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前想后柳妈妈还是觉得去争好院子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叠霜院也不是不能住人。只需要收拾打扫修一下门窗便好。
她担忧顾之薇醒来会钻入死胡同倒不如现在就开始打扫,等她醒来看到她做的事情便会明白了。
顾之薇迷迷糊糊的时候被喂了一些药,苦得她都快醒过来了。
夜半的时候她醒了过来,然后看到了在她屋子里打铺地的五个人。
流香荷衣曲水流觞还有柳妈妈。
顾之薇僵住了,她突然不知道该说一些什么。她以为她可以,可是她现在真的不是一个人了,她的身边还有这五个人啊。
她吃苦受累是她一个人的事情,但是她们还在。
这天晚上下着夜雨,淅淅沥沥的雨声传入她的耳中,柳妈妈醒过来的时候看到顾之薇正在床上坐着。
她忙起来让顾之薇躺下,小声的问道:“姑娘可是要什么?”
“不用什么。”她道:“柳妈妈,我们回活下去,会过自己的好日子的。”
柳妈妈一愣,老夫人说得对,之薇小姐是个善解人意的。是个什么事情都明白,都藏在心底的,是个冰雪聪明的姑娘。
她颤抖着道:“是,姑娘说的是,我们会好好的,比谁都好。”
“这日子啊,”她温柔的看着顾之薇道:“会越过越好的。”
顾之薇道:“对,妈妈说得对,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两人的这场谈话无人知道,柳妈妈也是知道了顾之薇心中明白,她们会在叠霜院里面住下去。
顾之薇在心底对自己道:她当初在小山村的时候那么艰难的时候她都过去了,她那个时候可以一砖一瓦的堆砌自己的生活,那么在这里她也一样可以做到的。
顾之薇后来才知道,便是她这天喝的药都是流香使了不少的银子才换来的。
去门房请大夫他们便一个个的推脱,根本不理她。很多时候是银子比人好使。
顾之薇的病没有好全,第二日早上没能起来,身边人来来回回的,她听得一些人声。
流香荷衣柳妈妈她们,昏昏沉沉的时候有人给她送药入口中。
柳妈妈搂着她道:“姑娘,不是说好了要好好过日子吗?快些好起来才能好好的过日子啊。”
顾之薇也很想好起来,如果可以她只想装病,却不想真的病下啊。
顾之薇这一病连老夫人的寿辰都没能去,那天顾家好像很热闹,便是她这样偏僻的小院子都听到了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她醒来的时候流香还一脸担忧她,她只笑笑道:“我无事,整个顾家都知道我病下了。便是不去贺寿又有什么呢?更何况,”她顿了顿道:“老夫人可并不希望看到我这个孙女。”
她眉眼之间一派的淡然,“我们将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不必管。”
流香放下心来。
如今她们的叠霜院虽然比不上其他人的院子好,但是也收拾得清爽干净。院子里的杂草除了,屋子也收拾出来了。
还有窗户门都是修好的,还要多亏了柳妈妈的手段才让那些人无话可说将门窗都给她们修好了。
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顾之薇的膳食是流香她们自己给她做的,也是她们运气好,这里居然有个小灶。
公中的饭菜并不适合养病的顾之薇吃,而朱氏她们自然也不会命人特意给顾之薇做一份饭菜。所以流香她们想要顾之薇的身体快些好起来自然要多多帮她做一些滋补点的东西吃吃。
顾之薇直接拿了一个装满银锭子的钱匣子给她们让她们要花钱直接拿就是了。
她信得过她们,而且现在也不是花钱的时候。
她更多要思考的是以后,她的所有事情只怕是顾家的人都知道。可怕的是她到现在都没有弄清楚顾家人的目的是什么。
在柳家的时候自己曾经在山村里面嫁过人的事情便被传开了,她就不相信了,顾家人会不知道。
那么,她有什么值得顾家人这么远去帝京将她接回来的呢?
她现在有什么呢?
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外婆,还有……银子,药铺,酒楼!
顾之薇突然坐起来,她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想到呢?
她顾之薇能有什么地方让人高看一眼的?就是银子啊!
叠香楼和膳心楼灵善堂每个月赚的银子不少,而且她自从和陆源合作之后赚的银子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大!
顾家人想要她的银子!铺子!
顾之薇的心在狂跳,心中一片的冰冷,好似万年的冰封之地一般。
去接回来一个顾之薇,就能得到好几个铺子还有不少银子。这桩买卖,顾家人可真是办得不错啊!
只是,他们凭什么以为她会将自己的心血拱手让人?她顾之薇既然自己撑得起自己的铺子,为什么要交给他们?将银子和铺子交出去了,她在顾家还会有活路吗?
顾家人打得一手的好算盘!
若是从前的顾之薇还有可能被他们得逞,可是现在的顾之薇可不是软柿子了!
顾之薇想通了这个关节更是咬紧了牙关,她要快点好起来,要振作起来。不能让自己的心血落在顾家人的手中。
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像是家人会做的,顾之薇也没有想过将他们当做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亲人在这个世上只有师父他们还有外婆。
顾之薇在自己打气的时候福寿园里面朱氏正在陪着尚氏说话。
朱氏同老夫人说着府里的男孩子们的课业,说着原来的授课先生要回乡养老了,须得快些找新的先生来授课了。
尚氏闭上眼睛听着,不时的说两句话。
说到请先生,尚氏开口道:“请岳林书院的东方先生来吧。我听说他这两年也不过是在岳林书院闲住着,也没有再授课了。”
朱氏一听有些为难的道:“东方先生是好,只是,恐怕有点难请。老夫人您也知道的,有才学的先生们有些心性……”
“一次不行就请两次,”尚氏冷冷的道:“都说有志者事竟成,客客气气的,多请两次东方先生就能看到顾家的诚意了。”
“是,媳妇记下了。”