方小福说了话头,却未言明结果,不由急了,拉着她的手就到了前面柜台。
“小七儿,我知道你家姐妹多,不知可有合适的?”胖大婶很含蓄地问道,就差没问这三个姑娘可许人家了?
“婶儿不急,我们家就快搬到县城里来了,到时候会有很多人选,就怕咱哥哥挑花眼呢,嘿嘿。”方小福卖了关子。
她当然知道胖大婶的意思了。其实她也是觉得今天的妹子都合适的。
年纪是姐妹中最大的,模样也不差,性子也爽朗大方,也是自幼跟着识过字,能看书的。又会家事儿,又会绣活儿,心地又善良,脾气也好,又不懦弱。
总之,都是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优秀女孩子,有当家主母的潜能,挖掘一下,是能独当一面的。
而她家哥哥,需要这样的女人当家管事儿。当然,这是出于客观利益角度来看,最主要还是要两人看对眼、谈得来,有感情基础。
她是现代人,对待爱情和婚姻就会用现代人的思想来看待的。
“我听说了,小七儿,你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啊,婶儿都跟着你赚了不少呢。”
胖大婶笑呵呵地又问道:“听说那臭小子要将以前的宅子给你,你们会住过来吗?婶儿就住在隔壁哦。”
“我们兄弟妹们人多,那宅子住不下。而且那宅子是我们找哥哥借的,不要他的。到时候会安排我们村的闺女们住过来,帮着做活儿。”
方小福如实回答。
“原来如此,那你们住在哪儿?”胖大婶了然地点了点头,又好奇地问。
方小福便说了一个地址。
其实她并不熟悉那一块儿,只是去看过一次,但地址还是记得的。古代也一样有类似街区和门牌号码的,方便识认,找人、寄信都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